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11 五燈會元(宋 普濟 著)▪P49

  ..續本文上一頁生在甚麼處?」師曰:「見老僧嗔便道嗔,見老僧喜便道喜。」問僧:「甚麼處來?」曰:「東西山禮祖師來。」師曰:「祖師不在東西山。」僧無語。﹝法眼代雲:「和尚識祖師。」﹞問:「如何是玄中的?」師曰:「不到汝口裏道。」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與人爲師。」曰:「見後如何?」師曰:「不與人爲師。」問:「諸佛出世爲一大事因緣,和尚出世當爲何事?」師曰:「尹司空請老僧開堂。」問:「如何是佛?」師曰:「幻不可求。」問:「千裏投師,乞師一接。」師曰:「今日老僧腰痛。」菜頭請益,師曰:「且去,待無人時來。」頭明日伺得無人,又來。師曰:「近前來!」頭近前,師曰:「辄不得舉似于人。」問:「並卻咽喉唇吻,請師道。」師曰:「汝只要我道不得。」問:「達磨未來時如何?」師曰:「遍天遍地。」曰:「來後如何?」師曰:「蓋覆不得。」問:「如何是無情說法?」師曰:「莫惡口。」問:「和尚未見先師時如何?」師曰:「通身不柰何。」曰:「見後如何?」師曰:「通身撲不碎。」曰:「還從師得也無?」師曰:「終不相孤負。」曰:「恁麼則從師得也。」師曰:「得個甚麼?」曰:「恁麼則孤負先師也。」師曰:「非但孤負先師,亦乃孤負老僧。」問:「七佛是文殊弟子,文殊還有師也無?」師曰:「適來恁麼道,也大似屈己推人。」問:「金雞未鳴時如何?」師曰:「無這個音響。」曰:「鳴後如何?」師曰:「各自知時。」問:「師子是獸中之王,爲甚麼被六塵吞?」師曰:「不作大,無人我。」師居投子山叁十余載,往來激發,請益者常盈于室。縱以無畏之辯,隨問遽答,啐啄同時,微言頗多,今錄少分而已。中和中巢寇暴起,天下喪亂,有狂徒持刃問師曰:「住此何爲?」師乃隨宜說法,渠魁聞而拜伏,脫身服,施之而去。乾化四年四月六日示微疾,大衆請醫。師謂衆曰:「四大動作,聚散常程,汝等勿慮,吾自保矣。」言訖跏趺而寂,谥慈濟大師。

  道場如讷禅師

  安吉州道場山如讷禅師,僧問:「如何是教意?」師曰:「汝自看。」僧禮拜。師曰:「明月鋪霄漢,山川勢自分。」問:「如何得聞性不隨緣去?」師曰:「汝聽看。」僧禮拜。師曰:「聾人也唱胡笳調,好惡高低自不聞。」曰:「恁麼則聞性宛然也。」師曰:「石從空裏立,火向水中焚。」問:「虛空還有邊際否?」師曰:「汝也太多知。」僧禮拜。師曰:「叁尺杖頭挑日月,一塵飛起任遮天。」問:「如何是道人?」師曰:「行運無蹤迹,起坐絕人知。」曰:「如何即是?」師曰:「叁爐力盡無煙焰,萬頃平田水不流。」問:「一念不生時如何?」師曰:「堪作甚麼!」僧無語。師又曰:「透出龍門雲雨合,山川大地入無蹤。」師目有重瞳,手垂過膝,自翠微受訣,止于此山。剃草卓庵,學徒四至。廣闡法化,遂成叢社焉。

  白雲山約禅師

  建州白雲約禅師,僧問:「不坐遍空堂,不居無學位。此人合向甚麼處安置?」師曰:「青天無電影。」韶國師參,師問:「甚麼處來?」韶曰:「江北來。」師曰:「船來陸來?」曰:「船來。」師曰:「還逢見魚鼈麼?」曰:「往往遇之。」師曰:「遇時作麼生?」韶曰:「咄,縮頭去!」師大笑。

