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軌解釋·供養儀軌
達真堪布講授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講《供養儀軌》。
按照儀軌、按照方法做供養,才如法,才圓滿。
一切人天內外勝資具,妙樂飾鬘美食華衣等,
諸佛菩薩願力所化現,祈以普賢雲供做莊嚴。
這段偈頌主要講供養時觀想的內容。做供養要有這樣的禅定力。
“內外”指空間,包括一切空間,即盡虛空、遍法界的空間。不是用一屋子、一車的供品做供養,而是用盡虛空、遍法界的供品做供養。
“人天勝資具”:“勝”指最美妙、最珍貴。無論是人間還是天界的一切最美妙、珍貴的供品。供品不是一兩種,而是十方叁世所有最清淨、最美好、最珍貴、最稀有的供品。
“妙樂飾鬘美食華衣等”:像美妙的音樂、美麗的飾鬘、美味的食品、華麗的服飾等等,用這些做比喻。
“諸佛菩薩願力所化現”:空間是無限的,供品的數量也是無限的,都是無量無邊無際的。能這樣供養嗎?能!因爲諸法的實相是空性。只要允許空性,什麼都能顯現。若是自己的發心能到位,自己的心量能打開,就是這樣的;盡虛空遍法界這些圓滿的供品,都是諸佛菩薩願力所化現的,若是自己能深信,就是這樣的。因爲是緣起,因爲是性空。現在你可以不懂,可以不明白緣起性空的道理,因爲你還沒有證悟空性,但是你可以相信。
爲什麼能這樣?因爲這是佛菩薩的願力所化現的,也可以說是佛菩薩加持的。若是你懂得緣起性空的道理,真正證悟了諸法的實相真理,自然就明白了,就不會有任何的疑惑。緣起性空是非常重要的,這樣一個圓滿的供養也非常重要。若是你不懂得緣起性空的道理,沒有證得諸法的實相真理,很難理解這些。若是仔細、認真地去想,一定會生起疑惑:“我供養的物品這麼一點點,怎麼能盡虛空遍法界呢?”現在很多人都沒有仔細地想過,整天就在口頭上哇哇地念,沒有去思維,更沒有用心去體會。若是真正去思維,用心去體會,一定會生起懷疑的:“我供養的就是一盞燈,就是一炷香,就是一束花,就是一盤水果,怎麼能盡虛空遍法界呢?怎麼能變成諸佛菩薩需要的一切供品呢?怎麼一下子變出這麼多?變得這麼圓滿了呢?”一定會生起懷疑心。若是自己真正懂得了空性、緣起性空的道理,真正證悟了諸法的實相真理,自然就沒有疑惑,自然就能深信並做到了。此處講的是“增”和“變”。“增”是盡虛空、遍法界,哪裏都有了;“變”是佛菩薩需要的一切內外密的各種供品都具足了。
“我現在沒有證悟空性,也不懂得緣起的真理,怎麼辦?”那麼就要這樣想:“諸佛菩薩願力所化現”,這一切都是諸佛菩薩的願力所化現的,是諸佛菩薩的加持力。一般的凡夫也能做到,也能明白這一點。我們經常說“佛菩薩加持”,也覺得佛菩薩的加持不可思議。現在,通過佛菩薩的加持,你的供養也變成不可思議了。這屬于凡夫的境界,是我們思維的範疇,容易理解,容易明白。在凡夫的境界裏也能想到,也能做到。
若是你自己證悟了,就不用靠佛菩薩的加持了,你自己就能明白,就能做到。若是你現在沒有這個境界,就要靠佛菩薩的加持。通過佛菩薩的加持,就能夠變得這麼圓滿了。若是這一點也不相信,“佛菩薩的加持再大、再殊勝,也不可能做到這樣,這也有點太誇張了,太不可思議了吧。”若還是這樣懷疑,暫時就沒辦法了。若是這樣,你就自己做那一點點的供養吧!一炷香就是一炷香,一盞燈就是一盞燈,一束花就是一束花,只能這樣了。你所供養的對境也只是一尊阿彌陀佛。若阿彌陀佛身邊還有大勢至菩薩和觀音菩薩,這也算不錯了,你那尊阿彌陀佛還不會太孤單。很多人根本想不到大勢至菩薩和觀音菩薩,只能想到一尊阿彌陀佛。
“祈以普賢雲供做莊嚴”:以普賢雲供的方式做供養,這是供養的一種方式。普賢菩薩是怎麼做供養的?普賢菩薩的心間放射出無數的光芒,每一束光端上面都有一尊普賢菩薩。每尊普賢菩薩的心間又放射出無數的光芒,每束光端同樣有一尊普賢菩薩。盡虛空、遍法界,處處都有普賢菩薩,每尊普賢菩薩手裏拿著無量無邊的供品。
“剛才普賢菩薩已經盡虛空、遍法界了,若他還要拿著供品,不是已經沒有空間了嗎?整個法界空間都被普賢菩薩占了,這些供品怎麼辦?”會有這樣的懷疑。所謂“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沒有疑惑才是愚癡,是沒有用心修,沒有用心觀。若是你懂得緣起性空的道理,也就不會有這樣的疑惑了。雖然你不明白緣起性空的道理,但若是能想到“佛菩薩的加持不可思議,可能什麼都行呗!”,這樣也行。
