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放下自己才能看清自己▪P2

  ..续本文上一页

  古代有很多禅师,跟学生的关系亲密到什么程度,为了促使学员开悟,可以让学员拿着棍子去敲他的脑袋,让他们感受那份乐趣,按我们通常的看法,学生怎么可以打老师,可是禅师们把学员的开悟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们对不同的学员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所以翻开禅宗历史,你会发现没有一个祖师大德开悟的场景是跟别人相同的。同样的道理,我们对孩子的教导,对员工的管理,都应该因人而异。所以我们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追寻自己的目标。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快乐的人生,都在追求智慧和成功,都在追求幸福和理想,可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呢?就是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成功是不可以复制的。

  我有一次跟朋友开玩笑说,创新其实很简单啊,我们寺院的建设、布局和发展,完全是颠覆了传统寺院模式的,这就是创新。我们的创新来自哪里?我今天来给大家讲解一下这个问题,其实这一点都不是问题。其实创新就来自于你的企业所服务的人群,看他们对你的产品有多少需求,你现在可能已经满足了百分之四十的人的需求,还有百分之六十你还没满足,如果你努力去满足所有人,虽然不能达到百分之百,但也可以做到百分之八十,你怎么样去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个就是创新。作为一个企业,你有没有想着让你的产品去超出客户的期待,如果你能往这方面去努力,满足百分之六十客户之后的所有产品都可以算作是你的创新。

  有一部电影叫《死亡诗社》,你们可以看一下,它讲述的是美国历史上一位很有名的老师,他用一种打破传统的方式教育学生,给美国高校带来了一种思想自由的时代之风。我上过一个教育课程,那个老师的教育方法也很创新,它在教室里拉了两条胶带,标上AB,要求学员从A走到B,但是走的方式不能跟别人相同,最后你知道吗?我们两个组走了十几次没有人是雷同的,可能在你们看来这简直不可思议,人走路的方式不就是固定的那几种嘛,可是我们还真的走出了很多种不同的方式,你们知道我们是怎样做到的吗?有的人缩着头走,有的人跳着走,有的人脱衣服走,有的人唱着歌走,各种各样的方式都有,好像在那种环境里面人的思维放开了,什么样的方法都想得出来,所以说方法是无止境的,只要你敢去想象,一切可能都会发生,很多人总是觉得哪些事必须要怎么去做,这样一来你就把自己的路给堵死了,哪来的创新思维?

  我们万佛殿里供奉的万手观音,很多人听起来可能诧异,只听说过千手观音,哪里听说过什么万手观音,可是我们这个设计图在上海参展的时候获得过创新奖。我们在千手观音的原型上,扩展出去,构成观音海,这种视觉震撼是前所未有的。再比如我们寺院做的禅修,古代的禅修是参烦恼,了生死,参悟道,我们的禅修是让每一个企业家参自己,参自己昨天做了什么,哪些事情做得对,哪些事情做得不对,遇到难题要怎么样去解决。你想清昨天,就能做好今天,做好今天就能计划好明天。现在参禅就参你自己遇到的问题,只有这些问题能使你改变自己,完善自己,这样的参禅才是我们应该持续去做的。

  日本的稻盛和夫在六十岁的时候把所有职务卸下来,出家了三年,又还俗任日航集团董事长,他在短短的时期内将快要破产的日航集团扭亏为盈,成为全球十大航空公司之一。他是怎么做到的?我觉得他这个人名副其实就是日本的经营之神,一个经营之神还要卸下职务来参透生死,而我们普通人呢?还整天纠结于名利,在世俗的世界里苦苦挣扎,为什么我们的思想还被那么多东西束缚着而得不到解放?一个人能走出自己独特的生命轨迹,一定来自于他对世界、对人生解读方式的独到。不要觉得佛学跟企业没有关系,我觉得世间一切都是相通的,不通的是我们的心,没有达到道的层面去通达世间一切。所以训练自己内心强大的境界是我们每个人要努力的。

  你在哪里?

   你走过了人生多少历程,你的人生还能走多久?你在家庭中排行老几,你在社会中处于位置?你所处的角色是什么?你的企业在你的行业里,在当地的企业中、在浙江省、在中国,排名第几?几年前我去台湾学佛,观察了台湾佛教的发展状态,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我们这个道场在台湾,我能不能把它发展好,我能把它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要怎么样来做好自己?是从今天开始走出自己的风格来,还是一味地照搬他们?如果做事情没有创新,不做出自己的风格,你就无法在这个社会中立足,你的事业总有一天要被别人所取代。我想的最多的,不是跟台湾的佛教去比,也不是跟大陆的佛教去比,说大一点,我是站在世界宗教的高度来发展我们的道场的,是从佛教的本质出发去利益众生。你为什么值得存在?因为别人需要你。我们发展企业,是想着去利益众生,还是赚一分是一分?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成为大海的一份子,才不会干涸。

  如何让你这个人体现出普世的价值,你就要让你的思想、使命跟这个国家、民族和世界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你才永远不会被社会淘汰,可能你会觉得这句话很大,跟你做企业没多大关系,跟你的业绩也没多大关系。可是没有高远的志向和眼光,你的企业就不可能永不终结地发展下去。很多人来我们寺院经常问我这个问题:师父,你们寺院的香火旺不旺?我说我从来不会去想这个问题,我只知道来我们寺院的快递来来往往忙不过来,因为我们每天有很多书籍寄去给全国各地的香客,我们的义工在网上买很多东西。对于寺院内部的事情,我只知道这些,其余我都是在研读经文和出去讲课,我很愿意跟大家分享我所知道的东西。