  孝義性空禅師法嗣

  歙州茂源禅師

  歙州茂源禅師,因平田參,師欲起身,田乃把住曰:「開口即失,閉口即喪。去此二途,請師速道。師以手掩耳。田放手曰:「一步易,兩步難。」師曰:「有甚麼死急?」田曰:「若非此個,師不免諸方點檢。」師不對。

  棗山光仁禅師

  棗山光仁禅師,上堂衆集,師于座前謂衆曰:「不負平生行腳眼目,致個問來,還有麼?」衆無對。師曰:「若無,即升座去也。」便登座。僧出禮拜。師曰:「負我且從大衆,何也?」便歸方丈。翌日,有僧請辨前語意旨如何。師曰:「齋時有飯與汝吃,夜後有床與汝眠。一向煎迫我作甚麼?」僧禮拜。師曰:「苦!苦!」僧曰:「請師直指。」師乃垂足曰:「舒縮一任老僧。」

  五燈會元卷第六

  青原下五世

  石霜諸禅師法嗣

  大光居誨禅師

  潭州大光山居誨禅師,京兆人也。初造石霜,長坐不臥。麻衣草屦,亡身爲法。霜遂令主性空塔院。一日,霜知緣熟,試其所得。問曰:「國家每年放舉人及第,朝門還得拜也無?」師曰:「有一人不求進。」霜曰:「憑何?」師曰:「他且不爲名。」霜曰:「除卻今日,別更有時也無?」師曰:「他亦不道今日是。」如是酬問,往複無滯。盤桓二十余祀,衆請出世。僧問:「只如達磨是祖否?」師曰:「不是。」祖曰:「既不是祖,又來作甚麼?」師曰:「只爲汝不薦。」曰:「薦後如何?」師曰:「方知不是祖。」問:「混沌未分時如何?」師曰:「時教阿誰敘?」上堂:「一代時教,只是整理時人手腳,直饒剝盡到底,也只成得個了事人,不可將當衲衣下事。所以道四十九年明不盡,標不起,到這裏合作麼生?更若忉忉,恐成負累。珍重!」

  九峰道虔禅師

  瑞州九峰道虔禅師,福州人也。嘗爲石霜侍者。洎霜歸寂,衆請首座繼住持。師白衆曰:「須明得先師意,始可。」座曰:「先師有甚麼意?」師曰:「先師道:休去,歇去,冷湫湫地去,一念萬年去,寒灰枯木去,古廟香爐去,一條白練去,其余則不。」問:「如何是一條白練去?」座曰:「這個只是明一色邊事。」師曰:「元來未會先師意在。」座曰:「你不肯我,那但裝香來,香煙斷處,若去不得,即不會先師意。」遂焚香,香煙未斷,座已脫去。師拊座背曰:「坐脫立亡,即不無先師意,未夢見在。」住後,僧問:「無間中人行甚麼行?」師曰:「畜生行。」曰:「畜生複行甚麼行?」師曰:「無間行。」曰:「此猶是長生路上人?」師曰:「汝須知有不共命者。」曰:「不共甚麼命?」師曰:「長生氣不常。」師乃曰:「諸兄弟還識得命麼?欲知命,流泉是命,湛寂是身。千波競湧,是文殊境界。一亘晴空,是普賢床榻。其次,借一句子,是指月于中事,是話月從上宗門中事,如節度使信旗相似,且如諸方先德,未建許多名目指陳已前,諸兄弟約甚麼體格商量。到這裏不假叁寸試話會看,不假耳試來聽看,不假眼試辨白看。所以道:聲前抛不出,句後不藏形。盡乾坤大地都來,是汝當人個體,向甚麼處安眼耳鼻舌?莫但向意根下圖度作解,盡未來際亦未有休歇分。所以洞山道:『擬將心意學玄宗,大似西行卻向東。』珍重!」