每尊普賢菩薩手裏拿的供品也是無量無邊、盡虛空遍法界。爲什麼能這樣呢?因爲諸法的實相就是這樣的。小中現大,大融入于小,一切顯現都是無礙的,都是可以的。《普賢行願品》裏講:“一塵中有塵數刹,一一刹有難思佛。”一個微塵的空間中有整個微塵數的刹土,可以顯現整個微塵數的佛刹土,就是這個道理。
普賢菩薩手裏拿的供品有內供、外供和密供,各種各樣、應有盡有,一切供品、資具都是圓滿的。每尊普賢菩薩的前上方有無量無邊的佛菩薩,供養的對境是無量無邊、盡虛空遍法界的佛菩薩以及他們的眷屬,供養者自己、供養的供品也是盡虛空遍法界的,都是無量無邊的,都是不可思議的。這樣的供養方式體現出的就是諸法的實相真理,這裏講的就是空性,也是大光明的境界。我們做供養的時候,心裏就要這樣思維、觀想,才能達到清淨、圓滿。
這四句偈頌的內容,就要這樣思維和觀想。無論是在佛堂還是在壇城做供養,念不念這個偈頌都可以,重要的是能這樣思維、觀想,這叫禅定力。
接下來是供養儀軌裏的《普賢雲供咒》,是佛在經中所講的,是從佛經裏摘錄下來的,可以單獨念誦。它是梵語,古印度的一種語言。
“波匝美嘎那瑪達雅內”:翻譯成漢語就是《雲供咒》。
納摩Ra納劄雅雅,納摩巴嘎瓦得,班匝薩Ra抓瑪日達呢,達塔嘎達雅,阿哈得叁雅桑波達雅,達雅塔,嗡班賊日班賊日瑪哈班賊日,瑪哈得匝班賊日,瑪哈波雅班賊日,瑪哈波德澤達班賊日,瑪哈波德曼卓巴桑劄瑪納班賊日,薩日瓦嘎日瑪阿瓦Ra納波效達納班賊日所哈。
後面小字部分是一段說明,講的是雲供咒的功德。
首先,頂禮佛法僧叁寶,接著就念此陀羅尼咒。在這裏,我們主要講它的功德和利益。
僅憶念或念誦一遍普賢雲供咒的功德,勝于頂禮供養如恒河沙數的安住于十方的佛陀。“恒河”有兩種說法,一個是指印度的恒河,另一個指世界上所有河流的總稱。這裏指世界上所有的河流。“恒河沙數”,恒河裏沙子的數量。若是一心頂禮,一心供養,功德、善根和福德不可思議。而念一遍《普賢雲供咒》的善根和福德勝于頂禮供養安住于十方的佛陀的善根和福德。
僅僅憶念這個咒語,就能將花、香、熏香、塗香、寶傘、寶幢、法幢、墊、鋪墊、華衣、美食、食子等供品供養給諸佛菩薩,能消除一切業障。這些供品是拿來比喻的,以其指代一切人天之不可思議、無量無邊的供品。僅僅憶念一下《普賢雲供咒》,就能實現這樣圓滿的供養,還能消除一切業障,增長一切善根。
現在講的這些是佛經裏摘下來的普賢雲供咒及其後面的一些小字的內容。
“具足一切善根,現見一切如來,並能獲得授記”:能夠現量見到一切佛,而且能獲得如來的授記。授記就是肯定你將來在某某淨土、刹土中,要成爲某某佛。已經肯定了,把你要去的淨土、成佛時的名字都安排好了。
“天、龍、夜叉,尋香(乾闼婆),非人(阿修羅),金翅鳥(迦樓羅),摩安吉(緊那羅),大腹行(摩睺羅伽),金剛手菩薩和四大天王等隨後保護、保佑”:後面的幾個護法都是世間的護法。一旦外在的魔來幹擾你、傷害你的時候,這些菩薩、護法會把你藏起來,不讓他們見到你,不讓他們傷害你,這樣保護你、保佑你。
“死後能生極樂世界”:死了以後可以生西方極樂世界。
“如此一切功德利益,僅憶念決定能獲得。”
前面和後面那段不用念,講的都是它的功德和利益,我們念的是中間的咒語。這些都是佛親口講的,它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議!法沒問題,差就差自己,就是自己的問題,是自己太差勁了。
是不是到現在還沒有找到真正的原因?“我是不是應該去找更深奧、更捷徑的法?”這種飄忽不定、東跑西顛的人是不會有成就的。修行要靠一心,要靠定力。一心才能成就,心態穩定了才會成就。
現在我們不僅僅是憶念,而是在修持,其功德利益就更不用說了。
供養儀軌的前面四句偈頌大致意義:無論是供養還是念誦普賢雲供咒的時候,我們都要如是的觀想,即應該以什麼樣的心態,應該保持什麼樣的見解。
接下來是《普賢雲供咒》。佛經裏每一段咒語,前面都是它的名稱,然後是頂禮叁寶,接下來是咒語,後面還有一段小字,講的是普賢雲供咒的功德和利益。我們修的時候,曆代祖師們在其前面加了前述四句偈頌,這也是經文中摘下來的。
後面還有兩段偈頌。
一切有情之怙主,降盡魔衆之天尊,
萬法如是遍知者,諸佛眷屬祈莅臨。
這是迎請。前面講了那麼一個不可思議的境界,若是真正能站在那樣的境界去做供養,也可以迎請,但是諸佛及其眷屬們距離我們所供養的場所,實際上是無遠無近、無來無去。
“一切有情之怙主”:“怙主”指圓滿的佛陀。斷證的功德圓滿了,才是真正成佛。
“降盡魔衆之天尊”:這裏講的是斷魔障的功德,斷除了所有的魔障——業障、煩惱障、所知障、習氣障等一切障礙,斷障礙的功德圓滿了。“魔衆”指一切障礙。
…
《儀軌解釋·供養儀軌(達真堪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