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光普照·百日共修開示(叁)▪P9

  ..續本文上一頁在哪?現在我們一說心就都往內找,但是心不在裏面。心無處不在,到處都是我們的心。弄明白了這個道理,才能把握住自己的心。“不能動心、不能動心,”那個時候心正在動。“心不能隨境轉”,那個時候心已經轉了。不是特意去控製它,也不是刻意去把握它。什麼時候都知道自己的心,心自然而然就不動了。

  心一動就造業了。不管善業惡業都是造業,造業了就要感受果報,就有因果了。有因果就有戲論,有戲論就有輪回。心不動也不造因、也不受果,這時候對你來說沒有因果。心不動才是真正的善,遇到順境不動,遇到逆境也不動,不受任何外在的影響。現在我們看看自己,遇到順境的時候高興得不得了,遇到逆境的時候痛苦得不得了,這就是動心,都是痛苦!

  明白了自己的心,見到了自己的性,才能把握住自己的心,才能不動心,之前怎麼努力也不行。我們知道有白天和黑天,天亮了沒有什麼可高興的,天黑了也沒有什麼可痛苦的,我們根本不在乎這些,心也不會受影響。如果有一個人不知道有白天和黑夜,天突然黑了,或者突然亮了,他就會受影響,這就是心動。

  我們遇到的任何外境都一樣,如果我們真了解了,就不會在乎,不會受影響,這叫不動心。如果你還刻意控製它,說明你還是沒有放下。什麼叫放下?你看透了,真弄明白了,那時候才是放下了。之前沒有放下的時候,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能,然後控製自己,束縛自己,這本身就是壓力,就是痛苦。

  學佛是輕松自在的,越學越清醒,越修越勤奮,這才是有修行。如果越學越糊塗、越傻,越修越懶,越來越不愛生活,不愛工作,你就修偏了。在生活和工作以外,我們沒有修行。在會生活和會工作以前,我們沒有佛法。

  隨時隨地改掉自己的毛病,認清自己的過錯,好好地過日子,好好地上班,好好地待人處事,這就是學佛,這就是修行。

  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如果你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你還是個廢人,根本談不上是學佛的。我們的生活就是待人處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你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心。

  參加百日共修的人當中,很多人都有成就了。有的人以前每天吃那麼多藥,現在都不吃了,越來越健康。有的人以前個性特別強,現在心態平和多了。有的人生活也變了,家庭也和睦了,工作也順利了。這都是什麼原因?我們修習的法是佛法、是正法,這是佛法的力量。真正的佛法就是一種治療——治療你身心的疾病,化開你種種的煩惱與挫折。

  如果你真正能夠修習正法,你在生活、工作當中發大願,發清淨心、平等心,上師叁寶時時刻刻都會關照你,一刹那也不會舍棄你,一切善神護法都會時時刻刻護持你,一刹那也不會離開你。你的一切一切會越來越吉祥,越來越圓滿。

  

  3、修持加行的重要性

  所有的法門都一樣,都有基礎,直接飛到樓頂是不可能的,你要從樓梯一步一步地走上去。外加行、內加行的修法沒有修成,就直接修淨土、參禅、修密,你想一心不亂,想明心見性,想證悟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和大圓滿,無論怎麼努力也不可能。因爲你根本不是法器,不是淨宗的法器,不是禅宗的法器,也不是密宗的法器。什麼叫法器?每一個正行的修法都有前提條件,這些前提的條件都具備了,你才能得到這些法的成就,才能成爲修法的法器。

  密宗裏有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你真正修生起次第、修圓滿次第、修大圓滿的時候,不需要加行,這都屬于是正行。禅宗裏也不提加行,因爲禅宗是正行;淨土宗裏也是,發菩提心,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不強調加行的修法。現在有的法師、善知識講《弟子規》《十善業道經》,這些也都是加行的修法。

  什麼時候加行才算修成了?看看你的相續中有沒有真正的出離心,有沒有無僞的慈悲心和菩提心。如果有了,加行才算修成了,才能成爲法器,才可以修正行。你要先學會站,然後再學走、再學跑,連站都不會就想跑,這可能嗎?如果有這個可能的話,也許你可以直接修正行吧。

  人身難得、壽命無常、輪回過患、因果不虛,這叫四外加行。通過四外加行的修法才能生起出離心。“輪回太苦了,人間太苦了,沒有什麼可留戀的,我要往生,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是說說而已,實際上根本沒有出離心。你對輪回,對世間的家庭、兒女、財産和名利這些真的沒有絲毫的貪圖,沒有絲毫的留戀嗎?你真把輪回看成是火坑了嗎?其實輪回比火坑還厲害,在火坑裏你只能失去一次生命,在輪回裏你要失去無數次的生命。火坑裏只要感受幾分鍾、幾十分鍾的痛苦,在輪回裏你要感受無量劫的痛苦。

  四外加行所講的道理,僅僅知道是不夠的,你要反複地聽、反複地看才會有新的理解,才會領會到更多更多的東西。只看一兩遍,只聽一兩遍,覺得自己都明白了,都理解了,實際上沒有。一定要反複地聽、反複地看、反複地觀、反複地想,直到自己的相續中真正産生了出離心爲止。

  然後接著修五內加行。先是皈依,如果在你的相續中沒有四皈依的戒體,說明你還沒有進入佛門,就更談不上修行、成佛了。然後是發心,相續中生起菩提心了,才算進入大乘法門。接下來是消業、積福、上師瑜珈。

