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曰不是知音者。徒勞話歲寒。師曰。豈無方便。曰胡人飲乳反怪良醫。師曰。暴虎憑河。徒誇好手。拍一拍歸衆。
師在雙嶺受法昌請。與英勝二首座相別。曰叁年聚首。無事不知。檢點將來。不無滲漏。以拄杖畫一畫曰。這個即且止。宗門事作麼生。英曰。須彌安鼻孔。師曰。恁麼則臨崖看浒眼。特地一場愁。英曰。深沙努眼睛。師曰。爭奈聖凡無異路。方便有多門。英曰。鐵蛇鑽不入。師曰。這般漢有甚共語處。英曰。自緣根力淺。莫怨太陽春。卻畫一畫曰。宗門事且止。這個事作麼生。師便掌。英曰。這漳州子。莫無去就。師曰。你這般見解。不打更待何時。又打。英曰。也是老僧招得。
住後英勝到山相訪。英曰。和尚尋常愛點檢諸方。今日因甚麼卻來古廟裏作活計。師曰。打草祗要驚蛇。英曰。莫塗糊人好。師曰。你又剌頭入膠盆作甚麼。英曰。古人道我見兩個泥牛鬥入海。所以住此山。未審和尚見個甚麼。師曰。你他時異日有把茆蓋頭。人或問你。作麼生祗對。英曰。山頭不如嶺尾。師曰。你且道還當得住山事也無。英曰。使钁不及拖犁。師曰。還曾夢見古人麼。英曰。和尚作麼生。師展兩手。英曰。蝦跳不出鬥。師曰。休將叁寸燭。擬比太陽輝。英曰。爭奈公案現在。師曰。亂統禅和。如麻似粟。
雲居了元佛印禅師
師入室次。蘇子瞻適至。師曰。此間無坐處。蘇曰。暫借佛印四大爲座。師曰。山僧有一問。學士道得即請坐。道不得即輸玉帶。蘇欣然請問。師曰。四大本空。五陰非有。居士向甚麼處坐。蘇遂施帶。師答一衲。
西塞帥王公韶。自以殺業重。祈爲澡雪。請說法上藍。師炷香曰。此香爲殺人不眨眼上將軍。立地成佛大居士。衆稱善。韶亦悠然意消。
智海逸正覺禅師
僧問古鏡未磨時如何。師曰。青青河畔草。曰磨後如何。師曰。郁郁園中柳。曰磨與未磨是同是別。師曰。同別且置。還我鏡來。僧擬議。師便喝。
道士問如何是道。師曰。龍吟金鼎。虎嘯丹田。曰如何是道中人。師曰。吐故納新。曰。道與道中人相去多少。師曰。罥鶴顛崖上。沖天昧米民。
五雲華嚴志逢禅師
師一日入普賢殿中宴坐。倏有一神人跪膝于前。師門汝其誰乎。曰護戒神也。師曰。吾患有宿愆未殄。汝知之乎。曰師有何罪。惟一小過耳。師曰。何也。曰凡折缽水。亦施主物。師每傾棄。非所宜也。言訖而隱。師自此洗缽水盡飲之。積久因致脾疾。十載方愈。
瑞鹿上方遇安禅師
師事天臺。閱首楞嚴經。到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師乃破句讀曰。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于此有省。有人語師曰。破句了也。師曰。此是我悟處。畢生不易。時謂之安楞嚴。
雁蕩願齊禅師
僧問夜月舒光。爲甚麼碧潭無影。師曰。作家弄影漢。其僧從東過西立。師曰。不惟弄影。兼乃怖頭。
雲居道齊禅師
大梅煦來參。師問汝從甚處來。若從僧堂來。即是謾語。不從僧堂來。又是自瞞。汝從甚處來。梅于言下頓悟。
支提辯隆禅師
