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氣與習慣,在這一點上,我們同其他人沒有區別。我們自己——所謂的修行者尚且煩惱習氣深重,很多事情連我們自己都做不到,我們連戰勝自己都很難,爲什麼還要用種種的標准去要求他人呢?我們連控製自己都很難,還能要求那些不修行的凡夫怎麼樣呢?
所以無論我們自認爲修行有多好,我們畢竟還是凡夫,我們無法像諸佛菩薩那樣洞察、測量與了解他人的心。我們無法確定自己所看到的在他人身上所顯現的善與惡、對與錯是實質性的,還是表面上的;是因緣果報還是業障煩惱;是上師叁寶、諸佛菩薩的化現、還是上師叁寶對他人的加持而成爲我們修行的對境。如果我們只是根據自己的標准與喜好,去妄加觀察、評論、修正甚至指責他人的過失,是極容易造業的。
觀察、評論他人的過失本身就是一種過失。
眼睛沒有錯,外境沒有錯,錯的是我們的心。當我們能夠看到他人的所謂的缺點與過失的時候,說明我們的心與行爲已經不純正了。能夠看到別人的缺點與過失是我們自己的業障,就像在鏡子中看到自己的髒臉。如果對此不加以警覺和修正,我們的修行就會與正法背道而馳。這一切不僅讓我們的修行沒有任何功德,相反還會造下無邊的罪業。
所以我們要養成一種良好的品質,善于去觀察、發現、欣賞生活與他人美好善良的一面,然後將之變爲一種習慣。這樣我們在思想與行爲上才能逐漸變得高尚與純粹,這樣才能真正與佛法相應。
4、壽命無常的日常實修二
今天我們學習的主要內容也是壽命無常。
(1)思惟世間尊主而修無常
大梵天、帝釋天、遍入天和大自在天等天人,財富具足,身高數丈,身體發光,壽命也無法估量,但是他們同樣也無法擺脫死亡。具有五種神通的天人與仙人,雖然可以用神通穿梭行走于虛空,但是最終也無法逃脫無常和死亡的結局。
人間也是如此。在世界的曆史長河中,曾經有過無數不可一世的帝王將相、豪門顯貴;曾經有過無數的叱詫風雲的偉人領袖、時代枭雄。無論他們曾經擁有怎樣至高無上的地位,無論他們曾經擁有怎樣炙手可熱的權勢,無論他們曾經擁有怎樣無與倫比的江山、國土和財富,無論他們曾經得到過多少長生不老藥,卻都無法離開無常的本性,隨著歲月的流逝,全部化做塵埃。如今這一切都是過眼雲煙一場空,都在他人茶余飯後談笑中。
(2)世間唯一不變的就是變
所有的一切無不是在流轉變化當中。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沒有什麼是恒常的,沒有什麼是長久的,沒有什麼是不變的。愛與恨,好與壞,得與失,一切一切都在刹那刹那當中變化。
都是無常的,都是假的。愛是假的,恨也是假的,今天跟你說“我愛你”,這是假的;明天跟你說“我恨你”,這也是假的。所以,當他跟你說我愛你的時候,沒有必要高興,心沒有必要隨著動;當某一天他跟你說我恨你的時候,也沒有必要傷心痛苦。恨也不可能永遠地恨,愛也不可能永遠地愛。感情是假的,今天有感情,明天就沒有感情;今天結婚,明天就離婚,你們不都是這麼過來的嗎?都是無常的,哪有恒常的東西?
所以如果有人對你說“我愛你”,處在當時的環境與狀態下,這句話也許是真的,但是別在意,時過境遷,用不了多久就會變的;如果有人對你說“我恨你”,別在意,用不了多久也會變的。現在什麼都好,一切都順利,別得意,這也是暫時的。現在很健康,家庭很平安,工作很順利,過幾天、過幾個月、過幾年肯定會變,會變壞的;什麼都不好,什麼都不順利,別著急,過不了多久,就會變好的。
今天好,明天就不好;現在好,一會就不好。世間上的這些利益、這些法都離不開輪回的本性,都是暫時的,任何事情都沒有恒常性,沒有長久性,肯定會變。所以別在乎這些,變就變呗,很正常。但是只要你的心不變就行;這些境肯定會動,但是只要你的心不動就行。
哪怕是壞事、是壞人,只要不在意就不會傷害你;哪怕是好事、是好人,只要在意了就會傷害你。
(2)什麼是真學問?什麼是真本事?
看破是真學問,放下是真本事。這樣你才能輕松、自在、快樂。
但是我們這些凡夫就是這樣沒有智慧,總把這些事當真、在意,所以總是被傷害。並且有一些修行人,一說不執著,一說放下,就什麼都不管了,什麼都不要了,一說不在意就弄混了。放下不是放棄,不執著不是讓你不認真,而是讓你不在意。
其實來到世間,我們都有自己的角色,都有自己的責任、義務,我們一定要盡職盡責,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但是千萬要記住:我們是在演戲,只是在扮演角色。就像一個演員,在演戲的過程中可以哭、可以笑、可以打、可以罵、可以愛、可以恨……但是他心裏清楚,這一切都是假的,所以他不會動心、不會當真,所以他不會受傷害。我們爲什麼就不能這樣呢?
一切都是因緣,一切都是無常。緣在則聚,來也行,不拒絕,要珍惜;緣盡則散,去也行,不挽留,不留戀。隨緣自在,自在隨緣。
不必執著一切,因爲一切都會變的。
我們現在很多人都活得累,活得煩惱,活得痛苦。根源是什麼?根源就是執著這些假相,執著所謂的“我”和“我的東西”,然後就有煩惱,就有痛苦。我們現在總是身心不安,總有那麼多煩惱痛苦,都是因爲這些啊!
