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鞋頭戴無人會(也有一個半個。別是一家風。明頭也合暗頭也合)。歸到家山即便休(腳跟下好與叁十棒。且道過在什麼處。只爲爾無風起浪。彼此放下只恐不恁麼。恁麼也太奇)。
公案圓來問趙州。慶藏主道。如人結案相似。八棒是八棒。十叁是十叁。已斷了也。卻拈來問趙州。州是他屋裏人。會南泉意旨。他是透徹底人。築著磕著便轉。具本分作家眼腦。才聞舉著。剔起便行。雪窦道。長安城裏任閑遊。漏逗不少。古人道。長安雖樂。不是久居。又雲。長安甚鬧。我國晏然也。須是識機宜別休咎始得。草鞋頭戴無人會。戴草鞋處。這些子。雖無許多事。所以道。唯我能知。唯我能證。方見得南泉趙州雪窦同得同用處。且道而今作麼生會。歸到家山即便休。什麼處是家山。他若不會。必不恁麼道。他既會。且道家山在什麼處。便打。
垂示雲。無相而形。充十虛而方廣。無心而應。遍刹海而不煩。舉一明叁目機铢兩。直得棒如雨點喝似雷奔。也未當得向上人行履在。且道作麼生。是向上人事。試舉。
【六五】舉。外道問佛。不問有言。不問無言(雖然如是。屋裏人也有些子香氣。雙劍倚空飛。賴是不問。)。世尊良久(莫謗世尊。其聲如雷。坐者立者。皆動他不得)。外道贊歎雲。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雲。令我得入(伶俐漢一撥便轉。盤裏明珠)。外道去後阿難問佛。外道有何所證。而言得入(不妨令入疑著。也要大家知。锢鐪著生鐵)。佛雲。如世良馬見鞭影而行(且道喚什麼作鞭影。打一拂子。棒頭有眼明如日。要識真金火裏看。拾得口吃飯)。
此事若在言句上。叁乘十二分教。豈是無言句。或道無言便是。又何消祖師西來作什麼。只如從上來。許多公案。畢竟如何見其下落。這一則公案。話會者不少。有底喚作良久。有底喚作據坐。有底喚作默然不對。且喜沒交涉。幾曾摸索得著來。此事其實。不在言句上。亦不離言句中。若稍有擬議。則千裏萬裏去也。看他外道省悟後。方知亦不在此。亦不在彼。亦不在是。亦不在不是。且道是個什麼。天衣懷和尚頌雲。維摩不默不良久。據坐商量成過咎。吹毛匣裏冷光寒。外道天魔皆拱手。百丈常和尚參法眼。眼令看此話。法眼一日問。爾看什麼因緣。常雲。外道問佛話。眼雲。爾試舉看。常擬開口。眼雲。住住。爾擬向良久處會那。常于言下。忽然大悟。後示衆雲。百丈有叁訣。吃茶珍重。歇。擬議更思量。知君猶未徹。翠岩真點胸拈雲。六合九。有青黃赤白。一一交羅外道會四維陀典論。自雲。我是一切智人。在處索人論議。他致問端。要坐斷釋迦老子舌頭。世尊不費纖毫氣力。他便省去。贊歎雲。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雲。令我得入且道作麼生。是大慈大悲處。世尊只眼通叁世。外道雙眸貫五天。沩山真如拈雲。外道懷藏至寶。世尊親爲高提。森羅顯現。萬象曆然。且畢竟外道悟個什麼。如趁狗逼牆。至極則無路處。他須回來。便乃活鱍鱍地。若計較是非。一時放下情盡見除。自然徹底分明。外道去後。阿難問佛雲。外道有何所證而言得入。佛雲。如世良馬見鞭影而行。後來諸方便道。又被風吹別調。中又雲。龍頭蛇尾。什麼處是世尊鞭影。什麼處是見鞭影處。雪窦雲。邪正不分。過由鞭影。真如雲。阿難金鍾再擊。四衆共聞。雖然如是。大似二龍爭珠。長他智者威獰。雪窦頌雲。
