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他的身體也立即不能再保持盤腿的姿勢了,這是藏密修行人中常見的事情。在這個時候,最上等根機的修行人,可以解脫、成佛;中等根機的修行人,可以在中陰身成佛。成佛的標志,是滿天彩虹,出現舍利子,發出奇異的聲響等等。
中陰身成就並不是藏傳密法獨有的說法,小乘佛教也認爲,一些即身當中沒有成爲阿羅漢的人,會在中陰身的時候成爲阿羅漢。
沒有經過訓練、不懂禅定的普通人,無法感受到這些。當我們停止呼吸以後,立即就被送到太平間,太平間的費用也貴,又立即轉送到殡儀館,殡儀館的費用更貴,只好盡快送到火葬場處理。
從藏傳佛教的觀點來看,這是很不尊重生命的做法,是不允許的。至少在叁天之內,身體不能處理。實在天氣太熱,可以放在殡儀館的冰箱裏適當降溫,只要保持身體不腐爛就可以了。叁天以後,才可以送到火葬場。
我想很多人小時候應該會有這種特殊體驗:就是會感受到一種非常痛苦的狀態,整個世界都變成了紅色,卻沒有具體的物質,有些時候有點兒像隧道。就像在傍晚的海邊往西看,天空籠罩著紅豔豔的晚霞,晚霞的顔色投射到海面,海面也變成晚霞的顔色,水天一色,紅彤彤的一片。有些小孩會感受到白色的世界,而有些小孩又會感受到黑暗的世界,但都沒有具體的物質。還有些小孩會夢到其他各種類似于中陰身的感受,這些都是剛剛經曆了中陰身的後遺症。慢慢長大了以後,這些記憶就會淡化,直至完全消失。
這些都是深層次的生命現象和秘密,其中沒有什麼神秘的成分,更與鬼神沒有任何關系。
(死亡之後的具體過程,見《正確認識死亡》一文)
佛教對生命的解釋,真的非常不可思議。不但密宗,包括顯宗經典,也在兩千五百年前,就講了死亡的種種現象,包括亡者能看到自己的屍體等等。這些描述,與西方現代人研究的結果不謀而合,再加上很多修行人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的修行經驗,不得不讓我們對佛法深信不疑。
(五)睡夢——每天發生著的輪回與涅槃
每天進入深度睡眠,與從深度睡眠當中醒過來的二十四小時或更短的過程,是與死亡與投胎非常接近的生命現象,也是一種生命活動周期。從醒覺進入深度睡眠,然後再進入夢境,最後從夢裏蘇醒的叁個過程,與死亡的叁個階段十分相似:從一個鮮活的生命剛剛進入死亡,所有意識都停止活動的階段,對應于從醒覺進入深度睡眠的過程;從深度睡眠進入做夢的階段,對應于死後過了一段時間,靈魂從昏迷當中醒過來的階段。這個時候,表面上肉體已經死亡,但實際上精神還沒有停止,所以中陰身完全可以感知到周圍的一切,甚至包括其他人的所做所言所思。此時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看到家裏的人哭,才懷疑自己是不是已經死了。從中陰身到找到下一個載體、肉體去投生,與從夢境當中蘇醒,回到現實生活完全是一樣的。
但究竟怎麼從醒覺當中進入深度睡眠的,我們一般人感覺不到,更是無法描述。但即使感覺不到,過程仍然存在。在這個階段,眼耳鼻舌身五個感官已經停止工作了。但我們的靈魂、意識不僅存在,而且都在工作。
近幾年,西方心理學家異常熱衷于研究夢境。他們借鑒了很多藏傳佛教的方法,並取得了某些方面的成功。
比如,一般人做夢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在做夢,即使知道,也是偶爾的現象。但通過訓練,就完全能知道自己在做夢。在沒有經過訓練的人看來,這些都是天方夜譚、自我吹噓。但事實證明,許多根本沒有學佛的心理學家,通過藏傳佛教的這種方法來訓練自己,最後都取得了成功,能夠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在做夢。
當然,僅僅知道自己在做夢並沒有太大用處,但若能非常清楚地感受到從醒覺到深度睡眠的過程,知道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是如何停止工作,意識是怎麼停下來不再思維,進入類似于昏迷的狀態,再從昏迷的狀態當中恢複、清醒的過程,就能更清楚地了解死亡。
也許有些人會覺得這是胡編亂造,事實並不是這樣的。無論如何,這是證據確鑿的生命活動規律,是無數人訓練之後的親身經曆。當一生的修煉,與中陰身連接起來以後,就可以把平時的訓練結果,運用到針對死亡的實戰當中。
(六)六中陰修法——開啓解脫之門
