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八字打開去也。以柱杖卓一卓雲。先請文殊大士。向山僧柱杖頭上。爲諸人說安居偈。護生須是殺。殺盡始安居。會得個中意。鐵船水上浮。次當山僧。重說偈言去也。文殊據虎頭。山僧收虎尾。中間諸菩薩。隨例生歡喜。複以柱杖。卓一卓。下座。
謝首座書記藏主。舉趙州會下。有二僧。相推不肯作第一座。主事白州。州雲。總教伊作第二座。事雲。教誰作第一座。州雲。裝香著。事雲。裝香了也。州雲。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
師拈雲。趙州下一錘。不妨驚群動衆。子細檢點將來。也是泥裏洗土塊。若是薦福門下。不用相推。第一座也有人。第二座也有人。第叁座也有人。雖然。不免從頭注過第一座。鐵眼銅睛觑不破。第二座。陽春白雪無人和。第叁座。真實身心同達磨。且道。與趙州是同是別。若也會得。許你具一只眼。若也不會。也許你。具一只眼。有個衲僧。出來道。總不恁麼。時如何。對他道。切忌向鬼窟裏。作活計。
祈雪。夜來得一番雪。子細思量。有五件奇特事。應時應節。災殃殄滅。能除熱惱。衆人定疊。又見老鴉頭白。且道。衲僧門下。畢竟如何。文殊疾走無邊方。普賢眼裏重添屑。
平地上若衣吃飯。十個有五雙。不知落處。輕如鴻毛。重如泰山。不必較之。達磨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知他是真是僞。衲僧家。口似血盆。舌如利刀。到這裏因甚口似匾擔。東湖借路經過。蓦拈柱杖雲。且道。尋常在什麼處著到。乃擲下雲。橫身當宇宙。一句定綱宗。
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冷水浸冬瓜。大家厮淈鈍。雖然淈鈍。卻有個分曉處。蓦拈柱杖雲。山僧夜來。吟得山偈。舉似大衆。雪子落紛紛。烏盆變白盆。忽然日頭出。依舊是烏盆。忽有個衲僧。出來道。長老長老。此是雪詩。乃對他道。冬行春令。便下座。
明不見暗。暗不見明。明暗雙忘。無異流俗阿師。野幹鳴獅子吼。獅子吼野幹鳴。叁家村裏臭胡孫。價增十倍。骊龍颔下明珠。分文不直。若作衲僧巴鼻。甚處得來。叁十年後。換手槌胸。未是苦在。
見聞覺知無障礙。色香味觸常叁昧。眼見如盲。口說如啞。蘇州人呆。常州人打爺。大宋國裏。只有兩個僧。川僧浙僧。其他盡是子。淮南子。江西子。廣南子。福建子。豈不見道。父慈子孝。道在其中矣。
新鑄鍾雲。有大智人。具大知見。啓大爐[革+(備-人)]。奮大鉗錘。然後示大機。顯大用。于二百日中。成此大法器。住大解脫門。亘千萬億劫。震大圓音。空明暗相。以此津濟四生。以此梯航九有。以此祈祥忏罪。以此息苦停酸。以此揭示頂門正眼。以此流通佛祖慧命。直得星飛電卷。山色凝光。鳳舞鸾翔。龍馳虎驟。豈不見玄沙和尚道。直似秋潭月影。靜夜鍾聲。隨扣擊以無虧。觸波瀾而不散。猶是生死岸頭事。苟能于此洞明。便見玄沙老子。即今向紫霄峰下。拭眼堂前。騎聲蓋色。坐斷十方。脫或未然。塞卻耳根。分明聽取。
君子道長。小人道消。衲僧活計。不在兩頭。有般癡漢。便問。未審在什麼處。似這般底。不打。更待何時。且道。寶林恁麼道。還有過也無。試定當看。
