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责任地服务于他,他的外在需求达标了,内在也得到了满足,就会更加的认可你。做服务行业的就是这样,只有不断的创造出更多吸引对方的东西,客户才不会离开你所营造的氛围。
听《学佛108条人生感悟》,说到当我们身体健全的时候要假想自己手脚残废了,这样才会懂得珍惜自己当下的生活。
我们从来没有设想过自己是如何的不幸,当我们真的这样去设想的时候,就会会发现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不下的,没有什么东西是无法面对的。比如说,今天你和一个很好的朋友因为什么闹得很僵,好像心里的火总是熄不了,可是当你设想一下自己明天可能就死了,你会觉得今天发生的一切好像都不重要的,马上你会和朋友和好如初。现在我们四肢健全、六根具备,可是说不定哪一天我们的眼睛会瞎,不能看到任何东西,生活状态从此完全改变……这个时候你会用珍惜现在的态度来面对生命。想想我们的身体真的很脆弱,总是会出现很多毛病,所以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它,从而正确地面对别人,在这样一种观念里去觉悟一些平常没注意到的东西。
很多人觉得佛教的思想是在不断地打击人,说我们没有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自己,可事实上不是这样的。这不能称之为“打击”,它是在教导我们,让我们以正确地方式来认识自己。当我们可以正确认识自己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在看待事物的时候会更加透彻,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观察自己内在的身体,那些深层次的东西。
当观照出身体的本质和认识事物的时候是持着正见的时候,万事都不会难解决了。出家人如果进门不久,会碰到一些问题,比如说喜欢某一个异性,这个时候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观这个人死掉了,最后皮肤发黑,七孔流血,甚至虫子爬满了整个身体,留下了血淋淋的一堆肉,肉发臭发黑发胀,虫子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爬满了,几个月后这一堆臭肉就被吃光了,剩下一堆骨骼,这些东西在岁月中慢慢腐化,最后像尘土一样消散了。当你把自己所心仪的对象用这样的方法去观的时候,问题就自然解开了,你的心就可以静下来了。像这种如果出现了某些扰乱心智的又是明知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就可以采用这个方法来清除心魔。这是佛教里观的修行方法。
所以古代的出家师父在修不净观的时候,会找一个死掉了的人放在身边,然后就每天观察尸体的变化,看它变色的过程,看它腐烂的过程。那时候很多开始修这个的人饭也吃不下,一想到观的尸体就会感到恶心,觉得无法接受。这就是针对我们自己的内心来修的,如果我们知道自己那些方面不足,就可以用对应的东西来观照自己。你对谁有恨,你就观照他,用你的爱、慈悲和悲天悯人的心来对待他,把他当做自己的父母或者当做自己最爱的人一样去面对他,那么你的那种仇恨,那种憎恨就会一扫而光。所以禅修就像USB一样,有效的插进去就会有效果出来。
实际上,我们人活在世界上,碰到的一切问题都是自己给自己强加的。当我们把错误的观念和认识打开了,你就会发现开始的铜墙铁壁已经变成了一张薄布,问题就这样迎刃而解了。在这里,重要的是我们的观念转变了,再此之后落实到行动中,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所以我们要学会觉察当下的自己,反之,你学佛法就不会受用了。我们学习就是用知识来丰富自己,以此来丰富我们的人生。
我常和在校的学生们说,当你们把老师教导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以后,你的人生就会更加丰富多彩,所学到的知识都可以帮助我们达到自己理想的顶峰。所以千万不要把学习当做应付考试的工具。要把它当做一个扩充自己、充实自己和使自己增值的有意义的事,这样一来,你会满怀热情的去主动吸收知识,快乐的学习让你每天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换到禅修上也是一样。当你在禅修的时候怀着的是一颗宁静、喜悦、快乐的心的时候,你就会非常地喜欢它,甚至会把它当做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而这种修行又可以使自己的为人处事和解决问题的观念看法进步,时间久了,你会惊喜地发现你的人生、你的观念,你处理问题的方法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有180度的转变,而这样的一种改变,就是在不断地自我反思和觉醒中悟出来境界,它不是靠任何人给予的,而是通过我们自身努力的自我觉悟得到的。觉悟又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各个方面的素质。长此良性循环下去,我们的生活就会与众不同了。
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正确地认识事物内在的空性,理解空性的无常是事物暂时存在的规律的特性,是事物变化的原因。当我们这种意识逐渐成形了之后,我们的意念从此就会坚定不移,任何风吹雨打都不会影响我们快乐的本性了。
观受是苦
受是感受,佛理里讲受有苦受、乐受、舍受。
苦,就是痛苦;乐,就是快乐;舍受就是不苦不乐的感受。人碰到顺境就会觉得快乐,碰到逆境就会产生苦受,不苦不乐的时候就是舍受了。
仔细的去感受,在生活里什么会让我快乐,什么会让我痛苦,什么会让我宁静?然后问问自己,苦受是怎么来的?乐受又是怎么来的?它们是以什么样的过程升起的?仔细地去觉察,在我们内心的深处,为什么碰到挫折就会痛苦?为什么人家对我有意见的时候会痛苦?为什么追求不到我心仪的对象的时候会痛苦?为什么家人不依照我的意愿行事时我还会痛苦?为什么别人和我有点摩擦的时候,我就会升起憎恨心,会充满抱怨,让自己的内心无法平静,而且时刻在痛苦当中煎熬?员工不听话我痛苦,孩子不听话我痛苦,公公婆婆和我相处不好我痛苦,老师抱怨父母不理解我痛苦,今天身体不舒服我痛苦……这一切的一切的痛苦到底从何而来?
