..續本文上一頁去的果不能跟過去的因接觸,因爲因都已經過去了,都已經沒有了,怎麼接觸啊?石女沒有兒子,石女的兒子和石女的兒子怎麼能接觸啊?因爲石女的兒子不存在,所以沒有石女的兒子跟另一個石女的兒子接觸這種情況。所以過去的因和過去的果不可能接觸。
過去的果跟現在的因也不能接觸。過去的果已經過去了,沒有了,跟現在的因怎麼能接觸呢?
過去的果跟未來的因也不能接觸。未來的因還沒有産生,也是不存在的,二者怎麼能接觸呢?
若言現在果,而于現在因,
未來過去因,是則終不合。
此段偈頌是站在現在的果的角度來遮破。
如果說現在的果和過去的因、現在的因、未來的因終究會結合、接觸,也是一樣不可能的。
現在的果不能跟過去的因接觸,因爲過去的因已經過去了。
現在的果不能跟現在的因結合,因和果二者在同一時間存在,它們就不是因果,這也不可能。如果有這種可能,那也沒有因果關系。不能說現在的果和現在的因相結合。
現在的果不能跟未來的因相結合,未來的因還沒有産生,它還是個無爲法,沒法跟果法接觸。
若言未來果,而于未來因,
現在過去因,是則終不合。
此段偈頌是站在未來的果的角度觀察。
未來的果和過去的因、現在的因、未來的因不會相結合,不會接觸的。因爲過去的因已經過去了,不能跟未來的果相結合。現在的因和未來的果也不能相結合,因爲未來的果還沒有産生。未來的果和未來的因也不能接觸,因爲都還沒有産生,都不存在。
若不和合者,因何能生果?
若有和合者,因何能生果?
無論有接觸還是沒有接觸,因都無法生果,都不合理。
辛五、以觀察是否空性而破:
若因空無果,因何能生果?
若因不空果,因何能生果?
這個推理和前面是一樣的。但前文講的是和合,是以和合作爲基礎,而這裏則是以因作爲基礎,二者有這個差別,所以不會重複。
“若因空無果,因何能生果”:若是因上面由果來空,也就是因上沒有果的意思,那麼這個因怎麼能生果呢?
“若因不空果”:如果因上面有果,這個果又怎麼能産生呢?已經有了的緣故。
前文中,我們首先是從和合法的角度進行觀察,後來通過因的角度進行觀察,下文則是觀察果。
庚二(觀察果而破)分四:一、以觀察是否空性而破;二、以觀察一體異體而破;叁、以觀察有無本性而破;四、以能遍不可得而破。
辛一、以觀察是否空性而破:
果不空不生,果不空不滅。
以果不空故,不生亦不滅。
這個果法是空性還是非空性?
“果不空不生”:若果法不是空性,而是實有,它是不能有變化,不能遷變的。若是遷變,就不是實有。若是不能遷變,它怎麼能生呢?
“果不空不滅”:不生就沒有滅。
“以果不空故,不生亦不滅”:所以不生不滅。
果空故不生,果空故不滅。
以果是空故,不生亦不滅。
此處的“空”是單空,不是我們所說的那種大空性。這裏我們要遮破的是什麼?就是實成。他承許的空是單空,是實有的空,即什麼也沒有了,這樣就更不能生,更不能滅,因此也沒有生滅。
辛二、以觀察一體異體而破:
因果是一者,是事終不然。
因果是異者,是事亦不然。
若因和果是一體,這是不合理的。若因和果是異體、多體,這也不合理。
若因果是一,生及所生一;
若因果是異,因則同非因。
“若因果是一,生及所生一”:若因果是一體,能生和所生就變成一個了,變成一體了。這樣,豆種和豆芽就變成一體了。
“若因果是異,因則同非因”:若因和果是他體,一個是過去的,一個是現在的;一個是現在的,一個是未來的;一個是有爲法,一個是無爲法。因此二者不能說是一體,也不能說是異體(他體)。若是他體,就是實實在在的他體,二者就是沒有任何關系的、實實在在的實有的兩個法。在前面講過,這樣,這個果沒有依賴于因,這個因也沒有産果,它們是沒有關系的,那麼這個因成爲了非因,這個果也是無因果,有這樣的過失。
辛叁、以觀察有無本性而破
若果定有性,因爲何所生?