住報恩上堂。僧問。只這是。埋沒自己。只這不是。孤負先聖。去此二途。和泥合水處。請師道。師雲。玉箸撐虎口師乃雲。古佛家風。遇古佛然後拈出。大人境界。見大人乃可顯揚。今日朝旆臨筵。人天普集。古佛家風既展。大人境界全彰。揭示摩醯正眼。洞明少室真機。頓契佛祖不傳妙心。開悟父母未生面目。直下斬釘截鐵。猶是把纜放船。苟若說心說性。未免和泥合水。這條通天活路。千聖共行。萬靈同轍。淨裸裸沒虛空。赤灑灑無空缺。雖居有爲界。示無爲法。而不滅壞有爲之相雖居無爲界。示有爲法。而不分別無爲之相。如是則如鍾在虡。扣之則鳴。似鏡臨臺。物來斯照。于其中間。應變萬差。出沒卷舒。得大自在。只如應真不借一句。又作麼生。雙溪源脈深無底。濟物曾無有倦時。
結夏雲。金錫罷遊留靠壁。草鞋幹曬待秋風。且那長夏深思省。看是平生有底功。真實行藏宜保惜。虛頭伎倆疾消镕。老僧豈是多饒舌。要與諸方氣味同。鹫嶺拈花。少林直指。指空畫空。泥裏洗土。如來禅。烈焰光中綻白蓮。祖師意。海裏紅塵成陣起。透得過。權實照用。一錘打破。透不過。葛藤窠裏。長年打坐。總不與麼。喚取瞎驢來拽磨。
受寶林請。雲。孤峰頂上。聳壑昂霄。好不資一毫。十字街頭。和泥合水。醜不資一毫。如是。則在彼在此。同得同用。所以道。我此法印。爲欲利益世間故說。在所遊方。勿妄宣傳。到個裏。推倒須彌。飲幹大海。于其中間。出沒卷舒。了無妨礙。且應緣利物一句。作麼生道。雪後始知松柏操。事難方見丈夫心。
叁十二相。八十種好。從朝至暮。啾啾唧唧。說黃道黑。不知那裏是二時上堂吃飯。不覺嚼碎舌頭。血濺梵天。四天之下。沛然有余。玉皇大帝惡發。追東海龍王。向金輪峰頂。鞠勘。頃刻之間。追汝諸人作證見也且各依實供通。切忌回避。傥若不實。喪汝性命。
舉正法別峰和尚立僧。雲。西天四七。唐土二叁。天下老和尚。無不以此頂[甯+頁]上一著。流通正法眼藏。顯示涅槃妙心。是故雲夢之竹。天下之勁也。然而不矯揉。不羽筈。則不能以入堅。堂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镕範。不砥砺。則不能以擊強。矯揉羽筈。镕範砥砺。既妙。至人之用。其赤手提持。解粘去縛。抽釘拔楔。烹佛鍛祖。轉凡成聖。亦不出此個端由。所謂善知識者。是大因緣。其斯之謂欤。正當恁麼時。如何。伫看汗血八駿駒。何啻日馳叁萬裏。
道遠乎哉。觸事而真。善因招惡果。聖遠乎哉。體之則神。刻糞作旃檀。蔣山恁麼著語。是你諸人。還知落處麼。良久雲。不因風撼庭前樹。爭見山花入袖香。
道不得底句。不在天臺。定在南嶽。拈柱杖雲。是汝諸人。還見蔣山柱杖麼。卓一卓雲。人貧智短。馬瘦毛長。開爐。叁世諸佛。吞卻火焰。火焰燒殺叁世諸佛。一盲引衆盲。相牽入火坑。棒打不碎底。填溝塞壑。刀斫不入底。臥雪眠霜。作世谛商量也得。作佛法流布也得。渾侖吞卻。叁十年後。有人索飯錢在。直饒爛嚼。白湯咽下。未免粘牙帶齒。且道。蔣山爲人。在什麼處。爛研巴豆叁千顆。瀉卻諸方五味禅。
大慧至。我本無心有所希求。今此法王大寶。自然而至。法王大寶既至。汝等諸人。急著精彩。所謂見之不取。思之千裏。豈不見。大隨道。我參七十余員善知識。具大眼目底。只有一二。其他盡具正見。在今天下。具大眼目。真善知識。唯法叔老師一人而巳。黑漆竹篦。掀翻海嶽。從頭打過。雖是死馬醫。就中要妙。黃檗打臨濟柱杖。蔣山豈是無耶。蓋爲土曠人稀。雲門一曲。臘月二十五。那在今朝十六日吹唱。蓦拈柱杖。卓一下雲。虛空可量風可系。無能宣說佛功德。
