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星辰草木叢林。盡在柱杖頭上。還見麼。良久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久立。
上堂。趙州有吃粥因緣。好一則因緣。者僧當下悟去。會得麼。你拈動缽盂匙箸時。便不會古人意了也。祖師有風幡話。你諸人十二時中。爲什麼一似大蟲看水麼相似。國師有無情說法。據你諸人合明得。爲什麼卻不聞。若一一明得。便是有地頭底禅和子。歸堂祈雨上堂。定明妙應禅師。說法如雲如雨。不是時人不聞。又非不善其語。如斯一味靈通。過了幾多寒暑。縱逢敗種焦芽。方便一時救取。知府曾公舍人入山祈雨上堂。舉劉禹端公問雲居。雨從何來。對雲。從端公問處來。師雲。雨從何來。不須尋討。遍滿虛空拔濟枯槁。定明妙應靈通。知府舍人臺造。真個是爲雨爲霖。莫不爲忻爲好。且問諸人。是定明雨舍人雨百姓雨。定當得麼。良久卓柱杖一下雲叁。下座。
上堂。卓柱杖一下雲。大衆。你諸人昨夜爲什麼一時在露柱裏藏身。及乎天既明。吃粥了上來聽參。爲什麼卻在欄幹上立地。見麼。直饒如此通神變。更問起雲塔裏師。
上堂。抵死要行雲水腳。剛然求悟本來心。爲蛇畫足勞筋骨。辜負青山綠水深。豈不見德山老子向你道。未踏船舷時好與叁十棒也。諸人也著些子精彩著。飯袋子也好與叁十棒。遂卓柱杖一下。下座。
退褒禅上堂。一去一來松上鶴。半開半合嶺頭雲。搘筇獨立千峰外。唯把南山祝聖君。知府錢公奏請。再住褒禅。
上堂。大衆。君命重宣降薜蘿。不容靜處薩婆诃。襕衫席帽寒酸甚。又向人前唱哩啰。哩啰拍一拍。哩啰又拍一拍雲。去年梅今歲柳。顔色馨香依舊。人漸老水長流。無心道合頭。下座。
上堂。舉蓮花峰庵主拈柱杖示衆雲。古人到者裏爲甚麼不肯住。自雲。爲他途路不得力。如是二十年無人會得此語。後有老宿聞舉雲。是即是。少進語在。有僧問。如何進語。宿雲。但問畢竟如何。僧持此語問庵主。主曰。楖栗橫擔不顧人。卻入千峰萬峰去。師橫按柱杖于肩上高聲喚雲。和尚和尚。又雲。阖國人追不再來。千古萬古空相憶。
上堂。舉嚴陽尊者問趙州。一物不將來時如何。州雲。放下著。尊者當下大悟。師雲。好大衆還見得悟處麼。盡力放不下。著力擔不起。將謂一物無。元是自家底。見得自家底。心中大歡喜。自茲家業興。一舉九萬裏臘月初一上堂。僧問。萬法是心光。諸緣唯性曉。盡大地是色。那個是心。師雲。不要瞞老僧。進雲。盡大地是心。那個是色。師雲。阇梨念來多少時。進雲。只如色心二字如何透得。師雲。只知渡水不覺腰深。進雲。彼此沒便宜。師雲。一任啖啄。師複雲。一年止有此叁十日。二陽發生之月。學般若者。與汝道情相應否。今有二問問諸人。一問問肯者。一問問不肯者。先問肯者曰。你恁麼來多少時也。你須道多時也。
