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放下自己才能看清自己▪P2

  ..續本文上一頁

  古代有很多禅師,跟學生的關系親密到什麼程度,爲了促使學員開悟,可以讓學員拿著棍子去敲他的腦袋,讓他們感受那份樂趣,按我們通常的看法,學生怎麼可以打老師,可是禅師們把學員的開悟看得比什麼都重要,他們對不同的學員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所以翻開禅宗曆史,你會發現沒有一個祖師大德開悟的場景是跟別人相同的。同樣的道理,我們對孩子的教導,對員工的管理,都應該因人而異。所以我們要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去追尋自己的目標。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快樂的人生,都在追求智慧和成功,都在追求幸福和理想,可爲什麼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呢?就是因爲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成功是不可以複製的。

  我有一次跟朋友開玩笑說,創新其實很簡單啊,我們寺院的建設、布局和發展,完全是顛覆了傳統寺院模式的,這就是創新。我們的創新來自哪裏?我今天來給大家講解一下這個問題,其實這一點都不是問題。其實創新就來自于你的企業所服務的人群,看他們對你的産品有多少需求,你現在可能已經滿足了百分之四十的人的需求,還有百分之六十你還沒滿足,如果你努力去滿足所有人,雖然不能達到百分之百,但也可以做到百分之八十,你怎麼樣去滿足他們的需求,這個就是創新。作爲一個企業,你有沒有想著讓你的産品去超出客戶的期待,如果你能往這方面去努力,滿足百分之六十客戶之後的所有産品都可以算作是你的創新。

  有一部電影叫《死亡詩社》,你們可以看一下,它講述的是美國曆史上一位很有名的老師,他用一種打破傳統的方式教育學生,給美國高校帶來了一種思想自由的時代之風。我上過一個教育課程,那個老師的教育方法也很創新,它在教室裏拉了兩條膠帶,標上AB,要求學員從A走到B,但是走的方式不能跟別人相同,最後你知道嗎?我們兩個組走了十幾次沒有人是雷同的,可能在你們看來這簡直不可思議,人走路的方式不就是固定的那幾種嘛,可是我們還真的走出了很多種不同的方式,你們知道我們是怎樣做到的嗎?有的人縮著頭走,有的人跳著走,有的人脫衣服走,有的人唱著歌走,各種各樣的方式都有,好像在那種環境裏面人的思維放開了,什麼樣的方法都想得出來,所以說方法是無止境的,只要你敢去想象,一切可能都會發生,很多人總是覺得哪些事必須要怎麼去做,這樣一來你就把自己的路給堵死了,哪來的創新思維?

  我們萬佛殿裏供奉的萬手觀音,很多人聽起來可能詫異,只聽說過千手觀音,哪裏聽說過什麼萬手觀音,可是我們這個設計圖在上海參展的時候獲得過創新獎。我們在千手觀音的原型上,擴展出去,構成觀音海,這種視覺震撼是前所未有的。再比如我們寺院做的禅修,古代的禅修是參煩惱,了生死,參悟道,我們的禅修是讓每一個企業家參自己,參自己昨天做了什麼,哪些事情做得對,哪些事情做得不對,遇到難題要怎麼樣去解決。你想清昨天,就能做好今天,做好今天就能計劃好明天。現在參禅就參你自己遇到的問題,只有這些問題能使你改變自己,完善自己,這樣的參禅才是我們應該持續去做的。

  日本的稻盛和夫在六十歲的時候把所有職務卸下來,出家了叁年,又還俗任日航集團董事長,他在短短的時期內將快要破産的日航集團扭虧爲盈,成爲全球十大航空公司之一。他是怎麼做到的?我覺得他這個人名副其實就是日本的經營之神,一個經營之神還要卸下職務來參透生死,而我們普通人呢?還整天糾結于名利,在世俗的世界裏苦苦掙紮,爲什麼我們的思想還被那麼多東西束縛著而得不到解放?一個人能走出自己獨特的生命軌迹,一定來自于他對世界、對人生解讀方式的獨到。不要覺得佛學跟企業沒有關系,我覺得世間一切都是相通的,不通的是我們的心,沒有達到道的層面去通達世間一切。所以訓練自己內心強大的境界是我們每個人要努力的。

  你在哪裏?

