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慧燈之光十 生命的真相▪P2

  ..續本文上一頁首先需要大前提。比如,要證明遠方冒煙的地方有火在燃燒,首先必須在很廣的範圍內都達成共識——“凡是冒煙的地方,都有火在燃燒”,這叫做大前提。

  然後是小前提——這個地方也在冒煙。

  以大前提與小前提的兩個數據,最後得出結論:這個地方有火的存在。

  如何證明在冒煙與有火在燃燒,肯定是依靠我們的眼睛。如果視覺不能給我們提供數據,則無論大小前提都無法成立。生活中的經驗與第六意識的總結,都來源于五根識。

  這種推理的方式,就是西方的形式邏輯。藏傳佛教的因明當中,有一種更精確、更周密的推理方式,這是與信仰無關的邏輯。

  所謂邏輯,必須大家都承認。所謂真理,也是不管有沒有信仰,只要是一個態度公正的人都能接受的結論。如果將邏輯與真理建立在信仰之上,只是有信仰的人之間在辯論,就不叫邏輯,更不叫真理。

  但是,不要說死亡的過程,連睡眠的過程我們都不知道是怎樣一種狀況。我們的感官無法給我們提供這方面的數據,所以,在死亡的問題上,邏輯起不到作用,儀器也無濟于事,只有借助特殊的人的經驗以及通過修行自己去感受。就像要知道糖水的甘甜,也不能依靠別人的描述與自己的推理,而只能自己去品嘗一樣。

  目前,除了南極洲(南極沒人去找)以外,其他的洲陸上都找到了兒童記憶前世的案例。這些小孩兒在剛剛會說話的時候,就會說自己前世是某某地方的誰誰誰,父母分別叫什麼名字,包括很多的生活細節,都講得非常清楚。父母親人一調查,果真有與小孩所說相符而且已經死去的人。在這些小孩子身上,往往有著非常濃厚的前世習氣——前世愛吸煙的小孩,會去偷父親的煙來抽;上一世出車禍死亡的小孩,這一生會非常害怕汽車,根本不敢靠近等等。有些小孩兒對現在的父母沒有太多感情,反而會把上一世的父母、親人當作真正的父母與親人。很多父母擔心說出來別人不理解,說自家小孩精神不正常,爲避免尴尬,或因爲此種現象與自己的宗教教義相違,所以很多父母一開始都不太願意公開,但紙終究包不住火,慢慢地,也就無法保密,只得傳開了。

  這種事情,一般都是在兩叁歲的小孩身上發現,不可能有誰指使,小孩子也不可能自己撒謊撒得那麼天衣無縫。這些記憶都是從上一世帶到這一世的,就像史蒂文森博士所言:“我們的案例表示確實有某種承載器將延續的記憶帶到來世,而存續的似乎不只有記憶和情緒而已。”在佛學裏面,這種承載器叫做“藏識”。

  要解釋這些現象,除了輪回,沒有別的理由。

  還有一種科學難以解釋,卻真實存在的現象。比如說,上一世因槍傷或車禍受傷而死亡的人,在下一世身體的同一部位,會有傷痕的印迹。比如:1979年在西方出版的《轉世與生物學:談胎記與先天缺陷的成因論》一書中,有250個案例的詳盡報告和許多胎記的圖片。我本人在調查中也發現過這樣的案例。即便我們已經接受輪回的觀念,但由于肉體在上一世時已經消失,下一世誕生的,是一個全新的生命,兩者之間沒有任何關系。那上一世身體的傷痕是如何轉到下一世身體上的呢?

  我個人的解釋:上一世的亡靈從死亡之後的深度昏迷中出來時,會重新産生一個意識的載體——意身。意身也是一種物質,只是我們看不見。意身這個載體就能將上一世肉體上的特殊標志,如傷痕等等,儲存、保留到下一世的身體上。

  西方的某些科學家真的很令人佩服,一旦確認某個觀點是真理,就會坦然接納,用公正的態度去對待,用開放的心態去研究,而不會抱殘守缺,死死捍衛自己的固有觀念。

  我認爲,相信因果輪回的人生觀,應該是非常積極的人生觀。試想,如果我們不相信輪回,認爲今生結束了,就一了百了,什麼都沒有,那在七老八十的時候,不是很沮喪、很悲哀、很消極、很空虛、很沒有追求嗎?這時候再有錢、再有學問也沒有用,很多老年人之所以選擇自殺,就是這個原因。而且,因爲不相信輪回,認爲死了以後什麼都沒有了,所以就會奉行及時行樂的觀念,趁活著的時候,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受倫理道德的約束,不受天理良心的譴責,這樣又會造作很多惡業,給來世帶來無窮的痛苦。

  反之,如果相信因果輪回,就會告誡自己,哪怕這一生結束了,那也僅僅是漫長生命之路中一個段落的結束,同時也是下一個段落的開始。在不同的時空中,生命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出現。今生的盛衰成敗帶不走,但精神的成就與善惡的習氣種子卻不會息滅,而會像電腦數據一樣拷貝到來世。哪怕再老,還有來世、還有希望。所以,因果輪回觀可以讓我們看得更遠,活得更開心、更有意義。這一觀念輸出的,都是正能量,而不是負能量。接受以後,對我們只有好處而沒有壞處。即使帶一點點功利色彩——我這一世付出,就可以讓下一世得到更好的東西——也沒什麼損失。當然,如果不帶功利色彩,只是無條件地付出那就更好了。