  五加行修好了,在相續中有了皈依的戒體,有慈悲心、菩提心了,開悟不難,解脫不難,成佛也不難。相續成熟了,成爲正行修法的法器以後,任何時候都能得到上師的灌頂和竅訣。加行沒修好的話,上師天天給你灌頂,上師天天給你念誦大圓滿法的正行儀軌和經咒也沒有用,你絲毫也得不到。不是不給你灌頂,不是不給你竅訣,上師慈悲,佛菩薩慈悲,時時刻刻都給你灌頂,但是你接受不了;時時刻刻都給你竅訣,但是你領悟不到,因爲你的相續沒有成熟,你的智慧、福報都沒有到位。

  智慧上來了,福報上來了,那個時候,人人都是好人,事事都是好事,處處都是好處,一切圓滿,哪有這些善惡、好壞的分別呢?一會兒哭、一會兒笑的。藏地春天的天空變化特別快,一會兒晴天,一會兒下雨,幾分鍾就變,我們不要像“春天的天空”這樣,穩定一點!心像大山那麼穩定,像大海那麼寬容,才不會被風刮動。這些世間瑣事都算什麼?都是如幻如夢的,在你面前演戲。追著這些跑,你能得到什麼?幻影,一會兒就消失了;夢境,一會兒就醒了。別當真,都是假象,都在演戲。花言巧語,裝模作樣,內心和表面一點點也不相應,沒有真誠心。只有佛心才是真誠心。

  我們現在都好好地修加行,別的沒有什麼可修的。今天這個活佛灌頂,明天那個法王傳竅訣,你看看自己得到了嗎?我希望你們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系統地學,按次第來修。有問題自己能解決當然好,自己解決不了的問上師,讓上師來解決。自己能分辨的就用自己的智慧來分辨,如果自己分辨不了,要問上師。你們依止上師的目的是什麼?依止上師的目的就是聽上師的,別東跑西顛、東撞西撞,最後什麼也得不到。

  觀察的時候要仔仔細細地觀察,依止的時候要一心一意地依止,修習的時候要腳踏實地跟他學、跟他修。跟上師相應和跟佛相應是一樣的,他怎麼做你也那麼做,他怎麼說你也那麼說,他怎麼想你也那麼想。最後才能跟他相應,跟他一模一樣,也會得到上師那麼大的智慧和福報,這樣你就成功了。僅僅依止上師有什麼用?你要達到這個目的!聞思修是佛法的核心,在上師的引導下聞思修才能解脫、才能成佛。

  我們現在學的、修的,都是十八代傳承上師一代代法脈相傳,傳到現在的,是正確、完整的方法。只要能認真學,堅持修,一定能解脫,一定能成佛,這是佛給我們的保證,也是曆代傳承上師們給我們的保證。修行斷斷續續,閑了就參加,修一修,念一念,有一點點事就忘了,這樣還想成佛?別做這個夢!這不是佛法的問題,也不是上師叁寶的問題,是你自己的問題。

  今天我在這裏給大家講修五加行的儀軌。修五加行的儀軌有很多種,這個儀軌是麥彭仁波切造的,叫《開顯解脫道》。麥彭仁波切是大圓滿法第十七代傳承上師,他對法王的恩德特別大,法王跟他有特殊的緣份。法王曾經說過,麥彭仁波切所造的這個儀軌格外的殊勝,對我們來說有格外的加持,所以法王要求我們都按照麥彭仁波切所造的儀軌來修持五加行。我們在喇榮修五加行的時候用的都是這個儀軌。按照這個儀軌來修五加行比較方便,有不可思議的加持。

  修成了加行的修法,念佛自然而然一心不亂,參禅自然而然明心見性。修密宗的現在都念咒,“嗡嘛呢呗咪吽”“嗡阿吽班匝格熱班瑪色德吽”,會念這些就自己覺得自己是修密了,實際上修密不是這樣的。修本尊一定要通過生起次第、圓滿次第才能修成本尊,念咒也是要通過兩個次第才能念到究竟、念到圓滿。加行修好了,相續成熟了,那個時候自然而然證悟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和大圓滿。如果自己的相續成爲大圓滿法的法器了,甚至可以不修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直接修大圓滿法就行了。大圓滿法是立即成佛的方法,用不著那麼麻煩。

  念佛也不是那麼簡單的。都以爲會念“阿彌陀佛”四個字就是會念佛了。念佛很不容易啊,念到一心不亂更難了。都說禅好,不著相,但是禅也難,不是一下子“沒有相”就行了,這也要有過程,不可能直接就不著相。如果這麼簡單,你們都願意,我也願意,直接不著相就行了,不著相就沒有煩惱了、沒有痛苦了,但是凡夫不可能不著相。什麼叫著相?就是執著煩惱,有分別。我們誰能直接做到不著相呢?

  

  4、叁部九乘講解

  甯瑪派所有的法門一共分爲九乘,都是在有出離心的基礎上才能修持的。出離心是一切佛法的基礎,沒有出離心,就沒有學佛修行。

  甯瑪派的九乘裏,最低的是聲聞乘,然後是緣覺乘、波羅蜜乘、菩薩乘,最後才進入密乘。密乘有事部、行部、瑜珈部和無上瑜珈部。無上瑜珈部又分爲瑪哈瑜珈、阿努瑜珈、阿底瑜珈。阿底瑜珈…

《佛光普照·百日共修開示(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