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要外圓內方,就是說,雖然圓滿不全是圓滑,圓滑也不能丟失原則。我們心中一定要有一些原則,永遠都不要去違背,有些事永遠都不可以去做。
內心不可改變的東西,就是我們爲人生埋下的種子。你種一棵草的種子,怎麼呵護都不可能長成樹苗,但是你種上一顆樹的種子,開始它可能只是像草一樣發芽,甚至比草長得更慢,但是經年累月的生長,他就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這就是因果,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你們做事情總是追求自身最快的利益,也許你通過一些手段得到了利益,但這種利益是長久的嗎?比如一個人賭博贏了錢,買名車豪宅,眼看多麼風光,可是這種風光會永遠保持下去嗎?錢財往往是這樣,從哪裏來就要往哪裏去,愛賭博的人會因爲贏錢就洗手不幹嗎?他繼續去賭,遲早要輸得血本無歸。這是人性的貪婪決定的。
汗水換來的東西,你會珍惜;不期之財,揮之如土。有很多老板,現在拼命掙錢,只是爲了孩子不要像他們一樣受苦,你們覺得這種觀念正確嗎?我覺得未必。這是在剝奪孩子體驗人生的機會。要讓孩子親身去體驗創業的艱難,你的錢是自己一分一毫掙來的,你自然不會揮霍,你孩子的錢是從你這裏來的,他會像你這樣珍惜嗎?我們做事情,培養孩子也好好,做企業也好,對待每一個人也好,都要經常去思考,爲什麼事物以這樣的規律存在?就好比一棵樹,如果是自然生長的,它就經受得起風雨,因爲它的根深深紮進了泥土,堅不可摧;可如果是從一個地方轉種到另一個地方,一陣大風就把它吹倒。大家仔細想想,你的企業是不是這樣,你像養孩子一樣把公司一點點做起來,賺來的每一分錢都是自己的心血,你就會特別的珍惜,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會小心謹慎。如果這些錢是你買六合彩得來的,可能你在做投資的時候就不會考慮那麼多,別人在你面前隨便鼓吹一下哪個項目賺錢,你可能毫不猶豫地就把錢投進去了,因爲那些錢不是你一分一毫掙來的,你對它沒感覺。
這幾年中國的企業家都有一種念頭,認爲賺錢太容易,特別是做房地産的,小投大賺,包盈不虧。因爲錢太好賺,大家的膽子都特別大,做投資特別財大氣粗,毫不考慮結果。一個日本朋友跟我說,你們中國的企業家實在太豪爽,有一種酒在日本賣幾萬元一瓶,我們每次吃飯都只敢買一瓶,一點一點的品,他一次就買一箱,還叫我們放開地喝。那個日本朋友問那個中國企業家,你是怎麼掙錢的?企業家說他以前是小鎮上的一個郵遞員,幾年前花十萬塊錢在鎮上買了一塊地皮,蓋了樓房,遇上房地産熱,賣得幾千萬元錢。他又把掙得的這幾千萬拿去投資房地産,後來成爲身家幾十億的大富豪。
實際上這個企業家發財更多是由于趕上房地産熱,但他覺得完全是憑自己的能力賺來的,他總認爲自己的智慧和管理水平高人一等,沒有意識到經濟政策給他帶來的機遇。就好比豬本來不會飛,但是遇上臺風就會飛,它一位自己飛起來了就是老鷹,但實際在別人看來它還是豬。作爲企業家,富了不要得意忘形,要想想這種富裕是從哪裏來的,國外有許多百年企業,在經濟蕭條的時候也能做得很好,這樣的企業一定是在文化和管理上下了很大功夫的。日本有一種傳統的商業理念,至今還在盛行,他們認爲做生意就是像農夫種田一樣,起早貪黑,春天把種子撒在田裏,細心照看,鋤草施肥,秋天收割,收割完成後留下一些明年吃,再留下明年播撒的種子,其余的賣掉,買來油鹽醬醋和其他生活用品,一年過去了,第二年開始又重複去年的工作,播種、鋤草、施肥、收割。他們認爲做企業也是這樣,本本分分地經營,盈利和投資的比例永遠是協調的。
這種理念在我們聽來好像有點不可思議,事實上日本很多企業到現在還是這樣經營的,自己一點一點積累財富,小心地投資。這跟中國企業不太一樣,很多中國企業家就算虧了也要大筆貸款來做新的投資,賺到錢以後就窮奢極欲。我以前在深圳參加BSE課程,是林偉賢先生辦的課程。八天八夜,魔鬼般的訓練,每天睡覺不超過兩個小時,很多學員都熬不住,中途退出的有不少,但是有一位來自新加坡的老太太卻堅持到了最後,讓大家深爲歎服。在這種緊張的環境中,人的進步非常快,我叁天學會了遊泳,因爲我們組的十二個人一直盯著我,學不會就拖了整個組的後腿,那期間累得很多人站著都能睡著。
做企業一定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不是看見別人做什麼也跟著去做什麼,每一個成功人物,他都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比爾蓋茨做軟件起家,你做軟件不一定能起家,馬雲做電子商務成功,你做電子商務未必能成功。成功的思維可以借鑒,但是成功未必可以複製,出門往哪邊走,每個人都不一樣。千百人創業,成功的只有幾個,大部分都失敗,爲什麼會這樣?因爲大家所處的時代不同,環境不同,每個人自身的因素不同。