問你既多時。所對目前聲色。與你爲惱害否。若與你爲惱害。上座未恁麼在。若不與你爲惱害。是照見了。然後不爲惱害。不用照見了。不爲惱害。若用照見了。方見不爲惱害。即名照見心。未名恁麼在。若不用照見心。如何知得無惱害。據作此見了我問頭不得。第二問不肯者雲。你不恁麼來得多少時也。師大笑雲。好一問。你出家沙門作佛弟子。含齒戴發巍巍堂堂。如何卻不恁麼。得何異俗人。直饒你真個不恁麼。也則因恁麼。然後有不恁麼在。據此見亦了我問不得。不見石頭大師道。恁麼也不得。不恁麼也不得。恁麼不恁麼總不得。尚有人講不得。被馬大師道。我有時揚眉瞬目。有時不揚眉瞬目。有時揚眉瞬目者是。有時揚眉瞬目者不是。他便會去。師良久曰。還知麼。泥多佛大水長船高。下座。
上堂。未達境惟心。起種種分別。達境唯心已。分別即不生。分別既不生。便舍外塵相。乃拈柱杖示衆雲。不可不喚作柱杖子也。且作麼生說舍底道理。有人于此雲喚什麼作柱杖子。便違他古佛道不壞假名而談實相。又道更有什麼柱杖子也。則世間萬法不成安立。又道依舊喚作柱杖子。則一切凡夫莫不幸甚也。大衆。到者裏如何即是。須信道。雲中石塔不是人間。檻外雲山非由心變。風摩雨掃日照煙蒙。妙用縱橫隱顯一際。自可以幽棲鳥道開豁胸懷。妙契真規十方洞照。直得如此。更須知有衲僧孔竅始得。如何是衲僧孔竅。咄。卓柱杖下座。
上堂。舉沩山和尚坐次。見仰山從方丈前過。沩山雲。若是百丈先師。子須吃痛杖始得。仰山雲。今日事作麼生。沩雲。合取兩片皮有分。仰雲。此恩難報。沩雲。沩山年邁。非子不才。仰雲。今日親見百丈師翁。沩雲。子向什麼句中見先師。仰雲。不道見只是無別。沩雲。始終作家。師雲。從上來至百丈有不犯之令。沩山深得其旨。能向劍刃上行。仰山飲氣扶持。且不犯鋒傷手。有般漢。只管行棒下喝。還明他不犯之令麼。不見道始終作家。諸人每日來去。什麼處得見百丈。
上堂。暫時斂念。是處是慈氏。門門有善財。介爾有心。土石山河瓦礫荊棘。大衆。作聖作凡能染能淨。有如是威神。具如是妙用。直得恁麼。曹溪門下客。見時猶未是少林消息。只如少林消息。你曹溪門下客。合作生麼。下座。
上堂。蘇武牧羊。辱而不屈。李陵望漢。樂矣忘歸。是在外國在本國。佛諸弟子中。有者雙足越坑。有者聆筝起舞。有者身埋糞壤。有者呵罵河神。是習氣是妙用。至于擎杈打地豎拂敲床睦州一向閑門魯祖終年面壁。是爲人是不爲人。信知一切凡夫埋沒寶藏殊不丈夫。諸人何不擺柂張帆抛江過岸。不可釘椿搖橹。何日到家。既作曹溪人。又是家裏漢。還見是家裏事麼。
上堂。舉先師在白雲會中作磨頭。一日端師翁下來曰。你還知一件事麼。先師曰。不知。師翁曰。近有數禅客。自廬山來。
問他皆有悟入處。教伊說亦說得有來由。舉因緣向伊亦明得。教下語亦下得。端師翁良久謂先師曰。磨頭只是未在。你道如何。先師聞了心下不安。得七日七夜。不成腸肚。正中心下。乃自思惟曰。既悟了說亦說得。明亦明得。如何卻未在。忽然中夜方會得。從前寶惜一時放下。遂白端師翁。師翁起來手舞足蹈。某曾侍奉先師。聞先師舉此因緣謂某曰。參學須是一時放下方得安樂。大衆。還見得否。放得下好脫灑。放不下牛拽杷。堪笑諸方老古錐。打鼓說禅無尾[木+霸]。無尾[木+霸]不驚怕。不驚怕可嗟訝。解踏毗盧頂上行。不言亦自傳天下。好大哥。
