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惑後生。苦哉苦哉。我王庫中。無如是刀。下座。
慧林宗本圓照禅師
高麗僧統義天。以王子奉國命使于朝。聞師名。請以弟子禮見。問其所得。以華嚴經對。師曰。華嚴經叁身佛。報身說耶。化身說耶。法身說耶。義曰。法身說。師曰。法身遍周沙界。當時聽衆何處蹲立。義茫然無對。
黃龍祖心晦堂寶覺禅師
師與夏倚公立。談至肇論會萬物爲自已者。及情與無情共一體。時有狗臥香桌下。師以壓尺擊狗。又擊香卓。曰。狗有情即去。香桌無情自住。情與無情。如何得成一體。公立不能對。師曰。才涉思惟。便成剩法。何曾會萬物爲己哉。
上堂。若也單明自己。不悟目前。此人有眼無足。若悟目前。不明自己。此人有足無眼。據此二人。十二時中。常有一物。蘊在胸中。物既在胸。不安之相。常在目前。既在目前。便觸塗成滯。作麼生得平穩去。祖不言乎。執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體無去住。
師室中常舉拳問僧曰。喚作拳頭則觸。不喚作拳頭則背。喚作甚麼。
示衆雲。礙處非牆壁。通處沒虛空。若能如是會。心色本來同。拂子是色。那個是心。靈利漢才聞舉著。隔牆見角。早知是牛。更若擬議思量。白雲千裏萬裏。
寶峰雲庵真淨禅師
開堂日。乃曰問話且止。只知問佛問法。殊不知佛法來處。且道從甚麼處來。垂一足曰。昔日黃龍。親行此令。十方諸佛無敢違者。諸代祖師一切聖賢無敢越者。無量法門一切妙義。天下老和尚舌頭。始終一印。無敢異者。無異則且置。印在甚麼處。還見麼。若見。非僧非俗。無偏無黨。一一分付。若不見。而我自收。遂收足喝一喝曰。兵隨印轉。將逐符行。佛手驢腳生緣老。好痛與叁十棒。而今會中莫有不甘者麼。若有不妨奇特。若無。新長老謾你諸人去也。
白雲守端禅師
示衆。若端的得一回汗出來也。向一莖草上。便現瓊樓玉殿。若未端的得一回汗出。縱有玉殿瓊樓卻被一莖草蓋卻。且道作麼生得汗出去。良久雲。自有一雙窮相手。不曾容易舞叁臺。
保甯勇和尚
示衆雲。古人底今人用。今人底古人爲。古今無背面。今古幾人知。[口+耶]嗚咿。一九與二九。相逢不出手。又雲。無種靈苗火裏栽。鐵花還向樹頭開。蓦然結個團圞果。指似時人處得來。
黃龍死心悟新禅師
師室中問僧。月晦之陰。以五色彩著于瞑中。令百人千萬人夜視其色。甯有辨其青黃赤白者麼。僧無語師代曰。個個是盲人。
示衆雲。心外無法而法可明。法外無心而心可通。可通可明心法全宗。全其宗則法法皆宗。全其心則心心無心。心既無心。直造其源。得其源。則現大身而滿虛空中。現小身而绉塵不立。作麼生是绉塵不立。良久雲。一點水墨。兩處成龍。
青原惟信禅師
上堂。師曰。老僧叁十年前未參禅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大衆。這叁般見解。是同是別。有人缁素得出。許汝親見老僧。
五祖法演禅師
叁佛侍師于一亭上夜話。及歸。燈巳滅。師于暗中曰。各人下一轉語看。佛鑒曰。彩鳳舞丹霄。佛眼曰。鐵蛇橫古路。佛果曰。看腳下。師曰。滅吾宗者克勤耳。
