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了。這次我們參加百日共修的人當中,很多人已經有這個把握了。
如果你生生世世當中沒有學佛修行的話,不可能遇到破瓦法。有的人早就知道破瓦法,但是沒有重視;有的人對破瓦法根本沒有興趣,信心也不足;有的人不敢修,怕走了回不來,怕死。有的人說,“我不怕死,但是我怕這個、怕那個。”“怕這個、怕那個”實際就是怕死。“死就死呗,有生就有死。”挺勇敢似的。你不怕死,那你天天擔心什麼、害怕什麼呢?怕生活有坎坷、怕工作不順利,總是患得患失,在煩惱執著中過日子,這都是因爲怕死。如果你不怕死,那肯定更不怕凍、不怕餓,那你還有什麼可怕的?你弄明白了死亡的真相和真理,真正擺脫死苦了,那時候你才不會害怕,之前只是說說而已。
到時候害怕也沒有用,沒有別的路,因爲你不會面對死亡,不會應對死苦。我們現在修持破瓦法,爲了什麼?爲了弄明白死是怎麼回事,爲了到臨終能擺脫死亡的痛苦。這才能真正不怕死。到臨終出現隱沒次第的時候,通過中脈把自己的神識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裏比此處要美妙清淨。往生法就是這麼個方法。
很多學佛修行人都特別虛僞。學了,實際上什麼也沒有學會;修了,實際上什麼也沒有修成。是不是?自己看看,你認真了嗎?堅持了嗎?付出了嗎?爲了生活,爲了事業,你付出過什麼?爲了修行,爲了解脫,你又付出過什麼?如果把對生活、對事業的精神用在修行上,你早就解脫了,早就成佛了!
解脫,能脫離一切痛苦——身體和精神上的。成佛,福慧圓滿,這才是永恒不變的。你把最大的事情放在一邊,卻去追求短暫而又虛幻的利益與享樂。我們想從輪回中解脫出來,爲什麼還繼續種輪回的因呢?我們相信因果,爲什麼還繼續造惡業呢?真正相信輪回才可能不再執著輪回,真正相信因果才可能不再造惡業。
善惡完全在于起心動念,一定要把念頭轉過來。念佛念心,修行修心。什麼叫念心?時時刻刻觀照自己的心。什麼叫修心?時時刻刻調整好自己的心。念佛、念咒、念經的時候也是,口裏念的時候心裏也要念,心和口一定要相應。
很多人都說念佛方便,邊幹活兒邊念就行。但是你幹活兒的時候,心裏想的是佛還是活兒呀?你心裏沒有想活兒怎麼幹活兒呢?你心裏沒有想活兒就能幹活兒,那你不是人,肯定是個神。你沒有幹活的念頭,但是也能幹,還幹得那麼好,那你真是太神了。嘴裏念的是“阿彌陀佛”,但是心卻沒有相應,這不叫念,從心裏念才叫念。
持咒也一樣,嘴裏念的六字真言“嗡嘛呢呗咪吽”,蓮師心咒“嗡啊吽班匝格熱巴瑪色德吽”,心裏想的卻是家務、事業……這叫持咒嗎?你心裏沒有念,不可能得到加持。
“我也念佛了,也念咒了,怎麼還不管用?”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先把佛的含義、咒的含義弄明白。“阿彌陀佛”四個字的含義是什麼?“嗡嘛呢巴美吽”六個字的意思是什麼?弄明白了再念,這才是正念,這才是正知正見。沒有弄明白“阿彌陀佛”到底是怎麼回事,沒有弄清楚“嗡嘛呢呗咪吽”六字真言到底是什麼意思,你還念,這就是盲修瞎煉,不可能對治煩惱習氣。念得再多,煩惱習氣依舊。看看自己,現在也念了很多,但是煩惱少了嗎?習氣少了嗎?
“阿彌陀佛”四個字的意思是無量光佛、無量壽佛。無量光、無量壽都是出世間的,不能從世間法的層面來理解。無量光、無量壽都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八萬四千法門、叁藏十二部顯密一切經典的內容,都一一包含在“阿彌陀佛”四個字裏。詞彙越簡單,它的含義越深,越不好理解。往往複雜的詞彙反而淺顯易懂。
“佛”字,翻譯過來就是“覺”,一個字包含了八萬四千法門,包含了叁藏十二部顯密一切經典的要義,你看容易嗎?密宗裏也有一個字的修法,“吽”字的修法,“阿”字的修法,那時候一個“吽”字、一個“阿”字,就包含了一切。證悟了真相,你才是徹底開悟、證悟了,那個時候你念“阿彌陀佛”也行,念“佛、佛、佛……”也行,念“阿、阿、阿……”也行,之前不要欺騙自己。
念佛求往生一定能求到,但是要發菩提心。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你就徹底開悟了;開悟了,才能達到一心不亂。真正證悟了“阿彌陀佛”四個字的真相,才能用佛號打掉妄念和執著,之前是不可能的。你生起貪心,然後念阿彌陀佛,那個貪的念頭沒有了,這不叫打掉。比如貪心生起來的時候,突然又生起了嗔恨心,這個嗔恨心比貪心強,這時貪心不是沒有了,只是它顯現不出來了。怎麼才能打掉妄念和執著?把“阿彌陀佛”四個字的含義弄明白了,然後從心裏念佛,這就是一種正知正見。有了正知正見,才能打掉妄念,才能打掉執著。
