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带着美丽心灵,前行▪P3

  ..续本文上一页积极向上的心的人,你每天每时每刻都要修正自己。你不去修它,就很容易出事情。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内心。我们很多人都会碰到一些逆境,总会想是别人造成了今天的问题,很少去关注自己的言行和举止,关注自己内心的思想境界。我们如果没有改变自己的心,想改变别人是改变不了的。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如何去面对不同的生命状态,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观念。所以佛教里面讲道,一个人起一个善念,要修到佛陀的境界,只靠两个字:奉献、奉献再奉献,就是不断地去付出。

   稻盛和夫,他的公司连续43年没有亏本,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利他。当时有一个工厂濒临倒闭,他就把它接收过来。他手下的人都跟他讲,这样做你肯定没有好处,那么多退休人员等着你付给他钱,它的产品又不怎么样。最后稻盛和夫就讲,我如果能让这个工厂起死回生,会让所有的员工有饭吃,有工作做,这是做了一件积德的事情,就应该无怨无悔地把它做起来。最后,这个工厂给了他很丰厚的回报。

  昨天我跟陈总交流的时候,就突然想到这么一个故事,我们富腾公司现在是在付出,是无条件地帮助别人,但你们知道吗,如果这样的一种付出能让更多的人得到益处,真的会千百万倍地回报到我们身上来。

  我们把自己研究到的最好的理念无条件地贡献出来,让别人跟我们学,让别人跟我们成长,让别人把我们这一套记住去造福更多更多的人。你们不用担心,别人虽然得到了我们的技术,但未必做得比我们好。你们知道吗,鹦鹉学舌再怎么学都不如人讲得像。我们BSE有一个宁波的同学,他开了几百家美发店,他就把自己的整个管理体系、运作规则,全部教给他的同行,还把全浙江省的同行召集在一起,给他们培训,把他财富管理、经营理念、人员培训,怎么找店,怎么做这一套制度全部教给他们。最后知道是什么样吗?他原来就有五六十家店,现在有几百家店了。别人觉得这个理念好,全部加盟到他团队里面来,他自己成长得比谁都快。他最后跟我分享,我送给他两个字叫“舍得”。前面不断地舍出去,把自己最好的东西奉献给别人。这是什么境界?这就是利他。这就是稻盛和夫四十多年能处于经营不败的秘诀。我们如果只考虑自己,大家记住,你的家庭绝对不会幸福,你的人际关系也不会和谐,你的团队合作也不圆满,你的人际关系肯定处处碰壁。如果你是个自私之人,没有奉献精神,你们两个人生活,一个人总是想要让对方来服务你,可能刚结婚的时候觉得对方长得漂亮,我为她多奉献一点点,没关系,但是一年两年四年五年十年之后呢,你还是以这样的一个姿态对待另一半的时候,对方还能忍受得了吗?自私自利绝对不是一个善者所为,所以我们在生活里面我们要学会奉献,学会去帮助别人实现他的梦想。只有你身边的人都能成为有成就之人,自然而然你也就能成为卓越之人,这是不用质疑的。但是我们人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自私自利,我们眼睛一睁开看到的都是别人,你长得怎么样,你说的话如何,你的为人怎么样,总是看别人身上的缺点,很少去关注自身的不足。

   什么叫禅修?陈总带大家来到这里禅修干什么?就是要我们从内在去觉察自我,从内心当中发现问题,从内心当中让自己更快速地成长,不要停留在原地里面不求上进。这需要勇气,需要心量,需要着实,需要厚德才能做好它。

  所以我们刚才讲到了阿拉丁神灯,讲到了《秘密》的思想,实际上就是体现这样的一种精神。你们知道吗,一个人如果喜欢喝酒,他身边的人都是一群酒鬼,一个人喜欢赌博,他身边的人都是一群赌徒。一个人喜欢读书,他身边的人都是喜欢读书的人。我们把这个叫做“吸引力法则”,什么样的人吸引什么样的一个团队,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朋友。所以我们现在家庭不幸福,不要去怪别人,这个人素质低,这个人太自私,实际上你身边这个不好的对象是谁把他吸引到你身边来的?都是你们自己。你公司里面这些人员不好,还是你这个做老板的把他吸引过来的。你身边的朋友给你找麻烦,是谁给你找来的,还是你自己找来的。佛教把这样的一种规律叫因果关系。你种什么因,你就会得什么果,你想要得到好果,那你首先就要改变你的因。所以要改变我们人际关系,改变我们的生活状态,那首先要改变的是谁?是自己,我们的念头,我们的起心动念,我们的行为举止,我们的所作所为都要改变,你不改变,你不种好的因,那个果是不可能活的。所以,如果要让自己的人生幸福,那现在就要学会种好的因。我们仔细地去想一想,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现象是不是都说明了这个道理?这不是天方夜谭,有更多更多的科学可以印证这种思想的准确性。

  佛教讲到了缘起性空的思想,讲到了一切事物都是因缘相聚而存在,因缘离散而消失,一粒种子种到土里面去,必须要具备阳光、水、土壤和空气,那粒种子才能发芽。阳光、水、空气和土壤就是种子发芽的因缘。佛教提出了这种缘起的思想,是因为看到了万物运行的自然规则。

