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自己才能看清自己
賢宗法師于北京聯天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開示(一)
楊正雄整理
企業長興之道
佛教裏面講緣分,有這個緣我們才能聚在一起,今天這堂課,你們想得到多少收獲,取決于你們的內心有多少需求,不是我講了多少你們就能得到多少,這個需要你們自己去領悟 。學習在于給的和受的雙方對接起來,才能結出果實,這個叫因緣聚會,世間萬物都是這樣,所以你們才是今天這堂課的主角。
今天我們講企業長興之道。佛教在這個世界應該是最長壽的一個組織,有兩千五百多年曆史,在這個曆史過程中沒有斷過,我們要從這個組織的內部去了解爲什麼它能持續那麼久,而我們的企業可能走了十來年就會覺得舉步維艱,爲什麼會這樣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去思考,我們要如何才能讓我們的企業走得更久遠?這個問題我之前也在上海的一個企業家論壇上講過,關于企業發展的問題,最終一定歸結到一個問題上:人。日本有一個叫“金剛組”的建築公司,是世界上曆史最悠久的企業,唐朝時候就已經成立,至今還在運營,它爲什麼會那麼長久?唐朝時一個韓國的施工隊到日本建廟,因爲技藝精湛,受到日本天皇的賞識,就留在日本發展,專門修建寺廟,有一次日本發生大地震,所有房屋都倒塌了,只有金剛組蓋的廟沒有倒塌,于是他們名聲大振,找他們蓋房子的人越來越多,日本曆史上最重要的兩座寺院,四天王寺和法隆寺都是金剛組蓋的。金剛組之所以屹立上千年不倒,就是因爲他們企業管理和技術都做得非常到位,施工中的每一磚每一瓦都會用心去建造。
人生活在這個世間,只要有一顆爲人服務之心,你對他人就有存在的價值,佛教之所以屹立兩千多年不倒,就是因爲它不是向人索取,而是爲人服務,佛教所提倡的每一件事都是利益衆生的,它是爲了普度衆生而存在的。我們看到政府門前都寫著一句話:爲人民服務。很多人把它當成政府的口號,我經常參加政府組織的各種會議,能夠深刻體會到他們時時刻刻在喊著民生問題。一個組織爲人民服務的越多,它的存在就越有價值,爲人民服務的越少,它的存在越沒價值。當我們在抱怨政府沒有給我們足夠多的照顧時,我們有沒有想一想,我們的企業又爲客戶提供了多少服務?我們爲消費者創造了多少價值。
你們要把這個課程當成一個思考的過程,而不僅僅只是坐在這裏聽講,你們要學著去思考自己的生活、事業、感情、人生,這就是禅宗裏面講的參禅。生活中無時無刻不需要參禅,比方說你們今天來這裏聽課,可能心裏還在挂礙著家裏的事、公司的事,沒有完全把它們放下,所以學習的過程中就不能完全安下心來,這樣的話你今天在這裏一天就白來了,你心煩氣躁的時候,你的心和身體永遠是遊離的,這樣的話你永遠無法讓自己獲得安甯,這是一種習慣,來這裏學習會這樣,回公司做事也會這樣,跟客戶談生意時還是會這樣,人如果不能安下心來,有什麼事情做得好呢?佛教裏面把心煩氣躁叫煩惱,煩惱就是身心不得甯靜的狀態,沒辦法誠服自己的心,我們沒辦法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可能你會想,誰不能做自己的主人?我想吃飯就吃飯,想睡覺就睡覺,想做事就做事,想休息就休息,哪不能自己做主,可問題是當你在做這些事的時候,你是心悅誠服樂在其中呢,還是叁心二意感到枯燥乏味?做不到你就不是你生命的主人。不能做自己的主人,你就會被各種各樣的事情驅趕著走,你追求名,你就變成名的奴隸,你追求金錢,你就變成金錢的奴隸,你追求權力,你就變成權力的奴隸。
孔子講過:正心、齊家、治國、平天下。所有問題都集中在一個點上:正心。原始的那個點,決定著後面的事情,正心決定著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如果你不能管理好自己的心,就不能管理好自己的行爲,管理不好自己的行爲,就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緒,你在生活中有情緒就會有矛盾,有矛盾你就帶不好你的團隊。你帶不好你的團隊,你就不可能把你的企業做到行業中的佼佼者,做不到佼佼者,你理想中的未來又要怎麼去實現?你要帶領你的企業走出一個怎樣的結果,這完全取決于你自己,你是這個企業的主人,也是你自己的主人。
一切的根源都在我們自己。家庭不和睦,員工不服管,心情不好,身體不健康,我們都認爲是外在的原因導致的,卻沒有好好反省自己,爲什麼那麼多人沒生病就你生病?要成爲生命的主人,我們就要不斷地反省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如何做自己的主人,一個方法就是參禅。禅宗有這樣一些命題很有意思:你是誰?你在哪裏?你往哪裏去?
