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四念處教我們悟人生▪P3

  ..續本文上一頁的。

   潛意識,是指潛藏在我們一般意識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第八識,阿賴耶識。它是我們往生記憶的種子,只是一般處于休眠階段。

  常說某人六根不淨,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爲能生之義,眼根對于色境而生眼識,乃至意根對于法境而生意識,故名爲根。一個人六根不淨的時候,對好的東西就生貪婪之心,對壞的東西就生厭惡之意;聽到悅耳的聲音會搖頭晃腦地覺得享受,聽到刺耳的聲音就會升起憎恨之心。那麼這種貪婪和憎恨就叫做不淨了。要想六根清淨,就要求我們在禅修的過程中,不斷地去覺察自己升起的根。

  依于六根所接之塵有六:謂色、聲、香、味、觸、法,是爲六塵。塵即染汙之義,以能染汙情識之故。

  色,即眼所見者,如明暗質礙等。以能染汙眼根,故謂色塵。眼睛看到的,如明暗能汙染眼睛純淨的東西就是所謂的色塵。聲,謂耳所聞者,如動靜美惡等。以能染汙耳根,故謂聲塵,就是耳朵所聽到的東西。香,謂鼻所嗅者,如通塞香臭等。以能染汙鼻根,故謂香塵,就是鼻子所聞到的香氣、臭氣。味,謂舌所嘗者,如鹹淡甘辛等。以能染汙舌根,故謂味塵,就是舌頭所嘗到的味道。觸,謂身所感者,如離合冷暖等。以能染汙身根,故謂觸塵,身體所感受到的環境。法,謂意所知者,如生滅善惡等。以能染汙意根,故謂法塵,就是你所懂得的一些道理。

  當我們的身心被六根和六塵所左右的時候,就會不斷地升起煩惱,使自己造下各種各樣的善業和惡業。比如說,我們對好的東西會貪婪,貪婪就想要據爲己有,然後就會想盡辦法去得到;對不好的東西我們會排斥、會抵觸、會抱怨,這樣就有煩惱降臨了。

  所以,六根不淨是我們一切業的根本,是一切煩惱的根源,是一切對待事物錯誤認識和看法的罪魁禍首。我們要做的就是在生活中樹立正確的認知,然後時時觀照自己的心,對不適當的念頭及時做出調整,應對身邊的一切就會遊刃有余。

  人的習性的力量很強大,心念也是無時無刻都在變化的,一切都是無常,所以在禅修的過程中,我們的心常常會散,這個時候就要求你有足夠的願力把心聚合起來,直到把分散的心修煉到固定專注的境界。

  觀法無我

  宇宙間一切存在的事物都叫做法,就是說每一個事物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道理。

  一切事物都符合因緣相聚而成、因緣離散而去的這種規律。而因緣不可能永遠相聚,所以事物不是永恒不變的,而是存在生滅的,這樣就造成了無常。

  我們固有的認識很多都是錯誤的,而它們又會造成我們對事物本質的誤解和對事物存在規律的錯誤判斷。我們知道煩惱就是這樣産生的,所以不要執著于今天我的身體暫時的健康,今天我的家庭暫時的幸福,今天我的事業暫時的成功,今天我們團隊暫時的和諧……明白了這個道理以後,你若希望哪些東西能夠持久地存在下去,你希望可以達到怎麼的理想境界,你就要努力去造就這些緣分。想要家庭幸福,你就要創造幸福的緣分;想要事業成功,你就要創造事業成功的緣分;想要朋友之間和睦友好,你就要創造這樣的一種緣分。只有不斷的創造這些緣分的時候,你才會明白緣分只能讓你的這些無常生滅的東西得到暫時的延伸。你不再執著于它們,也就不會煩惱了。

  任何東西的存在都離不開因和果,任何東西都有它存在的軌迹和規則。我們覺得某些東西還沒有達到自己理想的境界的時候,應該思考的是我們在這方面付出的是否得當,然後你再來改善自己的做事的心態和手法。比如說,你希望自己健健康康,可是以前又不讓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調養,那麼以後就應該多多關心自己的身體。

  佛學的思想,讓我們能以智慧的眼光去審視存在,能從事物的本質去看待事物的規律,能讓自己從生命中漸漸悟出真理。這樣從自己內在的反思中發現不足和優點,不足的東西我要通過禅修來克服,優點就將它推廣開來。

  我們所說的修行,就是這樣不斷地修正自己不良的行爲來讓自己更圓滿。

  驕傲和自以爲是是人類的通病,很少有人能夠不斷地承認自己的不足,所以大多數人在生活之中得不到進步。可是當你擁有正視自己缺點的勇氣和改正自己的決心之時,你就會發現你的一切不足都將離你遠去。

  結語

  這兩天的禅修活動結束後,希望大家講法師們的開始好好消化和吸收進去,使自己對生命有一個更高層次上的認識。

  大家在禅坐中的冥想中,要對自己內在的很多東西進行反思。光陰似箭,流逝不再來,希望大家珍惜時間,好好抓住這個鍛煉身心的機會,然後把一個好的習慣帶回去。堅持不懈地這麼努力下去,你的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最終讓自己從迷茫、黑暗和煩惱之中跳出來。

  請大家一起來總結一下今天的主要內容:

  觀身無淨,觀察身體的變化無常,觀察我們身體裏一切的規則。觀受是苦,感覺自己的感受,了知在這個世界沒有十成的快樂,也沒有十成的痛苦,快樂和痛苦永遠是交叉存在,有時可能要通過大苦才會感受到一絲絲快樂。明白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是苦多樂少。觀心無常,就是感覺我們自己的心念,感覺自己念頭的無常。清楚我們産生什麼觀念,問題最終就會展現出生命結果,所以我們要修自己的心,使心對事物有個正確的看法。觀法無我,宇宙間的一切事物是因緣相聚而存在的,當因緣離散時它就消失了,一切事物都有緣起緣滅的規律。我們的健康、我們的幸福、我們的社會關系,我們的人生和諧等等,都是因爲因緣的聚散。當我們明白了一切事物存在的規律和因緣之後,就能從一定的軌道去了解和認識事物,這就是所謂的任持自性、軌生物解。

  

《四念處教我們悟人生》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