若果定無性,因爲何所生?
“若果定有性,因爲何所生”:如果果法自身的體性決定存在,既然果法已經成立,就不用再通過因而産生果了。
“若果定無性,因爲何所生”:若果不是具有本性的法、自性的法,沒有自性的法就是不存在的法,因此就不能通過因緣而生。
辛四、以能遍不可得而破:
因不生果者,則無有因相。
若無有因相,誰能有是果?
“因不生果者,則無有因相”:如果因不去産生果,就沒有因的法相,不能說它是因。因爲它沒有去産生果,所以它無有因相。
“若無有因相,誰能有是果”:若因沒有因的法相,就不是因了,又怎麼能産生果呢?
己叁、攝以破成立之義:
若從衆因緣,而有和合法。
和合自不生,雲何能生果?
“若從衆因緣,而有和合法”:因緣集聚,然後才有和合法。因緣不積聚,怎麼能有和合法呢?但是因緣積聚然後和合,這也不成立。如果因緣積聚然後産生和合法,那麼是在同一時間,還是在不同時間産生的?若二者在不同時間,則不可能産生;若二者在同一時間,更不能産生。這個道理在前文中已經講過,因此沒有和合法。
“和合自不生”:和合自己不能産生。
“雲何能生果”:既然和合法沒産生,不存在,怎麼能說和合法生果呢?
是故果不從,緣合不合生。
若無有果者,何處有合法?
“是故果不從,緣合不合生”:因緣和合不能産生果,因緣不和合也不能産生果。
“若無有果者,何處有合法”:若沒有果,何處有和合法?最後還是說和合法不存在。
我們經常講:“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和合而滅。”但這個因緣和合也是不存在的,也是空性的。剛才所用的都是勝義量,抉擇的是勝義谛。
雖然勝義谛上不存在,但是世俗谛上存在。前面講過,真空不空,妙有非有,還是這個意思。有人說:“什麼都沒有,因果也沒有了,是不是就不用取舍因果了?”不是!還是要取舍因果。比如我們做夢,夢境不是實有的,但是在夢裏也一樣起到作用。比如我們做惡夢,非常害怕,從夢中醒來的時候身體還在發抖,滿身都是汗。我們有時候也會做一些特別傷心的夢,比如在夢中兒子沒有了,或者父母沒有了,哭得枕頭都濕了。同樣的道理,這些法在世俗谛上一樣能起到作用,所以我們還是要分辨善惡,要取舍善惡。
我們還經常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兩個是一體的。有的人沒有明白,認爲:“萬法皆空,如果觀察,因果也空了。”是啊,如果觀察,因果肯定也空了。萬法就是因果,因果也是萬法。“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是空而不空的意思,這兩個是一體的。所謂“真空不空”也是這個意思。體上沒有,相上有,二者不矛盾,是一體的,這叫超越。在相上講,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和合而滅,因爲都是緣起法。
今天講的是空性,也就是緣起性空。講緣起也是講空性,講空性也是講緣起,不矛盾。剛才我們說因緣和合也是不存在的,其實不存在而存在,也是不存在。若因緣和合是實有的,那才是不存在 。若不是實有的,就存在,可以存在,這才叫做因緣和合。其實,實有的因緣和合不是真正的因緣和合,就要破這樣的邪思邪見。若是和諸法的實相不符合的,我們就要破除。
《觀因果品》講解圓滿。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中觀根本慧論》講記(30)觀因果品》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