每個人最好能安于自己的狀態,我們要向德國人學習專注的品質,專注于每一件事,把每一件事做好,做到世界第一,只要你把心安下來,即便是一個小小的零件都能做到極致,不要整天想今年要投資多少,收入要翻幾番。有的人被一些商業培訓師隨便一鼓動,就忘乎所以,瘋狂地投資,完全不考慮結果。有句話說,要讓一個人毀滅,首先讓他發狂。很多企業的倒閉,就是老板發狂的結果,隨便掙到一點錢,心就開始膨脹。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把自己的心安住,不要去追求快,應該追求穩,追求精,精品才是我們未來要發展的目標。
中國所有精英都是在商界裏,精英如果在政治裏就把自己廢掉了,商界是一個培養精英的樂土。在座的商業精英們要不斷去培福,培福就是以人爲善,就是安下心來把自己的事做好,要讓消費者覺得在整個行業中我們的産品是最好。那我們要怎樣去培植福報呢?打坐是其中一種。你們千萬別小看打坐,如果拿道理跟打坐比,道理只占一分,打坐占九十九分,不要認爲它那麼簡單,實際上它可以改變我們的心靈和潛意識,會改變我們以往對世界的看法。你們來這裏學到了打坐的方法,但這只是第一步,怎麼樣去堅持,還要看你們自己。
打坐也叫禅定,禅就是靜慮,當我們的心靜下來以後,我們的思維會變得清晰,我們能更好地看到事物的本質。就好比有一天你身邊的朋友突然對你破口大罵,讓你很委屈,你感到莫名其妙,但你只是看到他這樣對你,卻沒有看到他爲什麼這樣對你,他罵你也是長期的負面情緒積累的結果,如果你能早一點看到自己的問題,並改過來,就可以把事情早點平息,也許一個微笑和關懷,就能改變他的負面情緒,他就不會對破口大罵,而是笑臉以待。所有突發性事件都是事情一點一點積累的結果,我們只有先把握住事情發展的過程,才能把握住事情的結果。你能認識到事情的本來面目,再大的問題都不是問題。所以我們每天要進行靜坐。
去繁求簡,幸福之巅
人往往都是這樣,很多時候我們想往東走,最後卻往西走,爲什麼會這樣呢?因爲你的感覺在不斷牽著你往背離本心的方向走,一個人如果總是被外面的東西牽著走,跟動物有多少區別?人都有動物的一面,但是每個人的內心都會有一個價值引導著自己往理性方向走,使人區別于動物。這幾年爲什麼大江南北的人都喜歡吃麻辣火鍋,口味重到怎麼都滿足不了,就是因爲大家內心浮躁,靜不下來,一個內心清靜的人往往喜歡清淡的口味,喜歡高雅的音樂,古人爲什麼喜歡彈古筝,有時琴音低到根本聽不見了,可是人們還聽得出神,就是因爲大家在尋找一種甯靜,那種清幽的琴音需要內心甯靜才聽得見。現代人都在聽什麼音樂,震得天花板都要掉下來的那種,大家都愛逛酒吧、迪廳,都在用動感十足的音樂麻痹自己的神經。我整個人比較喜歡安靜,我經常一個人開車外出,車裏什麼音樂也不放,就靜心享受那份安甯,我也喜歡一個人獨處,可以安安靜靜地思考一些問題。
大家要把打坐當成一種生活習慣,每天去做,把打坐的能量輻射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開車也好、走路也好、工作也好、休息也好,都要像打坐一樣把心專注于一個點上,安安靜靜地去完成手中的事情。晚上散步也是一種修行,去享受那種緩慢、自在、安詳和甯靜。吃飯也是一種修行,每一粒米飯都認認真真地品嘗,生活中處處都是修行,只要靜下心來,你會發現生活中到處充滿歡樂,這種歡樂來自于我們內心的清涼,有修行的人不會因爲別人的嗔恨心而感到煩惱,你只會覺得這個人太可憐了,怎麼會如此憤怒呢?你是一堆柴,隨便一點火源都能把你燒掉,你是一堆石頭,別人即使在你身上倒汽油也燒不掉你,這就是修行。你要帶領你們公司所有的員工走上一條修行的道路,告訴他們,公司就是一個道場,工作中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一種修行,都是在圓滿你的人生。
在生活中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感恩,別人向你求教,你要感謝他給你講課的機會,別人向你求字你要感謝他給你練字的機會,老公喜歡吃你做的飯你要感謝他認可你做飯的技能,孩子要你給他洗尿褲你要感謝他給你爲他付出的機會。一個心存感恩的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是美好的,身邊每一個人都來成就他,有這種心態你就是生活在西方極樂世界中。但是大部分人不會這麼覺得,而是抱怨別人什麼事都讓他做,覺得自己又不是給人做牛做馬的。去做利益別人的事情,應該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悅感,而不是抱怨。吃得起虧的人不是一般的人,打不還手,罵不還口,能做到這樣的就是聖人。有的人受了委屈,一口氣咽不下,幹出許多蠢事來。
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問題其實都是觀照自己的一個機會,就比如我在給你們講課,一節課下來,可能之前心中存在的一些疑問也被解開了。作爲一個企業老總,你會不會因爲你的員工頂撞了你就把他解雇,而不顧他背後的能力?一個人的格局有多寬,他…
《水流花開,無我自成》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