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間,把全國所有的省級和副省級城市全部都開上他們的店,複製這種經營思維和模式。他自己跟我講,這一套模式之所以能快速運行,最大的受益源于每天堅持打坐,通過打坐,把自己想不通的問題全部都打開,然後要求手下所有員工,結合自己的崗位,不斷凝神想象。實際上,打坐就是培養凝神想象,就是凝視、聚焦、專注你現在所做的事情,沿著這一條思路不斷地想下去。爲什麼有很多企業的計劃、戰略製定的非常好,有的卻風馬牛不相及,甚至根本沒辦法施行?實際上就是凝神想象這個工作不到位,沒有沿著自己所要針對的這條道路不斷地深入想下去。
我經常講喬布斯的案例,喬布斯就是一個禅修者。他在《喬布斯自傳》裏面經常提到一個思想:他平時喜歡把所見的酒店布置、燈光、笑容,以及風格迥異的建築、自然風景等那種感覺深深地印在頭腦當中。他把所有美好的東西融彙在一起,創造出自己的産品——不是建築、不是風景、不是酒店、不是汽車、不是服裝設計、更不是女孩的頭型……但最終彙集而成的,卻讓每個人喜歡非常,這靠的是什麼?凝神想象。
同行永遠無法超越的秘密
我經常跟很多做服務行業的人在一起聊天,做服務行業是永遠圍繞著人爲核心而轉的。客人走到酒店來,看中的是什麼?你的總臺布局;耳朵裏聽到的音樂;鼻子裏聞到的香味;服務員的笑容和殷勤度;衣櫥是否最方便且最符合挂衣習慣?櫥門是順推還是逆推,是否符合一般右手的習慣?衣架有否最常用、最方便?浴室洗澡時,是否像希爾頓酒店那樣高明,在浴室即可方便地取一件外衣放到浴缸裏面去……雖然都是很小的細節,但都是爲了吸引客戶,因此每個細節絕不容忽視。中國大酒店爲什麼能連續五年獲得世界級五星鑽石獎,它的一整套思路,就是永遠把人當作最重要的一個對象去解讀。
如果永遠能凝神爲你的客戶著想,你的創新將會永無止境。很多人認爲創新很難,其實,有時真的很容易,爲什麼?因爲你永遠針對客戶的需求而自我改變,並非把自己的一廂情願作爲出發點,那你的創新就會無止無境,你的同行永遠都只能望其項背。
所以,我剛才跟楊博士也談到這個主題,如果能沿著這樣一條思路不斷思考:未來中國的發展怎樣?未來人類的信仰如何?未來人類的生活怎樣?未來人需要什麼?我想不管是政府領導也好、創業者也好,或者說宗教人士也罷,就一定會發現自己會永遠隨著時代、人類、社會、政治、世界格局的發展而變化。
以我自己爲例來說明一下。我原來在普陀山教書,誰也不認識,香海之初,就有一座山門殿、一堵圍牆、一棟小小的宿舍樓,所有的地方幾乎就是荒草連天。那時候寺院最美的風景,就是荒草地、夕陽和漫天飛舞的麻雀。而今非昔比,在七八年的時間內,我們籌了近7000萬的工程資金,發展到如此規模。但硬件建設從來不被我們認爲是多麼了不起的事情,唯一能引以自豪的恰是我們對文化的推進。2011年文化投入240萬,2012年投入288萬,以這麼大的資金去做文化産業,就是因爲我們有一直在考慮如何爲我們身邊的人做好思想文化服務的理念。我們成立了飛信平臺,每天要發出短信17000多條;每天還發送郵件,內容豐富多彩,包括曆史、文學、小故事、小詩等;我們還舉辦讀書會,邀請身邊的朋友一起加入,每個月由身邊人推薦兩到叁本書寄到會員手上。
爲什麼這樣做呢?因爲我們想讓身邊的人都能得到學習、得到提升、能跟我們一樣成長。我們把這個平臺打造成一個學習、成長和教育的平臺,正因此,我們的創新才會與日俱增。我們計劃今年在全國招20個對禅修有興趣的學生,准備把他們培養成導師,一到兩年內完成規定的讀書、打坐訓練,使其對禅修有一定的體驗。培養成後,派遣到各地去舉辦禅修班影響別人,因爲僅靠我們幾個人,永遠教不過來,只有讓更多的人成爲導師,才能不斷地去影響更多的人。這種行爲、這種想法,就是永遠圍繞著人、社會需求等來展開的改變。因此,所有問題的解決方法,都來自于自己要服務的這一群人,他有更多的需求,而你能滿足他們。
所以,把打坐這樣的工具,與自己所做之事結合,不斷地深入思考,智慧會在此過程中不斷地開啓。如果堅持下來,終身受益無窮,甚至以後只要想什麼就能實現什麼,只要想,一定能實現。我們並不是把禅修形容的神乎其神,實際上所有的主因都是我們自己,自己才是生命的主人。想做肯定能實現,只要願意付諸行動,不久的將來它必然展現在面前。因此,希望禅修能成爲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禅智解惑錄
問:我有時睡不著,自己都在考慮問題,想好多事情,這跟打坐大同小異嗎?
