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八正道?
贤宗法师开示杜柯整理
今天晚上,我想跟诸位分享佛教中“八正道”的思想。八正道思想可以作为我们人生的指南,给我们智慧、光明的人生以参考,启迪。尽管大家都不是佛教徒,但其实真理和知识是没有界限的,只要它有价值,就可以拿来为我所用。
什么叫八正道呢,就是佛弟子修行的八项内容,包括正念,正言,正思维,正命,正定,正业,正精进,正见。为什么叫八正道?因为它是八种正确的人生道路,人生选择。
1、正念
首先,我们讲讲四圣谛。
佛教中四圣谛也叫四真谛,就是四条人生真理,它包括苦、集、灭、道。
第一个,苦。这个大家最熟悉了,每人都经历过苦,我们从母亲的产道出来时就很痛苦,所以一出来就哇哇大哭,没有一个笑着出来的。这世间有无量无边的苦,这些苦,佛教总结了,大概有八种,所以叫八苦,分别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这些苦是怎么来的?因为我们不正确地识见,造成了各种痛苦的根源,就叫集。有人说,怎么这些苦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难道我从母亲产道生下来经受这个苦,也是因为我自己吗?
不错,正是自己造成的。因为假如我们不被业力牵引着来投胎,就绝不会有这种生产之苦,那么业力是怎么来的呢,是自己造业之果,当然,这些不是今天一下可以讲明白。
如果我们要断绝这些苦,就要使这些不正确的想法、妄见和烦恼统统消灭,这就是“灭”。如何去“灭”呢,就需要修道了,即是“道”。在道谛中有八种正确的方法和途径,此即我们今天讲的“八正道”。
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正,什么叫正。
正就是正而不斜,就是正确的道路,顺着这个路走下去可以达到圆满的结果。正的东西一定是跟天地宇宙相应,正的东西一定跟我们正确的生活轨迹相通,正的东西一定能长久而不变化——长久而不变化其实就是道家所说的“道”,道永久而不变,不以尧存不以桀亡。
所以,找到正确的方向,才能引导正确的人生。
佛法是智慧,觉悟,解脱,圆满之法,它就代表正确的方向。有人认为佛教就是磕头、上香、超度死人,认为佛教迷信,这是对佛教的误会。佛是什么,佛是智者,自觉觉他,自他圆满叫做佛。你自己有智慧、有能力、很强大,这叫自觉,然后再帮助别人觉悟,帮助别人强大,最后达到自己跟他人圆满的境界,即是佛。一般人连自觉都做不到,何谈觉他?少数人可以做到自觉,但无法觉他,只有少之又少的人才能做到自他圆满,所以,佛法的门槛比较高,不过一旦达到,就圆融无碍,一劳永逸,解决一切问题。
于是,如果能正确地认识佛法,就能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
那么什么是正念呢?所谓念,就是念头,想法。你有什么样的念头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念头是正的,你的人生就是正的,念头是邪的,人生就是邪的。你的念头改变了,世界就改变了。
如果你的念头是自私自利,你的行为一定自私自利。对于自私自利的人,大家都会和他保持谨慎地交往、合作,因为他时刻可能损人利己,这样的人,其实没有真心朋友,和他合作的都是以利相交,互相利用。
相反,一个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善良无私的人,别人都愿意和他交往合作,因为不用担心他见利忘义,去陷害你。他付出多而索取少,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是欢迎的对象。所以成大事者往往是此类人。古语云:故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正因为他不贪,念头正,所以反而能成就自己。
而那些强取豪夺、坑蒙拐骗,用各种不当手段盗取某种利益的人,我们不必羡慕,不用效仿,因为各位只看到小偷吃肉,没看到小偷挨打。他的恶果还没呈现出来。凡夫愚昧,只有在受到果报时,才相信如此做是错误的。然而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一个有智慧、觉悟之人,在因地时,在起心动念时就已经避免了不良后果。
小到个人、家庭,大到企业、国家,都要充满正念。正则通,通则达。一个家庭充满正念,就会幸福,和谐,安康;一个企业充满正念,就会兴旺发达,积极向上,前途光明;一个国家充满正念,就会充满朝气,繁荣富庶,安定祥和。
自古正邪不两立,冰炭不同器,正念不立,邪念入侵,正如我们的身体,阳气不足,阴气滋生。希特勒就是一个充满邪念、邪气的人,歇斯底里,不可一世,结果呢,还是身败名裂,国破家亡。这样反面的教材有很多。
在人生中,我们的念头、思想是解读事物重要的前提。假若你的人生之路一帆风顺无往不利,说明你的念头正确,顺应了天地大道;倘若处处碰壁,经常遭到障碍、挫折,首先要检查一下自己的念头是否正确,以此来不断地调整我们的行为和方向。
时刻保持正念,乃我们修行的基本课题,是我们每天必做的功课。因此要坚定不移勇往直前地贯彻践行,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你的定力才会越来越大,正念就越来越安住体内,你的人生才能越来越光明,开阔,通达。