現在很多人都修禅宗。修禅宗一定要明心見性,在明心見性的基礎上才有禅宗的修法。沒有明心見性,你怎麼修禅呢?什麼也不想,在無想當中,這不叫禅。修密也是,修生起次第、圓滿次第,首先一定要證悟空性。生起次第怎麼生?最後怎麼化?從性空裏生,往性空裏化。你沒有證悟空性,沒有證悟真相,怎麼生、怎麼化呢?只是說說而已。一定要有叁個階段,第一是出離心,第二是菩提心,第叁是證悟空性。證悟空性、明心見性以後才進入見道,見道以後才有修道。見道之前是加行道和資糧道,資糧道就是消除業障、積累資糧,加行道是爲了證悟空性而做的基礎修法。
2、修行的要點:恒順衆生在生活當中圓滿
學佛修行不能走彎路,出離心、菩提心、證悟空性,這是修行的叁個要點。沒有出離心,無論學什麼修什麼都是世間的,超不出輪回。沒有菩提心無論學什麼修什麼都是小乘的,只能得到聲聞、緣覺的果位,不能成佛。發菩提心以後還要證悟空性。一切善行都要有證悟空性智慧的攝持,這就是“叁個殊勝”裏的“正行無緣殊勝”。什麼是“般若波羅蜜”?通過智慧到達解脫的彼岸。有智慧的布施才是布施波羅蜜,有智慧的持戒才是持戒波羅蜜,有智慧的忍辱才是忍辱波羅蜜,有智慧的精進才是精進波羅蜜,有智慧的禅定才是禅定波羅蜜。如果沒有智慧,沒有般若波羅蜜,一切善行就都是有漏的善,只能得到人天的福報,不能擺脫輪回。
現在一說“明心見性”,都害怕,“我能嗎?我不能開悟,因爲我業障深重……”這有什麼可怕的?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你不去尋找自己,不去了解你自己,這才是真正應該害怕的地方,這才是真正應該大驚小怪的地方。學佛,就是學習找到自己;修行,就是爲了知道到底自己是怎麼回事。了解了自己,才能了解其他的;連自己都不了解自己,還能了解什麼?“原來我以爲他挺好的,但是後來又變了……”那肯定會變,你認爲了解他,實際上你根本沒有了解他,因爲你連自己都沒有了解。萬事萬物、山河大地、一切一切都一樣——都會變,沒有什麼可奇怪的。
證悟、開悟,這個要求一點點也不高,不是達不到。如果我們沒有佛的圓滿智慧、圓滿福報,需要自己從無到有修出來,那是很難。但是福報、智慧是每個衆生本來具足的。什麼叫修福報?什麼叫修智慧?就是讓它顯現出來。怎麼才能顯現出來?你去認識你自己,相信你自己,承認你自己是佛,這叫顯現。
什麼叫業障?總是懷疑,總是不相信,不肯去找自己,不敢肯定你是佛,這就是你的煩惱、業障,別處哪有業障呢?
什麼是成佛?你認識到自己、對自己有信心了——承認你自己是佛,這叫成佛。什麼叫佛性?本來具有的清淨平等的自性,這就是佛性。每一個衆生本來都具足,跟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一模一樣,一點點也不差。
我們都具有釋迦牟尼佛的智慧和福報,但是釋迦牟尼佛已經證得了,我們還沒有證得。我們沒有證得的原因是什麼?就是我們到現在還不肯去找。我們不肯找,這就是我們的業障。解脫、成佛是最簡單、最容易的事,我們總覺得難,這就是我們的業障。
我們把最簡單的道理搞得那麼複雜,把最容易的事情搞得那麼麻煩,這就是顛倒了。最簡單的,不明白;最容易的,做不到。這就是我們最愚癡顛倒的地方。佛說“衆生愚癡、衆生顛倒”,也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總是喜歡攀緣,不肯隨緣。原因是什麼?就怕不順利。但是攀緣是不會得到順利的,你覺得順利也是暫時的,不會有永久的順利。只有一切隨緣,才能一切順利;只有永久的隨緣,才有永久的順利。
修行人應該是很正常、很恒順的人,無論什麼時候都不惱害他人,也不自生煩惱,這才是圓滿。現在我們學佛、修行了,有時候惱害衆生,有時候自尋煩惱,這都不如法。學佛、修行太執著了,也是一種障礙。諸佛菩薩所有的行爲都包含在普賢菩薩十種願望裏,這裏有恒順衆生。你能恒順衆生,這就是學佛、修行。
哪有“這個不行、那個不行、這個不好、那個不好”的?都是好的。不管發生什麼,不管遇到什麼,都是好事,都快樂幸福。在仇人、敵人面前也快樂幸福,在恩人、親人面前也快樂幸福。在山洞裏也能夠快樂幸福,在皇宮裏也能夠快樂幸福。永遠沒有煩惱,沒有痛苦,這才是大圓滿。
佛法能容納一切,佛法能圓融一切。好和壞、惡和善都是我們的凡夫心分別出來的,佛法面前沒有這些分別。真正的佛法是平等,真正的佛心是平等心。在任何對境面前都沒有分別,這就是平等心;在任何情況之下都不起煩惱,這就是清淨心。你能發清淨心、平等心,無論做什麼事都是善事。你也可以關心子女,也可以照顧家人,也可以處理事情。如果你學佛、修行了,家也扔了,孩子也不管了,工作也不認真了,生活也不正常了,就著魔了、學偏了。把所有的生活、工作都變成修行了,才能解脫,才能成佛。你好好地學佛修行才能明白:沒有壞事,都是好事。實在想不開、想不通的時候,就換個角度去想。
真正的佛法就是把握自己的心,別讓自己的心那麼散亂。心散亂了活得就辛苦。
心到底…
《佛光普照·百日共修開示(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