  (叁)死亡——新生命的起點

  了解死亡真相以後,相信大家對生命,尤其是對死亡會有新的認識。可以確定的是,死亡並不神秘,也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可怕。死亡根本就不是生命的結束與終結,而是生命的起點,只不過是換一個身體而已。就像把硬盤裏面的數據拷出來,裝到另一個硬盤當中一樣。當然,如果今生做得不好,來世會有不好的果報。如果做的壞事太多,來世能不能變成人就不好說了。從這一點來說,我們也不能什麼都不怕,但死亡本身卻並不恐怖。死亡,只是生命的周期性活動。這不僅僅是佛教的理論,而是很多人的親身經曆。

  就像銀河系有周期,太陽系的很多星球都有自己的周期一樣,依照藏傳佛教《時輪金剛》的觀點,月球、火星、水星、金星、木星的運行,都有它們各自不同的周期。不僅外面的世界有周期,人的生命活動也有周期。除了死亡以外,類似于死亡的周期性的生命活動還有很多,誰都會遇到,只是我們沒有注意而已。

  (四)死亡的征兆與過程

  死亡學對死亡的定義,有很多不一樣的說法,其中比較權威、比較公認的,是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結論——腦死亡,對疼痛或電擊等外在打擊沒有反應,瞳孔擴大,對光沒有反應,心電圖保持平衡、沒有波動,沒有呼吸、脈搏、心髒停止跳動等等。

  但很多實例證明,哪怕某些人具備了臨床醫學對死亡的所有定義,卻能在十幾個小時或幾天以後蘇醒過來。不但蘇醒過來,而且對醫生和護士在搶救過程當中的對話以及其它事情了如指掌,說得清清楚楚、一點不差。爲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爲在那個時候,人的精神並沒有停止工作,還不是真正的死亡,只是一種昏迷和休克。所以,迄今爲止,人們對死亡一直沒有一個公認的確切定論。

  雖然死亡學是一九一二年才從美國推出,到現在只有一百年的曆史,隸屬于生命科學的一部分,但實際上人類很早以前就在研究死亡。

  我曾專門去調查和采訪過有瀕死經驗的人,這些人所描述的情況,與當時給這些人治病的醫生所看到的完全一致,而且更重要的是,這些從死亡邊緣回來的人,整個人生觀、價值觀都發生了巨變。

  我就遇到過一位有此經驗的老師,他在醒來之後,一直致力于傳播、推廣這樣的理念——人在外表上死亡的時候,千萬不要立即去處理他的身體,因爲此時的人完全是活的,他的靈魂還在。

  除了車禍等意外死亡以外,佛經對正常死亡的大致過程一般是這樣描述的:首先是眼睛、耳朵等器官會逐漸停止工作。在即將停止工作的時候,哪怕非常熟悉的朋友來到身邊也不認識;旁邊人的說話聲,聽起來也若有若無,仿佛遠處傳來的聲音一樣;在死亡前的一段時間,會感覺整個身體往下沈,本來在病床上不可能往下沈,但自己卻有往下沈的感受……這就表明,器官快要停止工作,自己即將進入死亡了。

  我想,很多醫生或護士應該會有這樣的經曆,病人在即將死亡的時候,會要求旁邊的人把枕頭加高一點,或者往上拉他一把,這就是即將死亡的征兆。

  真正死亡以後,絕大多數人的眼耳鼻舌身會依次停止工作——首先是眼睛看不見東西,眼前一片漆黑,此時還可以聽到聲音;之後,耳朵也停止工作;直到最後五種感官都不工作、都歸零了以後,只有意識還沒有歸零,還可以思考問題。由于每個人的個體差異,感覺也有所不同,有的人會感覺很痛苦等等。不過幾分鍾或幾秒鍾後,意識也開始停止工作。

  意識停止的過程有叁個階段:首先是屬于嗔恨心的意識活動停止,然後是屬于貪欲心的意識活動停止,最後是屬于癡心的意識活動也停止。停止的時候雖然看不到外界的光,但內在會分別産生白光、紅光、黑光。最後進入到一種昏迷的狀態當中,什麼也不知道,這就是所謂的死亡。此時的昏迷與平時生活當中的昏迷不一樣,不但深度更深,而且不可逆轉,不能再重新複活。在昏迷狀態中,會停留幾個小時,乃至一兩天或幾天。昏迷時,眼耳鼻舌身以及意識都停止了工作,但末那識與阿賴耶識仍然存在。從凡夫直至八地菩薩之間的所有生命,其末那識與阿賴耶識都不會間斷。但真正的修行人在這個時候不是昏迷,而是安住在修行的狀態當中。

  藏傳佛教的傳統作法是,修行比較好的人在死後七天之內,不會去移動他的身體,也不會傳出消息,或去念經超度,只是把門關上,不去幹擾。此時修行人雖然表面上具備了醫學上的死亡標准,沒有呼吸、沒有心跳,但面色卻不像死人的臉那樣毫無血色,而是紅光滿面。有些修行好的人,會一直保持毗盧七法盤腿的姿勢。因爲此時修行人的神識還沒有離開身體,一直處于打坐的狀態中。在第七天的時候,就用前面所講的《西藏度亡經》裏面的儀軌將他從禅定中喚醒。對已經接受過這種訓練的修行人來說,只需稍稍有一點點提醒就夠了。儀式結束之後,亡人的臉色立即變成屍體的臉色…

《慧燈之光十 生命的真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