   你走過了人生多少曆程,你的人生還能走多久?你在家庭中排行老幾,你在社會中處于位置?你所處的角色是什麼?你的企業在你的行業裏,在當地的企業中、在浙江省、在中國,排名第幾?幾年前我去臺灣學佛,觀察了臺灣佛教的發展狀態,當時我就在想,如果我們這個道場在臺灣,我能不能把它發展好,我能把它發展到什麼程度?我們要怎麼樣來做好自己?是從今天開始走出自己的風格來,還是一味地照搬他們?如果做事情沒有創新,不做出自己的風格,你就無法在這個社會中立足,你的事業總有一天要被別人所取代。我想的最多的,不是跟臺灣的佛教去比,也不是跟大陸的佛教去比,說大一點,我是站在世界宗教的高度來發展我們的道場的,是從佛教的本質出發去利益衆生。你爲什麼值得存在?因爲別人需要你。我們發展企業,是想著去利益衆生,還是賺一分是一分?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成爲大海的一份子,才不會幹涸。

  如何讓你這個人體現出普世的價值,你就要讓你的思想、使命跟這個國家、民族和世界結合在一起,只有這樣你才永遠不會被社會淘汰,可能你會覺得這句話很大,跟你做企業沒多大關系,跟你的業績也沒多大關系。可是沒有高遠的志向和眼光,你的企業就不可能永不終結地發展下去。很多人來我們寺院經常問我這個問題:師父,你們寺院的香火旺不旺?我說我從來不會去想這個問題,我只知道來我們寺院的快遞來來往往忙不過來,因爲我們每天有很多書籍寄去給全國各地的香客,我們的義工在網上買很多東西。對于寺院內部的事情,我只知道這些,其余我都是在研讀經文和出去講課,我很願意跟大家分享我所知道的東西。

  人的眼睛之所以長在頭上,就是要我們看的高遠一點。世界每天都在變,我們的眼界如果還停留在幾十年前,如何能在這個世間立足,我們小時候還看黑白電視,可是我們的下一代也許連黑白電視長什麼樣都不知道了,再往後發展,彩色電視長什麼樣都不知道了,液晶電視長什麼樣也不知道了。不瞞你們說,我都十多年沒看電視了,別人送了我一個放在我房間裏,從來都沒有挂起來過,我覺得用電腦、手機就已經足夠了。社會一直在進步,我們的思維如果不跟上時代的步伐,不被淘汰才怪。我們香海讀書會每個月推薦的書籍,各行各業都有涉及,不單單是佛教類的,基督教、道教、物理、電子商務類的書籍都有推薦,我希望我們的讀者能站在一個更高的層次去看待這個世界,只有具備這樣的眼光,你才能帶領你的企業走向時代的最前沿。

  未來的人類要想健康長壽地生存下去,一定是建立在人和人之間的和諧關系上,如果不斷地把仇恨和民族問題升級,這個世界肯定要出問題。我們的企業、研究、管理、資源、能力、創新,在這個時代處于一種什麼樣的狀態?當你定位不好自己,你永遠找不到自己,你就會迷失自己,你看到權力好就去追求,看到金錢好就去追求,世界上所有好的東西你都想去占有,你不是當官的料你還要去官場擠,你不是經商的料你還有去做生意,到最後一敗塗地,你適合做高管你就做好高管,適合做藝術創作你就做好你的藝術創作,喜歡做飯就做飯,喜歡植樹就植樹。我們認識不到自己就會浪費了自己,只有當認識到自己,你才能創作出完美的自己。

  做企業的時候,對身邊的人沒有耐心,只要有點小毛病就要把它炒掉,整天想著把全世界最好用的人才籠絡到自己旗下,既聰明能幹又任勞任怨,天天加班還不用加班費,對你唯命是從,有這樣的人還叫人嗎?以這樣的心量辦企業,你辦得好嗎?這是不可能的,你與其去想這些不可能的事情,爲什麼不把心用來思考怎樣把身邊的人用到最好。爲何不努力去提高自己的修養?《金剛經》裏有一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慧能聽到這句話時大徹大悟。什麼叫住?住而非住,非住而住。

