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就不會因爲身體和其它的不舒服而分散了你的專注力,思想就能集中在更重要的東西上面。所以我們身上少一點束縛,我們的內心就能多一份快樂。
我們溫州人很喜歡炒房子,到處去炒。我上海有幾套房子,北京有幾套房子,河北有幾套房子,深圳有幾套房子。一天到晚想著我那邊的房子怎麼出租,這邊的房子怎麼賣掉。你一天到晚,甚至連做夢都想到房子的事情。如果政策一改變,或者房子賣不出去,業主說房子有問題等,這些事情就會不斷分散你的精力和思想,那你就會像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晚上睡不著。好的時候見到誰都笑顔如花,現在不好了,見到誰都想踹他兩腳。大家發現什麼問題沒有?你外在的東西越多,你內心當中的快樂就會越少。現在爲什麼提倡簡潔的生活、簡潔的思維、簡潔地處理問題?就是因爲我們太複雜了,我們的信息量太大,讓我們不知道該怎麼樣去思考問題、做事情。最後才發現,得到快樂最好的方式就是:越簡單越好。
你買一輛賓利、買一輛勞斯萊斯,這個車太名貴了,你在那邊講話,哪個小孩給你刮一下,一修就要叁萬塊錢,而且還要到上海、北京去修。以前一個朋友給我部保時捷,因爲他喜歡把新車換換讓我開它那個輪胎一刮,換個備胎只能開10公裏,本來是要圖個方便,最後反而更不方便。我說我不幫你開,太麻煩了。你就發現越貴重的東西越脆弱,越脆弱就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心血去呵護它,最後我們自己就成爲這些物質的奴隸。你們有沒有發現這個道理?你的房子越多,你就越被這些房子牽動著走。你擁有的錢財越多,你就越是每天打理些錢財而變成它的奴隸,自己卻活得很痛苦。雖然你可能在別人面前很有面子,在別人面前很成功,但實際上只有你自己明白:真的很辛苦!
這個白色的衣服穿著很漂亮,但穿兩天油垢一沾上去,發現本來很漂亮的衣服,一髒了怎麼看都不順眼。本來可以穿七八天的,你穿一天就要洗。你們看師父身上穿的衣服,既簡單又保暖,還耐髒,一個月不洗都沒關系,其實要解決穿衣問題就可以這麼簡單!
我經常跟大家講,人活著幾個最重要,也最簡單的東西是什麼?吃飯、睡覺、穿衣,這些是人最必需的東西。我們現在坐在這裏的每一位,這幾個都沒問題吧。但爲什麼我們總是不快樂呢?真的得想個爲什麼出來。我有衣服穿,還要買更多的衣服;我有房子住,還要住更大的房子;我有飯吃了,還想著吃各種各樣的東西,甚至山珍海味。發現每天就這樣計較著生活,一天到晚矛盾重重,在交易當中過日子,結果發現活得很累、很辛苦、很無奈。每天被各種各樣的所謂普遍認同的價值觀念牽著走。人本來可以很簡單地活著,但我們現在都活成什麼樣子?這裏面大家有沒有好好想過爲什麼,當你沒有解決這個爲什麼的時候,那真的是很有問題的。
所以今天這堂課不是讓大家來做筆記的,是要好好想一想自己,好好的對接自己的生活,好好想想我如何能讓自己活得更快樂。昨天我來的時候安妤去接我,她說師父我要請你吃飯,等一下我要請你去玩,然後晚上我們還有什麼活動,希望你聽我的安排。我說哪有那麼多麻煩的事情,我說你要是沒時間,都不用來接我,你告訴我地點,我自己打個的直接到酒店就好了。
我有一年到成都峨眉山底下參加一個美容文化節,有一千多人聽課。上完課以後他們要到峨嵋山去玩,問我去不去,很多人就是爲了專門要去峨嵋山。我說我不去,沒興趣,我就賴在酒店裏面抱著幾本書看看,我覺得很自在。跟著一起去的話,最後又匆匆忙忙地回來,晚上回到家裏就累得像面條一樣軟在床上了。所以你的價值取向,你的人生定位在哪?在外面跟人家喝酒、唱歌、去玩才是快樂的時候?那你就會被所有外在的物質所牽動,你就成爲一個物質的奴隸,真的是這樣。
相反的,你能學會獨處,能學會自我滿足內心的思想境界時,你在哪裏都能找到快樂。你就發現肚子餓了需要吃什麼?一碗米飯,或一碗面條,或兩個饅頭,就那麼一點東西。其實我們真的吃不下很多東西的,你點一桌菜,發現也就只能吃那麼幾筷子。家裏面吃飯,你如果把每一口飯細細地嚼,細細地品,你就發現你的肚子很快就飽了,而且營養也不缺失。只要一個植物生在這個土地上,它就具備所有的營養,不然那個植物沒辦法活著。所以不要認爲只有吃肉,只有吃海鮮才會有營養,不是的。你看看,那些吃肉的動物長得都不是很龐大,但是吃草的動物反而長得很強壯,耐力很足。像大象,牛也一樣,力氣都很大,所以很多東西未必是我們認爲的那樣。
所以我們應該仔細去想一想,自然界的東西它是如何成長的。很多營養專家都通過科學儀器來解讀一些東西。我們人是由各種各樣的因素所組合而成的,你用一樣東西,用儀器去解讀,那當然是不全面的。當你全面了解的時候,你就發現只要攝入一樣東西,我們身體能全面吸收,它實際上就是營養具足的。
