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妙法蓮華經淺釋 卷六▪P5

  ..續本文上一頁也能分別清楚。以及琴聲(五弦或七弦)、瑟聲(二十五弦)、箜篌聲(二十叁弦)、箫聲(前有五孔,後有一孔,豎吹)、笛聲(有七孔,橫吹),種種樂器的音聲。這位法師,完全能聽得到,又能分別清楚是何器具之音聲。

  清淨好歌聲 聽之而不著 無數種人聲 聞悉能解了

  清淨悅耳的歌聲,有陶冶人性情之功用,但是聽了之後,不可著住在歌聲上。無論是那一種族人所唱的歌聲,這位法師皆能分別了解,沒有言語不通之障礙。

  又聞諸天聲 微妙之歌音 及聞男女聲 童子童女聲

  這位法師,又能聽到諸天的聲音,又能聽到微妙的歌音,又能聽到男女的聲音,又能聽到童男童女的聲音。總而言之,無論什麼音聲,都能聽到,而且分析得非常清楚。

  山川險谷中 迦陵頻伽聲 命命等諸鳥 悉聞其音聲

  在山川危岩之中,有迦陵頻伽鳥的音聲(譯爲好聲鳥産于雪山,在卵中便會鳴),其音和雅,又爲仙鳥,能發非一般人所能聽到的妙音。命命鳥就是共命鳥,一身二頭,二口同時飲食,同時啼鳴。以及一切諸鳥的啼聲,這位法師能完全聽到。

  地獄衆苦痛 種種楚毒聲 餓鬼饑渴逼 求索飲食聲

  地獄有八熱地獄、八寒地獄、十八地獄等等。在地獄受種種楚苦的聲音,這位法師皆能聽到。餓鬼饑渴所逼迫的聲音,到處尋求飲食的聲音,這位法師皆能聽到。餓鬼因爲業力所感,咽細如針,腹大如鼓,永遠吃不飽。爲什麼?因爲食物到口,變成火焰,看水是血而不能飲,故名餓鬼。是什麼原因成餓鬼呢?因爲這人在世時,誹謗叁寶、破壞叁寶,故死後爲餓鬼。目犍連尊者,他是神通第一。有一天,他去尋找他死後的母親在何處?發現他母親在餓鬼道中,身焦如焚,十分可憐。尊者乃用缽盛飯給他母親吃,不料飯竟變成火炭,無法下咽。目犍連尊者,見到這種情形,痛哭流涕來問佛:“這是什麼因緣?”佛告訴他:“因爲你母親在世時,不但不信佛法,反而毀謗,所以受此倒懸之苦。”佛又說:“你于七月十五僧自恣日,用百種供物,供養衆僧人,請其誦經誦咒,藉此功德,不但你母親得救,就是過去七世的父母,也能得救。”因此每年寺院皆舉行盂籣盆法會(譯爲“解倒懸”),超度七世的父母,離苦得樂。

  諸阿修羅等 居在大海邊 自共言語時 出于大音聲

  所有的阿修羅,脾氣很大,沒有涵養功夫,所以歡喜鬥爭。他們住在大海邊,互相談話時,發出很大的音聲。爲什麼?因爲沒有慈悲心,只有仇恨心的緣故。

  如是說法者 安住于此間 遙聞是衆聲 而不壞耳根

  這位解說妙法蓮華經的法師,他安穩住在慈悲處,能聽到很遠的一切聲音,而不會破壞耳根。因爲說法的功德所加持的緣故。

  十方世界中 禽獸鳴相呼 其說法之人 于此悉聞之

  在十方一切世界之中,所有飛禽和走獸互相爭鳴,互相呼叫的聲音,這位說法的法師,在此完全能聽到,完全能明了。

  其諸梵天上 光音及遍淨 乃至有頂天 言語之音聲

  法師住于此 悉皆得聞之

  色界大梵天,已經離欲界的淫欲心,寂靜而清淨,天主是屍棄,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時,他先來請佛轉*輪。婆羅門教崇拜大梵天,認爲婆羅門是從大梵大口中所生,最爲尊貴的人,稱爲貴族。刹帝利(王族)是從大梵天臂所生,所以統治全國人民。吠舍(工商農)是從大梵天脅所生,能生産一切應用之物。首陀(奴隸)是最下賤的人,稱爲賤族,沒有宗教信仰自由,沒有政治的權力,教育、經濟、待遇皆不平等。

  光音天是二禅第叁天,此天不但身心能放光,代替說話,而且又可放智慧光來教化衆生。據說地球的祖先是從光音天而來。此天的人,歡喜旅行,到處觀光。有一次,來到地球(成劫期間)發現地肥(類似牛奶)非常甜美,清香可口,形同甘露。一時起了貪心,而飲過量,因而失去神足通,不能返回光音天。遂留住地球,成爲人類祖先。

  遍淨天是叁禅第叁天,此天已經得到普遍清淨的快樂,雖然妙樂無窮,仍是有漏之樂。一般行者認爲這是安身立命之處,貪圖快樂,便忘了清淨的家鄉,容易墮落。真正修行人,不在此天停住,急急出此天界,到四禅天去。

  到福愛天時,有兩條路,一是正路:修無漏定的人,可以直達廣果天,而進入五不還天。一是歧路:修無想定的人,可以到無想天(長壽天),這是外道所住的地方,仍是不究竟之處。暫時寂然不動,等定力攝持不夠時,自然墮于六道輪回中受生死。好像冰夾魚、石壓草一樣的道理。

