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04 禦選語錄(清 世宗皇帝 選)▪P42

  ..續本文上一頁應物現形。如水中月。作麼生說個應底道理。曰如驢觑井。師曰。道則太煞道。只道得八成。曰和尚又如何。師曰。如井觑驢師讀杜順傅大士。所作法身偈。曰。我意不欲與麼道。門弟子請別作之。既作偈。又注釋之。其詞曰。渠本不是我。(非我)我本不是渠。(非渠)渠無我即死。(仰汝取活)我無渠即余。(不別有)渠如我是佛。(要且不是佛)我如渠即驢。(二俱不立)不食空王俸。(若遇禦飯直須吐卻)何假雁傳書。(不通信)我說橫身唱。(爲信唱)君看背上毛。(不與你相似)乍如謠白雪。(將謂是白雪)猶恐是巴歌(傳此句無注)。

  雲居道膺禅師

  師造洞山。山問甚處來。師曰。翠微來。山曰。翠微有何言句示徒。師曰。翠微供養羅漢。某甲問供養羅漢。羅漢還來否。微曰。你每日[口+童]個甚麼。山曰。實有此語否。師曰有。山曰。不虛參見作家來。山問汝名甚麼。師曰。道膺。山曰。向上更道。師曰。向上即不名道膺。山曰。與老僧祗對道吾底語一般。深然之。一日山問師甚處去來。師曰。蹋山來。山曰。那個山堪住。師曰。那個山不堪住。山曰。恁麼則國內總被阇黎占卻。師曰。不然。山曰。恁麼則子得個入路。師曰無路。山曰。若無路。爭得與老僧相見。師曰。若有路。即與和尚隔山去也。山曰。此子巳後。千人萬人把不住去在。

  僧問。山河大地。從何而有。師曰。從妄想有。曰與某甲想出一铤金得麼。師便休去。僧不肯。

  示衆曰。佛法有什麼多事。行得即是。但知心是佛。莫愁佛不解語。欲得如是事。還須如是人。自古先德。醇素任真。元來無巧。設有人問如何是道。或時答碌磚木頭。作麼皆重。元來他根本腳下實有力。即是不思議人。握土成金。若無如是事。饒汝說得簇花簇錦相似。盡說了合煞頭。人總不信受。元來自家腳下虛無力。僧家發言吐氣。須有來由。莫當等閑。一言參差。即千裏萬裏。若是知有底人。自解護惜。終不取次。十度發言。九度休去。爲什麼如此。常恐無利益。欲得與麼事。須是與麼人。既是與麼人。不愁恁麼事。恁麼事即難得。

  師曰。汝等直饒學得佛邊事。早是錯用心了也。不見古人講得天花落。石點頭。尚不幹自已事。如今擬將有限身心。向無限中用。有什麼交涉。不見古人道。學處不玄。盡是流俗。閨合中物舍不得。俱爲滲漏。直須向這裏及取去。及去及來。並盡一切事。始得無過。所以古人道。猶如雙鏡。光光相對。光明相照。更無虧盈。豈不是一般。猶喚作影像邊事。如日出時。光照世間。明朗是一半。那一半喚作甚麼。如今人未認得光影門頭戶底粗淺底事。將作屋裏事。又爭得。

  師曰。從天降下即貧窮。從地湧出即富貴。門裏出身則易。身裏出門則難。動則埋身千尺。不動則當處生苗。一言迥脫。獨拔當時。語言不要多。多則無用處。僧問如何是從天降下即貧窮。曰不貴得。又問如何是從地湧出則富貴。曰無中或有。

  疏山匡仁禅師

  上堂。病僧鹹通年前。會得法身邊事。鹹通年後。會得法身向上事。雲門出問。如何是法身邊事。師曰。枯樁。曰如何是法身向上事。師曰。非枯樁。曰還許某甲說道理也無。師曰。許。曰枯樁豈不是明法身邊事。師曰是。曰非枯樁豈不是明法身向上事。師曰是。曰只如法身還該一切也無。師曰。法身周遍。豈得不該。門指淨瓶曰。只如淨瓶還該法身麼。師曰。阇黎莫向淨瓶邊覓。門便禮拜。

