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靈臺旋轉 “七心”照耀

  靈臺旋轉 “七心”照耀

  賢宗法師于酒店業界開示

  杜柯整理

  上次張主任到我們寺院來,希望我跟大家分享一下。說起“企業從心開始”的話題,我把這個“心”,總結了七個方面:清涼心、無上心、光明心、喜樂心、慈悲心、菩提心和智慧心。

  爲什麼做企業要從“心”開始呢,爲什麼我們整天要談“心”呢?——因爲心,是一切的原點,是出發地。心變則思維變,思維變則行爲變,所以佛教講,你的心改變了,世界就變了,人生也跟著變。所謂“心境則佛土淨”、“相由心生,境隨心轉”就是這個道理。

  內心強大的鎮定需要修煉一顆清涼之心

  第一個,清涼心。什麼是清涼?炎炎夏日裏,大家最需要清涼了。清風能送爽,樹蔭能遮涼,泉水能降溫。這些都是清涼。什麼是清涼心呢?要而言之,清涼心就清淨心,無汙染心,湛然不動心。我們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企業,都需要修煉一顆清涼心。當你面對世事紛纭、人情糾葛、是非煩惱,難免躁動上火,郁悶糾結,沮喪懊惱……這時候你已經失去心中本有的甯靜和祥和,整個人變得浮躁、紊亂,疲于應付。所以此時就要給自己打一針冷鎮劑,讓自己沈澱下來,平靜下來。這樣你的思路才清晰而理智,周全而無礙,才能更好地去處理它。

  還別說酒店管理,就是我們寺院,每天也會碰到各種問題,這個人地沒掃好,那個水龍頭不來水,某個馬桶壞了……面對如此繁雜的事情怎麼辦?這時候你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掌控一切,要提綱挈領總攬全局,把事情合理地分攤給每一個人,讓他盡職盡責做好。這就看你的掌控和駕馭能力,如果你心浮氣躁,這件事讓你暴跳如雷,那件事讓你坐立不安,另一件事情又讓你夜不成眠,長期處于這種狀態和情緒中,怎麼能把事情做好呢?

  所以我們要訓練自己內心強大的鎮定,這就需要修煉一顆清涼之心。

  在佛教裏有很多方法修煉“清涼心”,其中一個就是打坐,不動、不想、不看、不聽,關閉六根,萬念放下,慢慢地,躁動的心得到了止息,最後,思維如水,湛然澄澈,此時,智慧生起。

  佛教中,有最基本的修行規律,那就是戒定慧,由戒入定,因定生慧。所以,只有“定”才能生“慧”,而要“定”下來,必須先有“戒”。什麼是“戒”呢?讓心保持清淨、清涼就是戒。所謂“持戒”,便是時刻抱住這個清淨之心不放,那麼你就時刻都處于智慧的觀照之中,不會偏離大道。

  有清淨就有智慧,有清淨就無煩惱。其實,煩惱是什麼呢,煩惱就是因爲沒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是沒有煩惱的,明來則暗謝,如同房子有了燈光,就消除了黑暗。

  無上心打破思維局限

  第二個是無上心。

  無上心,大家不太懂,在佛教裏面講的多。

  大家知道嗎,美國的通用電器現在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這個話題是誰提出來的?——在網絡上,僅僅幾天時間內,數以萬計的人給他們出各種各樣的主意,最後他們從裏面挑選出來的。因爲我們的精力和思維都有限度,所以要廣收博取,“不恥下問”。任何時間,都不要認爲自己是最厲害的,自己把握了絕對真理。不要認爲在工作中我是主管,我的職務最高,你們都得聽我的,我的話就是真理,就是聖旨。其實往往是聖旨錯的最離譜,事實證明皇帝是最容易犯錯的。如果你整天抱著這樣的心態——我的意見屬下要無條件接受,不能有一點異議,一旦出現不同的聲音,就覺得是對自己權威的挑戰。這樣的人,他不是善于做事,而是善于滿足自己的權力欲和控製欲。有句話說,“何以上達?曰:下學。”越在上面的人,越要聽下面的意見。也可以理解爲,要達到很高的境界,就得放下架子去學習。所以剛才說的這個,他不是“無上心”,而是“無限權威”的“上心”,有這個心最可怕。因爲那些獨裁者往往就是這樣,但獨裁者最後都失敗了。

  在我們寺院裏,組織了一個讀書會。主要讀些什麼書呢?有佛教的,有管理的,有傳統文化,有身心靈,有稻盛和夫,有基督教的書,還有政治小說,五花八門。我們爲什麼要讀這些書?實際上就是想把自己的心打開,不受宗教的限製,盡可能多地吸取各方面思想、知識,以補充我們,提升我們,圓滿我們。

  當你保持“空”的心態時,會更好地接受外來的東西,好比一間空房子,更容易堆積各種物件。我上次在福州,有一個上市公司,是做最高尖端的芯片、智能,底下全部是博士和專家。那堂課我就專門給他們講空性。空性是什麼,簡單地說,你眼睛所看到的世界什麼都沒有。在網絡平臺、在智能設計、在IT行業、在電子商務等等領域,如果這個老板能把本行業解讀到“空性”的狀態,在他的平臺不受任何限製和要求的時候,他的未來和前景就能做到無量大。“空”就是無限、無量、無邊、無際,我們說沒有邊際效應的平臺,在你的頭腦當中敢不敢這樣去想?