藏傳密宗的六中陰修法,是專門針對死亡的一種訓練。所謂“中”,是指前一世的身體已經不存在,後一世的身體還沒有找到的中間過渡階段,所以叫做“中”。所謂“陰”,是相對于我們現在擁有的肉體,或者下一世的肉體而言的。現在與來世的肉體,叫做“陽”。前世的肉體失去了,後世的肉體還沒有獲得的中間過程,也有一種類似于晚上做夢的時候,在夢境當中感覺到的、非物質構成的身體——意形身。這個意形身,就叫做“陰”。我個人認爲,中文翻譯成“中陰”,是非常准確的。
六中陰修法把生命周期分成六個階段,針對六個階段,分別有不同的訓練方式。接受過訓練而且訓練得比較好的人,就能非常清醒地知道六中陰的詳細過程。
通過修行,通過禅的力量或特殊訓練,完全可以模擬死亡——人爲地從現實生活進入死亡的境界,然後又自如地從死亡境界當中回到現實。這種修法的目的,就是明心見性。
死亡跟明心見性有什麼關系呢?佛教認爲,每個衆生的心中都有佛性,但因爲被各種雜念覆蓋了,所以無法證悟。在死亡之後的某個短短的時間當中,所有的意識、我執與感官都停止工作,所有的外在幹擾也隨之而停止,這時佛性就可以顯發出來。就像空中雲開霧散,就能看到藍天,或者像人飛到月球上的時候,沒有任何聲音,萬籁俱寂、異常甯靜的狀態一樣。在這個境界中,就能證悟法界,就能明心見性。這種修法現見法性的效果,比在現實生活中打坐證悟時所體悟的法性要清晰幾百倍,所以,藏傳佛教的很多密法修行人,不但沒有把死亡當作恐懼的對象,反而把死亡當作千載難逢的提升心靈的契機。
這種修法是藏傳佛教密宗獨有的,不要說顯宗,即使是漢傳佛教的唐密和日本的東密都沒有,因爲唐密和東密屬于外密,只有內密才有這種修法。
通過虔誠地學佛、修行以及一系列的訓練,就能真正親身體驗這種經曆,更可以讓自己的靈魂升級。
不過,這些修法都很專業,一般沒有公開。感興趣的人,可以在網上搜索睡夢瑜伽的內容,大概了解一點睡夢瑜伽的過程。睡夢瑜伽也是爲死亡做准備,模仿死亡的修法之一。
二,生命的可貴
我們都知道,自己的生命是可貴的,但我此處要說的是,我們一定要知道,所有的生命都是可貴的,包括任何人和任何動物在內。
雖然從人類的角度來講,一只螞蟻的生命一文不值,尤其是蚊子等所謂的害蟲,更是無勝于有。但如果從這些小生命的角度來思考,則哪怕是一只蚊子,它的生命也比全世界所有的東西更寶貴。
人類向來是自私自利的,我們一直認爲,唯有自己的價值觀才是正確的,從來沒有生命平等的概念。不把動物的生命當成一回事,以爲他們等同于蔬菜、植物,想用的時候隨便用,想吃的時候隨便吃,想玩的時候隨便玩,想殺的時候隨便殺。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通過言傳身教,給他們灌輸這個可以吃,這個肉好吃等理念。無形當中就讓孩子養成一看到動物,就想著怎樣去吃掉的概念。熏習的結果,就是變得毫無良知,越來越冷血、越來越殘暴。最後演變下去,當人類之間稍稍有點利益沖突的時候,也完全可以殘酷無情、格殺勿論。
害人者終害己,這種心態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一定會反過頭來毀滅人類自己。從佛教的角度講,這叫因果報應。
我們不要以爲,人類的科技這麼發達,武器這麼先進,足以淩駕一切,可以所向無敵。隨心所欲地宰殺、折磨、吞噬其他生命,都是合理合法的。人類無節製地繁衍、飼養、屠宰,都是爲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動物爲了人而繁殖,爲了人而生存,爲了人而死亡,這些血債不可能不償還!奪命者不可能永遠逍遙法外!所以,我們要學會尊重所有的生命,不要歧視、傷害其他生命,至少不要去侵犯它們的生存權。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養雞場、養豬場是什麼樣,更不知道動物被宰的情形又是怎樣。告訴大家,那裏完全就是一副人間地獄的慘狀!爲了迅速高産地養出肥大的動物,飼養場喂養動物的方法,都是極其病態、冷酷而又惡心的,動物們生前飽受虐待,得不到一絲溫暖;死亡的方式,也是慘不忍睹。英國披頭士合唱團成員之一,著名歌星保羅·麥卡特尼曾說過:“如果世上的屠宰場的牆都是透明的玻璃牆,我敢保證,所有的人都會成爲素食者。”我非常贊同他的這句話,我專門去看過好幾個宰殺牛羊的屠宰場,感受確實如此。因爲沒有親眼目睹殺害動物的殘忍,沒有親眼目睹動物臨宰時極度的恐懼和痛苦,所以才會如此津津有味、心安理得地吃著動物的血肉。姑且不談恻隱之心,僅僅站在純粹利己的立場上仔細想想,吃下病態喂養並慘遭恐怖虐殺,積滿仇恨毒素的不健康肉食,真的會對我們的身體起滋補和保養作用嗎?