面對兒女你是父母,面對父母你是兒子,面對同事你是朋友,面對上司你是下屬,面對下屬你是上司,今天在這裏你是學員,明天回到公司你是老板,所以大家有沒有好好思考這個問題,你是誰?不管你地位多高,你是多麼大的集團的董事長,當你坐上駕駛座的時候你就是個司機,你要把車開好,帶給大家安全,帶領大家抵達目的地。每個人都要認清楚自己的角色,你們回去後也可以向你們的員工問一問這個問題,不管你多麼優秀,不管你能力多麼強,今天掃地你就把地掃好,當你拿起掃把的這一刻,掃地就是你的工作,別的事情你都不用管,把地掃好才是你的職責。
別看掃地這件小事,每個人都會做,但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好,有的人掃出來的地會讓你覺得不舒服,有的人掃地卻能帶給你驚奇。你可能會覺得你是個老板,你的時間多麼寶貴,不應該去幹這種卑賤的活。我以前在普陀山教書,做過好幾份職務,除了教一門課程,還管紀律,我經常讓那些調皮的學生去打掃廁所,他們不樂意去做,每次都是隨便敷衍一下,廁所邊上的很多結塊都沒洗掉,後來我就帶著他們去洗,我親自洗給他們看,整整洗了叁四個小時候,把每一塊結塊都洗得幹幹淨淨,從那以後,這些調皮的學生都很自覺地去打掃,每次進到廁所都聞不到異味。
從掃地這件小事情上就可以看出一個人做事的態度,這就是“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的道理,我們要用這個理念去做事情,如果你手下的一個主管能用這個態度去做事情,那你手上的所有事情都可以交給他去做,你可以高枕無憂,反過來講,你不以這種態度去做事情,你就不可能把事情做到極致的完美。中國企業未來一定是屬于內心甯靜的企業家,只有內心甯靜的人,才可能把他的事業推向極致,這樣的人才有可能引領一個時代。但是我們目前的社會,充斥著一種一切以利益爲目標的思想,很多企業家在利益中迷失了自己。
你是誰?
你是誰?這句話你可以時刻去參它,參它的時候你才能准確地找到自己,人不可能什麼事情都能做好,只有適合你的事情你才能做好,有的企業家,看到什麼商機都想去抓住,房地産要做,餐飲業要做,影視業要做,所有事情他都覺得自己可以做好,自信滿滿地把鈔票投入進去,結果一無所獲。我們永遠只能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認爲別人能做的事情你也能做,不一定,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所處的社會背景,人脈和人生閱曆不同,適合做的事情也不同。
有一本書叫《成功可以複製》,我沒看過,因爲看到這個題目我就不想看,我覺得成功不可以複製,即使是同樣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人脈關系都會不同,更何況是不同的人。人的處境一直在不停地變化,你以前能做到的事情現在不一定能做到,現在不能做到的事情以後不一定也不能做到。上海交大有一些教授,他們對全世界成功的案例進行研究,把成功法展現給大家,很多人去向他們求教,結果發現,同樣的方法別人成功了,可爲什麼在我這裏不行。
時間、地點、管理團隊都不一樣,方法怎麼會一樣呢?人要把事業做好,首先就要把自己的人生經營好,要不斷地參自己的人生,認清自己適合做什麼,自己處在什麼樣的一種環境中。要時刻問自己,我是誰?找到適合的你才能活出最好的你,成功要從自己的內心去找答案,而不是向外面尋找。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希望大家好好參悟自己,不但要參悟自己的人生,也要用這樣的思想去教導你們的孩子,要讓他們按自己最強的方面去發展自己,這樣他的一生就能綻放出卓越,也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獲得成功。有一次我問一個教授朋友,我們的國力那麼強,清華北大在全世界排名應該靠前的吧?他說沒有,清華北大在全球排名一百七十名前後,我覺得很難不可思議,我們的國力那麼強,教育水平卻那麼低。後來我想想,這是因爲我們的大學管的太多了,沒有給孩子思想自由的空間,一個人如果思想被緊緊約束著,怎麼會有創造力呢?
父母教育孩子,如果總是對他們的思想進行壓製,把他管教成完全聽話的機器,叫他讀書他就讀書,叫他吃飯他就吃飯,叫他睡覺他就睡覺,以這種方式教育出來的孩子,最多就只是和你一樣,很難超過你。你是希望你的孩子僅僅和你一樣呢,還是希望比你更卓越?孩子要比你更卓越,就會做出你想象之外的事情出來,當他們做出你無法理解的事情的時候,你是包容、鼓勵還是打壓?人的創造力和超越感是與叛逆聯系在一起的,一個沒有叛逆的人不可能做出卓越的成就。
前兩天我去參加浙江省佛學院挂牌儀式,有個師父跟我講,說中國的佛教很危險,西方的基督教很盛行,西藏的密宗也大量傳播過來,日益威脅著漢地佛教的發展。我說沒有關系,基督教會隨著西方國力的衰弱慢慢退出曆史舞臺,西藏的密宗早就在唐朝的時候就傳入漢地了,爲什麼最終反被禅宗取代了呢?我們漢族人喜歡簡潔,就像我們的企業,要是能把繁瑣的東西做得簡單好用,你的企業一定辦得很成功,一個東西要既複雜又好用,那是很矛盾的。禅宗裏面有一句話:“我祖法門,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就是說道理要直截了當地指到人的內心,讓你達到頓悟的境界,當下就讓你開悟。…
《放下自己才能看清自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