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光普照·百日共修开示(二)

  (三)金刚萨垛除障法

  1、众生皆有佛性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佛和凡夫是一体的,因为佛的本性与凡夫的本性是同样的。佛也曾经说过,每个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相。佛也好,凡夫也好,一切众生都是佛,但是有的成佛了,有的没有成佛。尽管本性都是佛,但不等于成佛。认识到了,觉了,那个时候你才成佛了。没有认识到的时候,还是迷,这叫凡夫。应该承认自己其实就是佛,但是因为你没有认识到,所以不敢承认。

  佛法是人的一种活法,人应该通过佛法活着。但是我们很多人把佛法当作神话,把自己的生活同佛法分开,所以活得特别累。应该把佛法与你的生活融为一体,不应该分开,但是你却把它们分开了,这叫无明愚痴。佛和自己也是不应该分开的,因为佛和自己是一体的,自己就是佛,佛就是自己。你把它们分开了,这也叫无明愚痴。

  不要搞得太深奥了。一说自己是佛,就怀疑了,哦,我能行吗?一说佛法,又怀疑了,我能做到吗?然后把修行和生活分开了,“这是我修行的时间,这是我生活的时间,这是我念佛的时间,这是我工作的时间。”这么分,你永远不可能解脱,也不可能成佛。你弄错了,不能这样。

  佛是什么?佛是最聪明、最能干的人,所以活得轻松、自在、快乐。凡夫是最愚痴、最不能干的人。佛的活法是佛法,凡夫的活法不是佛法;佛做对了,用佛法来活;凡夫做错了,用另外一种活法,所以活得累,活得痛苦。佛和凡夫只有这个区别。

  每个众生都想快乐,都不愿意感受痛苦,而佛法就是解决痛苦的方法。尤其是大乘佛法,讲的都是如何接待人,如何处理事,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去除自私自利,如何替对方着想,跟众生融洽相处。怎样不伤害他人,不影响他人,同时也避免他人伤害自己,避免他人影响自己等等一些生活方法。遇到一种障碍,就会增加一种智慧;遇到一种违缘,就能提高一个层次。如果你真有智慧的话,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当中学修,这样才能解脱、才能成就。

  不管什么时候都会站在佛法里讲的道理中,接待人,处理事,这才是真正的成就。天天在佛堂里坐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地念,不生活、不工作,一不动,二不说,三不想,光念阿弥陀佛,就是一心念佛了?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把这些事、这些人看得清清楚楚,所言所行,所思所想,所有的对境,所有的缘起,所有的内情外器都当成是阿弥陀佛的含义,你能保持在这个状态中,这才是一心不乱地念佛。

  也许有人问,那我吃饭的时候怎么办?连吃饭的念头都没有吗?不是这个意思。念佛,首先把佛字的含义弄明白,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阿弥陀佛是无量觉,你把无量觉的含义弄明白,然后把自己的心安住在那个认识当中,安住在那个觉悟当中,这才是一心念佛,之前都是妄想、分别。

  有的人以为,光念阿弥陀佛四个字是专念,如果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或者念“南无药师佛”就是杂念,这就搞错了。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金刚萨垛佛、药师佛,这些都是佛字的含义。你弄明白了,那个时候涅磐、轮回、佛、凡夫,一切一切都是佛字的含义,没有任何分别,这才是一心不乱,这个时候才有一心念佛,之前是不可能的。有分别念,有执着、妄念,那就还是没有念佛。佛是完全清净,完全平等的,不会有烦恼,不会有分别。你有分别,你有烦恼,那你还是没有念佛。

  佛不停地转,凡夫也不停地转,众生是不停的辗转轮回,佛是不停的辗转净土。一个是由对轮回的贪恋心转来的,一个是由慈悲心,主要是悲心而转来的。因缘也不一样,一个因缘是烦恼,一个因缘是清净心。境界也不同,佛的境界是净土,凡夫的境界是轮回。佛快乐,凡夫痛苦。

   现在我们说,“这是娑婆世界,那边还有个世界叫西方极乐世界,从这里到那里就是往生。”这都是方便语,都是指的一个。一个是觉,一个是迷。佛觉,就没有烦恼,只有清净心,所以他的境界是净土;凡夫迷,没有清净心,只有烦恼,所以他的境界是轮回,是娑婆世界。佛对众生的大悲心那么强,一刹那也不可能休息,为救众生会不停地转。凡夫有贪心,所以也不停地转。这就是佛与凡夫的不同。

   你念佛能念到一心不乱的时候,你已经往生了。那个时候,不论到什么地方都是清净,都是极乐世界。在你的境界中,都是好人,没有坏人;都是好事,没有坏事;都是好处,没有坏处。

   凡夫没有一心念佛,有好和坏的分别,有佛和魔的分别;有时候执著佛,有时候执著魔,实际上佛和魔都是因自己执著而显现的。执著佛,佛也会伤害你,执著魔,魔也会伤害你;执著好,好也会伤害你,执著坏,坏也会伤害你。有分别念、有妄念,所以有坏人,有坏事,有不好的地方,一旦遇到这些的时候,心里就特别烦恼、痛苦,就又开始了轮回。

