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積極向上的心的人,你每天每時每刻都要修正自己。你不去修它,就很容易出事情。所以我們要時時刻刻關注自己的內心。我們很多人都會碰到一些逆境,總會想是別人造成了今天的問題,很少去關注自己的言行和舉止,關注自己內心的思想境界。我們如果沒有改變自己的心,想改變別人是改變不了的。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如何去面對不同的生命狀態,完全取決于我們自己的觀念。所以佛教裏面講道,一個人起一個善念,要修到佛陀的境界,只靠兩個字:奉獻、奉獻再奉獻,就是不斷地去付出。
稻盛和夫,他的公司連續43年沒有虧本,一個重要的思想就是利他。當時有一個工廠瀕臨倒閉,他就把它接收過來。他手下的人都跟他講,這樣做你肯定沒有好處,那麼多退休人員等著你付給他錢,它的産品又不怎麼樣。最後稻盛和夫就講,我如果能讓這個工廠起死回生,會讓所有的員工有飯吃,有工作做,這是做了一件積德的事情,就應該無怨無悔地把它做起來。最後,這個工廠給了他很豐厚的回報。
昨天我跟陳總交流的時候,就突然想到這麼一個故事,我們富騰公司現在是在付出,是無條件地幫助別人,但你們知道嗎,如果這樣的一種付出能讓更多的人得到益處,真的會千百萬倍地回報到我們身上來。
我們把自己研究到的最好的理念無條件地貢獻出來,讓別人跟我們學,讓別人跟我們成長,讓別人把我們這一套記住去造福更多更多的人。你們不用擔心,別人雖然得到了我們的技術,但未必做得比我們好。你們知道嗎,鹦鹉學舌再怎麼學都不如人講得像。我們BSE有一個甯波的同學,他開了幾百家美發店,他就把自己的整個管理體系、運作規則,全部教給他的同行,還把全浙江省的同行召集在一起,給他們培訓,把他財富管理、經營理念、人員培訓,怎麼找店,怎麼做這一套製度全部教給他們。最後知道是什麼樣嗎?他原來就有五六十家店,現在有幾百家店了。別人覺得這個理念好,全部加盟到他團隊裏面來,他自己成長得比誰都快。他最後跟我分享,我送給他兩個字叫“舍得”。前面不斷地舍出去,把自己最好的東西奉獻給別人。這是什麼境界?這就是利他。這就是稻盛和夫四十多年能處于經營不敗的秘訣。我們如果只考慮自己,大家記住,你的家庭絕對不會幸福,你的人際關系也不會和諧,你的團隊合作也不圓滿,你的人際關系肯定處處碰壁。如果你是個自私之人,沒有奉獻精神,你們兩個人生活,一個人總是想要讓對方來服務你,可能剛結婚的時候覺得對方長得漂亮,我爲她多奉獻一點點,沒關系,但是一年兩年四年五年十年之後呢,你還是以這樣的一個姿態對待另一半的時候,對方還能忍受得了嗎?自私自利絕對不是一個善者所爲,所以我們在生活裏面我們要學會奉獻,學會去幫助別人實現他的夢想。只有你身邊的人都能成爲有成就之人,自然而然你也就能成爲卓越之人,這是不用質疑的。但是我們人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自私自利,我們眼睛一睜開看到的都是別人,你長得怎麼樣,你說的話如何,你的爲人怎麼樣,總是看別人身上的缺點,很少去關注自身的不足。
什麼叫禅修?陳總帶大家來到這裏禅修幹什麼?就是要我們從內在去覺察自我,從內心當中發現問題,從內心當中讓自己更快速地成長,不要停留在原地裏面不求上進。這需要勇氣,需要心量,需要著實,需要厚德才能做好它。
所以我們剛才講到了阿拉丁神燈,講到了《秘密》的思想,實際上就是體現這樣的一種精神。你們知道嗎,一個人如果喜歡喝酒,他身邊的人都是一群酒鬼,一個人喜歡賭博,他身邊的人都是一群賭徒。一個人喜歡讀書,他身邊的人都是喜歡讀書的人。我們把這個叫做“吸引力法則”,什麼樣的人吸引什麼樣的一個團隊,什麼樣的人就會有什麼樣的朋友。所以我們現在家庭不幸福,不要去怪別人,這個人素質低,這個人太自私,實際上你身邊這個不好的對象是誰把他吸引到你身邊來的?都是你們自己。你公司裏面這些人員不好,還是你這個做老板的把他吸引過來的。你身邊的朋友給你找麻煩,是誰給你找來的,還是你自己找來的。佛教把這樣的一種規律叫因果關系。你種什麼因,你就會得什麼果,你想要得到好果,那你首先就要改變你的因。所以要改變我們人際關系,改變我們的生活狀態,那首先要改變的是誰?是自己,我們的念頭,我們的起心動念,我們的行爲舉止,我們的所作所爲都要改變,你不改變,你不種好的因,那個果是不可能活的。所以,如果要讓自己的人生幸福,那現在就要學會種好的因。我們仔細地去想一想,我們身邊各種各樣的現象是不是都說明了這個道理?這不是天方夜譚,有更多更多的科學可以印證這種思想的准確性。
佛教講到了緣起性空的思想,講到了一切事物都是因緣相聚而存在,因緣離散而消失,一粒種子種到土裏面去,必須要具備陽光、水、土壤和空氣,那粒種子才能發芽。陽光、水、空氣和土壤就是種子發芽的因緣。佛教提出了這種緣起的思想,是因爲看到了萬物運行的自然規則。
