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慧灯之光十 生命的真相▪P2

  ..续本文上一页首先需要大前提。比如,要证明远方冒烟的地方有火在燃烧,首先必须在很广的范围内都达成共识——“凡是冒烟的地方,都有火在燃烧”,这叫做大前提。

  然后是小前提——这个地方也在冒烟。

  以大前提与小前提的两个数据,最后得出结论:这个地方有火的存在。

  如何证明在冒烟与有火在燃烧,肯定是依靠我们的眼睛。如果视觉不能给我们提供数据,则无论大小前提都无法成立。生活中的经验与第六意识的总结,都来源于五根识。

  这种推理的方式,就是西方的形式逻辑。藏传佛教的因明当中,有一种更精确、更周密的推理方式,这是与信仰无关的逻辑。

  所谓逻辑,必须大家都承认。所谓真理,也是不管有没有信仰,只要是一个态度公正的人都能接受的结论。如果将逻辑与真理建立在信仰之上,只是有信仰的人之间在辩论,就不叫逻辑,更不叫真理。

  但是,不要说死亡的过程,连睡眠的过程我们都不知道是怎样一种状况。我们的感官无法给我们提供这方面的数据,所以,在死亡的问题上,逻辑起不到作用,仪器也无济于事,只有借助特殊的人的经验以及通过修行自己去感受。就像要知道糖水的甘甜,也不能依靠别人的描述与自己的推理,而只能自己去品尝一样。

  目前,除了南极洲(南极没人去找)以外,其他的洲陆上都找到了儿童记忆前世的案例。这些小孩儿在刚刚会说话的时候,就会说自己前世是某某地方的谁谁谁,父母分别叫什么名字,包括很多的生活细节,都讲得非常清楚。父母亲人一调查,果真有与小孩所说相符而且已经死去的人。在这些小孩子身上,往往有着非常浓厚的前世习气——前世爱吸烟的小孩,会去偷父亲的烟来抽;上一世出车祸死亡的小孩,这一生会非常害怕汽车,根本不敢靠近等等。有些小孩儿对现在的父母没有太多感情,反而会把上一世的父母、亲人当作真正的父母与亲人。很多父母担心说出来别人不理解,说自家小孩精神不正常,为避免尴尬,或因为此种现象与自己的宗教教义相违,所以很多父母一开始都不太愿意公开,但纸终究包不住火,慢慢地,也就无法保密,只得传开了。

  这种事情,一般都是在两三岁的小孩身上发现,不可能有谁指使,小孩子也不可能自己撒谎撒得那么天衣无缝。这些记忆都是从上一世带到这一世的,就像史蒂文森博士所言:“我们的案例表示确实有某种承载器将延续的记忆带到来世,而存续的似乎不只有记忆和情绪而已。”在佛学里面,这种承载器叫做“藏识”。

  要解释这些现象,除了轮回,没有别的理由。

  还有一种科学难以解释,却真实存在的现象。比如说,上一世因枪伤或车祸受伤而死亡的人,在下一世身体的同一部位,会有伤痕的印迹。比如:1979年在西方出版的《转世与生物学:谈胎记与先天缺陷的成因论》一书中,有250个案例的详尽报告和许多胎记的图片。我本人在调查中也发现过这样的案例。即便我们已经接受轮回的观念,但由于肉体在上一世时已经消失,下一世诞生的,是一个全新的生命,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那上一世身体的伤痕是如何转到下一世身体上的呢?

  我个人的解释:上一世的亡灵从死亡之后的深度昏迷中出来时,会重新产生一个意识的载体——意身。意身也是一种物质,只是我们看不见。意身这个载体就能将上一世肉体上的特殊标志,如伤痕等等,储存、保留到下一世的身体上。

  西方的某些科学家真的很令人佩服,一旦确认某个观点是真理,就会坦然接纳,用公正的态度去对待,用开放的心态去研究,而不会抱残守缺,死死捍卫自己的固有观念。

  我认为,相信因果轮回的人生观,应该是非常积极的人生观。试想,如果我们不相信轮回,认为今生结束了,就一了百了,什么都没有,那在七老八十的时候,不是很沮丧、很悲哀、很消极、很空虚、很没有追求吗?这时候再有钱、再有学问也没有用,很多老年人之所以选择自杀,就是这个原因。而且,因为不相信轮回,认为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就会奉行及时行乐的观念,趁活着的时候,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受伦理道德的约束,不受天理良心的谴责,这样又会造作很多恶业,给来世带来无穷的痛苦。

  反之,如果相信因果轮回,就会告诫自己,哪怕这一生结束了,那也仅仅是漫长生命之路中一个段落的结束,同时也是下一个段落的开始。在不同的时空中,生命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今生的盛衰成败带不走,但精神的成就与善恶的习气种子却不会息灭,而会像电脑数据一样拷贝到来世。哪怕再老,还有来世、还有希望。所以,因果轮回观可以让我们看得更远,活得更开心、更有意义。这一观念输出的,都是正能量,而不是负能量。接受以后,对我们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即使带一点点功利色彩——我这一世付出,就可以让下一世得到更好的东西——也没什么损失。当然,如果不带功利色彩,只是无条件地付出那就更好了。

