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光普照·百日共修开示(一)▪P9

  ..续本文上一页气与习惯,在这一点上,我们同其他人没有区别。我们自己——所谓的修行者尚且烦恼习气深重,很多事情连我们自己都做不到,我们连战胜自己都很难,为什么还要用种种的标准去要求他人呢?我们连控制自己都很难,还能要求那些不修行的凡夫怎么样呢?

  所以无论我们自认为修行有多好,我们毕竟还是凡夫,我们无法像诸佛菩萨那样洞察、测量与了解他人的心。我们无法确定自己所看到的在他人身上所显现的善与恶、对与错是实质性的,还是表面上的;是因缘果报还是业障烦恼;是上师三宝、诸佛菩萨的化现、还是上师三宝对他人的加持而成为我们修行的对境。如果我们只是根据自己的标准与喜好,去妄加观察、评论、修正甚至指责他人的过失,是极容易造业的。

  观察、评论他人的过失本身就是一种过失。

  眼睛没有错,外境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的心。当我们能够看到他人的所谓的缺点与过失的时候,说明我们的心与行为已经不纯正了。能够看到别人的缺点与过失是我们自己的业障,就像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脏脸。如果对此不加以警觉和修正,我们的修行就会与正法背道而驰。这一切不仅让我们的修行没有任何功德,相反还会造下无边的罪业。

  所以我们要养成一种良好的品质,善于去观察、发现、欣赏生活与他人美好善良的一面,然后将之变为一种习惯。这样我们在思想与行为上才能逐渐变得高尚与纯粹,这样才能真正与佛法相应。

  4、寿命无常的日常实修二

  今天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寿命无常。

  (1)思惟世间尊主而修无常

  大梵天、帝释天、遍入天和大自在天等天人,财富具足,身高数丈,身体发光,寿命也无法估量,但是他们同样也无法摆脱死亡。具有五种神通的天人与仙人,虽然可以用神通穿梭行走于虚空,但是最终也无法逃脱无常和死亡的结局。

  人间也是如此。在世界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有过无数不可一世的帝王将相、豪门显贵;曾经有过无数的叱诧风云的伟人领袖、时代枭雄。无论他们曾经拥有怎样至高无上的地位,无论他们曾经拥有怎样炙手可热的权势,无论他们曾经拥有怎样无与伦比的江山、国土和财富,无论他们曾经得到过多少长生不老药,却都无法离开无常的本性,随着岁月的流逝,全部化做尘埃。如今这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一场空,都在他人茶余饭后谈笑中。

  (2)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所有的一切无不是在流转变化当中。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没有什么是恒常的,没有什么是长久的,没有什么是不变的。爱与恨,好与坏,得与失,一切一切都在刹那刹那当中变化。

  都是无常的,都是假的。爱是假的,恨也是假的,今天跟你说“我爱你”,这是假的;明天跟你说“我恨你”,这也是假的。所以,当他跟你说我爱你的时候,没有必要高兴,心没有必要随着动;当某一天他跟你说我恨你的时候,也没有必要伤心痛苦。恨也不可能永远地恨,爱也不可能永远地爱。感情是假的,今天有感情,明天就没有感情;今天结婚,明天就离婚,你们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都是无常的,哪有恒常的东西?

  所以如果有人对你说“我爱你”,处在当时的环境与状态下,这句话也许是真的,但是别在意,时过境迁,用不了多久就会变的;如果有人对你说“我恨你”,别在意,用不了多久也会变的。现在什么都好,一切都顺利,别得意,这也是暂时的。现在很健康,家庭很平安,工作很顺利,过几天、过几个月、过几年肯定会变,会变坏的;什么都不好,什么都不顺利,别着急,过不了多久,就会变好的。

  今天好,明天就不好;现在好,一会就不好。世间上的这些利益、这些法都离不开轮回的本性,都是暂时的,任何事情都没有恒常性,没有长久性,肯定会变。所以别在乎这些,变就变呗,很正常。但是只要你的心不变就行;这些境肯定会动,但是只要你的心不动就行。

  哪怕是坏事、是坏人,只要不在意就不会伤害你;哪怕是好事、是好人,只要在意了就会伤害你。

  (2)什么是真学问?什么是真本事?

  看破是真学问,放下是真本事。这样你才能轻松、自在、快乐。

  但是我们这些凡夫就是这样没有智慧,总把这些事当真、在意,所以总是被伤害。并且有一些修行人,一说不执着,一说放下,就什么都不管了,什么都不要了,一说不在意就弄混了。放下不是放弃,不执着不是让你不认真,而是让你不在意。

  其实来到世间,我们都有自己的角色,都有自己的责任、义务,我们一定要尽职尽责,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但是千万要记住:我们是在演戏,只是在扮演角色。就像一个演员,在演戏的过程中可以哭、可以笑、可以打、可以骂、可以爱、可以恨……但是他心里清楚,这一切都是假的,所以他不会动心、不会当真,所以他不会受伤害。我们为什么就不能这样呢?

  一切都是因缘,一切都是无常。缘在则聚,来也行,不拒绝,要珍惜;缘尽则散,去也行,不挽留,不留恋。随缘自在,自在随缘。

  不必执着一切,因为一切都会变的。

  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活得累,活得烦恼,活得痛苦。根源是什么?根源就是执着这些假相,执着所谓的“我”和“我的东西”,然后就有烦恼,就有痛苦。我们现在总是身心不安,总有那么多烦恼痛苦,都是因为这些啊!