  師常握木蛇。有僧問師手中是甚麼。師提起曰。曹家女。

  洛京白馬遁儒禅師

  僧問如何是法身向上事。師曰。井底蝦蟆吞卻月。

  龍牙山居遁證空禅師

  師有頌曰。學道如鑽火。逢煙未可休。直待金星現。歸家始到頭。

  問。十二時中。如何著力。師曰。如無手人欲行拳始得問。古人得個甚麼便休去。師曰。如賊入空室。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待石烏龜解語。即向汝道。曰石烏龜語也。師曰。向汝道甚麼。

  京兆府蚬子和尚

  師居無定所。自印心于洞山。混俗閩川。冬夏惟披一衲。逐日沿江岸采掇蝦蚬。以充其腹。暮即宿東山白馬廟紙錢中。居民目爲蚬子和尚。華嚴靜禅師聞之。欲決真假。先潛入紙錢中。深夜師歸。嚴把住曰。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遽答曰。神前酒臺盤。嚴放手曰。不虛與我同根生。

  越州幹峰和尚

  上堂。法身有叁種病。二種光。須是一一透得始解歸家穩坐。須知更有向上一竅在。雲門出問。庵內人。爲甚麼不知庵外事。師呵呵大笑。門曰。猶是學人疑處。師曰。子是甚麼心行。門曰。也要和尚相委。師曰。直須與麼。始解穩坐。門應諾諾。

  上堂。舉一不得舉二。放過一著。落在第二。雲門出衆曰。昨日有人從天臺來。卻往徑山去。師曰。典座。來日不得普請。便下座。

  問。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未審路頭在甚麼處。師以拄杖畫雲。在這裏。

  問僧甚處來。曰天臺。師曰。見說石橋作兩段。是否。曰和尚甚處得這消息來。師曰。將謂華頂峰前客。元是平田莊裏人。

  芭蕉山慧清禅師

  上堂。拈拄杖示衆曰。你有拄杖子。我與你拄杖子。你無拄杖子。我奪卻你拄杖子。靠拄杖下座。

  天童正覺雲。你有則一切有。你無則一切無。有無自是當人與奪。關芭蕉甚事。正恁麼時。作麼生是你拄杖子。

  南院慧颙禅師

  上堂。諸方只具啐啄同時眼。不具啐啄同時用。僧便問。如何是啐啄同時用。師曰。作家不啐啄。啐啄同時失。曰此猶未是某甲問處。師曰。汝問處作麼生。僧曰。失。師便打。其僧不肯。後于雲門會下聞二僧舉此話。一僧曰。當時南院棒折那。其僧忽契悟。

  臺州瑞岩師彥禅師

  師尋居丹邱瑞岩。坐盤石。終日如愚。每自喚主人公。複應諾。乃曰。惺惺著。他後莫受人瞞後有僧參玄沙。沙問近離甚處。曰瑞岩。沙雲。有何言句示徒。僧舉前話。沙雲。一等是弄精魂。也甚奇怪。

  鏡清問天不能覆。地不能載。豈不是。師曰。若是。即被覆載。清曰。若不是。瑞岩幾遭也。師自稱曰。師彥。

  玄沙師備宗一禅師

  雪峰上堂曰。要會此事。猶如古鏡當臺。胡來胡現。漢來漢現。師出衆曰。忽遇明鏡來時如何。蜂曰。胡漢俱隱。師曰。老和尚腳跟猶未點地在。

  一日雪峰指火曰。叁世諸佛在火焰裏轉大*輪。師曰。近日王令稍嚴。峰曰。作麼生。師曰。不許攙奪行市侍雪峰遊山次。峰指面前地曰。這一片地好造個無縫塔。師曰。高多少。峰乃顧視上下。師曰。人天福報。即不無和尚。若是靈山授記。未夢見在。峰曰。你又作麼生。師曰。七尺八尺。

