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心浮著,沒有非常清涼的心面對你的生活,所以不要著急,你的生命是60歲的時候,你也不可能變成62歲,反正都是這麼一個過程,但是有一點,把握當下,你發現你的生命質量遠遠超過前面的狀態。就像你是一個運動員一樣,如果說我要得金牌,運動之前種種壓力壓在身上,整個中國靠著我,只有拿到金牌才是我唯一的出路,那樣焦慮的時候,往往這次金牌得不到,如果以一種當下的心全身心付出的時候,這個金牌往往都是你的。我們的工作狀態也是這樣,你跟一個客戶去談判,你一定要拿到這個定單,你就要付出愛心,你要以一種非常包容,非常愉悅,把握在當下的心境跟他交談,跟他去說明你能說出的一些要求,最後往往這個定單都是你的。所以當下的佛教思想力量非常大,只要我們運用得當,你會發現你的生活跟以前完全是翻天覆地的改變,這個詞你們把它記在心裏,刻在精神的伸出,好好的用起來。
第叁個,我們講的“心”,這是佛教的心,上面會産生六種不同的道,我們講現在,如果現在我起一個非常清淨的心,我整個身心就會非常的甯靜和安詳。此時此刻是什麼樣的狀態呢?屬于非常愉悅的狀態。感受到人生充滿著希望,我時刻都處于非常快樂的狀態裏面,這種狀態我們叫做天,現在等于享受天人的待遇。你們享受天人待遇的時候,要把浮躁、挂礙、恐懼、不安的心放下來。你會感知到,我此時此刻非常地甯靜、非常地逾越,身心沐浴在陽光明媚,而且春風吹拂鳥語花香的環境,這時候就是享受天人的待遇。反過來,脾氣一發起來整個腦袋一片空白,滿臉充滿血,兩個眼睛瞪得很圓,像晚上見到餓鬼一樣,此時此刻怒火燃燒著整個身心,血液加速、心跳加速,這樣的狀態裏面屬于餓鬼的狀態。就是我們一個心,前一個念頭是屬于天人的待遇,後面一個念頭屬于餓鬼的狀態,那我們人的一生真的就是如此,你不斷的起正念,不斷起善想,不斷起利于別人,幫助別人的寬廣豁達愉悅的狀態的時候,你的人生這樣的念頭轉變而轉變。你們聽到有人說過嗎?這個人像畜生一樣的,他當時發火了整個頭腦一片空白的時候,他所做的決策沒有一絲是明智的,他就是屬于畜生的狀態。我們人,現在我們所得到的狀態是我們以前所動的念頭得到今天這樣的一個結果。今天動什麼念頭,就會影響到未來人生的狀態。孔子也講過,正念齊家,治國平天下,第一個要正念然後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念頭不正的時候,你的船很薄,念頭很正的時候,等于船不斷的加厚,我們叫厚德載物。特別對剛剛走入社會的人你選擇的職業、所做的事情一定要有利于這個社會,有利于地球的發展,能幫助到更多的人,那你的事業以後是沒有限製的。如果你總想投機倒把,總想坑害別人,總想得到眼前利益的時候,最後的結果就像你起的念頭一樣的,石頭扔到天上去最後掉下來砸到你自己頭上,這不是別人給你,是你自己給你的。很多人說那是上帝懲罰我,不是上帝,是你自己種下這個心念邪念,所以後面就産生了惡報。
我經常跟一些非常年輕的朋友交流的時候,我說這點很重要,大家看到一本書叫做《水知道答案》,沒有看過的話,這本書一定要去讀讀,真有意思。連水都知道,你說它壞話它結不了結晶體,你說它好話它就變成非常好的結晶體,連水都有這樣感知的時候,何況我們人。你跟別人談判,如果想跟一個朋友進行溝通,你起的念頭不正,不是全身心跟他交流的時候,人家都會感知到,不用找算命先生。就像我在這裏賣弄學問,誇誇其談,你們有沒有感覺到所講的東西跟我一點關系都沒有,我不想聽他,如果我真正發自內心想告訴你們,我自己學佛的心得體會的時候,大家就能收到這樣的信號。每次我上臺演講的時候,我都告訴自己,我能幫助他們什麼,我有什麼東西可以奉獻出來,只有這樣做的時候,這臺演講我就發現是我自己全力以赴,他們一定能夠收到這樣的信號。我們人生沒有轉播,都是直播,直播就說我們每做一次事情都要先告訴自己,我動的什麼念頭,你動的歪念人家都會感覺得到,你動的正念人家也能接受得到。我們的人生裏面畜生、餓鬼、地獄也是你自己選擇,天、人、佛道也是自己的選擇,不能怪你的父母、老師,更不能怪上司,也不能怪社會,每個人都是一個磁場,每個人都是一個世界。你不斷用這個心念要求自己的時候,你接下來的人生就會非常理想。這是佛教用一心即有六道的概念。這裏面要破除貪、嗔、癡叁個根本的煩惱。我們不斷每天在反思自己,今天我發現了什麼弱點,對抗了什麼情感,抵禦了什麼誘惑,獲得了什麼美德,今天學到了什麼,改變了什麼,我們不斷反思自己的時候,我們發現每天都在一點一點進步。我們股票線就是往上漲,而不是往下跌,這就是心態,這就是人生,我們的人生也跟經營股票差不多。