上堂。舉百丈大智禅師謂衆曰。並卻咽喉唇吻。道將一句來。沩山雲。卻請和尚道。五峰雲。和尚也須並卻。雲岩雲。和尚有也未。師雲。此是叢林中流布底事。雪窦禅師後來品評此叁人語。各有淺深。卻請和尚道。虎頭生角出荒草。和尚也並卻。龍蛇陣上看謀略。和尚有也未。金毛師子不踞地。如今衆中或去請益或去過話。有人道。此叁句語未契得百丈。喚作抑而不揚。卻請和尚道。百丈雲。不辭向汝道。恐已後喪我兒孫。此豈不是抑而不揚。和尚也須並卻。百丈雲。無人處斫額望汝。何處是有肯他也。則是抑而不揚。和尚有也未。百丈雲。喪我兒孫。更是不肯也。只如百丈道並卻咽喉唇吻道將一句來。甚生次第事。既並卻咽喉唇吻。明個什麼邊事。也好扶持取。下座。
退院離褒禅辭衆上堂。舉六祖大師示衆雲。汝等速理舟楫。吾欲歸新州去。弟子曰。和尚去後早晚卻回。祖曰。葉落歸根來時無口。師雲。是什麼說話。去了卻更來做什麼。不見東山先師道。大小大祖師。猶欠悟在。師呵呵大笑雲。諸人還會得麼。聽取一頌。歸根得旨複何論。洞口秦人半掩門。花落已隨流水遠。空留冪冪野雲屯。到蔣山上堂。玄沙白紙費封題。一聽雷音萬仞低。慰釋私懷已無量。那堪更唱邏羅哩。乃呵呵大笑曰。古人道。笑須叁十年。誠哉此語。某頃在白雲時。與堂上佛果師兄道聚。其樂無涯。至今樂猶未已也。又呵呵大笑雲。一手不獨拍。兩手鳴掴掴。舉意超情念。相看同路陌。摩雲鍾阜高。遍界烏輪赫。妙機速雷電。神珠不在額。珍重人天大導師。衲僧一見喪魂魄。何也。誰敢正眼觑著。下座。
古尊宿語錄卷第叁十
舒州龍門佛眼和尚語錄
住南康雲居嗣法善悟編
偈頌
示道叁偈並敘。
宗乘一舉。作者埋冤。古路縱橫。若爲措足。苟非知方俊眼出格上機。舉一明叁。普同流浪。其或循言執滯。病在見聞。杜口藏形。過歸傍認。欲得決求大寶。莫作小商。撒手懸崖當空便擲。百千叁昧豈在外求。若認語言即名邪解。至于警物垂務衡鑒將來。百匝千重少諧手足。或中途病轍。半路絕糧。引諸子以伶俜。蓋指南之不妙。良由澄潭月影隱隱迷蹤。直須坐斷毗盧優遊大徑。故作示道叁偈。以資唱道之萬一。固非次第淺深數量名字之所得也。冀達之士。相期于茲矣。
隨流。
千聖靈蹤百草頭。卓然放去號隨流。後教萬古無人識。笑殺沩山水牯牛。
合轍。
水中月是天邊月。南北東西更無別。新羅打鐵火星飛。燒著指頭名合轍。
雙唱。
坐斷千差古路頭。解開種岸濟人舟。明明一句該群象。善唱非聲作麼求。
標指六偈並敘。
諸佛出世無法示人。祖師西來無道可指。唯談自悟是謂頓門。若尚筌蹄必難話會。然則忘其方便。迷者難以進途。標指示人或有可曉。故循好言之士。唱偈六篇。以舉一隅。無勞叁返。後之冥合者。或有可取焉。
迷悟。
迷者迷悟。悟者悟迷。迷悟同體。悟者方知。迷南爲北。實情取則。北本是南。悟無移忒。返究迷緣莫得來處。忽悟正方迷複何去。其迷則迷妄自高低。生死惡覺枉受膠黐。達迷無妄歡喜無量。殺無明賊只在一饷。一饷之間冥通大千。直下了了叁際虛玄。無始時來總由今日。盡未來際更不尋覓。當念無念靈光焰焰。靈焰騰輝心知難掩。靈源蕩碧森羅普入。海印發明非關動息。根塵不偶心珠甯守。返不我觀出兮還有。有無齊出無有蹤迹。智用雖奇猶遭悟覓。悟爲法障身招罔象。犴貉無風徒勞展掌。祖父書契本來家業。舊日風光不妨要截。哆哆和和依前疑著。元無病…
《009 古尊宿語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