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叁皈五戒”——順應天命的人生觀▪P3

  ..續本文上一頁失去別人的信任。

  (二)绮語。绮語就是花言巧語。花言巧語傷風敗俗,沒有的事情講得天花亂墜,這是一種油嘴滑舌的行爲。講的東西跟事實有一定的差別,挂羊頭賣狗肉,這就是绮語。一個人總在你面前講華而不實的話,你會不會覺得他很輕浮,這樣的一個人,你對他的品風、對他的印象怎麼樣?肯定是大打折扣!所以我們不要花言巧語,不能講傷風敗俗的事。

  (叁)惡語。惡口講罵辱毀謗,惡語傷人,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破口大罵。曾經有個作家他怎麼想都想不出一個潑婦如何在大街罵人的場景,有次他爲了寫出這個場景從樓上拿水倒潑在樓下路過的婦人頭上,聽著那個潑婦大罵的場景,結果那個場景被作家描述得非常到位。我們經常被有些人大罵,罵的時候我無法想象,那種言語怎麼會罵的出來,這也是一門藝術知道嗎?有些時候我們說到一些話的時候不敢開口,他們卻像竹筒倒豆子一樣往外流,我真是佩服他們。但仔細想想看,如果你的嘴裏罵出這樣的言語的時候,你肯定不值多少錢,這個人的品質肯定很低劣。如果要培養好的素質,有一些過激的言語就不能從我們口裏說出來。做人行事,總要積下口德。

  (四)兩舌。問此說彼,挑撥是非,甚至有些人稱自己是聖人,自己是佛祖,自己是某某菩薩再生。西藏真正的聖人不會講自己是活佛,更不會在自己的名片上印上“我是活佛”。他已經是活佛了就不需要到處說我是活佛,即使說他是活佛的也是很小很小的活佛,怕別人不知道,到處跟人標榜,那種人要敬而遠之。這個世間你要記住,他心裏缺少什麼東西恰恰是他吹噓最多的一面,他吹噓最多的往往是內心最匮乏的一面。你們仔細想想是不是這樣的。我以前收到名片,從上到下20幾個頭銜都印不下,還要加一張,還要折疊的,我一看只有幾個頭銜是真的,其他都是虛的,這就暴露了他內心匮乏的一面。我的朋友收到一張江澤民的名片,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澤民,其他啥都沒有,只有電話地址,這就是名片,這種名片拿出去誰都知道。你看軍委主席,什麼星什麼花都沒有。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愛無言,大智若愚,這裏面真正的表現是什麼?

  學員:低調。

  法師:對了,真正當他達到這個級別就不需要過分宣傳了。我經常跟大家講我們香海禅寺現在在做很虛華的東西,我們印了香海的小冊子到處去發,發來幹什麼?就是因爲別人不知道香海嘛!所以我們到處做這樣的宣傳。我經常講,當我們的宣傳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我們把香海禅寺這幾個字都卸下,等到有名了就不需要名,等到有影響了就不需要影響。但是有一點,我們現在到外面去各種各樣場合講課,我們從來不宣揚香海禅寺,但我會做一招,就是我會把小冊子給他們,帶他們去念那10條,其他的都不用說,只要把這個做好了自然而然他的心就被我拉走了。昨天我去沈陽講課,好幾個遼甯省大集團的老總,都是做航空母艦,做導彈發射器的,讓他們來念這10條,念了以後他們說我一定要來香海禅寺禅修,這也是一種宣傳的技巧。你不斷說香海怎麼好怎麼好,他們心目中肯定打個大大的問號,當你推出一種文化,人家千裏迢迢也會來。去年烏魯木齊有個老板爲了來香海,坐了5個小時飛機飛過來,住了一晚,第二天又坐5個小時飛機飛回去,10個小時的飛機,他說他來得值,至今我們每次贈送書籍、光盤都會給他寄一份。我經常跟廠家說你們要做,就把宣傳冊做成確實可讀、可看的,人家看都不看它的時候就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我們小冊子要印很多小故事,十分之八拿來傳達這種思想,十分之一做香海的宣傳,當看了前面8分的時候人家就不會扔掉,這就是如何宣傳自己。這就是佛教中利他的思想,做企業也一樣,你不想到利他的時候你的企業就會寸步難行,你如果只想要更多的錢,如何讓更多人在這裏買卡消費,如何在衆多産品中多接受你的産品,最後人家産生的只有反感。中國人的“放長線釣大魚”,說白了就是要利他,當你真正爲別人著想的時候人家就忘不掉你。我們看不透這點,只是想著回報,那你看待問題就會受到極大的局限,思想局限就影響做事情的格局,要達到這種格局就要調整內心,不斷打破自己,不要受約束裹足不前。你沒有站在一定的高度,以後的道路就很難行,這個世界比你格局大的人多得很,想要有成就的人隨時隨地都會把你淘汰。今天的成就在你看來高枕無憂,也許打開門的時候會發現所有的生意都被占領了。聯想創始人柳傳志講過一句話,我們今天在學習,說不定比你更強10倍的人,在你前面跑的人同時也在學習,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我們覺得自己很努力,但有個人資質比你好上10倍他還在拼命學習,他就會占領你所有的份額。我們很少有這種心量,用這種深度去看待它。