  問:「承古有言,向外紹則臣位,向內紹則王種,是否?」師曰:「是。」曰:「如何是外紹?」師曰:「若不知事極頭,只得了事,喚作外紹,是爲臣種。」曰:「如何是內紹?」師曰:「知向裏許承當擔荷,是爲內紹。」曰:「如何是王種?」師曰:「須見無承當底人,無擔荷底人,始得同一色。同一色了,所以借爲誕生,是爲王種。」曰:「恁麼則內紹亦須得轉?」師曰:「灼然!有承當擔荷,爭得不轉?汝道內紹便是人王種,你且道如今還有紹底道理麼?所以古人道:紹是功,紹了非是功。轉功位了,始喚作人王種。」曰:「未審外紹還轉也無?」師曰:「外紹全未知有,且教渠知有。」曰:「如何是知有?」師曰:「天明不覺曉。」問:「如何是外紹?」師曰:「不借別人家裏事。」曰:「如何是內紹?」師曰:「推爺向裏頭。」曰:「二語之中,那語最親。」師曰:「臣在門裏,王不出門。」曰:「恁麼則不出門者,不落二邊。」師曰:「渠也不獨坐世界,裏紹王種名,外紹王種姓。所以道:紹是功名,臣是偏中正。紹了轉功名,君是正中偏。」問:「誕生還更知聞也無?」師曰:「更知聞阿誰?」曰:「恁麼則莫便是否?」師曰:「若是,古人爲甚麼道誕生王有父?」曰:「既有父,爲甚麼不知聞?」師曰:「同時不識祖。」問:「古人雲:直得不恁麼來者,猶是兒孫。意旨如何?」師曰:「古人不謾語。」曰:「如何是來底兒孫?」師曰:「猶守珍禦在。」曰:「如何是父?」師曰:「無家可坐,無世可興。」問:「諸聖間出,只是個傳語底人,豈不是和尚語?」師曰:「是。」曰:「只如世尊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雲: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爲甚麼喚作傳語底人?」師曰:「爲他指天指地,所以喚作傳語底人。」僧禮拜而退。問:「九重無信,恩赦何來?」師曰:「流光雖遍,阃內不周。」曰:「流光與阃內相去多少?」師曰:「綠水騰波,青山秀色。」問:「人人盡言請益,未審師將何拯濟?」師曰:「汝道巨嶽還曾乏寸土也無?」曰:「恁麼則四海參尋,當爲何事?」師曰:「演若迷頭心自狂。」曰:「還有不狂者麼?」師曰:「有。」曰:「如何是不狂者?」師曰:「突曉途中眼不開。」問:「如何是學人自己?」師曰:「更問阿誰?」曰:「便恁麼承當時如何?」師曰:「須彌還更戴須彌。」問:「祖祖相傳,複傳何事?」師曰:「釋迦悭,迦葉富。」曰:「如何是釋迦悭?」師曰:「無物與人。」曰:「如何是迦葉富?」師曰:「國內孟嘗君。」曰:「畢竟傳底事作麼生?」師曰:「百歲老人分夜燈。」問:「諸佛非我道,如何是我道?」師曰:「我非諸佛。」曰:「既非諸佛,爲甚麼卻立我道?」師曰:「適來暫喚來,如今卻遣出。」曰:「爲甚麼卻遣出?」師曰:「若不遣出,眼裏塵生。」問:「一切處覓不得,豈不是聖?」師曰:「是甚麼聖?」曰:「牛頭未見四祖時,豈不是聖?」師曰:「是聖境未忘。」曰:「二聖相去幾何?」師曰:「塵中雖有隱形術,爭柰全身入帝鄉。」問:「古人道:因真立妄,從妄顯真。是否?」師曰:「是。」曰:「如何是真心?」師曰:「不雜食是。」曰:「如何是妄心?」師曰:「攀緣起倒是。」曰:「離此二途,如何是本體?」師曰:「本體不離。」曰:「爲甚麼不離?」師曰:「不敬功德天,誰嫌黑暗女。」問:「盡乾坤都來是個眼,如何是…

《011 五燈會元(宋 普濟 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