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了。甚至于你修止觀修得呼吸都停止了,脈搏也停止了,說那是不是死了?不是。
所以在儒教裏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得個什麼?能得個什麼?能得一個明白。明白就是觀察力所産生出來的,也就是“四時佳興與人同”。四時,是春夏秋冬;佳興,就是最好、最高興的事情。最高興的事情不要自己獨有,不要自己獨占,和所有的人來一同歡喜,一同快樂,所謂“與人同樂”,這才是真正的快樂。你單單自己一個人得到快樂,這還談不到是真正的,你要能和所有的人都得到這種的快樂。
那麼止觀,把一切的妄念習氣都停止了,生出一切的善法、智慧來觀察。這個止,古人又說: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你若知足,就不會受到侮辱,侮辱就是外人對你不客氣。你若不知足就有一種貪心,有一種貪心就會受到侮辱。因爲你貪,其他人也要貪,那麼彼此都有貪,就會生出一種鬥爭來。有鬥爭就是優勝劣敗,力量大的就可以把力量小的壓迫,小的就受到侮辱。你若常常知足,不去貪,就會沒有侮辱。“知止不殆”,你若能知道所止,無論做什麼都能知止,也就是不妄貪,自己做什麼事情都循規蹈矩的,能這樣就不會有危險。你要是不知足、不知止,就會受到侮辱和危險。
修止觀的人,先要停止貪。你把貪停止了,再觀察你的貪根還有沒有?所以下邊這一句就是思惟力:有這止的力量了,又有這觀察的力量了,就要思惟。這思惟也就是禅定,禅是梵語,譯爲靜慮,又叫思惟修。那麼你思惟修,也就是思惟你能生出一種定的力量。
止觀講起來很多的道理,不過我們現在可以這樣講。怎麼講?拿它當戒來講。止,就諸惡不作;觀,就要衆善奉行。你能諸惡不作,就是止;你能衆善奉行,也就是觀。
我們人修行,不要知道得太多;知道太多,不去修行,反而誤事。你盡仗著口頭禅,口頭叁昧,說得是很妙的,行得就很不妙,那是沒有用的,就好像開謊花,不結果一樣,花是開得很美麗的,但是沒有真正的果實成熟。
E3、善巧謂智
雲何得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欲界善巧。色界善巧。無色界善巧。過去善巧。未來善巧。現在善巧。
這是智首菩薩問文殊菩薩第五個問題,如何“于法善巧”。
雲何得蘊善巧:蘊,是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種。《心經》上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我們都知道觀自在菩薩是觀世音菩薩的一個別名,觀世音菩薩就叫觀自在菩薩。雖然說觀世音菩薩叫觀自在菩薩,但是每一個人應該要知道,我們都是觀自在菩薩的化身,我們也可以回光返照來觀自在,觀察觀察自己在不在?自在、不自在?若在了,還要自在,單在而不自在,那也是自己跑了,不自在了。不自在,就沒有得到真實的受用,所以你要也自在了。怎樣才能觀自在?你要看破,一切一切都看破了,一切一切都沒有執著了。看破,沒有執著了,就把一切的貪嗔癡都放下了。貪嗔癡放下,就會得到自在;你放不下,就得不到自在,自己就會跑了。跑到什麼地方去?那跑的地方就遠啰!忽然而天,忽然而地,忽然而餓鬼,忽然而畜生,忽然而天堂,忽然而地獄,這樣子各處去跑。跑,就在六道輪回裏轉,轉來轉去,轉去轉來,總也跑不出去這個六道輪回。爲什麼你這樣?就因爲你不自在,沒有看破放下,所以就不自在,就跑了。
這也可以說你做不得主,自己不能說了算,所以被六根六塵來支配。觀自在菩薩,你若能觀自在,就是菩薩;若不能觀自在,是什麼?哎!那就或者是鬼,或者是人,或者是畜生,或者是修羅,或者升到天上做天人,沒有一定了,沒有一定的名稱。因爲各處跑,跑到哪一類去,就是哪一類,所以沒能觀自在菩薩。沒能觀自在,就成不到菩薩;若能觀自在,就可以叫菩薩。你就是觀自在菩薩,還得要修行;若不修行,還是不行。修什麼?修深般若,所以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你修深般若,就是修大智慧;修大智慧,才能到彼岸;你能到彼岸了,然後才能照見五蘊皆空。這五蘊——色受想行識,在《心經》上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麼也是“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乃至于想行識都是這樣,都是空的。那麼現在講五蘊善巧,善巧就是善說五蘊法,用善巧方便的方法來說明五蘊,使令衆生明白五蘊本來是空的。
