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心作月
第14期七日禅賢宗法師答疑開示
杜柯整理
學員:如何把我們在這裏學到的觀點分享給親密的人,並讓他接受呢?
賢宗法師:分享觀點是好的,但要講究善巧方便,講究智慧,看你怎麼講對方能夠接受。有時候我覺得,說還不如做,假如你禅修後回去,對別人更有耐心,更善良,自己活的更快樂,他慢慢會被你這種狀態所吸引,這時候你再對他說你的觀點,他可能會接受。如果你一回去,就對他說這樣不對那樣不對,他就無法理解,而且覺得你是被*輪功洗腦了,他每天誠惶誠恐,這個家夥走火入魔了!所以,不要自己認爲對的東西,別人就一定認可你,要講究方式方法。
學員:俗話說商場如戰場,職場也如是,當你積極進取或上到某個位置時,會傷害到他人的利益,因而帶來很多煩惱、麻煩。請問師父,自省時,我們是否認爲這個煩惱就是“貪”,是因爲自己太貪心,所以才造就了這些煩惱?請師父開示。
賢宗法師:當你認爲別人占有這個位置,他做事不如你,或者往邪惡的方向發展,如果你真的是個非常有能力的人,當這個職務,會帶領大家往正道走,那這個時候,你竭盡所能義無反顧地把他幹掉,自己頂上去,是可以的。但如果你是出于虛榮心,去爭,去搶,去打擊別人,這個出發點就不對,出發點不正確,有時反而害了自己。要知道,當你把一個人拉下來的時候,實際上你是在底下做墊背的。大家一定要明白這一點,打仗,殺敵一千,自傷八百,就是這樣。
學員:我和老公每天都活在吵吵鬧鬧中,也不能離婚,我們感情很不和,怎麼辦?
賢宗法師:從現在開始,你把老公叫師兄。吵架,也是一種修行,他不斷打擊你,不斷傷害你,讓你度日如年,這就是修行,在逆境中更能鍛煉人。實際上,一個人糾結,傷害,磨難,這些都是最好的修行。我講一個案例,我們濮院羊毛衫做得最好的一家品牌叫淺秋,現在這個公司是老板娘在管。她以前來跟我分享的時候說,當初嫁給她的老公,她老公也有能力,不過不管公司,喜歡玩收音機。到了晚上,她忙了一天累得不行了,可老公卻精力旺盛得不得了,把一大堆收音機這個弄弄,那個弄弄,她怎麼也睡不著,跟他吵,也沒有結果。怎麼辦?難道要離婚嗎,要在一起過就得忍受,她就告訴自己,無論怎樣,我都要睡著,起初她給自己耳朵塞裏棉花,漸漸地,她可以不用棉花就能睡著了,通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和鍛煉,現在無論怎麼吵她照樣呼呼大睡。
如果你能修到這個境界,就和老公吵不起來。所以這個人,她能把企業做大,是有一定素質的,她的內心很開闊,人很善良,能理解別人,所以身邊對她很多不利的東西,都在這個過程中化掉了。家庭也是修行的場所,而且是個很重要的修行道場。古人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層層遞進,很有道理。你如果修身不夠,家庭都和諧不了,要想在人生的舞臺上做出多麼輝煌的結果,不可能的。家裏幾口人你都搞不定,作爲公司的老板,你更搞不定公司的人。小跟大是相應的。
所以,我們一件事做不好的時候,總是覺得社會不公平啊,人家不配合我啊,我的命運不好啊,等等,總把問題歸結給別人。實際上,反思的應該是自己,只有這樣去認識問題,你才有飛躍性成長和改變。
學員:我有一段婚外情,他對我很好,我們又不能在一起,怎麼辦?
賢宗法師:當你有其他感情的時候,對老公肯定不專一,這是必然,你不專一就會分心,然後不斷把他跟現在的老公比,在這種比較中,你的內心開始不耐煩,甚至失落,因爲你總是覺得外面的好,家裏的不好,遠的好,近的不好。人的本性是,沒得到的東西都是最好的,得到了就不珍惜。其實你真正走近他,如果和他結婚了生活在一起,你發現不是那麼一回事, 他沒有你想象的好。因距離而産生美麗吧,這就像人的皮膚,看起來很白,很細嫩,用放大鏡一照,毛孔粗糙,肮髒,難看死了。所以一個人真正走到你身邊和你生活,就等于你就拿放大鏡照著看了,所以你覺得他的毛病格外多,有這樣那樣的不是。這就是婚姻的實質。
事實上,婚姻對人生其實是一個巨大的修行,你能修的好,把身上的毛病習氣都去掉了。如果在結婚前沒有思想准備,你會很痛苦,很失望。所以我經常給別人開玩笑:看我沒有結婚多麼好!自己想12點起床,就12點起床,想7點睡覺,就7點睡覺,沒有人管我,想怎樣就怎樣,我很幸運啊。
學員:我和女朋友剛分手,一直走不出來,我們是一個公司的,即使暫時走出來,經常見到她,也會反複糾結,怎麼辦?