諾貝爾獎獲得者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在他最暢銷的小說《敵人,一個愛的故事》中這樣寫道:“當赫爾曼經常目睹對動物與魚類的屠殺之後,他總有這樣的想法:從人類對待其他動物的方式來看,所有人都是納粹!”人人都憎恨納粹,卻不知道自己就是納粹。我們不要再當納粹了吧!
無論有沒有信仰,學不學佛,懂得生命之間的平等與尊重,懂得換位思考,是一個人應有的素質。只有當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之間,有了相互理解的平等關系,人類才有真正美好的明天。
叁,生命的意義
生命的意義,無外乎兩個:第一是愛的付出;第二是提升自己的心靈。不在于擁有多少錢、多少別墅與多少名車,生命真正的價值所在,就是奉獻與智慧,而不是擁有與獲得。
普通人往往認爲:如果付出了,自己就沒有了。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在付出的過程當中,一定會得到更多,這是大乘佛教的理念。
沒有愛心是非常恐怖的,這種人會把錢財利益看得比任何東西都更重要,沒有任何約束,最後會走向什麼地步,就很難說了。
雖然每個人先天就有很好的愛心,但這種愛心非常有局限。如何培養出無限、無量、無邊的愛心呢?大乘佛教就有訓練、培養愛心的方法。
佛教稱愛心叫慈悲心。在慈、悲這兩個字的前面,還會分別加上“無量”兩個字——慈無量心、悲無量心。爲什麼叫無量呢?因爲大乘佛教修慈悲心的對象,是無量無邊的生命,而不是僅僅針對自己喜歡的人修。大乘佛教要求,對不喜歡的對象更要修慈悲心,所以就加上了“無量”二字。
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社會精英,下崗工人還是成功人士,我們都應該培植愛心、提升心靈,這是整個生命中最重要的工作。人類的心靈,完全可以被訓練和提升。具體的方法,當屬佛教裏面的最豐富、最有效。當我們的心靈被提升到有慈悲心、有智慧的境界時,才能讓一切都變得完美。
我覺得布萊恩·魏斯博士說的很對,他在書中寫道:“幾百年來,人類一直誤信科技,以爲科技充分發展後,就能解決人類的病痛問題,而且,科學將建設路徑,讓人類走出野蠻森林,遠離疾病、貧窮、悲慘與痛苦。
現在我們知道了,只靠科學與科技,不足以解決人類的問題。科技能用來做好事,也能做壞事。唯有以文明、智慧、平衡的心靈運用科技,科技才能真正幫助我們。我們必須找到正確的平衡心靈。”
提升心靈,並力所能及地帶動、影響周圍的人。這樣一來,不但今生受益,而且在乃至解脫的生生世世中,都可以活得更有意義。可以創造更多的價值,真正地爲人類造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過我們點點滴滴的努力,最後整個社會,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和諧,每一個人,都會感到越來越溫暖,越來越幸福。自己的領域,也會越來越興旺。這不是空想,因爲慈悲與智慧就有這樣的能力。
《慧燈之光十 生命的真相》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