以上都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大家在生活当中有没有认真的考虑过其原因呢?当我们感到痛苦的时候,我们第一反应常常是抱怨。在读书的时候抱怨老师,在工作的时候抱怨上司,在生活中抱怨妻子,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抱怨自己的朋友和同事,甚至交通不好的时候抱怨这个社会。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源于我们对世界错误的认知,以致我们不知道如何正确的面对世界。
痛苦从何处来,就从自己的心里来。
想要在生活当中成为一个快乐、积极的能量体,你就要对世界有本质的认识。当我们不能对事物有本质认识的时候,我们永远都在受事物表象的影响,心情就在被它们左右,所遇到的一切就都是集聚负面能量的,那么你的感受就是苦。
佛陀认为我们所处的世界都是苦。生老病死都是苦,每一个刚刚降临人世间的婴孩都是哭着来的,等到年岁大了就老了,身体状态每况愈下会生病,最后等到油尽灯枯就死了。当我们身体好的时候还没多大感觉,可是等到牙齿疼了,肚子疼了,头疼了,感冒了……这些时候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太痛苦了。当然以上还是些小病,如果是大病,比如要开刀,有的开刀还不能打麻药,直接在身上用刀割,那这些时候就会有深刻受苦的体验了。佛教描述的人在死亡的时候,感觉就像无数把刀把你的肉割掉一样,就好像 “五马分尸”。这样说来,人死掉是非常痛苦的。将死之人在病榻上的样子,苦不堪言的呻吟,那真是一种煎熬,看的人都会觉得很难受。
当我们对苦有了深刻的了解之后,烦恼就少多了。就算某人因为一点小事不和你联系了,你也不会因此耿耿于怀;和某人发生了争执,也不会记恨别人;某个员工不听你的话,甚至用很恶毒的语言来威胁你,你也不会将它放在心上。我也曾经被人家威胁过,他说你如果这样做以后会出现什么事你自己看着办,甚至还有人说要把我告上法庭,我都无所谓。当我们连死都无所畏惧的时候,这样的一两句威胁真的没什么关系,不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人生在世,最大的困扰不是敌人,而是自己。当我们无法战胜自己,就不能面对自己,那么你自己才是你最大的障碍。你对事情的看法、对事情的评判标准、对问题所产生的喜怒哀乐,都印证了这一点。
今天我们很幸运的走进了寺庙来进行我们的禅修,我们就要致力于把修行的结果融入我们的生活,又能在生活中感悟修行的境界,让自己在自我困惑中超脱出来。这样的觉醒就可以帮助你解决所有的事情,反之,你将永远活在困惑之中,被别人的评判和观念左右,使你永远得不到快乐。
佛学是智慧之学,智慧之学对问题的看法一定是入木三分,不会光停留在表面上,佛教得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传播开去也正是由于它的智慧。儒家讲的是治世,教我们如何提高自己道德水平,如何提升人和人相处的境界;而道家思想讲了长寿,教人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延长得更久一点。儒和道都没有佛讲得深刻,不过也不是儒、道就不好,儒家的治世、治国、治家,道家的养生修炼法,佛家的超脱是各有长处的,只是佛法重在修心。
修心就是让我们观照自己的本心,以更深入的层次来察觉事物,然后再得到深刻的认识和体验。简而言之,所谓的观受是苦,就是让我们在“人”活着的这个过程中加以自我反思和觉察,进而从里面解脱出来。
观心无常
观心无常就是观察我们内心的思想活动状态。心、意识、潜意识就是佛教里常提的三种递进的层次。
心,是我们血液循环系统中的主要器官。无形的心又是神主生成的非物质活体 。
意识,是指生物由其物理感知系统能够感知的特征总和以及相关的感知处理活动。物理感知系统就是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等等。简单的说就是眼睛看到的东西,耳朵听到的声音,鼻子闻到的气味,舌头尝到的味道综合起来,然后由我们的内心意识进行审判进而得出结论。比如说,我们看一个人长得庄不庄严,看一个人五官正不正常,看环境洁不洁净……这就是我们的六根反应出来产生的六识,六识通过分别就会对它进行审判。其实,我们对世界的一切执着、妄想都是这样产生出来…
《四念处教我们悟人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