  刚才讲健康,你如果不去造健康的因和缘,你能健康吗?你想让事业成功,你不去制造事业成功的条件,事业能做得起来吗?实际上任何东西的存在是离不开因缘的条件。我要盖一个房子,我一天到晚躺在那里想,天上掉一个房子下来让我住到里面去,可能吗?你首先要努力,去筹备钱,然后去设计,请工人,买水泥,买钢筋,然后再把它造起来,没有前面的因缘条件这个房子如何屹立在你身边?佛教的思想是不相信迷信的,不相信天上掉一个馅饼刚好砸在我头上。我们要想得到什么,首先要付出努力,要遵循事物存在的规律,顺着规律去做它。鸡不会游泳,你一定要赶它到水里面让它游泳,就会把它淹死。鸭子不会上架,你要赶他到架子上让它飞起来,最后把它摔得半死,那就是我们违反事物存在的规律。水是从高处往下流,你顺着这个水的特性给它疏导,你就发现水很容易控制,你如果要让水不断地往上流的时候,你要用水泵,要用人力,要用风车推动着它那就很吃力。我们了解到,我们要想家庭幸福,要想身体健康,要想事业成就,要想人际和谐,那是每一样东西的存在都有它相匹配的因缘和条件。你掌握住条件,就会觉得做起事情来特别顺利;你违背了条件,那要做起事情来,就会举步维艰。所以什么叫智者?智者就是顺着事物的规律来运作它。就像传统儒家思想所说的,敬天爱人,克己修身,持贵中庸。我们不能违背这样的一种规则。如果你让自己身上的欲望无止境地膨胀,你想想会出现什么状态?所有的人都背离你,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很不容易做成。所以在中国的传统思想里面,就要求我们遵行着事物发展的规律去运作它。因缘条件不够成熟的时候,我们如何促进它更好地往这个方向去成长。所以不要认为佛教是迷信的,是祈祈福,拜拜神,一切东西都会降到你身上来,不是的。实际上,当我们在拜佛祈愿的时候是在给自己的头脑下订单,不断地告诉自己我要把这件事做成,所以很多人到佛面前来许愿的时候,许完愿回去不久以后发现这个愿望实现了。我们把这种愿望叫做愿力。每一个的内心都具有愿力。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神来帮助我实现了梦想,实际上没有的,那个神是谁,是你自己。但是我们要相信,有这么样一种可能性,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要给自己不断地下定单,下了订单就去实践,遵循因果律,事情才有可能做成。

   正面的心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磁场转正,所有不认可你的人,通过你持之以恒的善举,都会来认可你,所有原来不支持你的人都会来支持你,这就是你自己发出一个善念,一个善波所辐射出来的力量的回馈。我们如果要说有神,自然就是一个神,这个波就是一个万能的神。这个神是从哪里来的?是我们自己发出的信号,你的信号强烈的时候就会产生这样的一种共振。几百年前,你说我们这边打一个电话美国那边能接得到,有人相信吗?不相信,但我们现在科学印证它了。有一个老人家,他的儿子在美国,他这边母亲去世了,那边的儿子说,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整个晚上坐立不安,第二天人家告诉他,他母亲去世了。这是什么?我们现在还没办法印证,等着未来科学发展到那个程度以后,自然而然会把很多宇宙的奥秘诠释出来。所以我们现在不要认为,看不到的东西都没有,听不到的东西都不存在,不要肆意去否定一些东西。

   我们养了一只藏獒,我到现在已经两年多不大理它了,如果它不是在吃东西,我手去摸它,它是绝对不叫的。因为它打几年前它对我身上的味道就已经储存起来了,它知道这是它的朋友,所以不会来咬我。它看到的一切东西都是各种各样的味道,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我们看到的是这个世界的万万分之一,但我们自己觉得对这个世界了解非常丰富。我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摸到什么,了解到什么好像都知道,实际上未必,真的是未必。我们佛教里面讲,这个世间有地狱、有恶鬼、有畜生,说不定我们现在都无法明白,但是确实存在。我们不要说死掉的变成鬼,我们现在就有鬼,有的人活着就像一个鬼,见不得阳光,不敢在别人面前出现,永远走在阴暗的地方,你说这种人是不是鬼?所以,我们要从内心当中修出一个光明正大的思想境界来。

   佛教的思想要在这一两个小时告诉大家究竟是什么,确实很难,因为它的思想太丰富了。我们就记住一点,在我们的人生里面,要活得幸福,就要多奉献一点,不要认为奉献了,自己就失掉,不是说我这十块钱送给别人我就没钱了。我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寓言故事,地狱里面有两个鬼,阎罗王跟他们讲,人世间有两个岗位,一个岗位可以不断地得到很多东西,一个岗位要不断地去付出,第一个鬼就跳起来我要得到很多东西,你们知道那个想要得到很多东西那个鬼最后变…

《带着美丽心灵,前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