  只要把人家服務好就行,這是我們的宗旨。當人家提出所有的要求,你都能想盡辦法實現的時候,此時,你的身上已經發生很大變化,你的思想和呈現出來的狀態,就能帶來很好的效應。

  所以,當你“有”的時候,就有限,當你“無”的時候,就無限。我們能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境界提升到沒任何限製的高度,去面對事物,去沖擊、打開自己的頭腦和思維,那時候産生的結果是什麼呢?

  其實寺院也有競爭,但是我從來不跟他們競爭,不屑于跟他們競爭,爲什麼,因爲我所想的東西他們根本沒想過,所以才不屑于跟他們競爭。我們的寺院不是按常規的思維,讓別人來燒香,讓別人做佛事,讓寺院收入更多的錢,這些在我的概念裏都是從來不存在的。我第一次帶領我們寺院的設計團隊,到臺灣和海外去看的時候,我的頭腦中一直在想一個問題:當我們走向全球,面對全人類,我們的存在能不能爲大家提供更多的服務和支持?我經常講,共産黨在什麼條件下打敗國民黨最後統治了中國大陸?小米加步槍,打敗了美式裝備。爲什麼會勝利,想過沒有?很簡單,因爲這個政黨贏得了更多的“客戶”,誰是“客戶”?廣大的老百姓。

  做企業也一樣,如果你得到更多客戶的支持,那麼這個企業就不會倒閉。當你的一雙眼睛總盯著自己的收入如何,自己的職務如何,老想這些問題時,客戶在你眼前根本看不到他,處于被遮蔽的狀態;當你用一只眼睛盯著自己,另一只眼睛騰出來盯著客戶時,你就把他看得清楚些;當你的兩只眼睛完全盯著客戶時,你就能把客戶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連他臉上的一根毫毛都逃不過。

  只有付出才有收獲,只有“舍”才能“得”,要想取之,必先予之。此是自古而然的道理。

  你們在企業管理和碰到問題時,站在什麼樣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是非常重要的,這就是思維決定結局。而思維不是憑空來的,是你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呈現。

  在佛教裏面,人這一期生命只是無量生死中的一個銜接而已,生死流轉,遷流不息,當了解宇宙人生的實相之後,你不再爲這短短的幾十年而汲汲于懷,敞開身心,放開手腳去做事,成敗都可以一笑置之,只要盡力而爲,有何憾哉!

  如果能從這樣的角度去看待人生,無論身處何職何位,都能安下心來把事情做好。往往奇迹,就是從這種狀態裏面創造出來的。但是大多數人都不安于此,認爲一生就做這一件事情、就在這個平臺上發揮,不是白活了嗎,他們總有太多的改變和追求。一個人的心不能安住下來,就很難把一件事做到極致。能不能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把一件事情非常用心地做好,這取決于他有一顆平和的心。

  所以,內部世界決定外部世界,你的思維高度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前段時間,我陪四十多個企業家到馬爾代夫去,看到一望無際的大海,當時覺得人真是太渺小了,回去到小島上,還要坐飛機,我想飛機一不小心掉到大海裏,怎麼去找它呢,就像一粒沙子掉進水裏。

  剛才講到“無上心”,就是要我們不斷地打破原有的思維,邁向一個更開闊的人生高度,來解讀目前所做的事。《道德經》有一句話講得好,“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 必作于細。”,就是很難的事,要用簡單的方法去面對,很大的事,要用容易的方法去解決。這也是一個突破定勢的思維,講究以簡馭繁。尤其是禅宗的思想,對中國文化影響很大,“爲無爲,味無爲”,更是以簡馭繁的極致。

  光明心帶來光明

  第叁個是光明心。

  光明是什麼?光明就是沒有黑暗,如果我們把窗簾拉起來,關掉燈,這裏面就是一片漆黑,分不清哪裏是講臺,哪裏是花盆,那裏是窗戶……馬上一片模糊。人心也是如此,如果裏面沒有光明,就混混沌沌,一塌糊塗。古代的皇帝背後挂有一個牌匾:正大光明。爲什麼要寫這幾個字呢?因爲古代的皇帝叫天子——就是上天的兒子,所以他是來替上天辦事,替上天管理老百姓的。既然是天子,做事就要符合天道,遵循天地大道,遵循宇宙規律,這樣你的朝代才能長久。“正大光明”就是他對自己的要求,因爲做到正大光明就是符合天道。

  我們研究中國五千年曆史,看看什麼樣的朝代興盛,什麼樣的朝代頹敗?再看看我們的企業,什麼樣的酒店長久不衰,什麼樣的酒店昙花一現?不要認爲酒店跟朝代沒什麼關系,其實,同樣都是管理,同樣都是面對客戶。皇帝的客戶就是百姓,他優待他的客戶,江山就穩,他虐待他的客戶,自己就倒臺了。李世民對他的客戶不錯,國家富老百姓也富,所以創造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延續了叁百多年。秦始皇把他的客戶不當玩意,橫征暴斂,服苦役,修長城,最後他的莊家勉強坐了二十多年,就被客戶抛棄了,成了孤家寡人一個。不要認爲哪個客戶會無條件地、永遠地跟著你,他沒有這個義務,跟著你是因爲覺得前途光明、能帶來好日子。你整天刻薄你的客戶,再厚道的客戶也會離開。

  所以正大光明就是…

《靈臺旋轉 “七心”照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六度萬行攝群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