機輪曾未轉(在這裏。果然不動一絲毫)。轉必兩頭走(不落有必落無。不東則西。左眼半斤右眼八兩)。明鏡忽臨臺(還見釋迦老子麼。一撥便轉破也破也。敗也敗也)。當下分妍醜(盡大地是個解脫門。好興叁十棒。還見釋迦老子麼)。妍醜分兮迷雲開(放一線道。許爾有個轉身處。爭奈只是個外道)。慈門何處生塵埃(遍界不曾藏。退後退後。達磨來也)。因思良馬窺鞭影(我有拄杖子。不消爾與我。且道什麼處是鞭影處。什麼處是良馬處)。千裏追風喚得回(騎佛殿出叁門去也。轉身即錯。放過即不可。便打)。喚得回鳴指叁下(前不構村。後不疊店。拗折拄杖子。向什麼處去。雪窦雷聲甚大。雨點全無)。
機輪曾未轉。轉必兩頭走。機乃千聖靈機。輪是從本已來諸人命脈。不見古人道。千聖靈機不易親。龍生龍子莫因循。趙州奪得連城璧。秦王相如總喪身。外道卻是把得住作得主。未嘗動著。何故他道。不問有言。不問無言。豈不是全機處。世尊會看風使帆。應病與藥。所以良久。全機提起。外道全體會去。機輪便阿辘辘地轉。亦不轉向有。亦不轉向無。不落得失。不拘凡聖。二邊一時坐斷。世尊才良久。他便禮拜。如今人多落在無。不然落在有。只管在有無處。兩頭走。雪窦道。明鏡忽臨臺。當下分妍醜。這個不曾動著。只消個良久。如明鏡臨臺相似。萬象不能逃其形質。外道雲。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雲。令我得入。且道是什麼處。是外道入處。到這裏。須是個個自參自究。自悟自會始得。便于一切處。行住坐臥。不問高低。一時現成。更不移易一絲毫。才作計較。有一絲毫道理。即礙塞殺人。更無入作分也。後面。頌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雲。令我得入。當下忽然分妍醜。妍醜分兮迷雲開。慈門何處生塵埃。盡大地是世尊大慈大悲門戶。爾若透得。不消一捏。此亦是放開底門戶。不見世尊。于叁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甯不說法。疾入于涅槃。因思良馬窺鞭影。千裏追風喚得回。追風之馬。見鞭影而便過千裏。教回即回。雪窦意賞他道。若得俊流。方可一撥便轉。一喚便回。若喚得回。便鳴指叁下。且道是點破。是撒沙。
垂示雲。當機觌面。提陷虎之機。正按傍提。布擒賊之略。明合暗合。雙放雙收解弄死蛇。還他作者。
【六六】舉。岩頭問僧什麼處來(未開口時納敗缺了也。穿過髑髅。要知來處也不難)。僧雲。西京來(果然一個小賊)。頭雲。黃巢過後。還收得劍麼(平生不曾做草賊。不懼頭落。便恁麼問。好大膽)。僧雲。收得(敗也。未識轉身處。茅廣漢如麻似粟)。岩頭引頸近前雲。[囗@力]也須識機宜始得。陷虎之機。是什麼心行)。僧雲。師頭落也(只見錐頭利。不見鑿頭方。識甚好惡著也)。岩頭呵呵大笑(盡天下衲僧不奈何。欺殺天下人。尋這老漢頭落處不得)。僧後到雪峰(依前颟顸蒙懂。這僧往往十分納敗缺去)。峰問。什麼處來(不可不說來處。也要勘過)。僧雲。岩頭來(果然納敗缺)。峰雲。有何言句(舉得不免吃棒)。僧舉前話(便好趕出)。雪峰打叁十棒趕出(雖然斬釘截鐵。因甚只打叁十棒。拄杖子也未到折在。且未是本分。何故朝打叁千暮打八百。若不是同參。爭辨端的。雖然如是。且道雪峰岩頭落在什麼處)。
