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妙法蓮華經淺釋 卷六▪P16

  ..續本文上一頁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醫。如闇得燈。如貧得寶。如民得王。如賈客得海。如炬除闇。

  妙法蓮華經的功用,好像清淨涼爽的水池,能令渴者解除渴的威脅。好像在寒冷的人,獲得火,可以取暖。好像赤身露體的人,獲得衣服。在未受持此經之前,如同裸體;虔誠受持此經之後,如同得到衣服。好像做生意的商人,得到顧客采購物;好像失去母親的小孩子,現在見到母親一樣的歡笑,也就是得見法身的母親。好像想過大海,得到大船。法華經就是渡生死海的大法船;好像有疾病的人,遇到良醫,藥到病除。我們是患了叁毒的重病,法華經是大醫王,能拯救我們的痛苦——煩惱。

  妙法蓮華經好像在黑暗的地方,有了照明的燈。它能將心中的無明照破,令智慧光明現前。好像貧窮的人,獲得無價的七寶。好像人民,得遇英明仁慈的國王。好像賈客,獲得大海之中的珠寶。好像火炬,能破除一切黑暗。

  此法華經亦複如是。能令衆生。離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縛。

  這部妙法蓮華經,就有這十二種的妙用。能令一切衆生,離開一切苦惱和一切病痛。又能解除一切衆生生死之纏縛,令得自在。

  若人得聞此法華經。若自書。若使人書。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籌量多少。不得其邊。

  假使有善根的人,得聞妙法蓮華經之後,發心書寫此經,或者是自己書寫,或者請人代爲書寫(自己不會寫字者),所得的功德是相同的。這種功德,就是用佛的智慧來籌量有多少,也無法可知其功德的邊際。

  若書是經卷。華香璎珞。燒香末香塗香。旛蓋衣服。種種之燈。蘇燈油燈。諸香油燈。薝蔔油燈。須曼那油燈。波羅羅油燈。婆利師迦油燈。那婆摩利油燈供養。所得功德。亦複無量。

  假使有人書寫這部經典的時候,用種種鮮華、妙香、璎珞來供養此經;或用種種的燒香、末香、塗香等,來供養此經;或用種種的寶旛、寶華、寶衣服等,來供養此經。

  或者用種種的燈來供養。有蘇油燈、香油燈、混合一切香油燈、薝蔔(金色花)油燈、須曼那(悅意花)油燈、波羅羅(重生花)油燈、婆利師迦(夏生華)油燈、那婆摩利(雜色花)油燈,所得的功德,也是無量無邊,無以計算。

  宿王華。若有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者。亦得無量無邊功德。

  釋迦牟尼佛又叫一聲:“宿王華菩薩!若有善根的人,就是單單聽聞藥王菩薩本事品的人,也得無量無邊那樣多的功德。”

  若有女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能受持者。盡是女身。後不複受。

  假使有女人,她能得聞藥王菩薩本事品,如果能受持此品,那麼,她能在來生之中,不爲女身。但是,若歡喜女身的話,又另當別論。

  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如說修行。于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衆。圍繞住處。

  在佛入涅槃之後,在最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聽聞妙法蓮華經,發心依經典所說的道理去修行,就是修忍辱、慈悲、法空叁種法門。在本生命終之時,往生安樂世界,也就是極樂世界。屆時,見到阿彌陀佛,所謂“華開見佛”。有清淨大海衆菩薩圍繞所住之處。

  生蓮華中寶座之上。不複爲貪欲所惱。亦複不爲嗔恚愚癡所惱。亦複不爲憍慢嫉妒諸垢所惱。得菩薩神通。無生法忍。

  這人便將化生在蓮華之中,生在寶座之上。再不爲貪欲所煩惱,再不爲嗔恚所煩惱,再不爲愚癡所煩惱。叁毒解除清淨,即得身心輕安。這叁毒有連帶的關系。生起貪欲之心,求之不得,便發脾氣。發脾氣時,便失理智,就愚癡了。智慧不現前,不明是非,不識善惡,無明當前,便做顛倒事,遂造成身語意叁業不清淨。犯了十大惡業。永遠在叁惡道中輪回,沒有了期。

  如何控製貪嗔癡?就要勤修戒定慧。能守戒律,就沒有貪心;能持定力,就沒有嗔心;能學智慧,就沒有愚癡。譬如一缸混水(無明),想令它清淨,放點白礬(戒法),不許搖動(定力),慢慢混質下沈,便現出清淨(智慧),能映照萬物。

  若能明白法華經的義理,也不會被驕慢、嫉妒諸垢所煩惱。人若有了這兩種變態心理,則永遠不會開悟,得不到智慧。修道先要沒有貢高我慢的行爲,沒有嫉妒障礙的心理,學菩薩慈悲喜舍的精神。

  心中沒有一切塵垢,就能得到菩薩的神通,和無生法忍。何謂無生法忍?簡要言之,不見有少法生,不見有少法滅,忍可于心。

  忍就是忍耐,面對逆境而不生嗔心。安住在法理上而不動心。把心安住在真如實相上,覺得沒有絲毫凡夫的情念,可以舍棄,也沒有聖人的見解,可以取得。

  這時,覺悟十法界沒有少法生,也沒有少法滅,沒有生滅。可是在法理上,都是如如不動。因爲如如不動,所以沒有生滅。證得心念沒有生滅,從此看一切法都沒有生滅。真正看到真如實相,才能得到這種忍,而永遠不會被外境所迷惑,搖動其心。