2、正言
正言,又叫正语,即说话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说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的话。
妄语,指假话,谎话。骗子就是妄语的集大成者,是这门学科的状元。绮语,指过度奉承、夸张、讨好人、献媚的话。往往权贵的身边就围绕此类人,国王放个屁,身边的弄臣马上会说这屁有多香,公主长成丑八怪,也被吹捧成稀世白天鹅。如果当事人没有一定定力,不免晕头转向真假不辨。所以绮语对人很有害。一定程度的赞美别人,是可以的,但不可太离谱、太失真,过则成绮语。
恶口,亦即用恶毒、伤害人的语言去对付别人。有人说,用语言伤人甚至比刀子杀人还厉害。为什么这样呢?因为用武器伤害人可能只是一时,而语言伤害人可能会终生停留在别人心里。
两舌,就是搬弄是非,两面三刀,蜚短流长,这种人常常被称为挑拨离间的小人。小人在哪里都不受欢迎,尤其是女同志,很多人爱犯这个毛病,这样的后果是,死后下拔舌地狱。
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常常因为这四种不正之语而生起,所以“正语”,一定是离开这四种恶行,一定是利益别人的。
佛典上记载,佛陀有32吉相,其中之一是“以舌覆面”,——他的舌头非常长,可以覆盖自己的面部。我们众生为什么没有这么长的舌头?因为我们说话常常犯这四种错,而佛陀从来不犯,此是他的果报。
3、正思维
佛教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七个天生的盲人,牵来一头大象让他们摸,一个摸到腿,他说大象像柱子,一个摸到耳朵,他说大象像蒲扇,一个摸到尾巴,他说大象像拂尘……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他们不能把大象的整体描绘出来,因为只看到了局部,没有看到全面。故而,人要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就要正确地全面地理解事物。
佛教教导我们应该怎样全面地理解事物。打个比方,每次我开车上高速路的时候,就在想,我上了不一定能下来。为什么,因为人生是无常的,车祸那么多,每天都在发生,谁敢保证我永远碰不上,就是那个幸运者。抱着这种思维才是正确的,相反,总认为自己没事,抱着侥幸的心理做任何事,此种思维其实错误。不要认为前者消极后者积极,其实恰恰相反。
以“无常”为常,乃佛教站在宇宙人生制高点上生发的智慧,“缘起性空”是世界的本质——就是说,这个世间的一切都是缘聚而起,缘散而灭,夫妻是缘,家庭是缘,大家在一个国家,在一个地球,也是缘,这个缘散了,我们就分散了。
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东西,在不久的将来都将失去,健康、财产、父母、爱情,一切的一切,都逃不掉这规律,随风而逝,随时间而湮灭。
当你想到自己的父母家人,随时会离开你,你应该怎么做?是不是应该更珍惜现在的每一天?俗语说,“父母爱子女如牛毛那么多,子女爱父母如牛毛那么短。”,不要认为父母会永远陪在你身边,什么都来得及,等到真正失去了才无力回天。不仅仅亲情,其他的一切无不如此。所以要珍惜我们身边每一个有缘的人,每一件结缘之事。
这就是正思维。
4、正命
命,即生命、使命。能正确地定位自己的生命价值,人生道路。
有人把个人生命的价值定位为“享受”,他就会怎么做呢,拼命追求权,追求钱,追求财色名利。这是必然的,因为这些东西可以满足私欲。同样是一个领导的位置,一个追求个人享受和追求为众谋福利的人,他们的表现肯定有所不同。
当你把自己的生命跟芸芸众生合而为一去自我定位的时候,这才是正命。举凡那些伟人志士都是拥有正命之人,周恩来少年时就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将自己的生命与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所以他的一生都在救人民于水火,他的恩泽遍及天下,他受到亿万民众的拥戴,他去世后人民“十里长街送总理”,望风而哭,他死后,人民世世代代怀念他。
反之,一个人处处为自己着想,他的格局肯定狭小,——海纳百川方能成其大,你只有一滴水,绞尽脑汁不要消亡,结果呢,太阳还没出,就蒸发掉了。
无论做任何事,经商,治学,还是立业,当你能跟整个人类合而为一的时候,就站在人生制高点上,你的目光可以雄视千古,气度可以贯彻天地,胸怀可以连襟宇宙,这样的一个至大人生格局,必将成就一番伟业。
世界上,几大宗教教主其实都是这样的人。他们的目的,是在拯救整个人类,佛教更广大,要拯救九法界,包括飞禽走兽、恶鬼、神仙等。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出家以前是个太子,即将继承王位,可以享受到至上的荣华富贵,无与伦比的尊荣,但是他看到,即便如此,仍然摆脱不了生老病死之苦,于是毅然抛弃一切,发愿不仅要解脱自己,还要拯救众生,这样一个大宏愿,正是…
《什么是八正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