大凡挑囊負缽。撥草瞻風。也須是具行腳眼始得。這僧眼似流星。也被岩頭勘破了一串穿卻。當時若是個漢。或殺或活。舉著便用。這僧砑郎當。卻道收得。似恁麼行腳。閻羅老子問爾。索飯錢在。知他踏破多少草鞋。直到雪峰。當時若有些子眼筋。便解瞥地去。豈不快哉。這個因緣。有節角淆訛處。此事雖然無得失。得失甚大。雖然無揀擇。到這裏。卻要具眼揀擇。看他龍牙行腳時。致個問端。問德山。學人仗镆邪劍。擬取師頭時如何。德山引頸近前雲。[囗@力]。龍牙雲。師頭落也。山便歸方丈。牙後舉似洞山。洞山雲。德山當時道什麼。牙雲。他無語。洞山雲。他無語則且置。借我德山落底頭來看。牙于言下大悟。遂焚香遙望德山禮拜忏悔。有僧傳到德山處。德山雲。洞山老漢。不識好惡。這漢死來多少時也。救得有什麼用處。這個公案。與龍牙底一般。德山歸方丈。則暗中最妙。岩頭大笑。他笑中有毒。若有人辨得。天下橫行。這僧當時若辨得出。千古之下。免得檢責。于岩頭門下。已是一場蹉過。看他雪峰老人是同參。便知落處。也不與他說破。只打叁十棒趕出院。可以光前絕後。這個是拈作家衲僧鼻孔。爲人底手段。更不與他如之若何。教他自悟去。本分宗師爲人。有時籠罩。不教伊出頭。有時放令死郎當地。卻須有出身處。大小大岩頭雪峰倒被個吃飯禅和勘破。只如岩頭道。黃巢過後還收得劍麼。諸人且道。這裏合下得什麼語。免得他笑。又免得雪峰行棒趕出。這裏淆訛。若不曾親證親悟。縱使口頭快利。至究竟透脫生死不得。山僧尋常教人觑這機關轉處。若擬議則遠之遠矣。不見投子問鹽平僧雲。黃巢過後。收得劍麼。僧以手指地。投子雲。叁十年弄馬騎。今日卻被驢子撲。看這僧。也不妨是個作家。也不道收得。也不道收不得。與西京僧。如隔海在。真如拈雲。他古人。一個做頭。一個做尾定也。雪窦頌雲。
黃巢過後曾收劍(孟八郎漢有什麼用處。只是錫刀子一口)。大笑還應作者知(一子親得。能有機個。不是渠侬爭得自由)。叁十山藤且輕恕(同條生同條死。朝叁千暮八百。東家人死西家人助哀。卻與救得活)。得便宜是落便宜(據款結案。悔不慎當初。也有些子)。
黃巢過後曾收劍。大笑還應作者知。雪窦便頌這僧與岩頭大笑處。這個些子。天下人摸索不著。且道他笑個什麼。須是作家方知。這笑中有權有實。有照有用。有殺有活。叁十山藤且輕恕。頌這僧後到雪峰面前。這僧依舊莽鹵。峰便據令而行。打叁十棒趕出。且道爲什麼卻如此。爾要盡情會這話麼。得便宜是落便宜。
【六七】舉。梁武帝請傅大士講金剛經(達磨兄弟來也。魚行酒肆即不無。衲僧門下即不可。這老漢老老大大作這般去就)。大士便于座上。揮案一下。便下座(直得火星迸散。似則似是則未是。不煩打葛藤)。武帝愕然(兩回叁度被人瞞。也教他摸索不著)。志公問。陛下還會麼(黨理不黨情。盵膊不向外。也好與叁十棒)。帝雲。不會(可惜許)。志公雲。大士講經竟(也須逐出國始得。當時和志公。一時與趕出國。始是作家。兩個漢同坑無異土)。
梁高祖武帝。蕭氏。諱衍。字叔達。立功業。以至受齊禅。即位後。別注五經講議。奉黃老甚笃。而性至孝。一日思得出世之…
《014 碧岩錄(佛果圜悟禅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