複舉頃在虎丘。聞先師舉佛眼叔祖。初作無爲軍化士。因道中著顛。有個省處。歸來。舉似師祖。後令充知客。因夜坐撥火。忽然猛省。雖然如是。每至入室。未能深入阃奧。從容請益。太師祖雲。我爲你。說個喻子。正如一人。牽一頭牛。從窗棂中過。兩角四蹄。悉皆過了。唯尾巴過不得。師雲。這個說話。多年在肚皮裏。信知。在今天下。無人理會得。所以密之叁寸。苟非法叔老師到來。小侄此生。無因拈出。敢問諸人。既是大底過了。如何尾巴卻過不得。且道。淆訛在什麼處。小侄今日。對衆拈出。供養我法叔老師大和尚。唯願壽與趙州同年。爲佛法作大主張。使天下衲僧。洞徹此一段奇特大事。下座。同知事頭首大衆。殷勤拜。請。伏望慈悲俯垂開示。
上堂。良工未出。玉石不分。巧冶無人。金沙混雜。縱使無師自悟。向天童門下。何啻朝打叁千。暮打八百。蓦拈柱杖雲。喚作柱杖。玉石不分。不喚作柱杖。金沙混雜。其間一個半個。善別端由。管取平步青雲。苟或未然。卓柱杖雲。急著眼看。
傳法寺請開鍾聲。雲。頑銅鈍鐵。美玉精金。大冶洪爐。一模鑄就。不假毗沙門天王神力。豈從須彌頂[甯+頁]上持來。器重千鈞。樓高百尺。啓圓通叁昧。發清淨妙音。直須眼處聞聲。莫向耳邊領略。镬湯爐炭。不用吹而自滅。刀山劍樹。何待喝而後摧。昏夢頓除。沈迷了悟。萬象森羅俱作舞。大千沙界一時聞。大衆且道。末上一錘。落在什麼處。劫石有消日。洪音無盡時。
小參
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爾時靈山一會。俨然未散。豈不是今日恁麼時節。雖然不言我家醋淡。蓋爲人人各有一坐具地。侵他一絲毫。也不得。光孝恁麼提唱。須是個人始得。還有獨脫底麼。出來。與光孝相見。其或未然。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老僧自到光孝。首荷七員外令合喜道人。令似祖道。舉家學般若眷屬。無不戮力外護。自非夙昔有大因緣。安能若是。然而與人相聚。莫非身心真實。心若真實。至于動靜施爲。行住坐臥。一語一默。無不真實。豈不見。古人道。只個心個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縱橫妙用可憐生。一切不如心真實。所以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人畜草芥。皆依真實。而現相好。然真實之義。即是從上佛祖。清淨大解脫門。只看當人各各所行如何。其間一生爲善者。至于多生。爲善者。無量劫來。爲善者。即殊勝果報。曆曆現前。苟爲不善者。其不善境界。亦常曆曆現前。信之。善惡報應。毫發無差。且如衲僧家。親近善知識。悠久辨一片真實身心。窮已躬大事。無有不辨底道理。是故從上佛祖。天下老和尚。無不以真實顯示。豈不見。疏山矮師叔。在沩山會下。聞示衆雲。行腳高士。直須向聲色裏睡眠。聲色裏坐臥。始得。是時疏山。出問雲。如何是不落聲色句。沩山豎起拂子。疏雲。此是落聲色句。沩山便歸方丈。疏山不契。遂辭香嚴。嚴雲。何不且住。疏雲。某甲與和尚無緣。嚴雲。有何因緣不契。試舉看。疏山遂舉前話。嚴雲。某甲有個語。疏山雲。道什麼。香嚴雲。言發非聲。色前不物。疏雲。元來…
《010 續古尊宿語要(宋 師明 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