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八正道?
賢宗法師開示杜柯整理
今天晚上,我想跟諸位分享佛教中“八正道”的思想。八正道思想可以作爲我們人生的指南,給我們智慧、光明的人生以參考,啓迪。盡管大家都不是佛教徒,但其實真理和知識是沒有界限的,只要它有價值,就可以拿來爲我所用。
什麼叫八正道呢,就是佛弟子修行的八項內容,包括正念,正言,正思維,正命,正定,正業,正精進,正見。爲什麼叫八正道?因爲它是八種正確的人生道路,人生選擇。
1、正念
首先,我們講講四聖谛。
佛教中四聖谛也叫四真谛,就是四條人生真理,它包括苦、集、滅、道。
第一個,苦。這個大家最熟悉了,每人都經曆過苦,我們從母親的産道出來時就很痛苦,所以一出來就哇哇大哭,沒有一個笑著出來的。這世間有無量無邊的苦,這些苦,佛教總結了,大概有八種,所以叫八苦,分別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
這些苦是怎麼來的?因爲我們不正確地識見,造成了各種痛苦的根源,就叫集。有人說,怎麼這些苦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難道我從母親産道生下來經受這個苦,也是因爲我自己嗎?
不錯,正是自己造成的。因爲假如我們不被業力牽引著來投胎,就絕不會有這種生産之苦,那麼業力是怎麼來的呢,是自己造業之果,當然,這些不是今天一下可以講明白。
如果我們要斷絕這些苦,就要使這些不正確的想法、妄見和煩惱統統消滅,這就是“滅”。如何去“滅”呢,就需要修道了,即是“道”。在道谛中有八種正確的方法和途徑,此即我們今天講的“八正道”。
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正,什麼叫正。
正就是正而不斜,就是正確的道路,順著這個路走下去可以達到圓滿的結果。正的東西一定是跟天地宇宙相應,正的東西一定跟我們正確的生活軌迹相通,正的東西一定能長久而不變化——長久而不變化其實就是道家所說的“道”,道永久而不變,不以堯存不以桀亡。
所以,找到正確的方向,才能引導正確的人生。
佛法是智慧,覺悟,解脫,圓滿之法,它就代表正確的方向。有人認爲佛教就是磕頭、上香、超度死人,認爲佛教迷信,這是對佛教的誤會。佛是什麼,佛是智者,自覺覺他,自他圓滿叫做佛。你自己有智慧、有能力、很強大,這叫自覺,然後再幫助別人覺悟,幫助別人強大,最後達到自己跟他人圓滿的境界,即是佛。一般人連自覺都做不到,何談覺他?少數人可以做到自覺,但無法覺他,只有少之又少的人才能做到自他圓滿,所以,佛法的門檻比較高,不過一旦達到,就圓融無礙,一勞永逸,解決一切問題。
于是,如果能正確地認識佛法,就能找到正確的人生方向。
那麼什麼是正念呢?所謂念,就是念頭,想法。你有什麼樣的念頭就有什麼樣的人生,念頭是正的,你的人生就是正的,念頭是邪的,人生就是邪的。你的念頭改變了,世界就改變了。
如果你的念頭是自私自利,你的行爲一定自私自利。對于自私自利的人,大家都會和他保持謹慎地交往、合作,因爲他時刻可能損人利己,這樣的人,其實沒有真心朋友,和他合作的都是以利相交,互相利用。
相反,一個胸懷坦蕩,光明磊落,善良無私的人,別人都願意和他交往合作,因爲不用擔心他見利忘義,去陷害你。他付出多而索取少,這樣的人,走到哪裏都是歡迎的對象。所以成大事者往往是此類人。古語雲:故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正因爲他不貪,念頭正,所以反而能成就自己。
而那些強取豪奪、坑蒙拐騙,用各種不當手段盜取某種利益的人,我們不必羨慕,不用效仿,因爲各位只看到小偷吃肉,沒看到小偷挨打。他的惡果還沒呈現出來。凡夫愚昧,只有在受到果報時,才相信如此做是錯誤的。然而菩薩畏因,衆生畏果,一個有智慧、覺悟之人,在因地時,在起心動念時就已經避免了不良後果。
小到個人、家庭,大到企業、國家,都要充滿正念。正則通,通則達。一個家庭充滿正念,就會幸福,和諧,安康;一個企業充滿正念,就會興旺發達,積極向上,前途光明;一個國家充滿正念,就會充滿朝氣,繁榮富庶,安定祥和。
自古正邪不兩立,冰炭不同器,正念不立,邪念入侵,正如我們的身體,陽氣不足,陰氣滋生。希特勒就是一個充滿邪念、邪氣的人,歇斯底裏,不可一世,結果呢,還是身敗名裂,國破家亡。這樣反面的教材有很多。
在人生中,我們的念頭、思想是解讀事物重要的前提。假若你的人生之路一帆風順無往不利,說明你的念頭正確,順應了天地大道;倘若處處碰壁,經常遭到障礙、挫折,首先要檢查一下自己的念頭是否正確,以此來不斷地調整我們的行爲和方向。
時刻保持正念,乃我們修行的基本課題,是我們每天必做的功課。因此要堅定不移勇往直前地貫徹踐行,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進步,你的定力才會越來越大,正念就越來越安住體內,你的人生才能越來越光明,開闊,通達。