賢宗法師:想問題這一點上有些相似,但睡覺跟打坐不是一樣的,因爲佛教裏面講了,打坐是要我們覺醒、覺悟。另外,我們躺在那裏想問題,想著想著有可能睡著了,而打坐需要一個很清醒的狀態,你要昏昏欲睡的話,千萬不要去打坐。所以,中國茶葉爲什麼會那麼流行?我們十大名茶,實際上是最先從寺院開始的,爲什麼呢?因爲古代的那些禅師要打坐之前,都會在禅堂裏面熬一桶茶,喝一碗提提神,這時才能觀照自己內在的覺醒,從中得到覺悟。實際上,凝神想象是一門功課,而不是打坐練習。當然,如果失眠,打坐可能有一定的幫助。
問:法師,我們可不可以收到您寺院發出的短信和郵件?
賢宗法師:可以呀,謝謝。我把我的手機公布給你們,我們寺院有一專門負責發送短信的電話也給大家,你們也可以加入我的微信。你可以把你的地址留給我們負責人,會定期寄給你每期雜志。我們寺院有網站、博客、微博、微信、企業QQ,大家都可以登錄浏覽。
問:很多人對打坐的方法,不是很得要領,包括很多人覺得就像是坐在哪裏一樣,可否再講講其中一些要領,比如說數息,他們好像沒有完全聽懂。
賢宗法師:打坐最關鍵一點還是要輕安,因爲人處于很輕松的狀態之中,覺性才會特別敏銳,如果把自己弄的緊張兮兮的,覺性就不容易生起。當然,初期可能是有些腳酸、腳麻,一段時間訓練後就會適應了,不用擔心,實際上忍一忍過去後,腿會很舒服。
呼吸,主要對治散亂性,如果吸進來、吐出去,你的心還很亂的話,那你就要把它變成一段一段,就是吸一半停一下、吸一半停一下,吸進來再停一下。吸進來的過程中,把它分成叁到五次或者一到兩次,你的注意力就會集中在停頓上面,然後再吸進來,就會塞吸。
如果在打坐的過程中,你想觀察某一些東西,那你就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一件事情的思考上。有一些人通過打坐治病,怎麼做到的呢?比如身體這一塊不舒服,有人會把它不斷地放大、放大,裏面的每一個細胞活動空間就像一個足球場那麼大,它們可以很舒服地在裏面走啊、跑啊、跳啊,每一個不良細胞全部被轉換過來,你就會感覺到這個地方的疼痛在慢慢地減少,直至徹底消失。有一個女老板,原來的腰圍很大,年輕時買的衣服都不能穿,後來她堅持打坐兩個多月,采用腹式呼吸法——氣吸進來,然後腹部鼓起來,氣吸再進去時,腹部憋回去。一段時間以後,她的腰圍就恢複如初。呼吸還可以讓身體變得有曲線,關鍵看你怎麼樣去運作它。
因爲生命在呼吸之間,我們的血液就是靠呼吸推動而循環。如果每一次吸氣直到最後一點都吸不進來爲止,憋住幾秒鍾,然後再慢慢地吐出去,身上的血液就會大幅度加速循環更換,有利于我們身體健康。比方說正常身上所有的末梢血管,可能要10到20次呼吸後才能換一次,但這樣2到3次,身上的血液就能全部更換。所以,道家有小周天的吐納方法,就是爲了健康和長壽的養生之道,可以自吸,還可以自生,讓我們感覺很舒服。
另外,當打坐到一定程度後,你會入定,可以幾天不吃飯,坐在那裏一動不動,那時可能呼吸會停止、消化會停止。什麼都停止時,雖然感覺好像剛剛入定,甚至好像也就幾秒鍾的時間,實際上幾天已經過去了。虛雲法師曾經有一次冬天在山上結茅棚閉關,有一日把芋頭放在鍋裏煮,覺得離煮熟的時間還很長,就去打坐,一坐入定了,等他弟子春節過後跑上來看他時,虛雲法師還很疑惑弟子們怎麼剛剛下去就跑上來了,其實半個月已經過去了,掀開鍋芋頭還在裏面,早已黴高寸許,堅冰如石。這就像我們平常說的那句俗話:天上一天,地下千年。所以我們要通過打坐,改變自己的身心,讓自己時刻處在愉悅的狀態裏,壽命就會延長、身體就會很健康,生意就會興隆。
問:入定的時候,如果被人碰醒了怎麼辦?會不會走火入魔?
賢宗法師:不會。走火入魔?哈,那種神經兮兮的人不打坐都會神經不太正常。
你可以用空觀去觀,因爲到了一定境界以後,妄想就會很多,妄想就會變成魔,如果貪女色,就變成美女;如果恐懼,它就會變成軍隊乃至刀槍來殺你。碰到那種境時,你就可以觀空,無我的狀態下,誰都沒辦法傷害到你。當然,現在根本不會著魔,你想有都沒有,因爲你的心都定不下來,根本不可能有那個境界,所以不要擔心。
問:師父,打坐的姿勢,是不是一定要擡頭挺胸,還是放松?