上堂。巍巍實相。逼塞虛空。金剛之體。無有破壞。大衆。還見不見。若言見也。且實相之體。本無青黃赤白。長短方圓。亦非見聞覺知之法。且作麼生作個見底道理。若言不見。又道巍巍實相。逼塞虛空。爲甚麼不見。僧問如何是向上一路。師曰。腳下底。曰恁麼則尋常履踐。師曰。莫錯認。
廬山棲賢澄湜禅師
僧問毗目仙人執善財手。見微塵諸佛。祗如未執手時見個甚麼。師曰。如今又見個甚麼。
師性高簡。律身精嚴。動不違法度。暮年叁終藏經。以坐閱爲未敬。則立誦行披之。黃龍南禅師初遊方。年方少。從之屢年。故其平生所爲。多取法焉。嘗曰。棲賢和尚。定從人天中來。叢林標表也。
黃龍慧南禅師
化主歸。上堂。世間有五種不易。一化者不易。二施者不易。叁變生爲熟者不易。四端坐吃者不易。更有一種不易是甚麼人。良久雲。闦。便下座。
師問翠岩。承聞首座。常將女子出定話爲人是否。岩曰無。師曰。奢而不儉。儉而不奢。爲甚道無。岩曰。若是本分衲僧。也少他鹽醫不得。師卻回首喚侍者。報典座明日只煮白粥。
師風度凝遠。叢林中有終身未嘗見其破顔者。居積翠時。一夕燕坐間。光燭室。戒侍者令勿言。四祖演長老通法嗣書。上堂。山僧才輕德薄。豈堪人師。蓋不昧本心。不欺諸聖。未免生死。今免生死。未出輪迥。今出輪迥。未得解脫。今得解脫。未得自在。今得自在。所以大覺世尊于然燈佛所。無一法可得。六祖夜半于黃梅。又傳個甚麼。乃說偈曰。得不得。傳不傳。歸根得旨複何言。憶得首山曾漏泄。新婦騎驢阿家牽。
楊岐方會禅師
慈明上堂。師出問幽鳥語喃喃。辭雲入亂峰時如何。明曰。我行荒草裏。汝又入深村。師曰。官不容針。更借一問明便喝。師曰。好喝。明又喝。師亦喝。明連喝兩喝。師禮拜。明曰。此事是個人。方能擔荷。師拂袖便行。
一日慈明問師。馬祖見讓師便悟去。且道迷卻在甚麼處。師曰。要悟即易。要迷即難。
升座。時有僧出。師曰。漁翁未擲釣。躍鱗沖浪來。僧便喝。師曰。不信道。僧拊掌歸衆。師曰。消得龍王多少風。問。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師曰。有馬騎馬。無馬步行。曰少年長老。足有機籌。師曰。念汝年老。放汝叁十棒。問。如何是佛。師曰。叁腳驢子弄蹄行。曰莫祗這便是麼。師曰。湖南長老。師下座。九峰勤和尚把住雲。今日喜得個同參。師曰。作麼生是同參底事。曰九峰牽犁。楊岐拽耙。師曰。正恁麼時。楊岐在前。九峰在前。勤擬議。師拓開曰。將謂同參。元來不是。
慈明忌辰設齋。衆才集。師于真前以兩手捏拳安頭上。以坐具畫一畫打一圓相。便燒香。退身叁步作女人拜。首座曰。休捏怪。師曰。首座作麼生。座曰。和尚休捏怪。師曰。兔子吃牛奶。第二座近前打一圓相。便燒香。亦退身叁步作女人拜。師近前作聽勢。座擬議。師打一掌。曰這漆桶。也亂做。
問來僧曰。雲深路僻。高駕何來。曰天無四壁。師曰。踏破多少草鞋。僧便喝。師曰。一喝兩喝後作麼生。曰看這老和尚著忙。師曰。拄杖不在。且坐吃茶。
又問來僧。敗葉堆雲。朝離何處。曰觀音。師曰。觀音腳跟下一句作麼生道。曰適來相見了也。師曰。相見底事作麼生。其僧無對。師曰。第二上座代參頭道看。亦無對。師曰。彼此相鈍置。
室中問僧。栗棘蓬。你作麼生吞。金剛圈。你作麼生透一日七人新到。師問陣勢既圓。作家戰將何不出陣與楊岐相見。僧以坐具便打。師曰。作家。僧又打。師曰。一坐具兩坐具。又作麼生。僧擬議。師背面立。僧又打。師曰。你道楊岐話頭落在甚處。僧指面前曰。在這裏。師曰。叁十年後。遇明眼人。不得錯舉好。且坐吃茶。