  雪峰曰。世界闊一尺。古鏡闊一尺。世界闊一丈。古鏡闊一丈。師指火罏曰。火罏闊多少。峰曰。如古鏡闊。師曰。老和尚腳跟未點地在。

  與雪峰夾籬次。師問夾籬處還有佛法也無。峰曰有。師曰。如何是夾籬處佛法。峰撼籬一下。師曰。某甲不與麼。峰曰。子又作麼生。師曰。穿過篾頭來。

  僧問如何是學人自已。師曰。用自已作麼。

  鼓山來。師作一圓相示之。出曰。人人出這個不得。師曰。情知汝向驢胎馬腹裏作活計。山曰。和尚又作麼生。師曰。人人出這個不得。山曰。和尚與麼道卻得。某甲爲甚麼道不得。師曰。我得汝不得。

  師與韋監軍茶話次。軍曰。占波國人。語話稍難辨。何況五天梵語。還有人辨得麼。師提起托子雲。識得這個即辨得。

  普請斫柴次。見一虎。天龍曰。和尚。虎。師曰。是汝虎。歸院後。天龍問。適來見虎。雲是汝。未審尊意如何。師曰。娑娑世界。有四種極重事。若人透得。不妨出得陰界。

  師問鏡清。教中道。不見一法爲大過患。且道不見甚麼法。清指露柱曰。莫是不見這個法。師曰。浙中清水白米從汝吃。佛法未夢見在。

  僧問。承和尚有言。盡十方世界是一顆明珠。學人如何得會。師曰。盡十方世界是一顆明珠。用會作麼。僧便休。師來日卻問其僧。盡十方世界是一顆明珠。汝作麼生會。曰盡十方世界是一顆明珠。用會作麼。師曰。知汝向鬼窟裏作活計。

  師雲。若論此事。喻如一片田地。四至界分。結契賣與諸人了也。只有中心樹子。猶屬老僧在。

  上堂。佛道閑曠。無有程途。無門解脫之門。無意道人之意。不在叁際。故不可升沈。建立乖真。非屬造化。動則起生死之本。靜則醉昏沈之鄉。動靜雙泯。即落空亡。動靜雙收。颟顸佛性。必須對塵對境。如枯木寒灰。臨時應用。不失其宜。道本如如。法爾天真。不同修證。只要虛閑。不昧作用。不涉塵泥。個中纖毫道不盡。即爲魔王眷屬。直饒得似秋潭月影。靜夜鍾聲。隨扣擊以無虧。觸波瀾而不散。猶是生死岸頭事。道人行處。如火銷冰。終不卻成冰。箭既離弦。無返回勢。所以牢籠不肯住。呼喚不回頭。若到這裏。步步登玄。不屬邪正。識不能識。智不能知。語路處絕。心行處滅。直得釋迦掩室于摩竭。淨名杜口于毗耶。若與麼現前。更疑何事。沒棲泊處。離去來今。不因莊嚴。本來真淨。便是千聖出頭來。也安一字不得。久立珍重。

  示衆。夫古佛真宗。常隨物現。堂堂應用。處處流輝。隱顯坦然。高低盡照。是以沙門上士。道眼惟先。契本明心。方爲究竟。森羅萬象。一體同源。廓爾無邊。誰論有滯。塵劫中事。都在目前。時人曠隔年深。致乖常體。迷心認物。以背真宗。執有滯空。渾成意度。古德雲。情存聖量。猶落法塵。已見未忘。還成滲漏。不可道持齋持戒。長坐不臥。住意觀空。凝神入定。便當去也。有甚麼交涉。西天外道。入得八萬劫定。不免輪迥。蓋爲道眼不明。生死根源不破。如今甚麼處不是汝。甚麼處不分明。甚麼處不露現。何不與麼會去。若無這個田地。時中爭奈諸般滲漏何。總成虛妄。阿那個便是平生得力處。有爲心法不可相依。日久年深。全無利益。只爲違真棄本。厭離凡情。忻心聖道。作此見知。不出他限量。抛他五陰不去。不見道。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你只擬向前。爭能明得。可中徹去。…

《004 禦選語錄(清 世宗皇帝 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