2、正言
正言,又叫正語,即說話要符合佛陀的教導,不說妄語、绮語、惡口、兩舌的話。
妄語,指假話,謊話。騙子就是妄語的集大成者,是這門學科的狀元。绮語,指過度奉承、誇張、討好人、獻媚的話。往往權貴的身邊就圍繞此類人,國王放個屁,身邊的弄臣馬上會說這屁有多香,公主長成醜八怪,也被吹捧成稀世白天鵝。如果當事人沒有一定定力,不免暈頭轉向真假不辨。所以绮語對人很有害。一定程度的贊美別人,是可以的,但不可太離譜、太失真,過則成绮語。
惡口,亦即用惡毒、傷害人的語言去對付別人。有人說,用語言傷人甚至比刀子殺人還厲害。爲什麼這樣呢?因爲用武器傷害人可能只是一時,而語言傷害人可能會終生停留在別人心裏。
兩舌,就是搬弄是非,兩面叁刀,蜚短流長,這種人常常被稱爲挑撥離間的小人。小人在哪裏都不受歡迎,尤其是女同志,很多人愛犯這個毛病,這樣的後果是,死後下拔舌地獄。
人和人之間的矛盾,常常因爲這四種不正之語而生起,所以“正語”,一定是離開這四種惡行,一定是利益別人的。
佛典上記載,佛陀有32吉相,其中之一是“以舌覆面”,——他的舌頭非常長,可以覆蓋自己的面部。我們衆生爲什麼沒有這麼長的舌頭?因爲我們說話常常犯這四種錯,而佛陀從來不犯,此是他的果報。
3、正思維
佛教裏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七個天生的盲人,牽來一頭大象讓他們摸,一個摸到腿,他說大象像柱子,一個摸到耳朵,他說大象像蒲扇,一個摸到尾巴,他說大象像拂塵……每個人說的都不一樣,每個人都認爲自己是正確的。他們不能把大象的整體描繪出來,因爲只看到了局部,沒有看到全面。故而,人要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就要正確地全面地理解事物。
佛教教導我們應該怎樣全面地理解事物。打個比方,每次我開車上高速路的時候,就在想,我上了不一定能下來。爲什麼,因爲人生是無常的,車禍那麼多,每天都在發生,誰敢保證我永遠碰不上,就是那個幸運者。抱著這種思維才是正確的,相反,總認爲自己沒事,抱著僥幸的心理做任何事,此種思維其實錯誤。不要認爲前者消極後者積極,其實恰恰相反。
以“無常”爲常,乃佛教站在宇宙人生製高點上生發的智慧,“緣起性空”是世界的本質——就是說,這個世間的一切都是緣聚而起,緣散而滅,夫妻是緣,家庭是緣,大家在一個國家,在一個地球,也是緣,這個緣散了,我們就分散了。
我們現在所擁有的東西,在不久的將來都將失去,健康、財産、父母、愛情,一切的一切,都逃不掉這規律,隨風而逝,隨時間而湮滅。
當你想到自己的父母家人,隨時會離開你,你應該怎麼做?是不是應該更珍惜現在的每一天?俗語說,“父母愛子女如牛毛那麼多,子女愛父母如牛毛那麼短。”,不要認爲父母會永遠陪在你身邊,什麼都來得及,等到真正失去了才無力回天。不僅僅親情,其他的一切無不如此。所以要珍惜我們身邊每一個有緣的人,每一件結緣之事。
這就是正思維。
4、正命
命,即生命、使命。能正確地定位自己的生命價值,人生道路。
有人把個人生命的價值定位爲“享受”,他就會怎麼做呢,拼命追求權,追求錢,追求財色名利。這是必然的,因爲這些東西可以滿足私欲。同樣是一個領導的位置,一個追求個人享受和追求爲衆謀福利的人,他們的表現肯定有所不同。
當你把自己的生命跟芸芸衆生合而爲一去自我定位的時候,這才是正命。舉凡那些偉人志士都是擁有正命之人,周恩來少年時就說過: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他將自己的生命與整個國家、民族的命運結合在一起,所以他的一生都在救人民于水火,他的恩澤遍及天下,他受到億萬民衆的擁戴,他去世後人民“十裏長街送總理”,望風而哭,他死後,人民世世代代懷念他。
反之,一個人處處爲自己著想,他的格局肯定狹小,——海納百川方能成其大,你只有一滴水,絞盡腦汁不要消亡,結果呢,太陽還沒出,就蒸發掉了。
無論做任何事,經商,治學,還是立業,當你能跟整個人類合而爲一的時候,就站在人生製高點上,你的目光可以雄視千古,氣度可以貫徹天地,胸懷可以連襟宇宙,這樣的一個至大人生格局,必將成就一番偉業。
世界上,幾大宗教教主其實都是這樣的人。他們的目的,是在拯救整個人類,佛教更廣大,要拯救九法界,包括飛禽走獸、惡鬼、神仙等。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出家以前是個太子,即將繼承王位,可以享受到至上的榮華富貴,無與倫比的尊榮,但是他看到,即便如此,仍然擺脫不了生老病死之苦,于是毅然抛棄一切,發願不僅要解脫自己,還要拯救衆生,這樣一個大宏願,正是…
《什麼是八正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