  有頂天就是無色界最高一層天,也就是非想非非想處天。釋迦牟尼佛當初在雪山修道時,其師修到此天的境界,佛認爲不是解脫生死之法,乃離他而去。自己苦修六年,仍然不得了生脫死之法,于是放棄苦行,來到菩提樹下,靜坐思惟,到四十九天的夜裏(此時佛是叁十歲,時間是十二月初八日),看見明亮的星星而悟道,證得十二因緣之理,乃是生命之輪。

  諸天的言語聲音,這位法師住在此處,完全能聽到,甚至那一個天說什麼言語,也分別清清楚楚,聽得明明白白。

  一切比丘衆 及諸比丘尼 若讀誦經典 若爲他人說

  法師住于此 悉皆得聞之

  一切出家的比丘和比丘尼,他們或者讀經典,或者誦經典,或者爲他人解說經典,或者恭敬書寫經典。這位法師住于此處,完全能聽到他們在修持那一種法門。

  複有諸菩薩 讀誦于經法 若爲他人說 撰集解其義

  如是諸音聲 悉皆得聞之

  又有一切菩薩,或者讀此經,或者誦此經,或者爲他人解說此經,或者撰著此經,或者集解其義。像這樣種種的音聲,這位法師完全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諸佛大聖尊 教化衆生者 于諸大會中 演說微妙法

  持此法華者 悉皆得聞之

  十方諸佛是大聖尊,教化一切衆生。在一切大會之中,演說爲實施權,開權顯實的微妙法,受持妙法蓮華經的這位法師,完全都能聽得到。

  叁千大千界 內外諸音聲 下至阿鼻獄 上至有頂天

  皆聞其音聲 而不壞耳根

  在叁千大千世界以內和以外,所有一切的音聲,下至無間地獄,上至有頂處天。這位法師皆能聽到其音聲,可是也不會損壞他的耳根。

  其耳聰利故 悉能分別知 持是法華者 雖未得天耳

  但用所生耳 功德已如是

  因爲他的耳根,非常聰利的緣故,所以能分別了知。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雖然未證得天耳通,但是用父母所生的肉耳,就能聽到一切的音聲。爲什麼?因爲受持法華經的功德之緣故。

  眼有五眼,就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所謂“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唯觀俗,慧眼了真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圓明法界內,無處不含容。”耳也有五耳。這位法師乃是用父母所生的常耳。因爲解說法華經有功德,不但能聽到一切的音聲,而旦還能知道一切的音聲。

  複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成就八百鼻功德。以是清淨鼻根。聞于叁千大千世界。上下內外種種諸香。

  將前邊的道理再說一次。釋迦牟尼佛又喚一聲常精進菩薩!假使有善男子和善女人,他們受持妙法蓮華經,不論是讀、是誦、是解說、是書寫,皆能成就八百鼻功德。用這種清淨的鼻根,可以嗅到叁千大千世界內外,乃至上下各方一切的香氣。

  須曼那華香。阇提華香。末利華香。薝蔔華香。波羅羅華香。赤蓮華香。青蓮華香。白蓮華香。華樹香。果樹香。栴檀香。沈水香。多摩羅跋香。多伽羅香。及千萬種和香。若末若九若塗香。持是經者。于此間住。悉能分別。

  有須曼那華香,譯爲悅意華。此華又香又美,形色非常美麗,令人心悅意足,故爲此名。又有阇提華香,譯爲全錢華,華是黃色,形如錢狀,故爲此名。又有末利華香,譯爲鬘華。此華可編製華鬘,挂在身上,以爲莊嚴。現在還流行花圈,獻給客人,表示歡迎;獻給死人,表示哀悼。又有薝蔔華香,譯爲金色華,花小而香,順風遠揚,其香不散。又有波羅羅華香,譯爲重生華。因爲這種華,開過一次,能再開一次,故爲此名。赤蓮華香,就是波頭摩華。青蓮華杳,就是優缽羅華。白蓮華香,就是芬陀利華。有華樹的香氣,有果樹的香氣。又有牛頭栴檀的香氣,産于印度牛頭山,故爲此名。香氣如麝香,在四十裏以內,可以嗅到香氣。其性清涼,可冶病,做藥材。又有沈水栴檀的香氣,因爲木質堅而重,如同金屬類,放在水中,即刻沈下,故爲此名。又有多摩羅跋香,譯爲藿香,可以做藥材。又有多伽羅香,譯爲根香,它的根異常清香,久聚不散。以及千萬種的合香。或者爲末,或者爲丸,或者塗香,受持妙法蓮華經這位法師,就在此間住,完全能分別是什麼的香氣。

  又複別知衆生之香。象香。馬香。牛羊等香。男香。女香。童子香。童女香。及草木叢林香。若近若遠所有諸香。悉皆得聞。分別不錯。

  又能分別知道一切衆生的香氣。好像象的香氣、馬的香氣、牛的香氣、羊的香氣。男人的香氣、女人的香氣、童男的香氣、童女的香氣。以及草的香氣、木的香氣、叢林的香氣。不論是近還是遠,所有的一切香氣,完全都能嗅到,分別是什麼香氣,不會錯誤。

  持是經者雖住于此。亦聞天上諸天之香。波利質多羅拘鞞陀羅樹香。及曼陀羅華香。摩诃曼陀羅華香。曼殊沙華香。摩诃曼殊沙華香。栴檀沈水種種末香。諸雜華香。如是等天香和合所出之香。無不聞知。

  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雖然住在人間,可是也能嗅到諸天的香氣。波利質多羅樹香,譯爲天樹王。在忉利天喜見城外,諸天衆在此樹下休息,因爲香氣撲鼻,有清涼肺腑…

《妙法蓮華經淺釋 卷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