  老板非老板是名老板。要怎樣來理解這句話呢?就是要先否定自己,你才能看清自己,然後再進一步肯定自己,你不能時刻想著你是老板,當你回家你就是個丈夫,面對孩子你是個父親,面對父母你是個兒子,你不總是老板,在不同的場合你的角色也在變,你不能總是以一種老板的心態來面對世間萬物,你應該認清自己所處的狀態,所扮演的角色,放下自我,否定是爲了更好的肯定,真正的老板是可以放下老板的架子和尊嚴的。中國有一句古話叫:“丈夫之心。”這句話也可以說丈夫非丈夫是名丈夫,一個丈夫在面對妻子時你只有放下架子,關心她,愛護她,你才能稱得上一位真正的好丈夫,一個男子漢,你可以無限強大,但是在弱小者面前你要有仁慈之心,要顯現出人性中柔美的一面,這樣你才能稱得上大丈夫,不然你就是一個莽夫。

  非丈夫其實是一個破的過程,破是爲了更好地立,不破不立。就像有個人得癌症,本來可以活叁四年,最後只活了叁四個月,爲什麼,就是因爲怕,一旦處在怕的狀態下,身體就會加速惡化,即使住進醫院,也難以挽救過來,所以只有把生死看開來,你才能坦然去面對自己所處的狀態,一旦有了坦然之心,你的身體就會慢慢變好,到最後不但不會那麼早死去,反而能活得更久,這就是不破不立。

  我以前在甯海住持一個寺院,有一個老人家有一天身體不舒服去醫院檢查,醫生告訴他是肝癌晚期,活不了幾個月了,他在修淨土法門,他回來後沒有去醫院住院,也沒有開藥吃,而是更加用心修行,每天早晨起來沖一個涼水澡,換上壽衣壽褲,躺在壽床上念阿彌陀佛,念到晚上,阿彌陀佛沒有把他接走,第二天接著再來。現在十年過去了,他還沒走。這就是置于死地而後生活生生的例子。我們做企業,也應該有這種精神,把所有的雜念都抛下,安心做事,所有事情都會慢慢被解決掉。不要貪著眼前的利益,不要糾結目前所遇到的問題,把所有東西都放下,你才能突破自己,日益進步。這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道理。

  在公司你是一位老板,但是離開公司你未必還是一位老板,當被別人冷落的時候,你能不能沈住氣?你能不能放下你的架子?一個好的企業家是不會誇功的,不會因爲得不到足夠的尊重就暴跳如雷。並不會說捐助一所學校,就要那所學校的所有師生對你唯唯諾諾,這是一種乞丐心理,用乞丐心理是辦不好企業的。

  中國曆史有一個空古絕今的帝王,唐太宗,他每次被魏征說得面紅耳赤下不了臺的時候,他都能夠忍受他,虛心聽取他的建議,他能放下自己的天子之尊,集思廣益,體察民情,所以才有天可汗的偉大君王之稱,他的成就來自于皇帝非皇帝的心境。他能夠否定自己的地位,從而把自己提升到了一個更高的位置。做皇帝都能放下尊嚴,你爲什麼就放不下呢?

  當我們不能容忍別人缺點的時候,第一個要反省的就是我們的格局不夠大,無法忍受別人對你絲毫的不恭敬。喜歡聽好話是人性的弱點,但是能聽進逆耳之言,是你蛻變的過程。包括我也喜歡聽好話,聽到好話我也開心,可是當我聽到逆耳的話時,我覺得那是對我的一個提醒,對方提醒了我的缺點,促使我去改變,這難道不也是一件很值得慶幸的事情嗎?人要學會否定自己,當你能以一種挽救倒閉企業的心態來做企業時,你的企業反而經營得更久,當你以一種坦然的心態來面對生死時,你往往能活得更久,當你放下面子的時候,你就不會糾結于面子。

  

《放下自己才能看清自己》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無上微妙在禅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