  烦恼是执著来的,痛苦也是执著来的。你觉得不好,特别反感、想不通、想不开的时候,那是愚痴,因为不会换角度。一切人、一切事物都是两面的。好的地方是用佛的心来看的,不好的地方是凡夫的心来看的。佛只看好的地方,都观为清净,都观为圆满。凡夫只看不好的地方,所以在一切境界中都会被影响、被伤害。念头一转,就解脱了。关键是,凡夫即使懂得了这个道理,也没有办法转过来,正是这些业障遮蔽了我们的佛性。

  2、业障的种类

  从本性清净的角度来讲,我们都有如来的智慧和福德,都有佛性。但是从断证圆满的角度来讲,我们没有断除罪障,没有证得这些真理,没有断证圆满的功德,所以我们不是断证圆满的佛。通过修行,去除了妄想执着的遮蔽,使本来具有的如来智慧的本性现前,得到无漏的圆满功德,那个时候才是成佛。每一个众生都可以成佛。

  我们能够遇到这么殊胜的密法,尤其是大圆满法,完全可以在今生成佛,甚至立即成佛。我天天强调,学佛修行一定要尽心尽力、全力以赴,只要认认真真学佛,老老实实修行,我们都能即身成佛。但是我们学佛不认真,修行不老实,总是在散漫懈怠中虚度光阴,虽然自己也不希望这样,但是没有办法。这是什么缘故呢?这都是因为我们有业障。它们障碍着我们,让我们遇不到正法,遇到了也难以修持,修持起来又不老实;它们让我们对上师三宝、对自己的信心不足;它们让我们不明白佛法中讲的道理;即使明白了也很难用来改变自己。

  如果你的起心动念没有正知正见来护持的话,那么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在造恶业。其实我们很多人每时每刻都在造恶业,造恶业的结果就是堕落恶趣。我们在讲轮回过患的时候讲过地狱、饿鬼、傍生的痛苦,跟那些痛苦比起来,人间再大的痛苦也算不得什么。

  我们都已经皈依佛门,皈依上师三宝了,在相续中有皈依的戒体。很多人都受过居士五戒、沙弥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这些都是别解脱戒。我们发菩提心,也就受了菩萨戒。接受灌顶,进入密乘以后,还要护持密乘三昧耶戒,详细说起来有成千上万条戒,最起码也要护持十四根本戒。

  我们都犯过很多很多的戒,造过很多很多的恶业,虽然现在我们还没有堕落恶趣,还没有感受恶趣的痛苦,但是在我们的相续中一直都有堕落恶趣的因。我们的生命是无常的,死期是不定的,什么时候死谁知道?现在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事比消业还重要。我们要统统地忏悔,把这些业障都消除清净,这些都是堕落地狱、堕落恶趣的因,因缘果报不会有浪费,不会有丝毫差错。

  然后是烦恼障,有人我执和法我执两种,主要障碍解脱。我们平时这些胡思乱想的分别念都是烦恼,烦恼有无数,大概的说有八万四千多种,这些烦恼总集起来是贪嗔痴慢疑五毒,五毒总集起来是贪嗔痴三毒。有烦恼就有人我执,有人我执就有烦恼,有烦恼就不能解脱,不能超出轮回,不能了脱生死,连声闻和缘觉的果位都得不到。

  还有所知障,十地以下的菩萨和凡夫都有所知障。所知障是法我执引起的,没有证悟三轮体空的智慧,没有用智慧来摄持每一个起心动念,执着三轮有真体、实体,那么所有的这些起心动念都是所知障。

  最后是习气障,极其微小的所知障成为习气障,这是最后的障碍。所知障和习气障主要障碍成佛,障碍证得无上菩提果。

  修行修到登地菩萨的时候,业障基本上没有了,修到八地菩萨的时候才彻底断除烦恼障。修到十地菩萨,所知障就没有了,到了十地菩萨的时候只有微小的所知障和习气障,它障碍成佛和断证圆满。最后习气障也断除了,就证得圆满了,成佛了。

  我们的相续中有很多很多障碍,所以我们总有摆脱不了的痛苦,学佛、修行也很难。外魔、心魔很多很多魔,都障碍你,干扰你,不让你精进,让你懈怠,让你懒散,这些都是障碍啊!如果没有障碍的话,我们会很容易成就。

   我们常说的本觉,就是本性当中具有的智慧。我们有业障的时候,业障像云一样把它挡住了,看不见明净的天空。云散了,天空本来的清澈自然显现出来,清净本性自然显现,大智慧大觉悟自然就有了。所以现在我们不必刻意去追求证悟什么道理,重要的是消业。

   消业的方法有很多种,金刚萨垛除障法是最殊胜、最圆满、最快速的,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能很快消除一切障碍。金刚萨垛佛,是一切诸佛的总体,是一切本尊、一切坛城的主持。观修金刚萨垛佛,等于观修一切佛,观修一切本尊。金刚萨垛百字明是咒王,是一切咒语的精华,念诵金刚萨垛心咒或百字明等于念诵一切佛的名号、一切本尊的咒语。

   普贤王如来曾经授记过:末法时期的众生只有金刚萨垛佛能救度。末法时期的众生业障深重,金刚萨垛佛发愿,要帮助众生消除业障,所以我们这些末法时期的众生与金刚萨垛佛最有缘。无论修持什么法门,…

《佛光普照·百日共修开示(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