剛才講健康,你如果不去造健康的因和緣,你能健康嗎?你想讓事業成功,你不去製造事業成功的條件,事業能做得起來嗎?實際上任何東西的存在是離不開因緣的條件。我要蓋一個房子,我一天到晚躺在那裏想,天上掉一個房子下來讓我住到裏面去,可能嗎?你首先要努力,去籌備錢,然後去設計,請工人,買水泥,買鋼筋,然後再把它造起來,沒有前面的因緣條件這個房子如何屹立在你身邊?佛教的思想是不相信迷信的,不相信天上掉一個餡餅剛好砸在我頭上。我們要想得到什麼,首先要付出努力,要遵循事物存在的規律,順著規律去做它。雞不會遊泳,你一定要趕它到水裏面讓它遊泳,就會把它淹死。鴨子不會上架,你要趕他到架子上讓它飛起來,最後把它摔得半死,那就是我們違反事物存在的規律。水是從高處往下流,你順著這個水的特性給它疏導,你就發現水很容易控製,你如果要讓水不斷地往上流的時候,你要用水泵,要用人力,要用風車推動著它那就很吃力。我們了解到,我們要想家庭幸福,要想身體健康,要想事業成就,要想人際和諧,那是每一樣東西的存在都有它相匹配的因緣和條件。你掌握住條件,就會覺得做起事情來特別順利;你違背了條件,那要做起事情來,就會舉步維艱。所以什麼叫智者?智者就是順著事物的規律來運作它。就像傳統儒家思想所說的,敬天愛人,克己修身,持貴中庸。我們不能違背這樣的一種規則。如果你讓自己身上的欲望無止境地膨脹,你想想會出現什麼狀態?所有的人都背離你,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很不容易做成。所以在中國的傳統思想裏面,就要求我們遵行著事物發展的規律去運作它。因緣條件不夠成熟的時候,我們如何促進它更好地往這個方向去成長。所以不要認爲佛教是迷信的,是祈祈福,拜拜神,一切東西都會降到你身上來,不是的。實際上,當我們在拜佛祈願的時候是在給自己的頭腦下訂單,不斷地告訴自己我要把這件事做成,所以很多人到佛面前來許願的時候,許完願回去不久以後發現這個願望實現了。我們把這種願望叫做願力。每一個的內心都具有願力。說世界上有一個偉大的神來幫助我實現了夢想,實際上沒有的,那個神是誰,是你自己。但是我們要相信,有這麼樣一種可能性,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我們要給自己不斷地下定單,下了訂單就去實踐,遵循因果律,事情才有可能做成。
正面的心念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磁場轉正,所有不認可你的人,通過你持之以恒的善舉,都會來認可你,所有原來不支持你的人都會來支持你,這就是你自己發出一個善念,一個善波所輻射出來的力量的回饋。我們如果要說有神,自然就是一個神,這個波就是一個萬能的神。這個神是從哪裏來的?是我們自己發出的信號,你的信號強烈的時候就會産生這樣的一種共振。幾百年前,你說我們這邊打一個電話美國那邊能接得到,有人相信嗎?不相信,但我們現在科學印證它了。有一個老人家,他的兒子在美國,他這邊母親去世了,那邊的兒子說,昨天晚上做了一個夢,整個晚上坐立不安,第二天人家告訴他,他母親去世了。這是什麼?我們現在還沒辦法印證,等著未來科學發展到那個程度以後,自然而然會把很多宇宙的奧秘诠釋出來。所以我們現在不要認爲,看不到的東西都沒有,聽不到的東西都不存在,不要肆意去否定一些東西。
我們養了一只藏獒,我到現在已經兩年多不大理它了,如果它不是在吃東西,我手去摸它,它是絕對不叫的。因爲它打幾年前它對我身上的味道就已經儲存起來了,它知道這是它的朋友,所以不會來咬我。它看到的一切東西都是各種各樣的味道,我們看到的是什麼?我們看到的是這個世界的萬萬分之一,但我們自己覺得對這個世界了解非常豐富。我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摸到什麼,了解到什麼好像都知道,實際上未必,真的是未必。我們佛教裏面講,這個世間有地獄、有惡鬼、有畜生,說不定我們現在都無法明白,但是確實存在。我們不要說死掉的變成鬼,我們現在就有鬼,有的人活著就像一個鬼,見不得陽光,不敢在別人面前出現,永遠走在陰暗的地方,你說這種人是不是鬼?所以,我們要從內心當中修出一個光明正大的思想境界來。
佛教的思想要在這一兩個小時告訴大家究竟是什麼,確實很難,因爲它的思想太豐富了。我們就記住一點,在我們的人生裏面,要活得幸福,就要多奉獻一點,不要認爲奉獻了,自己就失掉,不是說我這十塊錢送給別人我就沒錢了。我前段時間看到一個寓言故事,地獄裏面有兩個鬼,閻羅王跟他們講,人世間有兩個崗位,一個崗位可以不斷地得到很多東西,一個崗位要不斷地去付出,第一個鬼就跳起來我要得到很多東西,你們知道那個想要得到很多東西那個鬼最後變…
《帶著美麗心靈,前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