  幾年前我到臺灣,臺灣佛教做的比我們好太多了。我就想,如果我在臺灣,我如何找到位置生存下來?佛教裏面也有精選法則、生存法則。我們時常會被評論,說我好我不會很開心,說不好我也不失落,我要做的、說的遠遠跨越于別人的評論上。我自己是這麼給自己定位的,只有這樣未來才會走得更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你一定要站在事物發展的前端,這就是事物發展的規則。我們只有放下宗教、出家人、組織、民族乃至國家的角色設定,甚至放下人類的角色,那你的思想境界、看待問題的高度、所理解事物的深度才能跟別人的起點不一樣。如果你作爲企業的掌舵人,你一定要有這樣的高瞻性去看待企業發展的遠景,不然到時候你哪一天死掉都不知道。就像以前開雜貨店的人,突然有天對面開了一家沃爾瑪。他每天早上還是很早開門,還是很努力,但是就沒有顧客上門。他就奇怪爲什麼老天不眷顧他,知道爲什麼嗎?因爲他沒有適應快速發展的步伐。做任何事情一定要順應時勢來規劃自己的人生。要想做成事業的人,每個人都是個品牌,除了企業是品牌,自己的爲人也是品牌。你站在那裏就是品牌的象征,你的服裝、發型、言行、舉止,就是個品牌。所以你在別人面前形象不佳的時候你就要學學如何打扮自己,不要讓自己邋遢地在站在別人面前,我們有時候太隨意了,這個問題我也要注意了,我有時候也很邋遢。

  第四不邪淫。邪淫是指跟夫妻以外的人發生關系,如果不符合道德規範的範圍,要學會兩種方法對待。一是換型,比如想象他是你的哥哥、你的父親,用這種思想去對待他,你那種想法就會淡很多。第二種方法就是不淨觀,假設你所愛的人死掉了,七孔潰爛,每一個孔裏都會爬出蛆,從嘴裏爬出來從鼻子裏爬進去。你想,哎呀那太可怕了!幾天後就變成臭肉,臭不可聞,一看到他就鼻子捏起來,早上吃下去的飯,馬上都能吐出來。你們可以去看看一部片子叫《入殓師》,講一個老太太在家裏已經兩周過去了,警察去收屍的時候我都能聞到那個臭味。想想看,你最愛的人死掉的時候就是一堆臭肉,你還會天天抱著他放在身邊嗎?

  法國詩人波德萊爾所寫的詩歌《死屍》,體現的就是“不淨觀”。他說:

  就是我愛,也不免一般的腐朽,

  這樣惡腥的傳染,誰能忍受

  你,我願望的明星! 照我的光明!

  這般的純潔,溫柔!