我爲什麼吃不胖,那是我身上的基因問題,如果你是喝開水都能胖的人,你身上的基因肯定跟我的不一樣。就算你每天給我吃山珍海味,每天給我什麼補品,我也同樣吃不胖,我就是這樣的一個基因,因爲它就只能吸收這些東西。有一次有幾樣東西我吃得很多,就發現總感覺很惡心,胃長時間都很不舒服,就想把它吐出來,因爲我所能承受的東西超過那個負荷了。所以全體跟我對抗,叫我別吃,叫我難受,叫我下次再也不能再吃進去了,所以我胖不起來。他們說師父像竹竿,那麼難看。沒關系,這有什麼關系呢,如果每個人都一樣壯,都長得那麼帥的話,那我想這個世界就不豐富了,對吧?有的像牛排,有的長得雄壯,有的這樣那樣,那看著就很舒服,所以不要千篇一律,不要用那種機器生産的東西,那就不豐富了。
人活在世界上就可以簡單到那樣生活,那我們爲什麼會不舒服?就是因爲我們沒掌握這個理。我們永遠活在比較、計較的過程裏。騎自行車,你就會在別人面前擡不起頭,覺得沒面子。當你用物質去體現你的人生價值的時候,就肯定會有這種思想。如果你沒有任何物質觀念的時候,你就能理直氣壯地活著。
我前段時間一直推薦他們看本書,是稻盛和夫的《活法》,大家有沒有看過?在機場很多書店都能買到。這本書裏面講到一個思想,每個人在世界上,雖然每個人的工作崗位不一樣,職責不一樣,所從事的事情不一樣,但什麼是一樣的呢?無論你是貴爲總統,還是作爲清潔工人,每個人在人生的過程裏面都在修人性,或者把它叫做人格,或者叫靈性,我們佛教裏面叫佛性。實際上都在修我們自己期待的那一份圓滿的自性。有沒有理解這個道理?如果在掃地的時候你很自卑,如果你覺得只有當上總統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那做什麼事情你的心都很難安下來。當你的心很難安下來的時候,你就沒辦法把事情做好。
我們寺院有本故事集裏面講到一個故事,有個日本的郵電大臣,大學畢業時到一個酒店裏面去工作,人家安排他洗廁所。他就覺得很難受,我是名牌大學畢業,到這裏來工作,居然安排我洗廁所,他覺得這是很丟面子的事情。然後他師傅過來看他,師傅把這個馬桶洗了七遍,最後拿一個杯子在馬桶裏面舀了一碗水喝下去。廁所馬桶裏的水都可以喝,你說幹淨到什麼程度。這對他産生極大的震撼,他說即使我洗廁所,也要做到全世界最出色!就是在這種精神的不斷激發之下,最終他成爲日本的郵電大臣。真的,每個人都有他值得我們尊重的一面。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佛性是一樣的,佛性是平等的。雖然可能我們的工作很平常,但只要我們用心地把它做好,那就是一個自我修煉的過程。
我們不管做什麼,哪怕只是個家庭主婦,或者只是工廠裏的一個普通工人,只要你把這份平常的事情做出不平凡出來,你就是了不起的。有些人在別人面前光芒一層一層,但他所做出來的行爲就像野獸一樣。這種人我們沒必要去羨慕他,關鍵是要找到自己內心當中不足的東西,然後不斷去把它修成圓滿,這就是我們人生一席生命的過程。
在佛學的思想裏,我們不只是這一生,每個人都是無量世走到今天,也將無量世走向未來,永遠不會停止。如果在這無量世的每一個過程中,我們都不斷去修煉自己,那我們的人生就在不斷通向圓滿。當然這種思想對于沒有這種觀念的人來講,很難接受。但它真的可以解讀出另外一種境界。如果從“生”和“死”的長度來講,我們今天所碰到的所有問題,包括公司倒閉,跟人吵架,跟誰分手,都只不過是幾萬個時間當中的一個點而已。那我們就不會糾結在這個狀態裏。有人一生下來就得了小兒麻痹症,只能做這麼一點點事情,那你可能就會覺得這一生白來了。但如果你認爲前面有無量的生死,後面也還有無量的生死,這一生只不過是無量生死當中的一個點而已。今生你能做個小小的事情,就把這個事情做好,那就是自我內心修煉的過程。如果能這樣去認識,你的心就能安住下來,就能守護這一生自己能做的事情。
我們想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比如你要開公司,那你有沒有錢?有沒有市場?你自身的能力夠不夠?如果有很多東西製約著你不能做,但你一定要跟別人學,那最後你的跟頭會栽得很重,會很痛苦。有人說,別人能做成的事情,我爲什麼不能做?但是你知道嗎?這裏面真的是需要因緣條件的。如果你的發心,你選擇的行業,你自身的能力,甚至你的性格等等東西限製了你的時候,你就未必能做成。如果說市場已經成熟,或者說我做的這些事情剛好是推動這個市場往前走的,可能就很容易做起來。就像中國這幾十年,國家的實力在快速增長,做什麼東西都可以賺錢。
日本有個朋友到我那裏跟我聊天,他說中國經濟最可怕的就是,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錢是怎麼來的,不知道怎麼來的就不會珍惜,亂花,然後很快就在…
《掌握規律,圓滿人生》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