賢宗法師:不要刻意,坐直就可以了。但不要挺的直直的,沒必要,就是很輕松的狀態,身體坐直。稍微有一點彎曲也不要緊。
問:在家裏或生活當中,打坐有什麼要求嗎?比如家庭裏的環境、需不需要定時等。
賢宗法師:這個沒關系,當然能定時最好,如果不能定時,什麼時候有空什麼時候打坐就可以。
環境也沒有什麼特別要求,即使旁邊有人講話,你受幹擾,也不要緊,你就去觀他的聲音,你把自己變成一個空氣,聲音過來,這邊進來,這邊走掉;那邊進來,那邊走掉,不留任何停留。
問:給大家推薦幾本禅修方面的書吧,行嗎?最好把書名寫一下。
賢宗法師:一些具體的書名,我還真的不是記的很清楚。
臺灣有一個聖嚴法師,他有打坐系列的書籍,你們到網上搜索一下。南懷瑾老師也有很多關于打坐的書。泰國阿姜查、法國的一行禅師都有很多禅修著作。我們讀書會曾經推薦過一本鈴木大拙的《禅與生活》,這本書也很好。
問:讀書會關于企業管理方面有哪些書?請您介紹一下。
賢宗法師:你們可以去關注我們的網站、我們的雜志、讀書會,那裏面管理方面的書很多很多的。我們前一段時間推出了日本的一本《青年志氣》,還有稻盛和夫先生的《人爲什麼活著》。
稻盛和夫有很多管理方面的書,還有號稱管理之父的美國德魯克,他的名著是《管理精華》。管理的書太多了,我一下子想不起來。我們的雜志後面都有推薦,包括佛教的、禅修的、管理的,有時還會推薦很多管理方面的電影,比如《喬家大院》、《亮劍》、《大秦帝國》等等。另外,我最近聽到北大的幾個老師在講《史記》、《資治通鑒》、《叁國志》,都非常好,可以從曆史的角度去看待朝代的更替,從朝代的更替去挖掘企業的一些決策和思考。
我一直喜歡告訴別人:人和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思維的不同。思維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方式,會決定著以後的存在方式。佛教裏面有很多思維方式,可以看看古代哲人、智者、謀士、帝王,他們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當然,不是鹦鹉學舌,而是學他們思考問題的角度。
做企業,應該形成什麼樣的思維呢?應該形成一種大格局、高遠、深邃、異于常人的思維。比如,大家都要發財,都要升官,你千萬不要這樣去想,要逆反式地思考問題。追隨大衆的行爲,就會磨滅在大衆當中,就不會有創造性的思維。高度跟別人不一樣,結果肯定與衆不同。這方面講起來就沒完沒了,最關鍵的還是一句話:看你的福報,有福報的人,自然就有那樣一個格局。
問:師父,我想提叁個問題,第一,打坐的時候需要吸氣吐氣,吐氣的時候是用鼻子還是用嘴?因爲舌頭需要頂住口腔上部;第二,氣功是不是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第叁,有的高僧圓寂時有舍利子,爲什麼?而且據說,有的高僧能算出自己圓寂的日子,是不是真的,爲什麼?
賢宗法師:這叁個問題提的都很實用。打坐的時候也看個人的習慣,我吸氣是鼻子、吐氣也是鼻子,不過吸氣一定要用鼻子,吐氣可以用鼻子也可以用嘴。
氣功肯定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絕對。
關于預知時至的問題,實際上你打坐,深入打下去以後,你也知道你哪一天會死。
舍利子這個問題,也是視個人情況而定,並不說修行人一定都有舍利子,但是沒有修行的人絕對沒有舍利子。所以,古代很多著名的出家人,都有很多很奇怪的現象。我最近在《讀者》上讀了一篇文章,題目叫《神秘的舍利子》,裏面描述說五臺山有一個顯通寺,師父去世時,就跟弟子講要把心留給他們,等屍體火化後連頭蓋骨都燒成灰了,但心卻真的沒有燒掉,當場撿出來了,肉團心嘛,當時很軟,幾天後才變硬,這是真實的事情。去年南懷瑾老師去世火化,舌頭好像沒化掉,網上是這樣記載的,具體情況我也不太清楚了,汽油木材堆了那麼多去燒,連骨頭都燒成灰了,舌頭沒燒掉,這的確不可思議。但我覺得這些並不重要,佛教不注重有相的東西,最關鍵的就是我們一起學佛,學什麼?學佛的智慧,學怎麼樣解讀人世間萬世萬物的存在規律,學來之後,能改變我們的生活狀態,這才是最重要的。
《金剛經》裏面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因此,如何能在虛妄當中解讀有相的人生;如何能從出世間的角度去看待世間的萬世萬物;如何能從通透的出離心裏面看出苦難的人生;如何能從苦難的人生當中無怨無悔地活著,即使被別人當牛做馬地驅趕著,心也沒有絲毫嗔恨之意,那才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和修行的境界。
好了,我們今天就到這裏,謝謝大家!
《企業家:你真的成功了嗎》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