示衆。舉德山答僧我宗無語句。雪峰聞之有省。後峰雲。我當時空手去。空手歸因緣。師雲。白雪今日說向透未過者。譬如有個人從東京來。問伊甚處來。他卻道蘇州來。問伊蘇州事如何。伊道一切只尋常。雖然如是。謾白雲不過。何故。只爲他語音各別。畢竟如何。蘇州菱。邵伯藕。
師上堂。人之性命事。第一須是○。欲得成此○。先須防于○。若是真○人。○○。
示衆雲。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達摩大師信腳來。信口道。後代兒孫多成計較。要會開花結果處麼。鄭州梨。青州棗。萬物無過出處好。
郭功甫。初到五祖。請祖升座。公趨前拈香曰。此一瓣香。爇向罏中。供養我堂頭法兄禅師。伏願。于方廣座上。擘開面門。放出先師形相。與他諸人描邈。何以如此。白雲岩畔舊相逢。往日今朝事不同。夜靜水寒魚不食。一罏香散白蓮峰。祖遂雲。曩谟薩怛哆缽啰野。恁麼恁麼。幾度白雲溪上望。黃梅花向雪中開。不恁麼不恁麼。嫩柳垂金線。且要應時來。不見龐居士問馬大師雲。不與萬法爲侶者是甚麼人。大師雲。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大衆。一口吸盡西江水。萬丈深潭窮到底。略彴不是趙州橋。明月清風安可比。
泐潭景祥禅師
師室中問僧。達摩西歸。手攜只履。當時何不兩只都將去。曰。此土也要留個消息。師曰。一只腳在西天。一只腳在東土。著甚來由。僧無語。
問僧。惟一堅密身。一切塵中現。如何是塵中現底身。僧指香罏曰。這個是香罏。師曰。帶累叁世諸佛。生陷地獄。僧罔措。師便打。
慈氏瑞仙禅師
師至投子。廣鑒問鄉裏甚處。師曰。兩浙東越。鑒曰。東越事作麼生。師曰。秦望峰高。鑒湖水闊。鑒曰。秦望峰與你自已。是同是別。師曰。西天梵語。此土唐言。鑒曰。此猶是叢林祗對。畢竟是同是別。師便喝。鑒便打。師曰。恩大難酬。便禮拜。
丞相張商英居士
公嘗雲。先佛所說。于一毛端現寶王刹。坐微塵裏轉大*輪。是真實義。法華會上多寶如來。在寶塔中。分半座與釋迦文佛。過去佛。現在佛。同坐一處。實有如是事。非謂表法。
太平慧勤佛鑒禅師
文殊心道禅師。初參諸方。抵太平。聞師夜參。舉趙州柏樹子話。至覺鐵觜雲。先師無此語。莫謗先師好。因大疑。提撕既久。一夕豁然。即趨丈室。擬敘所悟。師見來。便閉門。道曰。和尚莫瞞某甲。師曰。十方無壁落。何不入門來。道以拳擉破窗紙。鑒即開門。搊住雲。道道。道以兩手捧師頭。作口啐而出。遂呈偈曰。趙州有個柏樹話。禅客相傳遍天下。多是摘葉與尋枝。不能直向根源會。覺公說道無此語。正是惡言當面罵。禅人若具通方眼。好向此中辨真假。師深然之。
龍門清遠佛眼禅師
示衆。千說萬說。不若親面一見。縱不說。亦自分明。王子寶刀喻。衆盲摸象喻。禅學中隔江招手事。望州亭相見事。迥絕無人處。深山岩崖處事。此皆親面而見之。不在說也。
上堂雲。大衆。或有人喚上座。上座便應。設使不應。心中也須領覽。今時學人。便道應底是也。領覽底是也。若如此會。便是入地獄漢子。是即且置。且道面前是阿誰喚你。是有人喚耶。是無人喚耶。還裁斷得麼。若是有人喚。山精鬼魅喚你時。天魔外道喚你時。如何辨白。若道無人喚。你又不聾不騃。如何得無人喚。者個是十二時中生死路頭事。諸人明得麼。有人喚。生迷亂。無人喚。遭系絆。若能行。生死斷。萬兩金。終不喚。下座。