  人的眼睛之所以长在头上,就是要我们看的高远一点。世界每天都在变,我们的眼界如果还停留在几十年前,如何能在这个世间立足,我们小时候还看黑白电视,可是我们的下一代也许连黑白电视长什么样都不知道了,再往后发展,彩色电视长什么样都不知道了,液晶电视长什么样也不知道了。不瞒你们说,我都十多年没看电视了,别人送了我一个放在我房间里,从来都没有挂起来过,我觉得用电脑、手机就已经足够了。社会一直在进步,我们的思维如果不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淘汰才怪。我们香海读书会每个月推荐的书籍,各行各业都有涉及,不单单是佛教类的,基督教、道教、物理、电子商务类的书籍都有推荐,我希望我们的读者能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去看待这个世界,只有具备这样的眼光,你才能带领你的企业走向时代的最前沿。

  未来的人类要想健康长寿地生存下去,一定是建立在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上,如果不断地把仇恨和民族问题升级,这个世界肯定要出问题。我们的企业、研究、管理、资源、能力、创新,在这个时代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当你定位不好自己,你永远找不到自己,你就会迷失自己,你看到权力好就去追求,看到金钱好就去追求,世界上所有好的东西你都想去占有,你不是当官的料你还要去官场挤,你不是经商的料你还有去做生意,到最后一败涂地,你适合做高管你就做好高管,适合做艺术创作你就做好你的艺术创作,喜欢做饭就做饭,喜欢植树就植树。我们认识不到自己就会浪费了自己,只有当认识到自己,你才能创作出完美的自己。

  做企业的时候,对身边的人没有耐心,只要有点小毛病就要把它炒掉,整天想着把全世界最好用的人才笼络到自己旗下,既聪明能干又任劳任怨,天天加班还不用加班费,对你唯命是从,有这样的人还叫人吗?以这样的心量办企业,你办得好吗?这是不可能的,你与其去想这些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不把心用来思考怎样把身边的人用到最好。为何不努力去提高自己的修养?《金刚经》里有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慧能听到这句话时大彻大悟。什么叫住?住而非住,非住而住。

  老板非老板是名老板。要怎样来理解这句话呢?就是要先否定自己,你才能看清自己,然后再进一步肯定自己,你不能时刻想着你是老板,当你回家你就是个丈夫,面对孩子你是个父亲,面对父母你是个儿子,你不总是老板,在不同的场合你的角色也在变,你不能总是以一种老板的心态来面对世间万物,你应该认清自己所处的状态,所扮演的角色,放下自我,否定是为了更好的肯定,真正的老板是可以放下老板的架子和尊严的。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丈夫之心。”这句话也可以说丈夫非丈夫是名丈夫,一个丈夫在面对妻子时你只有放下架子,关心她,爱护她,你才能称得上一位真正的好丈夫,一个男子汉,你可以无限强大,但是在弱小者面前你要有仁慈之心,要显现出人性中柔美的一面,这样你才能称得上大丈夫,不然你就是一个莽夫。

  非丈夫其实是一个破的过程,破是为了更好地立,不破不立。就像有个人得癌症,本来可以活三四年,最后只活了三四个月,为什么,就是因为怕,一旦处在怕的状态下,身体就会加速恶化,即使住进医院,也难以挽救过来,所以只有把生死看开来,你才能坦然去面对自己所处的状态,一旦有了坦然之心,你的身体就会慢慢变好,到最后不但不会那么早死去,反而能活得更久,这就是不破不立。

  我以前在宁海住持一个寺院,有一个老人家有一天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是肝癌晚期,活不了几个月了,他在修净土法门,他回来后没有去医院住院,也没有开药吃,而是更加用心修行,每天早晨起来冲一个凉水澡,换上寿衣寿裤,躺在寿床上念阿弥陀佛,念到晚上,阿弥陀佛没有把他接走,第二天接着再来。现在十年过去了,他还没走。这就是置于死地而后生活生生的例子。我们做企业,也应该有这种精神,把所有的杂念都抛下,安心做事,所有事情都会慢慢被解决掉。不要贪著眼前的利益,不要纠结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把所有东西都放下,你才能突破自己,日益进步。这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道理。

  在公司你是一位老板,但是离开公司你未必还是一位老板,当被别人冷落的时候,你能不能沉住气?你能不能放下你的架子?一个好的企业家是不会夸功的,不会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尊重就暴跳如雷。并不会说捐助一所学校,就要那所学校的所有师生对你唯唯诺诺,这是一种乞丐心理,用乞丐心理是办不好企业的。

  中国历史有一个空古绝今的帝王,唐太宗,他每次被魏征说得面红耳赤下不了台的时候,他都能够忍受他,虚心听取他的建议,他能放下自己的天子之尊,集思广益,体察民情,所以才有天可汗的伟大君王之称,他的成就来自于皇帝非皇帝的心境。他能够否定自己的地位,从而把自己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位置。做皇帝都能放下尊严,你为什么就放不下呢?

  当我们不能容忍别人缺点的时候,第一个要反省的就是我们的格局不够大,无法忍受别人对你丝毫的不恭敬。喜欢听好话是人性的弱点,但是能听进逆耳之言,是你蜕变的过程。包括我也喜欢听好话,听到好话我也开心,可是当我听到逆耳的话时,我觉得那是对我的一个提醒,对方提醒了我的缺点,促使我去改变,这难道不也是一件很值得庆幸的事情吗?人要学会否定自己,当你能以一种挽救倒闭企业的心态来做企业时,你的企业反而经营得更久,当你以一种坦然的心态来面对生死时,你往往能活得更久,当你放下面子的时候,你就不会纠结于面子。

  

《放下自己才能看清自己》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无上微妙在禅行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