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了。这次我们参加百日共修的人当中,很多人已经有这个把握了。
如果你生生世世当中没有学佛修行的话,不可能遇到破瓦法。有的人早就知道破瓦法,但是没有重视;有的人对破瓦法根本没有兴趣,信心也不足;有的人不敢修,怕走了回不来,怕死。有的人说,“我不怕死,但是我怕这个、怕那个。”“怕这个、怕那个”实际就是怕死。“死就死呗,有生就有死。”挺勇敢似的。你不怕死,那你天天担心什么、害怕什么呢?怕生活有坎坷、怕工作不顺利,总是患得患失,在烦恼执着中过日子,这都是因为怕死。如果你不怕死,那肯定更不怕冻、不怕饿,那你还有什么可怕的?你弄明白了死亡的真相和真理,真正摆脱死苦了,那时候你才不会害怕,之前只是说说而已。
到时候害怕也没有用,没有别的路,因为你不会面对死亡,不会应对死苦。我们现在修持破瓦法,为了什么?为了弄明白死是怎么回事,为了到临终能摆脱死亡的痛苦。这才能真正不怕死。到临终出现隐没次第的时候,通过中脉把自己的神识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里比此处要美妙清净。往生法就是这么个方法。
很多学佛修行人都特别虚伪。学了,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学会;修了,实际上什么也没有修成。是不是?自己看看,你认真了吗?坚持了吗?付出了吗?为了生活,为了事业,你付出过什么?为了修行,为了解脱,你又付出过什么?如果把对生活、对事业的精神用在修行上,你早就解脱了,早就成佛了!
解脱,能脱离一切痛苦——身体和精神上的。成佛,福慧圆满,这才是永恒不变的。你把最大的事情放在一边,却去追求短暂而又虚幻的利益与享乐。我们想从轮回中解脱出来,为什么还继续种轮回的因呢?我们相信因果,为什么还继续造恶业呢?真正相信轮回才可能不再执着轮回,真正相信因果才可能不再造恶业。
善恶完全在于起心动念,一定要把念头转过来。念佛念心,修行修心。什么叫念心?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心。什么叫修心?时时刻刻调整好自己的心。念佛、念咒、念经的时候也是,口里念的时候心里也要念,心和口一定要相应。
很多人都说念佛方便,边干活儿边念就行。但是你干活儿的时候,心里想的是佛还是活儿呀?你心里没有想活儿怎么干活儿呢?你心里没有想活儿就能干活儿,那你不是人,肯定是个神。你没有干活的念头,但是也能干,还干得那么好,那你真是太神了。嘴里念的是“阿弥陀佛”,但是心却没有相应,这不叫念,从心里念才叫念。
持咒也一样,嘴里念的六字真言“嗡嘛呢呗咪吽”,莲师心咒“嗡啊吽班匝格热巴玛色德吽”,心里想的却是家务、事业……这叫持咒吗?你心里没有念,不可能得到加持。
“我也念佛了,也念咒了,怎么还不管用?”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先把佛的含义、咒的含义弄明白。“阿弥陀佛”四个字的含义是什么?“嗡嘛呢巴美吽”六个字的意思是什么?弄明白了再念,这才是正念,这才是正知正见。没有弄明白“阿弥陀佛”到底是怎么回事,没有弄清楚“嗡嘛呢呗咪吽”六字真言到底是什么意思,你还念,这就是盲修瞎炼,不可能对治烦恼习气。念得再多,烦恼习气依旧。看看自己,现在也念了很多,但是烦恼少了吗?习气少了吗?
“阿弥陀佛”四个字的意思是无量光佛、无量寿佛。无量光、无量寿都是出世间的,不能从世间法的层面来理解。无量光、无量寿都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八万四千法门、三藏十二部显密一切经典的内容,都一一包含在“阿弥陀佛”四个字里。词汇越简单,它的含义越深,越不好理解。往往复杂的词汇反而浅显易懂。
“佛”字,翻译过来就是“觉”,一个字包含了八万四千法门,包含了三藏十二部显密一切经典的要义,你看容易吗?密宗里也有一个字的修法,“吽”字的修法,“阿”字的修法,那时候一个“吽”字、一个“阿”字,就包含了一切。证悟了真相,你才是彻底开悟、证悟了,那个时候你念“阿弥陀佛”也行,念“佛、佛、佛……”也行,念“阿、阿、阿……”也行,之前不要欺骗自己。
念佛求往生一定能求到,但是要发菩提心。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你就彻底开悟了;开悟了,才能达到一心不乱。真正证悟了“阿弥陀佛”四个字的真相,才能用佛号打掉妄念和执着,之前是不可能的。你生起贪心,然后念阿弥陀佛,那个贪的念头没有了,这不叫打掉。比如贪心生起来的时候,突然又生起了嗔恨心,这个嗔恨心比贪心强,这时贪心不是没有了,只是它显现不出来了。怎么才能打掉妄念和执着?把“阿弥陀佛”四个字的含义弄明白了,然后从心里念佛,这就是一种正知正见。有了正知正见,才能打掉妄念,才能打掉执着。
现在很多人都修禅宗。修禅宗一定要明心见性,在明心见性的基础上才有禅宗的修法。没有明心见性,你怎么修禅呢?什么也不想,在无想当中,这不叫禅。修密也是,修生起次第、圆满次第,首先一定要证悟空性。生起次第怎么生?最后怎么化?从性空里生,往性空里化。你没有证悟空性,没有证悟真相,怎么生、怎么化呢?只是说说而已。一定要有三个阶段,第一是出离心,第二是菩提心,第三是证悟空性。证悟空性、明心见性以后才进入见道,见道以后才有修道。见道之前是加行道和资粮道,资粮道就是消除业障、积累资粮,加行道是为了证悟空性而做的基础修法。