賢宗法師:感情這種事確實沒有辦法,痛在自己身上,別人沒法代替你。我給你說幾個方法做參考:第一,相信時間可以沖淡一切。這就像親人離世,開始十分痛苦,痛不欲生,到後來慢慢地,就淡了。這是自然規律,當然淡了不等于不痛,但起碼比開始那樣沒法忍受要好。第二,專門去看看他的缺點,不要老想著他的好,越想越痛的。第叁,趕緊再找一個,把空缺補上,天涯何處無芳草嘛?第四,去攻讀一個學位或出去旅行,把注意力轉移到另外方向。第五,觀想。可以試試白骨觀,想他死掉的樣子,蛆蟲從肉裏爬出來,全身流膿,發出惡臭,面目模糊,腐敗惡心,最後漸漸變成一堆骷髅……這樣想,你就不那麼要死要活地愛他了。
感情上的事,這種糾結,是人必須要經曆的,是你人生成長的必然過程,只有酸甜苦辣都經曆過,你的人生才能走向圓滿。沒有經曆過失戀的人,也可以說是一種遺憾。你就當交學費了。
學員:《楞嚴經》說,衆生以淫欲爲生死之本,請法師開示。
賢宗法師:芸芸衆生最根本的相同點在什麼地方?——比如有的人被人叫做畜生,就是因爲有這種生理需求,人和所有動物是一樣的,食色,性也。我們講生死輪回的根本是什麼,就是貪婪世間的五欲,欲望越嚴重的,到下叁道。越輕的,往上走。天人,也有欲望,但稀薄的多。所以你如果想了脫生死不受輪回,就要在這方面下功夫。
學員:今天不小心看到剃度出家,其中一個哭得稀裏嘩啦的,好可憐,年紀輕輕就出家了,上沒報父母之恩,下沒盡地主之誼,看著真叫人心酸,要出家爲什麼不小時候出家呢?或者在50歲以後也好……
賢宗法師:50歲以後?你是到寺院養老來了。小時候出家和中年出家,我覺得各有好處。我小時候就在寺廟裏長大,根植的深,所以對塵世的東西欲望很淡薄。中年出家,他經曆了一些人生閱曆之後,就有很多積澱,可能少走彎路。實際上,釋迦摩尼也是經曆了一段家庭生活和世事之後才出家的,他對世事的了解更深些。
但是,你把年紀輕輕出家叫做可憐,我反過來覺得,你很可憐。你要反省一下,這可憐是從何而起呢?你是用俗世的眼光去衡量這件事,你的尺子錯了,結果當然離譜。在沒有真正了解出家的意義和價值前說這話,我只覺得你無知。
學員:有不良情緒漫上心頭時,我總會找個借口發泄出去,這樣傷人又傷己,請問,如何真正從內心化解,找到內在的甯靜和快樂呢?
賢宗法師:別人能造成你內心的不平靜,你能被某種情感鉗製,原因何在?因爲你的心像一個杯子,太小了,一點水倒進去就滿了,不管是好的情緒還是壞的情緒,倒進去就滿了。如果你的心像江河湖海,像無盡的虛空,別人把一大堆垃圾扔進去,把萬噸貨輪倒進去,看都看不到。
所以要不斷觀照自己。剛開始時,可以要找一個發泄口,找個沒人的地方吼幾聲,去大哭一場,去踢一場球,去跑步,或者找個閨蜜傾訴,把你的垃圾倒給她,或者發給心理咨詢師,把垃圾倒給他……這都是正當的傾瀉。當然,我說過,這是你的心裝不下時權宜之舉,心大的人,一些不良的東西自己都消化了,何用發泄。
學員:皈依之後平時讀什麼書籍才能保持柔軟之心?
賢宗法師:我今天教大家的叁個基本功課,可以做下來。然後再看看佛教初級書籍,像《正信的佛教》啊,《佛陀的啓示》等等,隨著對佛教的了解深入,你的修習熏染越深,你的心就越來越柔軟,清淨,光明。
學員:禮盡88佛時,專注力在佛號上,還是在每一個動作上?
賢宗法師:應該是身心合一的,身體在拜,心裏在想,口裏在念,做到叁合一,這是最好的。
學員:怎樣能達到神滿不思睡?
賢宗法師:你入定,定力好了,精神就旺,就能做到神滿不思睡,可以一天只睡兩個小時,照樣精神煥發。
學員:我很欣賞你的願景、價值觀以及承諾,相信香海的明天會越來越好,請法師開示關于彌陀村的構想。
賢宗法師:彌陀村我們很早就有構思和設想,包括現在蓋的房子,都是養老的前提。但由于條件有限,我們現在還沒有做到完全的養老。我小時候在一個寺院,記得有30多個老人在裏面養老,每年孩子送一袋米到寺院來,寺院再種一點地,收一點香火錢,基本上就夠了。老人生病了,如果是平常的小病,寺院自己解決,如果大的病,就讓孩子過來看病。現在,中國的老齡化越來越嚴重,養老是個大問題,需要整個社會來解決,寺院,也應該是考慮的一塊。當然,作爲寺院,我們不可能接受所有的人,不是來者不拒,也會有一定的選擇。
學員:中國人講入土爲安,如果回家不能堅持吃素,把吃剩的動物骨頭掩埋一下,是不是要好一點?
賢宗法師:你認爲怎麼好就這麼弄,沒有絕對的好和不好。你有這個心,是很值得感動的。
學員:親人去世,或者做某些事心有余而力不足時,心裏很痛苦。本來自己也清楚這些是正常的,但心中的痛,就是不知道怎麼解脫?
賢宗法師:這事我也很有感觸。前幾年,我剃度的師父去世,他在病床上躺了七八年,每次回去我就知道他離開這個世界不遠了,所以就想盡辦法每年一到兩次回去看他。雖然無…
《是心作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