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它善道之苦
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是八支分苦當中的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不欲臨苦以及叁善道中的阿修羅苦和天人苦。
(1)八支分苦之其它四苦
怨憎會苦。冤家對頭偏要生活在一起,離也離不了;偏要工作在一起,分也分不開。感受怨憤憎恨的同時,又要時時感受著在一起的痛苦。
愛別離苦。兩情相悅的眷屬,骨肉相連的至親偏要分離,天各一方,感受恩愛別離的痛苦。
誰都不希望失去自己心愛的人和事物,但是有聚就有散,最終都會失去。世間輪回中的一切衆生都是貪愛自己,嗔恨他人。雖然爲了家親眷屬感受過很多痛苦,但是親朋的聚合也是無常的,都是別離的本性。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如果親人被傷害、淪落他鄉或死亡,他們甚至會比自己遭受到這些還痛苦。特別是父母親疼愛孩子,擔心他們受凍、挨餓、生病或死亡。孩子病了,父母甯願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回他的健康。可是,如果仔細觀察,親友也不一定是真正的親友,父母親雖然自以爲慈愛孩子,但慈愛的方法完全是顛倒的,最終卻是害了他們。給孩子食物、財産,爲他們操辦婚事,實際是把他們束縛在輪回的繩索上;並且教他們戰勝別人、殘酷競爭、增長財富的方式也全是造不善業的方法,導致他們無法從惡趣深淵中獲得解脫。看似慈愛,實際上沒有比這更嚴重的傷害了。
求不得苦。世間所有的人都希求幸福快樂、萬事如意,但沒有人會如願以償。你想要得到的東西,無論是財富、健康、長壽和地位,都不可能全部得到,不可言喻的痛苦也隨之而來。
我們都想求發財、求平安、求健康。可是越求發財越發不了財,越求平安家裏越出事兒,越求健康越有病。沒有一個人不希望幸福快樂,但是誰也沒有如願以償。有人爲了幸福建造房屋,但是房屋倒塌自己喪命;有人爲了充饑享用飲食,但卻導致疾病危及生命;有人爲了勝利而奔赴戰場,卻一命嗚呼;有人爲了追求利潤而去經營,卻遭對手陷害淪爲乞丐。爲了追求今生的幸福而辛勤勞作,但是如果沒有前世的福德因緣,連果腹都很困難,並且會備受磨難,最終只能墮入惡趣深淵,無法解脫。所以古大德說:“勤勞如山王,不及積微福。”
一個人終生操勞世間瑣事,結果只是感受痛苦而已。如果把這些精力用在修持正法上,即使今生不能圓成佛道,也不會再感受惡趣的痛苦。應這樣觀修:如今我們已知道取舍善惡的界線,此時,就不應致力于導致輪回的世間瑣事,而應修持真實的正法。
不欲臨苦。不希望降臨的,都降臨到自己身上;不願意接受的,都發生在自己身上,這都是因自己往昔所做的業力而顯現的。在這個世間所有的人都不希望承受各種各樣的痛苦,但是不願意承受也要承受,這是生而爲人必須要承受的。世間越來越汙濁,人心越來越惡劣,幸福快樂越來越少。人間的苦跟惡道的苦比起來其實並不算苦,差遠了。
財富、名利都是因自己往昔積累的善業而産生的,有了這樣的因,不去追求也自然會得到善果。否則,無論怎麼辛勤努力也不會如願以償,只能遭受失意的痛苦。所以應當明了“知足才能常樂”這個道理,不做欲望的奴隸。
讓我們每個人都靜靜地、仔細地想一想: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每天爲生活、爲家庭、爲子女,不停地忙碌,到底獲得了多少真正的幸福與快樂呢?
叁根本苦、八支分苦都是大概說的,其實不僅僅是這幾種,人間的痛苦還有很多很多。人,從生到死所經曆的一切,都是痛苦的因和痛苦的果。
(2)阿修羅之苦
叁善道中的阿修羅界也充滿了痛苦。阿修羅界也叫非天,這些衆生的福報很大,壽命也長,他們的財富可與天人相媲美,但是由往昔的嫉妒、好鬥的惡業所感,身相醜陋,嫉妒心特別粗重。他們在部落之間不斷地打打殺殺,永遠處在戰爭中。阿修羅的世界裏生長著一顆如意樹,這顆樹特別高,一直伸到天間,天人所需的一切都是從這顆樹上生出的。阿修羅見自己的土地上生長的樹爲天人所享用,生起了很強的嗔恨心和嫉妒心,于是身披盔甲、手持兵器前去與天人作戰。天人從粗惡苑中取出兵器,乘著護地神象,天王帝釋騎在大象中間的頭上,叁十二眷屬騎在大象其余的叁十二個頭上,由不可思議的天兵天將圍繞,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勢不可擋。作戰時,天人的金剛、寶輪、短矛、鐵弩等如雨點般降下。天人具有神變,可以抱起大山抛出。天人有七個凡人那麼高,阿修羅卻很矮小。天人除了斷頭以外,無論受什麼傷,都可以用天境的甘露治愈,而阿修羅則與人一樣,被擊中要害部位就會立即死亡。天人又在醉天象的鼻子上系上寶劍輪,遣出天象時,能殺害數十萬的阿修羅。阿修羅的屍體從須彌山上滾下來,落入遊戲海中,海水都成了血紅色。他們在戰爭中受傷、死亡,但是因爲業力沒有窮盡,馬上又投生爲阿修羅,繼續重複著戰爭、失敗、死亡的痛苦。阿修羅的嫉妒心、嗔恨心特別強,所以他們沒有快樂,沒有幸福。