  是呀,就你也難免,美麗的後,

  等到那最後的祈禱爲你誦咒,

  這美妙的豐姿也不免到泥草裏,

  與陳死人共朽。

  所以佛教講我們每個人都是廁所,我們的皮看起來很滑很嫩,拿放大鏡一看其實毛孔裏面是很難看的。晉朝有個書生,他視力很差,又特別喜歡美女,人家一說美女來了,他就拿個玻璃球去照,一邊還流著口水,他的朋友跟他開玩笑,看到他太太走過來了,跟他說前面來了個大美女,人家給他弄了個放大好幾倍的玻璃球,他一看,這個女的怎麼這麼難看!其實你換一種角度去看實際上不是這麼回事,不要以爲你長得莊嚴就把眼睛放到後腦勺去在內心培養一份美德、一份高雅,要破邪淫就要培養這方面的觀察能力。

  第五不飲酒。至于酒,佛教裏除非醫生說你生病了一定要喝你才可以喝。佛教講出家人酒瓶、酒味都不能碰,不然就是犯罪。佛的一個弟子喝得酩酊大醉,後來想弄個吃的來下酒,去偷了隔壁一只雞吃了,鄰居來找他問他是不是他偷的,他說不是他偷的,見到個女的起了色心,犯了邪淫戒,就因爲酒,把所有的戒律都破了。酒會蕩除你的慧根和慧命,所以酒一定要戒。

  叁皈五戒我們就講到這裏,香海禅寺每一次的講課內容都在網絡上,以前所有的內容也都在網站上,你們可以去看,有空歡迎大家來禅修、來做義工,你們如果把地址詳細記錄下來,我們會給你們寄一些書,希望大家共同成就、共同進步!

  附:學員分享

  學員:請法師開示,法師說過不能貪嗔癡。人的貪欲可能不是貪錢,有時候我會花很多時間在愛好上,不是說要跟著心走嗎,跟著心走會沈淪嗎?一個人要沈淪其實很容易,向上是很難的。我怎樣才能找到這個心?該怎麼斷除妄念呢?

  法師:我們適當地培養一些可行性的愛好是可以的,但是凡事皆有度。愛好不能成爲一種讓自己無法卸下來的重負,不能成爲一種你舍棄不得的東西。你要經常這樣想,突然間你的收藏品全部離你遠去的時候,你會不會長期困擾走不出來?如果不會,那麼作爲生活中的調節其實是可以的。否則的話我寫書法陶醉在其中也不行咯?所以不影響你的主業,適當地培養愛好,打發業余時間是可以的。這你要自己去把握和掌握它。

  學員:我現在挺激動的,我覺得真的是一種緣分,我要分享的是昨天晚上發生的事情。昨天晚上完瑜伽後,我也不知怎麼就走去舍得書院了,我就想進去看一下。進去以後我不知道我該坐哪兒,我看到賢崇法師跟我打招呼,兩個座位一個在師傅旁邊,一個是後面一點,我就毫不猶豫坐旁邊了。我當時不知道規矩,後面有個師姐在泡茶,她說你坐這邊來我給你倒更方便一點,直到師姐說明天早上你們要做早課該回去了,我當時想著是不是冒昧了,我想我肯定有很多規矩不理解、不懂,很自我地闖到了那個環境,我也沒問是不是合適就坐那兒,問了一大堆問題,早上起來特別自責。我跟慧文師傅請教後才知道有很多規矩我不知道,我在生活中很自以爲是地做很多事情,這次來我就帶著這種迷惑,我希望得到定靜、喜悅、平和,定靜我可以通過打坐做到,平和我也可以做到,但是我總覺得我做的不好,我就反思問題到底出在哪兒?物質上我可以賺錢,去年業績我做得很好,我也來這裏禅修過,今年我懷著感恩的心回來,我到底哪裏做的不好呢?昨天晚上的事情我早上突然明白了,其實我想要的平和就是帶著顆謙卑的心去爲人處事,我帶著這顆心去禅修,自己一定能達到。我現在不自責了,更多的是感恩,我跟師姐說謝謝,她說她都不知道我感恩她什麼。我特別感謝賢崇法師和慧文師父,我相信我會經常到這裏來,我很感興趣的是教練技術和禅修結合,鮑雲跟我說過皈依的事情,如果我想成爲法師這樣的人我一定會走進來,一切隨緣,我會經常來做義工,這就是我想要的。

  法師:你剛說的事情我給你做個回饋。我們的門沒有關起來的時候誰都可以進去,禅修中你只要尊重你所做的事情就可以了。如果一個晚上睡不著,那麼你的心就離禅修很遠了。還有呢,你剛才那種自責以後不能再延續下去,一定要讓自己具有果斷利索的行爲和心態,謙卑是好事情,但過激了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

  

《“叁皈五戒”——順應天命的人生觀》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修行“五眼”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