美國富蘭克林的方法最好,我也在做,把自己所有弱點排出來,每天不斷對著它,我做事情是不是有頭無尾,我對每個人是不是都真誠,我對諾言是不是都去兌現了,每樣東西都排出來每天對著它,對自己內心進行審視。不要別人來審判你,自己審視自己的內心。如果你能感應自己內在的境界的時候,你就沒有什麼東西是可怕的。我們人最可怕的就是不敢面對自己,兩個眼睛看著別人,你長得難看,你臉上都是斑,所看都是別人的缺點,沒有趣,用鏡子觀照自己,現在我們鏡子用的最多就是照自己的皮膚,是不是長了兩條皺紋,又長了幾個斑點,明天又要美容了,每天就照表皮。其實佛教裏面講,你把內心轉正了以後。你的氣質、舉止、精神狀態是最美的。有沒有看到,師傅雖然瘦瘦的,還是蠻有風度的,這是禅修所得的結果。
一心産生六道,我們人生的好壞就決定我們起什麼樣的念頭,這種念頭只要轉變了我們的人生就會跟原來有一個天壤之別。我們希望時時刻刻護住我們的心。你們知道佛教裏面菩薩是什麼概念嗎?菩薩戒不是戒你今天不能出門,今天不能喝水,今天不能走路,今天不能大笑,今天不能什麼?它沒有製止這些東西,它治念頭。佛教裏面菩薩是因,佛是果。要想成佛,達到碩果的時候就要修菩薩戒,修菩薩戒就是要修這個念頭。
我經常跟企業界老總講,你要做好一個大公司的總裁,那你就要把自己修成一個佛的狀態,你只有把自己修成佛的狀態的時候,你才能駕馭這種企業的高度,才能永久常青地持續發展下去,佛教的話,你肯定是有因無果,要麼就夭折。對一個企業來講,爲什麼要修成佛果是那麼重要呢?作爲企業老總時刻動歪念頭,你坑害了客戶,或者客戶有求于你沒有辦法,或者現在這個社會,讓你有一種生存之道,沒有了以後怎麼辦?我們動念頭要動長久的、永恒的、持續的。我們所做的事情要遵循事物的規律,就是我們剛才所說的空的規律,了解事物發展的規律,了解事物持續變化的規律,只有你遵循了這樣一種規律去審視著走的時候,這個企業才能永恒。
企業老總要修成佛的時候首先不是戒他的行爲,首先要起原始的因,就是念頭,每個念頭起來必須要有正面,正面才能影響自己的言行,言行才能促使它付諸行動。大家知道,走到寺院裏面去的時候,天王殿,四大天王怒目威武,走進去如來佛坐在裏面不動,四大天王長的是一種金剛相,是一種威懾力。如來佛坐那裏眼睛不動,實際上是什麼都動了。要我們作爲一個老總,你要有一個什麼東西都明白,然後又能清清楚楚的駕馭這樣一種高度,你要有智慧,要有寬度,要有包容,要有了解事物規律的智慧,你才能站在這樣一個高度掌控這樣的局面。
日本的松下幸之助在他的自傳裏面寫到,他每隔半年都會找一個寺院靜心,把所有的事情放下,去沈澱自己。人類的智慧産生在什麼土壤裏面呢?在甯靜的土壤裏面,你自己的內心都屬于浮躁、屬于挂礙這樣的狀態裏面你的智慧就無從生起,需要我們拿出一點時間讓自己的心沈澱下來,你的心沈澱下來的時候你看什麼都很清楚,包括你對面坐著一個人他的嘴形、皮膚的表情、身體語言等等都展現在面前你都能一目了然。你有非常微細的心能觀察他微細的變化,這裏面就要我們有一種甯靜的心才能掌控好事物的變化。
現在修禅對于企業自身的修養來講是極爲重要的,等會我會拿20分鍾時間教大家修禅,大家坐在這裏感覺很熱的時候,會給大家送一點冰水,感覺非常愉悅。菩薩戒需要戒的是念頭,我們要想未來的人生都要很好,那你時刻動的什麼念頭,你要時刻的把它護住。不讓它起歪念,這樣你未來的人生就會非常理想。這是剛才講的第叁個問題,一心産生六道,這個六道有因和果,動壞的念頭就會結出惡的果實,對善的念頭就會結出美的種子。
後面講第四個問題,叫做慈悲。現在我們通常講的愛是一種大愛,慈是什麼?慈是給予?快樂?悲就是拔衆生苦。大家知道我們中國的寺院裏面供的佛像香火最旺的是什麼?
學生:觀音菩薩。
主持人:觀音菩薩爲什麼受到那麼多人的愛戴和尊敬呢?
學生:大慈大悲。
釋賢崇:爲什麼寺院裏面的羅漢都面目猙獰,爲什麼呢?菩薩都那麼好看?因爲菩薩有大愛,他的存在都是爲衆生存在的,羅漢只是要求自己的解脫,菩薩是各種形象都有,羅漢是一種形象,你們發一個大願,你們能夠成爲菩薩,你也可以受菩薩戒。
菩薩爲什麼那麼莊嚴,他原來即使有殘疾,在他裏面也是最完美的,所以寺院裏面的菩薩都是很莊嚴。羅漢就各種形象,羅漢是追求自身得解脫爲根本,菩薩以利益衆生爲他的人生目標、導向。爲什麼那麼多人喜歡觀音菩薩呢?因爲她是慈悲的象征。釋迦牟尼佛當時遊了四個城門看到生老病死,所以他出家,人老了之後關節慢慢衰退,十年前我做什麼都不累,最近上了一個課,回來發現…
《在上海交大的演講(2008年6月14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