(3)天人之苦
六道最高處是天人。他們福報最大,相貌也好,但是只知道享樂,不知道學佛修行,虛度光陰。他們的壽命雖然長達數劫,但在他們的感覺中時光轉瞬即逝,散亂迷茫中不知不覺壽命已盡。從四大天王到他化自在天,無論生在哪裏都要感受死亡的痛苦。他們死亡之前的七天,五種死相現前:以前天人身體的光,可以照射一由旬或一聞距,現在光已消失;以前喜歡坐在寶座上,現在卻不喜歡。以前天人的花鬘經久不枯萎,此時已全部凋謝;以前天衣如何也沾不上汙垢,此時舊衣也會沾染上;以前天人身上不會流汗,此時身上出現汗水。當這些現象出現時,他們知道自己將要死亡了,內心極度痛苦。他的眷屬們也知道他要去世了,都遠遠的走開,在遠處向他撒花,並祝願他到人間行善,再轉生爲天人,然後就都離開了,只剩下他自己。他以天眼觀察,知道自己來世會轉生到哪裏。大部分天人死後都下地獄,他們能看到地獄的境況。死亡的痛苦還未去除,又加上即將墮落的痛苦,兩種痛苦加在一起使原本的痛苦增長了兩、叁倍。這種痛苦已經超過了地獄的痛苦。就這樣,他們在大聲哀嚎中挨到死亡的降臨。這種情形要停留七天,叁十叁天的七天是人間的七百年。有的天人也會投生爲人。現在有很多人除了吃喝玩樂什麼也不會,這都是從天上墮落下來的可憐衆生。
從地獄到天間,我們已經了解了六道輪回的過患。現在我們應該知道,爲什麼說輪回是火坑,是苦海,都充滿了痛苦,一處也沒有安樂。我們往昔所留戀的、追求的東西,到底在哪裏呢?
今天就講到這。祝大家吉祥圓滿,紮西德勒!
(四)因果不虛
1、應斷除的不善業之一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從今天開始我們學習因果不虛。
(1)什麼是因果
在學習輪回過患的時候,我們知道六道中任何一處衆生都有諸多痛苦,這些痛苦是由衆生各自的業力而感受的,是來源于業力現前時的果報。我們一直輾轉于輪回,反反複複地投生、死亡。有時候根據自己的惡業墮落叁惡道,有時候根據自己的善業轉生叁善道。從地獄到人天,一切外器世界、內情衆生都是因業力所現的。
那麼,究竟什麼是業力,什麼樣的業力會感得什麼樣的果報,這就是我們在接下來的七天當中要學習的內容。
可以這樣說:我們現在所經曆的一切,所感受的一切,無不是因緣果報。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如是因,如是果。現在得到的結果,完全是由于以往種下了這樣的種子(因),待因(種子)緣(陽光、土壤、水)具足了,就會結果。因此說:所有的一切都是因果。
《地藏經》中說:“南閻浮提衆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由于我們的業障、習氣以及環境的影響與誘惑,我們的所思所想都是貪嗔癡慢疑;我們的所做所行都是殺盜淫妄酒。無論我們是否相信因果,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會形成某一種結果。做善,就是種善因,將來要結善果;做惡,就是種惡因,將來要結惡果。現在的人們之所以爲了眼前的利益,不擇手段,肆無忌憚,無惡不作,就是因爲不懂因果,不相信因果。因果是佛法裏講的道理,不懂因果就是不懂佛法,不懂佛理。修行就要懂因果,信佛就要信因果。我們學佛修行的過程就是做兩件事:斷惡,行善。如果不懂因果,不懂什麼是惡、什麼是善,怎麼斷惡行善?所以我們學習因果不虛,修持因果不虛非常重要。
因果不虛整個課程可以分爲叁個部分。第一是應該斷除的不善業,第二是應該行持的善業,第叁是一切業的自性。
應該斷除的不善業有身叁業,口四業和意叁業,這是我們應該斷除的十種不善業。做了這些惡業的果報是墮落叁惡道,感受地獄、餓鬼、傍生的痛苦。
(2)身不善業之殺生
身的不善業有叁種:殺生,偷盜,邪淫。
殺生,就是殺害衆生的生命,斷除它的命根,使它的身體和神識分開。貪別人的財物,貪動物的肉、血、皮毛,這是因貪心而造的殺業。怨恨、仇視並將他殺害,這都是因嗔恨心而造的殺業,比如士兵在戰場上殺敵。有的人不知道其它衆生有生命,會感知痛苦,隨便殺掉雞、魚、蝦等,心裏還絲毫不覺得是殺生;有的教派還把殺生當成善事。這都是因愚癡而殺生。
殺生要具足完整的四種分支:對境、動機、行爲、結果。這四個分支都有了,就是一個完整的殺業。比如說殺一只雞:認准它了,這只雞就是你殺生的對境;心裏決定殺它,這個念頭就是動機;殺它所采取的行動、殺它的過程就是行爲;最後把它的命根斷掉了,使它的神識和身體分離了,就是結果。這就是一個完整的殺生的罪業。
還有殺人。無論殺的是老年人、成年人,還是嬰兒、胎兒,都是一樣。只要你認准了他,有了殺他的動機,不管是自己動手、還是讓別人殺…
《佛光普照·百日共修開示(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