師作示道叁偈。
一曰。隨流千聖靈蹤百草頭。卓然放去號隨流。從教萬古無人識。笑殺沩山水牯牛。
二曰。合轍水中月是天邊月。南北東西更無別。新羅打鐵火星飛。燒著指頭名合轍。
叁曰。雙唱坐斷千差古路頭。解開空岸濟人舟。明明一句該群象。善唱無聲作麼求。
淨因繼成禅師
師同圓悟。法真。慈受。並十大法師。禅講千僧。赴太尉陳公良弼府齋。時徽宗私幸觀之。有善華嚴者。賢首宗之義虎也。對衆問曰。吾佛設教。自小乘至于圓頓。掃除空有。獨證真常。然後萬德莊嚴。方名爲佛。常聞禅宗一喝。能轉凡成聖。與諸經論。似相違背。今一喝若能入吾宗五教。是爲正說。若不能入。是爲邪說。諸禅視師。師曰。如法師所問。不足叁大禅師之酬。淨因小長老。可以使法師無惑也。師召善。善應諾。師曰。法師所謂小乘教者。乃有義也。大乘始教者。乃空義也。大乘終教者。乃不有不空義也。大乘頓教者。乃即有即空義也。一乘圓教者。乃不有而有。不空而空義也。如我一喝。非惟能入五教。至于工巧伎藝。諸子百家。悉皆能入。師震聲喝一喝。問善曰。聞麼。曰聞。師曰。汝既聞。此一喝是有。能入小乘教。須臾又問善曰。聞麼。曰不聞。師曰。汝既不聞。適來一喝是無。能入始教。遂顧善曰。我初一喝。汝既道有。喝久聲消。汝複道無。道無則原初實有。道有則而今實無。不有不無。能入終教。我有一喝之時。有非是有。因無故有。無一喝之時。無非是無。因有故無。即有即無。能入頓教。須知我此一喝。不作一喝用。有無不及。情解俱忘。道有之時。纖塵不立。道無之時。橫遍虛空。即此一喝。入百千萬億喝。百千萬億喝。入此一喝。是故能入圓教。善乃起再拜。師複謂曰。非唯一喝爲然。乃至一語一默。一動一靜。從古至今。十方虛空。萬象森羅。六趣四生。叁世諸佛。一切聖賢。八萬四千法門。百千叁昧。無量妙義。契理契機。與天地萬物一體。謂之法身。叁界惟心。萬法惟識。四時八節。陰陽一致。謂之法性。是故華嚴經雲。法性遍在一切處。有相無相。一聲一色。全在一塵中含四義。事理無邊周遍無余。參而不雜。混而不一。于此一喝中。皆悉具足。猶是建化門庭。隨機方便。謂之小歇場。未至寶所。殊不知吾祖師門下。以心傳心。以法印法。不立文字。見性成佛。有千聖不傳底向上一路在。善又問曰。如何是向上一路。師曰。汝且向下會取。善曰。如何是寶所。師曰。非汝境界。善曰。望禅師慈悲。師曰。任從滄海變。終不爲君通。善膠口而出。上大悅。聞者靡不歎仰。
國清妙印禅師
上堂。滿口道得底爲甚麼不知有。十分知有底爲甚麼道不得。且道缣訛在甚麼處。若也知處。許你照用同時。明暗俱了。其或未然。道得道不得。知有不知有。南山石大蟲。解作獅子吼。
華藏密印安民禅師
師一日白圓悟曰。和尚休舉話。待某說看。圓悟諾。師曰。尋常拈槌豎拂。豈不是經中道。一切世界諸所有相。皆即菩提妙明真心。圓悟笑曰。你元來在這裏作活計。師又曰。下喝敲床時。豈不是返聞聞自…
《004 禦選語錄(清 世宗皇帝 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