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都不擔心,你擔什麼心嘛。
于是我們每天都在這樣一個狀態裏面失去了自己。所以面對生活的各種問題要學會接受它、解決它、最後超越它。你只有超越它才能成爲自我的主導,否則你就永遠被它奴役,你的一生都被牽著走。
我們現在很多人想長壽,想漂亮,想富有,想成名,想什麼什麼的,其實這些東西的存在都是有規律的,你知道嗎?他爲什麼長壽?北大的一個教授科瑞先生,講養生學,說現在世界上有一個人已經活到206歲了,好像在英國什麼地方。科瑞教授說人應該有5個25年,第一個25年你才長成,第二個25年你才是青年,按這樣算我現在還是青年,如果按206歲我現在還是少年,你想想,還有多長時間!我們不要求一定要活多大歲數,但是有一點,生命真正的長壽應該是與快樂同在的,如果你過得一點也不快樂,那長壽就是受罪,你的生命質量很差,其實沒有多大意義。大家不要認爲有人每天笑呵呵的就是快樂,那不一定,很多人笑呵呵的背後是一顆支離破碎的心,是裝給別人看的,自己的心到底有多苦只有他自己知道,這樣的“面子工程”是自欺欺人。當然我說的意思不是要大家每天都吊著臉,你應該爲自己的心活著,生命應該與快樂同在。當你坐在這兒的時候,你要跟自己同在,也就是說你不能魂不守舍,人在這裏坐著,心不知跑到哪裏去了。你坐在山上的時候要與萬物同在,這個時候應該與自然融爲一體,感受到山川造化的神奇與靈秀。你如果跟你的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就要跟孩子同在,當你跟他合二爲一的時候,就進入了他的頻道,他會很快樂很幸福,你也體會到爲人父母的喜悅;如果你不能和他同在,你的心不在這裏,他一會兒要拉屎,一會兒要拉尿,一會兒要吃東西,你就覺得煩死了。
我們修行一定要讓自己同在,不管在什麼場合,我們一下就進入那種境界裏面去了,這就是修行。開車開得好的人,他跟車同在,所以他開的非常專注和安穩。你練瑜伽,就要與瑜伽同在,當你完全融入到裏面去的時候,你的動作就非常柔軟,心也會變得很柔軟。這個時候其實是一種很好的享受。假如你真正做到“同在”的那種狀態之後,即使痛苦你也能享受痛苦。當你痛苦的時候,你就當磨煉自己的心智,在痛苦當中成長自我。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不就是太上老君的八卦爐給煉出來的嗎?本來是想懲治他,結果卻成全了他的好事。所以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壞事,就看你怎麼去面對。
因此我們無論在人生的任何階段,都要與生命同在,與快樂同在。
生死之靈,輪回之境
有了“同在”,我們還要解決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如何面對死亡。生死問題不解決,就無法超脫出來。有人認爲人只有一輩子,所以要拼命享受人生,甚至不擇手段爲所欲爲,但等他死後就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可是爲時已晚。這個時候他就在地獄裏,絕對不會在什麼好地方,他再辯解再忏悔都沒有用。很多人認爲佛教和其他宗教這麼說都是爲了引導世人向善的,是嚇唬人的。其實生命一直在輪回,從來都沒有停息,《西藏生死書》大家看過沒有,應該去看看。我再給大家推薦幾本,林語堂寫過的《蘇東坡傳》,還有一本《埃及生死學》。還有個叫《前世今生》,是美國一個醫學博士經過多年調查和采訪寫成的,裏面有很多案例,你想一個醫學博士不可能不講科學,他們有著嚴謹的科學態度,絕非在那裏捕風捉影胡說八道。類似的書還有很多,目前國際上對死後和靈魂的研究,如瀕死體驗什麼的,著作已經不少,大家可以去看看。
因爲能力有限,我沒有佛陀的神通妙用,可以給大家展現一個地獄看,也不能抓一個靈魂給大家看,證明這個東西真有其事,但我在這裏可以給大家講述幾個真實的案例。
第一個是我們嘉興市的副市長,他現在調任政協副主席,叫王淳。有一次我們開會的時候他就坐到我旁邊,他對我說,自己以前不相信靈魂,不信人有輪回,是個純粹的唯物主義者,但後來的一個經曆讓他相信這事是真的存在。我說什麼經曆呢?他說他得了癌症,開了叁次刀,最後一次差點死在手術臺上。當時在手術過程中他整個人昏迷不醒,竟然發現自己飄在天花板上,他看著自己的身體左邊是哪個大夫,右邊是什麼人,手上拿什麼東西,做什麼事,他看得一清二楚。他醒來後就問身邊的主治醫生,把剛才的情形講了一遍,他的描述跟現場一模一樣。你說他人昏迷不醒,怎麼會知道當時栩栩如生的過程呢,這個事說明了什麼?只能說明人有靈魂。這個經曆就是頻死體驗,和《前世今生》裏面許多案例一樣,其實我們很多人或者自己身邊的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曆。
第二個案例是我以前在甯波負責一個事業,由居士組成了一個團。有年外面一個女孩子得了白血病死掉了,十四歲。這五個居士就一個組,然後圍著床給她念佛,念到叁點鍾的時候,女孩子的舅媽突然跳起來,發出的聲音跟那個去世的女孩子聲音一模一樣,他的舅媽五十多歲了,但發出的是少女的聲音,多麼不可思議。她離開那個房間跑到大廳裏面去,抱住那個死掉的女兒的媽媽,他說媽媽媽媽,爺爺奶奶要把我使勁帶走,我剛才掙脫了他們跑回來,我不想死,你們一定要救救我!那是種撕心裂肺的哭聲,和對于生的渴望的掙紮。這個舅媽又跑去抱住裏面房間的爸爸,講了一樣的話,後來他爸爸一巴掌打上去,那個舅媽一下就醒了,說奇怪啊,我剛才在裏面念佛,怎麼跑這裏來了?這個就是被靈魂附體的現象。