界善巧:這個界就是十八界。什麼叫十八界?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再加上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六識和六根、六塵合起來叫十八界。因爲六根對著六塵,中間就生出六識,這是十八界。六根就是令我們打妄想的一個開始,眼見色、耳聽聲、鼻嗅香、舌嘗味、身愛觸、意就緣法。眼睛見著色塵,就被色塵所轉,而沒能轉這個色塵。你若能“眼觀形色內無有”,眼睛看這些形形色色的,內裏邊沒有。“耳聽聲音心不知”,耳朵聽著一切聲音,自己心裏不知道,這就不被聲塵所轉。說是:“這個事情是做不到的,如果眼睛見色,裏邊也沒有;耳朵聽聲音,自己心裏也不知道,這不和土木金石沒有分別了嗎?土木金石沒有這些分別心,但是它也沒有成道業,我們人怎麼可以這樣呢?”就因爲你不可以這樣,所以就有那麼多的挂礙;你若能這樣,那就放下了,就會得到自在。
眼不被色塵所轉,也不會貪著美色,也可以說是不入色聲香味觸法了。要證得初果,才可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這叫“入流果”,入聖人的法性流,逆凡夫的六塵流,色聲香味觸法都無動于衷了。所以古人才說:
終日吃飯 未吃一粒米
終日穿衣 未著一縷紗
有人說:“這真是打大妄語,終日吃飯沒吃一粒米,那他吃什麼來著?他說一粒米都沒有吃,這不是打大妄語嗎?”你若到這個境界,也可以這樣打妄語;沒有到這個境界上,不可以假借的,不可以說:“哦!我也終日吃飯,沒吃一粒米。”那你真是打妄語。你若證得這果位,不入色聲香味觸法了,這可以說:“終日吃飯,沒吃一粒米。”當然沒吃一粒米,我絕對證明他不是打妄語,他吃很多粒嘛!當然不是一粒了,所以說沒吃一粒米,這不是打妄語,是真語、實語、如語、不妄語。
“終日穿衣,未著一縷紗”,他天天穿衣服,不是穿一條線,這也不是打妄語。單單一條線穿到身上,根本就沒有用的;所以穿很多條,這是很老實話,不過聽起來好像說:“哦!他連一條線都沒穿,那麼他沒有穿衣服啊?”不是的,他穿很多。那麼這樣,穿的雖然很多,他是無心,吃也無心,穿也無心,不著住到穿衣吃飯了。不像我們凡夫,一天不吃也不可以,一天不穿衣服也不可以。
講到這個地方,我爲你們講一點美國的和尚沒有褲子穿,美國的和尚沒有房子住,美國的和尚沒有飯吃,你們相不相信?怎麼說美國和尚沒有褲子穿?美國這個國家,物質豐富,美金是世界上有名的。但是我們這一次到印度,有一個中國和尚就問我們:“這個美金,我聽說是金的,究竟是什麼樣子,我沒看過,你好不好給我看一看呢?”追著這兩個美國和尚,追前追後就要看美金,這兩個和尚怎麼樣?把美金都帶到褲袋裏頭,也不拿出給他看。所以這個中國和尚始終沒有遂心滿願,沒有看見美金,這可能是他一生最大的遺憾。美國那麼多美金,但是出家的和尚沒有褲子穿,你們覺得這個話有沒有點意思?
就是我左邊這位矮的美國和尚(恒由),和這位高的美國比丘(恒具),他們兩個發願叁步一拜,從叁藩市拜到西雅圖雲石山,一千一百五十個英哩,也就是叁千四百五十個華裏。他們爲什麼要叁步一拜?就因爲看見這個世界戰爭很厲害,災難很多,人都想不到的災難,很多時候就現出來了。好像地震、飓風,種種天災人禍,都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情形。那麼他們就發願祈禱世界和平,爲全人類求幸福。本來他們想用點省力的方法做這種工作,但是他們也沒什麼神通,也不會念什麼牙疼咒,所以只可以苦行了,就發願叁步一拜。
那麼叁步一拜,他們也沒有什麼計劃,也沒有預先征求一點叁步一拜的基金,或者叁步一拜的衣服、叁步一拜的飲食,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有就拜,拜了叁、四天,我左邊這個矮的和尚,就把褲子拜壞了。本來他就是個老修行,在我們廟上,是有名的神仙。怎麼叫神仙呢?因爲在我廟上,後邊只有叁尺乘六尺那麼大一個小地方,有個小花園,這花園是六尺寬。他在這個花園一邊就搭一個小茅棚,這個小茅棚上邊就用plastic,塑膠蓋著。下雨,有的時候也有雨淋到他那個茅棚裏邊,但是他也能忍。他在那兒住了叁、四年,所以有一些個多事的人就給他取名字叫神仙,說他在那兒等于神仙一樣,很優遊自在的。因爲他是老修行,衣服都穿得很破的,汗泥味也很大,因此所有的美國女人都不高興他,所以他能很清淨的,持戒清淨。
因爲這樣,所以他們發願叁步一拜時,他也沒有預備衣服。沒有預備衣服,在這個時候褲子破了,你說怎麼辦?不要說出家人,就是在家人在馬路上不穿褲子也是犯法的,況且是一個出家人,更是很難爲情,很不雅觀的。我常講如果到跳舞廳,或者脫衣舞那個地方。這當然是合法的。但是和尚若去脫衣舞那個地方,也是天下一個大新聞。那麼在馬路上,這事情一定是不合法的,警察一定要來幹涉他。他就對恒具說:“我的褲子壞了,這怎麼辦?沒有褲子穿,怎能再繼續這個工作?”正在這說話之後,一轉馬路,在馬路中間就有一件東西在那地方放著,他拿起來一看,恰好正是一條褲子。究竟這條褲子怎麼來的?這就叫不可思議。你說如果是人送的,沒有人知道他沒有褲子穿。如果說是鬼送來的,是哪一個鬼?這個鬼爲什麼要發心供養和尚一條褲子?如果說是菩薩送的,菩薩在什麼地方得來的這一條褲子?所以我常講這美國和尚沒有褲子穿。
還有,…
《華嚴經淨行品淺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