  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当中,有的时候会遇到顺境,但是没有必要追求;有的时候会遇到逆境、障碍和违缘,也没有必要拒绝。关键是自己的心。烦恼、痛苦都是自找的,不是别人给你的。如果你不在乎这些,什么事都没有。都是自己的业力,都是因业力所感,因业力所现。

  不管好也好、坏也好,都是一样,所有的缘都是一样。找的时候根本找不到它实实在在的来源,根本找不到它实实在在的归处,根本找不到它实实在在的本体,因为它根本不存在。不存在的东西还非得当做它存在,这不是自寻烦恼,没事找事吗?

  5、思惟各种喻意而修持无常

  今天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寿命无常。

  劫的增减也是无常的。最初劫时,天空没有太阳和月亮,人的身体会自然发光,身高可达数由旬,以神变在空中行走,以甘露为食,寿命长达八万四千岁,福报受用可以与天人相媲美。然而人道众生被无始劫以来的习气牵引,产生了诸多烦恼,不断造出恶业,导致福报逐渐衰减,变成了现在的这种状况。我们可以看出来,现在人们的烦恼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重,道德越来越沦丧。我们正处在减劫当中,未来人们的福报还会继续衰减。最后减少到寿命只有十岁时,各种疾病、战争、饥荒等灾祸盛行,南瞻部洲的大多数众生也将濒临灭绝,仅剩下极少数众生,这是减劫。然后,弥勒菩萨所示现的化身将为那些众生弘扬断除杀生的妙法,那时候人的身高只有现在人的一肘长,寿命开始增长到二十岁。以后逐渐增长到八万岁时,弥勒菩萨出世,示现成佛转大*轮,这是增劫。

  这样反复增减十八次,一切众生的寿命达到无量岁时,有胜解佛出世,他住世的寿命和时间是前面所有贤劫千佛住世的寿命和时间的总和,饶益众生的事业也是前面所有贤劫千佛数量的总和,最终此劫也将灭尽。劫的增减也不离无常的本性。

  当我们用心去观察,就会知道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也在向我们展示着无常的本性。从残阳西落到旭日东升,从百花争艳到万木凋零,从风和日丽到暴雨雷霆,从炎炎夏日到冰雪寒冬,这一切都无不在书写着两个字:无常。

  我们居住过的城市村庄无不日新月异,我们参访过的名山古刹也都在悄悄改变。从前富贵发达的,如今却沦落衰败,家破人亡;昔日穷困潦倒的,现在却腰缠万贯,金玉满堂。同一个家族中的人也是如此,长辈们渐渐故去,无法了知他们转生在何处;同代的兄弟姐妹们渐渐分散,彼此天各一方。所谓的生际必死、积际必尽、合久必分、堆际必倒、高际必堕,这些都在向我们昭示着所有的一切都处在流转无常的变化之中。

  生际必死:没有什么可以抵挡死亡的来临。哪怕你有遮天蔽日的权势、富可敌国的资产、倾国倾城的美艳,在死亡到来之时,也只能赤条条地撒手人寰。即使是拥有无数弟子的上师也不能带走一个弟子,即便是拥有无数民众的君主也带不走一个臣民,即便是拥有无数财富的富豪也无法带走一针一线,甚至连自己所珍爱的身体也要舍弃。有些人活着的时候虽然衣着华贵,享尽美味,但他们死后也只是一具僵硬的尸体。所以应当珍惜现有的生命,修持正法。

  积际必尽;一切积聚最后终将散尽,即使是霸权王国的君主,也有沦为乞丐的可能。在现实当中我们就看到过许多人曾经呼风唤雨、富甲一方,但最后却一败涂地、倾家荡产。所以应当反复观想思惟这种无常而广施财物。

  合久必分;一切团圆欢聚终将结束,虽然现在师徒、道友、兄弟、姐妹、朋友、亲属、夫妻、父母和子女朝夕相处,但最终也必然各奔东西、生离死别.如果突然发生意外,就会在转眼之间阴阳两隔,一切都是无法确定的。所以既然缘分还在,互相之间就不要嗔恨、争斗、嫉妒和指责,应当思惟:我们不会永远相守,所以要在这极短的时间里,彼此珍视,互敬互爱,和睦相处。

  堆际必倒:无论怎样富丽堂皇的建筑都将倒塌,以往兴旺发达的城市,如今也仅留下遗址供人凭吊。

  高际必堕:集财富权贵于一身的权威之人,他们所具有的一切也不是恒常不变的。我们见到过无数这样的悲剧:昨日还指点江山,今日却沦为阶下之囚,所以无常的权势、声名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亲属怨敌也是无常的。从前,嘎达亚尊者去化缘的时候,看到一位怀里抱着儿子的施主。他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鱼肉,一边用石头打正在啃骨头的母狗。尊者以神通观察,发现那条鱼曾经是施主的父亲,母狗是施主曾经的母亲,怀里抱着的是前世杀害他的仇人,如今却转生为他儿子,来讨债。尊者说了这样的偈颂:“口食父肉打…

《佛光普照·百日共修开示(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