翠岩可真禅師
慈明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無雲生嶺上。有月落波心。明嗔目喝曰。頭白齒豁。猶作這個見解。如何脫離生死。師悚然。求指示。明曰。汝問我。師理前語問之。明震聲喝曰。無雲生嶺上。有月落波心。師于言下大悟。
師語南禅師曰。我他日十字街頭作個粥飯主人。有僧自黃檗來。我必勘之。南公曰。何必他日。我作黃檗僧。汝今試問。師便問近離甚處。曰黃檗。師曰。見說堂頭老子腳跟不點地。是否。曰上座何處得這消息來。師曰。有人傳至。南公笑曰。卻是汝腳跟不點地。師亦大笑而去。
靈隱德章禅師
師初住大相國寺西經藏院。仁宗诏師于延春閣下齋。宣普照大師。問如何是當機一句。師曰一言迥出青霄外。萬仞峰前險處行。曰。作麼生是險處行。師便喝曰。皇帝面前。何得如此。
後再宣入化成殿齋。宣守賢問齋筵大啓。如何報答聖君。師曰。空中求鳥迹。曰。意旨如何。師曰。水內覓魚蹤。
大甯道寬禅師
僧問飲光正見。爲甚拈花卻微笑。師曰。忍俊不禁。
問既是一真法界。爲甚麼有千差萬別。師曰。根深葉盛。曰未審還出得這個也無。師曰。弄巧成拙。
道吾悟真禅師
示衆。舉洞山雲。五臺山上雲蒸飯。佛殿階前狗尿天。幡竿頭上煎锝子。叁個猢狲夜簸錢。老僧即不然。叁面狸奴腳踏月。兩頭白牯手拏煙。戴冠碧兔立庭柏。脫殼烏龜飛上天。老僧葛藤。盡被汝諸人觑破了也。洞山老人甚是奇特。雖然如是。只行得叁步四步。且不過七跳八跳。且道缣訛在甚麼處。老僧今日不惜眉毛。一時布施。良久曰。丁甯損君德。無言真有功。任從滄海變。終不爲君通。
師臥病。院主問。和尚近日尊候如何。師曰。粥飯頭不得氣力。良久曰。會麼。曰不會。師曰。老鼠尾上帶研椎數人新到禮拜。師曰。總是浙裏師僧。曰猢狲向火。師曰。勃跳作麼。僧曰。今日得見和尚。師曰。伏惟尚飨。僧無語。師便打。
師在慈明會裏。一日提螺蛳一籃。繞院行。雲賣螺蛳。令衆下語。皆不契。有一老宿揭簾見。以目顧視師。放身便臥。師放籃子便行。
越州姜山方禅師
僧問奔流度刃。疾焰過風。未審姜山門下。還許借借也無。師曰。天寒日短夜更長。曰錦帳繡鴛鴦。行人難得見。師曰。髑髅裏面氣沖天。僧召和尚。師曰。雞頭鳳尾。曰諸方泥裏洗。姜山畫將來。師曰。姜山今日爲客。且望阇黎善傳。雖然如是。不得放過。乃拍禅床一下。
興教院坦禅師
師住興教。有雪窦化主省宗出問。諸佛未出世。人人鼻孔撩天。出世後。爲甚麼杳無消息。師曰。雞足峰前風悄然。宗曰。未在。更道。師曰。大雪滿長安。宗曰。誰人知此意。令我憶南泉。拂袖歸衆。更不禮拜。師曰。新興教今日失利。便歸方丈。令人請宗至。師曰。適來錯祗對一轉語。人天衆前。何不禮拜蓋覆卻。宗曰。大丈夫膝下有黃金。爭肯禮拜無眼長老。師曰。我別有語在。宗乃理前語。至未在更道處。師曰。我有叁十棒。寄與打雪窦。宗禮拜。
西余淨端禅師
師始見弄師子發明心…
《004 禦選語錄(清 世宗皇帝 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