在日常的生活與工作當中,有的時候會遇到順境,但是沒有必要追求;有的時候會遇到逆境、障礙和違緣,也沒有必要拒絕。關鍵是自己的心。煩惱、痛苦都是自找的,不是別人給你的。如果你不在乎這些,什麼事都沒有。都是自己的業力,都是因業力所感,因業力所現。
不管好也好、壞也好,都是一樣,所有的緣都是一樣。找的時候根本找不到它實實在在的來源,根本找不到它實實在在的歸處,根本找不到它實實在在的本體,因爲它根本不存在。不存在的東西還非得當做它存在,這不是自尋煩惱,沒事找事嗎?
5、思惟各種喻意而修持無常
今天我們學習的主要內容也是壽命無常。
劫的增減也是無常的。最初劫時,天空沒有太陽和月亮,人的身體會自然發光,身高可達數由旬,以神變在空中行走,以甘露爲食,壽命長達八萬四千歲,福報受用可以與天人相媲美。然而人道衆生被無始劫以來的習氣牽引,産生了諸多煩惱,不斷造出惡業,導致福報逐漸衰減,變成了現在的這種狀況。我們可以看出來,現在人們的煩惱越來越多,壓力越來越重,道德越來越淪喪。我們正處在減劫當中,未來人們的福報還會繼續衰減。最後減少到壽命只有十歲時,各種疾病、戰爭、饑荒等災禍盛行,南瞻部洲的大多數衆生也將瀕臨滅絕,僅剩下極少數衆生,這是減劫。然後,彌勒菩薩所示現的化身將爲那些衆生弘揚斷除殺生的妙法,那時候人的身高只有現在人的一肘長,壽命開始增長到二十歲。以後逐漸增長到八萬歲時,彌勒菩薩出世,示現成佛轉大*輪,這是增劫。
這樣反複增減十八次,一切衆生的壽命達到無量歲時,有勝解佛出世,他住世的壽命和時間是前面所有賢劫千佛住世的壽命和時間的總和,饒益衆生的事業也是前面所有賢劫千佛數量的總和,最終此劫也將滅盡。劫的增減也不離無常的本性。
當我們用心去觀察,就會知道世界上的萬事萬物,也在向我們展示著無常的本性。從殘陽西落到旭日東升,從百花爭豔到萬木凋零,從風和日麗到暴雨雷霆,從炎炎夏日到冰雪寒冬,這一切都無不在書寫著兩個字:無常。
我們居住過的城市村莊無不日新月異,我們參訪過的名山古刹也都在悄悄改變。從前富貴發達的,如今卻淪落衰敗,家破人亡;昔日窮困潦倒的,現在卻腰纏萬貫,金玉滿堂。同一個家族中的人也是如此,長輩們漸漸故去,無法了知他們轉生在何處;同代的兄弟姐妹們漸漸分散,彼此天各一方。所謂的生際必死、積際必盡、合久必分、堆際必倒、高際必墮,這些都在向我們昭示著所有的一切都處在流轉無常的變化之中。
生際必死:沒有什麼可以抵擋死亡的來臨。哪怕你有遮天蔽日的權勢、富可敵國的資産、傾國傾城的美豔,在死亡到來之時,也只能赤條條地撒手人寰。即使是擁有無數弟子的上師也不能帶走一個弟子,即便是擁有無數民衆的君主也帶不走一個臣民,即便是擁有無數財富的富豪也無法帶走一針一線,甚至連自己所珍愛的身體也要舍棄。有些人活著的時候雖然衣著華貴,享盡美味,但他們死後也只是一具僵硬的屍體。所以應當珍惜現有的生命,修持正法。
積際必盡;一切積聚最後終將散盡,即使是霸權王國的君主,也有淪爲乞丐的可能。在現實當中我們就看到過許多人曾經呼風喚雨、富甲一方,但最後卻一敗塗地、傾家蕩産。所以應當反複觀想思惟這種無常而廣施財物。
合久必分;一切團圓歡聚終將結束,雖然現在師徒、道友、兄弟、姐妹、朋友、親屬、夫妻、父母和子女朝夕相處,但最終也必然各奔東西、生離死別.如果突然發生意外,就會在轉眼之間陰陽兩隔,一切都是無法確定的。所以既然緣分還在,互相之間就不要嗔恨、爭鬥、嫉妒和指責,應當思惟:我們不會永遠相守,所以要在這極短的時間裏,彼此珍視,互敬互愛,和睦相處。
堆際必倒:無論怎樣富麗堂皇的建築都將倒塌,以往興旺發達的城市,如今也僅留下遺址供人憑吊。
高際必墮:集財富權貴于一身的權威之人,他們所具有的一切也不是恒常不變的。我們見到過無數這樣的悲劇:昨日還指點江山,今日卻淪爲階下之囚,所以無常的權勢、聲名又有什麼實際意義呢?
親屬怨敵也是無常的。從前,嘎達亞尊者去化緣的時候,看到一位懷裏抱著兒子的施主。他一邊津津有味地吃著魚肉,一邊用石頭打正在啃骨頭的母狗。尊者以神通觀察,發現那條魚曾經是施主的父親,母狗是施主曾經的母親,懷裏抱著的是前世殺害他的仇人,如今卻轉生爲他兒子,來討債。尊者說了這樣的偈頌:“口食父肉打…
《佛光普照·百日共修開示(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