  總而言之,能放下一切,沒有執著,就是無生法忍。證得無生法忍,就是法身菩薩。在阿彌陀經上說:“阿鞞跋致”,譯爲不退轉,就是無生法忍。凡是上品上生極樂世界的人,一到淨土,立刻華開見佛,立刻得無生法忍。有大智慧,有大神通,能助佛揚化,到處教化衆生,令早日離苦得樂,往生淨土。

  得是忍已。眼根清淨。以是清淨眼根。見七百萬二千億那由他恒河沙等諸佛如來。

  得到無生法忍之後,眼根清淨,也就是得到法眼。用這種清淨法眼,可以見到七百萬二千億那由他恒河沙數那樣多的諸佛。

  是時諸佛。遙共贊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于釋迦牟尼佛法中。受持讀誦。思惟是經。爲他人說。所得福德。無量無邊。火不能焚。水不能漂。汝之功德。千佛共說。不能令盡。

  在這個時候,如同恒河沙數那樣多的諸佛,在十方諸佛國土中,共同遙贊:“善哉!善哉!善男子!你能在釋迦牟尼佛的法中,受持此經、讀誦此經、思惟此經。又爲他人解說此經,所得的功德,那是無量無邊。大火不能焚燒,大水不能漂沒。你所得的功德,就是千位佛共同一起來說,也不能說得窮盡。”

  汝今已能破諸魔賊。壞生死軍。諸余怨敵。皆悉摧滅。

  你現在已經能破除一切魔賊。魔能障正道,能害慧命。賊是六根,劫掠法財。又能破壞生死之軍,不受輪回之苦。乃至其余一切的怨敵,統統摧滅,不會再來找麻煩。

  善男子。百千諸佛。以神通力。共守護汝。于一切世間天人之中。無如汝者。唯除如來。其諸聲聞辟支佛。乃至菩薩。智慧禅定。無有與汝等者。

  “善男子!有百千那樣多的諸佛,同時用大神通力,共同守護于你。在一切世間的天上人和人間人中,沒有人能比你再高。除了如來以外,就是一切聲聞、辟支佛,乃至菩薩的智慧和禅定,也沒有能與你相等。”換言之,這位菩薩的地位,已接近妙覺位的邊緣。

  宿王華。此菩薩成就如是功德智慧之力。

  佛又叫一聲:“宿王華菩薩!這位聞經修行,住生淨土的菩薩,他能成就這樣的功德,獲得智慧之力。”由此可知,受持、讀誦、解說、書寫這部妙法蓮華經,就有這種不可思議的境界。

  若有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能隨喜贊善者。是人現世口中。常出青蓮華香。身毛孔中。常出牛頭栴檀之香。所得功德。如上所說。

  假使有人,能聽到藥王菩薩本事品,又能隨喜的贊歎:“善哉!”那麼,這個人在現世中,從他的口裏,常吐出青蓮華那種的香味,在他身上的毛孔裏,常放出牛頭栴桧的香氣。他所得的功德和前邊所說的功德,完全一樣。

  是故宿王華。以此藥王菩薩本事品。囑累于汝。我滅度後。後五百歲中。廣宣流布于閻浮提。無令斷絕。惡魔魔民。諸天龍夜叉。鸠槃荼等。得其便也。

  佛說:“因爲這個緣故,宿王華菩薩!我將藥王菩薩本事品,委托于你。在我入涅槃之後,後五百歲中,你要廣宣此品,將此品流布于閻浮提,不可令它斷絕失傳,不要令魔子魔孫、魔臣魔民、天龍八部等,得其方便。”

  宿王華。汝當以神通之力。守護是經。所以者何。此經則爲閻浮提人病之良藥。若人有病。得聞是經。病即消滅。不老不死。

  佛又叫一聲:“宿王華菩薩!你應當用神通力來守護這部經。爲什麼?因爲這部經是閻浮提人治病的良藥。人有愛癡的病,此經能治愛癡,故爲良藥。假使有人患病,一聽到妙法蓮華經,立刻將病消除殆盡,甚至不老不死了。”

  宿王華。汝若見有受持是經者。應以青蓮華。盛滿末香。供散其上。散已。作是念言。此人不久。必當取草坐于道場。破諸魔軍。當吹法螺。擊大法鼓。度脫一切衆生老病死海。是故求佛道者。見有受持是經典人。應當如是。生恭敬心。

  佛又叫一聲:“宿王華菩薩!你如果見到有人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時候,你應當用青蓮華和盛滿末香,供養他,散布在他的上面。散布之後,再做這樣的想:“此人不久,必然取草爲座,坐在菩提樹下,破除魔軍,降伏魔女。成正覺,吹大法螺、擊大法鼓,爲一切衆生說法。度脫一切衆生,離開生老病死的苦海。因爲這個緣故,凡是求佛道的人,見著受持此經典者,就應當生起恭敬之心。””

  說是藥王菩薩本事品時。八萬四千菩薩。得解一切衆生語言陀羅尼。

  釋迦牟尼佛說藥王菩薩本事品的時候,有八萬四千菩薩,皆證得一切衆生語言陀羅尼(譯爲總持,就是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又爲叁昧,就是正定正受。)

  多寶如來。于寶塔中。贊宿王華菩薩言。善哉善哉。宿王華。汝成就不可思議功德。乃能問釋迦牟尼佛如此之事。利益無量一切衆生。

  多寶如來,他在多寶塔中,亦贊歎宿王華菩薩說:“善哉!善哉!宿王華!你成就了不可思議的功德,才能向釋迦牟尼佛問起藥王菩薩焚身燃臂的難行苦行,能利益聞到此品的無量一切衆生。”

  

  

《妙法蓮華經淺釋 卷六》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