第叁個案例是一個信佛的朋友,在煙臺萊陽的山上蓋了一個廟,他要我去給做指導,我就去了。那天村裏的村長請我們吃飯,然後那個村長就講村裏面發生的一件事情。他說他們村裏有一個孤兒,人有點癡呆,後來得了心髒病死掉了。死掉之後他隔壁的一個年輕媳婦,有天早晨起來出了問題,連聲嚷著:我要媳婦,我要媳婦。你說男的要媳婦很正常,一個女的怎麼會要媳婦呢?然後大家就送她到精神病院去,也沒怎麼治好,隔幾天又開始要媳婦。這時村裏一個老人有經驗,說是不是那個隔壁家死掉的男孩靈魂附到她身上,然後他們就跑到墳地裏去給他做法事,紮了紙糊的丫頭,還有房子,汽車什麼的,說你要的媳婦我們現在燒給你了,你不要再來找麻煩了。這個法事一做,第二天她就不叫了。
我以前看到別人燒紙糊的車啊電視機啊什麼的,覺得太可笑了。但聽了這個事情之後,我就想給他燒這個東西,不是一點沒有道理的。
人死了以後不是什麼都沒有了,沒那麼簡單。這個世界也不是我們眼睛看到的那麼簡單,還有很多很多東西是我們看不到的,那是另一個空間的事。因此只有對生死正確的面對,對人生正確的了解之後,你才能解決後面的一系列問題。所以這個是根本。
君子造命,勇者能行
有人常常抱怨,我這一生爲什麼就這麼一點福報?就發這麼一點財?爲什麼我只能做這麼一點事?而別人發那麼大財,住那麼大房子!你看別人爲什麼長的那麼漂亮,皮膚那麼好?別人怎麼怎麼,心中時常不平。這個時候你就要首先了解生死,你的前一世造下什麼因,今天才結成這個果。你今天所種什麼因,就形成來世什麼果。我們不相信人有前世,但是你想想,你的父母、你的性格、你的智力、你的基因、你的社會、你所出生的環境等等是不是都是固定的,你無法改變的?從我們佛教來講,你的靈魂爲什麼會投胎到這個父母來?爲什麼有人一出生就是千金之家,爲什麼有人一出世就一貧如洗?這就是因爲你有那個因才結下今天這個果。沒有無緣無故的果,包括人的相貌、智力、性格什麼都是因果。總之人生出來的一切都是因果,是過去世決定的。
由此可見人生最好的一個活法,就是接受自己的現狀,接受你的先生,接受你的孩子,接受你的父母,接受你的工作,接受你一切的一切。當你接受了你就覺得天地特別寬,心裏特別靜。我們現在所有的痛苦都來自于對人生沒有正確的理解,對人生沒有正確的理解因爲我們不知道生死,不知道輪回規律,不知道輪回就不知道因果,不知道現在是因果循環的過程。現在的因又成爲未來的果,了解這個規律才算把住了人生最本質最關鍵的東西,否則一切都是無稽之談,因爲因果規律是誰都改變不了的,你只能順應這個規律,爲你所用。
所以,我們應該接受當下,勇敢地坦然地接受當下,承載一切,不要去和別人比較、去攀比,人家住多大的房子是人家的福報,如果他是不擇手段得來的,那他下一生就要接受這個不擇手段帶來的果。所以下一生說不定他就沒有房子住了,流落街頭,爲什麼有的人是乞丐?都是有原因的。這是慢的,要是快的話今生就有結果,同樣,你今生行善,快的話今生就能得到福報,慢的話就在來生或下生,今生的報叫花報,下生的叫果報。
說到這裏有人可能不以爲然了,他說你看某某人盡做壞事,怎麼沒見他倒黴啊?某某人很善良老實,也沒見他走運呀。這個我要告訴大家,還是那句老話:不是不報,是時間沒到。從因到果需要一個過程,而且因果規律非常複雜,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我只想告訴大家,因果規律是真理,如果你不信,你可以試試,你堅持行善,有個一年半載最多叁年五載,多少都會有變化的。這是《了凡四訓》上改命的方法,所以“君子造命”,什麼叫造命?就是自己可以改變、創造自己的命運,爲什麼能夠改造呢,是因爲掌握了因果規律。
不管在什麼場合都能接受,能融入,能在逆境中找到快樂的人,這樣的人一生是離幸福最近的。追求幸福是我們每個人的天性,但要科學地去追求。不要抱怨,不要老想著去改變別人使自己幸福,讓別人的頻道適合你的頻道,其實別人很難改變,因爲主動權不在你身上,你只能改變自己。什麼這個人跟我處不來,我發現他毛病很多,他又抽煙,又喝酒,不洗澡還要上床睡覺,這樣那樣的,一肚子抱怨。你發現這個老公不好,換一個,發現另外一個又一大堆毛病,你不斷換下去,發現沒有一個好的。這告訴我們什麼道理?當你的心不柔軟、不善良、不接納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能讓你開心,就這麼簡單一個道理。所以說我們要修什麼?同在。與生命同在。怎麼做?轉換。你的心一轉換,什麼都解決了。
當你了解了生死、了解輪回、了解因果後還不能轉換那就是你的問題了,只有缺乏行動力,或者是思想控製不住自己行爲的傻子才會這樣。當然,轉換的過程是有一點痛苦,但長痛不如短痛,小痛苦換來大喜悅,是智者、勇者的行爲,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把轉換最後落實到行動上。
《如火同在,似風轉換》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