2、修行的要点:恒顺众生在生活当中圆满
学佛修行不能走弯路,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这是修行的三个要点。没有出离心,无论学什么修什么都是世间的,超不出轮回。没有菩提心无论学什么修什么都是小乘的,只能得到声闻、缘觉的果位,不能成佛。发菩提心以后还要证悟空性。一切善行都要有证悟空性智慧的摄持,这就是“三个殊胜”里的“正行无缘殊胜”。什么是“般若波罗蜜”?通过智慧到达解脱的彼岸。有智慧的布施才是布施波罗蜜,有智慧的持戒才是持戒波罗蜜,有智慧的忍辱才是忍辱波罗蜜,有智慧的精进才是精进波罗蜜,有智慧的禅定才是禅定波罗蜜。如果没有智慧,没有般若波罗蜜,一切善行就都是有漏的善,只能得到人天的福报,不能摆脱轮回。
现在一说“明心见性”,都害怕,“我能吗?我不能开悟,因为我业障深重……”这有什么可怕的?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你不去寻找自己,不去了解你自己,这才是真正应该害怕的地方,这才是真正应该大惊小怪的地方。学佛,就是学习找到自己;修行,就是为了知道到底自己是怎么回事。了解了自己,才能了解其他的;连自己都不了解自己,还能了解什么?“原来我以为他挺好的,但是后来又变了……”那肯定会变,你认为了解他,实际上你根本没有了解他,因为你连自己都没有了解。万事万物、山河大地、一切一切都一样——都会变,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证悟、开悟,这个要求一点点也不高,不是达不到。如果我们没有佛的圆满智慧、圆满福报,需要自己从无到有修出来,那是很难。但是福报、智慧是每个众生本来具足的。什么叫修福报?什么叫修智慧?就是让它显现出来。怎么才能显现出来?你去认识你自己,相信你自己,承认你自己是佛,这叫显现。
什么叫业障?总是怀疑,总是不相信,不肯去找自己,不敢肯定你是佛,这就是你的烦恼、业障,别处哪有业障呢?
什么是成佛?你认识到自己、对自己有信心了——承认你自己是佛,这叫成佛。什么叫佛性?本来具有的清净平等的自性,这就是佛性。每一个众生本来都具足,跟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一模一样,一点点也不差。
我们都具有释迦牟尼佛的智慧和福报,但是释迦牟尼佛已经证得了,我们还没有证得。我们没有证得的原因是什么?就是我们到现在还不肯去找。我们不肯找,这就是我们的业障。解脱、成佛是最简单、最容易的事,我们总觉得难,这就是我们的业障。
我们把最简单的道理搞得那么复杂,把最容易的事情搞得那么麻烦,这就是颠倒了。最简单的,不明白;最容易的,做不到。这就是我们最愚痴颠倒的地方。佛说“众生愚痴、众生颠倒”,也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总是喜欢攀缘,不肯随缘。原因是什么?就怕不顺利。但是攀缘是不会得到顺利的,你觉得顺利也是暂时的,不会有永久的顺利。只有一切随缘,才能一切顺利;只有永久的随缘,才有永久的顺利。
修行人应该是很正常、很恒顺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恼害他人,也不自生烦恼,这才是圆满。现在我们学佛、修行了,有时候恼害众生,有时候自寻烦恼,这都不如法。学佛、修行太执着了,也是一种障碍。诸佛菩萨所有的行为都包含在普贤菩萨十种愿望里,这里有恒顺众生。你能恒顺众生,这就是学佛、修行。
哪有“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这个不好、那个不好”的?都是好的。不管发生什么,不管遇到什么,都是好事,都快乐幸福。在仇人、敌人面前也快乐幸福,在恩人、亲人面前也快乐幸福。在山洞里也能够快乐幸福,在皇宫里也能够快乐幸福。永远没有烦恼,没有痛苦,这才是大圆满。
佛法能容纳一切,佛法能圆融一切。好和坏、恶和善都是我们的凡夫心分别出来的,佛法面前没有这些分别。真正的佛法是平等,真正的佛心是平等心。在任何对境面前都没有分别,这就是平等心;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不起烦恼,这就是清净心。你能发清净心、平等心,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善事。你也可以关心子女,也可以照顾家人,也可以处理事情。如果你学佛、修行了,家也扔了,孩子也不管了,工作也不认真了,生活也不正常了,就着魔了、学偏了。把所有的生活、工作都变成修行了,才能解脱,才能成佛。你好好地学佛修行才能明白:没有坏事,都是好事。实在想不开、想不通的时候,就换个角度去想。
真正的佛法就是把握自己的心,别让自己的心那么散乱。心散乱了活得就辛苦。
心到底…
《佛光普照·百日共修开示(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