  (三)死亡——新生命的起点

  了解死亡真相以后,相信大家对生命,尤其是对死亡会有新的认识。可以确定的是,死亡并不神秘,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死亡根本就不是生命的结束与终结,而是生命的起点,只不过是换一个身体而已。就像把硬盘里面的数据拷出来,装到另一个硬盘当中一样。当然,如果今生做得不好,来世会有不好的果报。如果做的坏事太多,来世能不能变成人就不好说了。从这一点来说,我们也不能什么都不怕,但死亡本身却并不恐怖。死亡,只是生命的周期性活动。这不仅仅是佛教的理论,而是很多人的亲身经历。

  就像银河系有周期,太阳系的很多星球都有自己的周期一样,依照藏传佛教《时轮金刚》的观点,月球、火星、水星、金星、木星的运行,都有它们各自不同的周期。不仅外面的世界有周期,人的生命活动也有周期。除了死亡以外,类似于死亡的周期性的生命活动还有很多,谁都会遇到,只是我们没有注意而已。

  (四)死亡的征兆与过程

  死亡学对死亡的定义,有很多不一样的说法,其中比较权威、比较公认的,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结论——脑死亡,对疼痛或电击等外在打击没有反应,瞳孔扩大,对光没有反应,心电图保持平衡、没有波动,没有呼吸、脉搏、心脏停止跳动等等。

  但很多实例证明,哪怕某些人具备了临床医学对死亡的所有定义,却能在十几个小时或几天以后苏醒过来。不但苏醒过来,而且对医生和护士在抢救过程当中的对话以及其它事情了如指掌,说得清清楚楚、一点不差。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在那个时候,人的精神并没有停止工作,还不是真正的死亡,只是一种昏迷和休克。所以,迄今为止,人们对死亡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确切定论。

  虽然死亡学是一九一二年才从美国推出,到现在只有一百年的历史,隶属于生命科学的一部分,但实际上人类很早以前就在研究死亡。

  我曾专门去调查和采访过有濒死经验的人,这些人所描述的情况,与当时给这些人治病的医生所看到的完全一致,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从死亡边缘回来的人,整个人生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巨变。

  我就遇到过一位有此经验的老师,他在醒来之后,一直致力于传播、推广这样的理念——人在外表上死亡的时候,千万不要立即去处理他的身体,因为此时的人完全是活的,他的灵魂还在。

  除了车祸等意外死亡以外,佛经对正常死亡的大致过程一般是这样描述的:首先是眼睛、耳朵等器官会逐渐停止工作。在即将停止工作的时候,哪怕非常熟悉的朋友来到身边也不认识;旁边人的说话声,听起来也若有若无,仿佛远处传来的声音一样;在死亡前的一段时间,会感觉整个身体往下沉,本来在病床上不可能往下沉,但自己却有往下沉的感受……这就表明,器官快要停止工作,自己即将进入死亡了。

  我想,很多医生或护士应该会有这样的经历,病人在即将死亡的时候,会要求旁边的人把枕头加高一点,或者往上拉他一把,这就是即将死亡的征兆。

  真正死亡以后,绝大多数人的眼耳鼻舌身会依次停止工作——首先是眼睛看不见东西,眼前一片漆黑,此时还可以听到声音;之后,耳朵也停止工作;直到最后五种感官都不工作、都归零了以后,只有意识还没有归零,还可以思考问题。由于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感觉也有所不同,有的人会感觉很痛苦等等。不过几分钟或几秒钟后,意识也开始停止工作。

  意识停止的过程有三个阶段:首先是属于嗔恨心的意识活动停止,然后是属于贪欲心的意识活动停止,最后是属于痴心的意识活动也停止。停止的时候虽然看不到外界的光,但内在会分别产生白光、红光、黑光。最后进入到一种昏迷的状态当中,什么也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死亡。此时的昏迷与平时生活当中的昏迷不一样,不但深度更深,而且不可逆转,不能再重新复活。在昏迷状态中,会停留几个小时,乃至一两天或几天。昏迷时,眼耳鼻舌身以及意识都停止了工作,但末那识与阿赖耶识仍然存在。从凡夫直至八地菩萨之间的所有生命,其末那识与阿赖耶识都不会间断。但真正的修行人在这个时候不是昏迷,而是安住在修行的状态当中。

  藏传佛教的传统作法是,修行比较好的人在死后七天之内,不会去移动他的身体,也不会传出消息,或去念经超度,只是把门关上,不去干扰。此时修行人虽然表面上具备了医学上的死亡标准,没有呼吸、没有心跳,但面色却不像死人的脸那样毫无血色,而是红光满面。有些修行好的人,会一直保持毗卢七法盘腿的姿势。因为此时修行人的神识还没有离开身体,一直处于打坐的状态中。在第七天的时候,就用前面所讲的《西藏度亡经》里面的仪轨将他从禅定中唤醒。对已经接受过这种训练的修行人来说,只需稍稍有一点点提醒就够了。仪式结束之后,亡人的脸色立即变成尸体的脸色…

《慧灯之光十 生命的真相》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