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光普照·百日共修开示(二)▪P9

  ..续本文上一页绕朗月涅得坚巴的 须弥四洲日月饰

  桑吉扬德莫得破瓦意 观想佛刹作供养

  昼根那大扬拉秀白秀 愿诸众生行佛刹

  章格热ra纳曼扎波匝美嘎萨摩扎萨帕ra纳萨玛耶啊吽

  边念边供,边念边擦,手里握着供品,顺时针、逆时针各擦三次,供七堆,这是一遍。

  然后再顺时针、逆时针各擦三遍,念诵仪轨、摆放供堆,反复地这样供修。我们平时修五加行的时候,曼茶罗要修十万遍,主要是修七堆曼茶罗。供三十七堆曼茶罗比较复杂,仪轨也长,三身曼茶罗容易一些。七堆曼茶罗最方便,仪轨只有四句,还有一个供曼茶罗的咒,共五句,几秒钟就能修完一遍。

  曼茶罗的修法我们已经学习好几天了,在百日共修里为了大家都能学会、都能记住,所以讲得比较详细。有的法师讲法只讲一两天,很多人都很珍惜,但是好多东西不是一两天就能讲完的,只有经过漫长的闻思修行才能领会。

  (3)观想修习曼茶罗

  为了成佛,我们要通过曼茶罗的修法来快速圆满福慧资粮。如果家里没有佛堂,或者没有条件、没有时间请曼茶盘和供品,也不要太执着这些,可以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修。我们操作的曼茶罗和供品是一种表法,是外在的,关键是内在的曼茶罗——观想。所修的曼茶罗是供养的对境——一切上师三宝、善神护法。所供的曼茶罗是这些供品: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三身佛刹土中所有珍贵稀有、清净美好的东西,包括自己的身体、财产和所积的功德都供养给上师三宝和一切善神护法。

  这些都可以用心来观想,观想一遍,就是修一遍曼茶罗,随时随地都可以,心里观想一秒钟就行,在几秒钟、十分钟里能修持很多次曼茶罗,很方便,这是积福最好的方法。如果你连这个都做不到,那就没办法了。

  如果有条件,在固定的时间、地点,按照仪轨修是最好的。家里有佛堂就在佛堂里修;如果没有佛堂,可以单独布置一个三层的供桌,摆上佛像、佛经、佛塔和所修的曼茶罗,再摆香、水、花、水果等供品,所修的曼茶罗也要摆在供品里。摆上供品,上香、磕头,然后坐下,开始做所修的曼茶罗。做完以后供在佛堂上,平时不用动,弄脏了,就清洗干净重新供上,这是做供养的对境,代表一切诸佛的坛城。接着做所供的曼茶罗,供哪一种都可以。在佛堂里,可以供一遍三十七堆曼茶罗,接着供七堆曼茶罗,边念边擦、边念边供,反复做,仪轨熟悉了就很快。供七堆曼茶罗的时候也可以不念仪轨,因为刚开始修三十七堆曼茶罗的时候已经念完了。第二天也是反复这样做。

  不是都想得到福报、想发财吗?我们不是为了发财才修曼茶罗的,但是好好地修曼茶罗,财自然而然就能发。现在有些学佛人,只知道求,不知道修,命中有财才能发,命中没有,从哪里发?财富也是一种福报,求不来,追不来,是修来的。修曼茶罗是积累福慧资粮的方法,福德、智慧都有了,才能解脱,才能成佛。在社会上也是,你有世间的福报了,日子才能过好。福报修成了,往往会得到出乎意料的财富,“天上掉馅饼”这样的事也会有。一定要好好地修曼茶罗,这些都是学佛修行,都应该学会,以后有时间也尽量供一供,这是积福最好的方法。

  6、供修曼茶罗的必要性

  现在很多人站在佛的境界,认为没有什么可供的,也没有什么可修的,然后也不供佛了,也不念佛了。但是你看看自己,是否达到了没有佛、没有凡夫,没有涅槃、没有轮回的境界?如果没有达到那个境界的话,你还是一个凡夫,你还是有西方极乐世界、有轮回的分别,你就还需要修这些。

  如果家里有条件,就应该设佛堂、供佛像。佛堂代表佛的坛城,是佛住的地方。有没有住的地方对佛来说无所谓,但是你自己没有住的地方行吗?如果你不在乎没有房子住,住山洞也行、睡大道也行,真正达到那个境界的时候,你家里可以不设佛堂。如果你还是愿意住在别墅里、不愿意住在马路上的时候,你还是有烦恼、还是有分别。没有烦恼和分别那是佛的境界,你还没有达到佛的境界,就不能站在佛的境界里要求自己。

  家里应该设佛堂,请佛、供佛、拜佛、对佛恭敬。就像是别人给你安个家,请你到家里,恭敬供养你,你心里也会高兴。如果你什么都无所谓,没有什么可高兴的,对这些都没有任何分别心的话,你就可以不做了。好好地观察一下自己,你就会发现自己心目当中还是有这些分别念的。别人送你东西、供养你的时候你心里高兴,别人抢你的东西、占你便宜的时候你就不高兴。既然你还有这个分别念,你就还需要做这些。这个也要看各人的情况,家里没有条件就不要执着那么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供得越多越好。供的佛越多,说明你对佛的恭敬心越大,佛对你的加持也越大。

  有的人又找借口,“一尊等于一切嘛,供一尊就行。”你哪有那么高的见解?一尊佛等于一切,在你的心目中没有分别吗?真到了心目中没有分别,真正能够证悟一尊等于一切的道理,你真正修到那个境界的时候就可以了。

  你还没有懂那个道理,只是说说而已。没有弄懂其中的含义、也根本没有达到那个境界之前别说这些,这都是诽谤佛法,都是造业,这都是带因果的。因为那是你跟别人学的,并不是你自己懂得的道理。到你真正证悟了这个道理的时候,你已经开悟、证悟了。

  供佛像、佛经、佛塔都行。佛在世的时候亲口说:将来佛像代表佛的身,佛经代表佛的语,佛塔代表佛的意。佛像、佛经、佛塔是代表佛的身、语、意,所以恭敬它们,供养它们是代表恭敬、供养佛的身、语、意。

  除了佛像、佛经、佛塔,其他代表佛、代表佛的事业、代表佛的清净的圣物都可以供。凡是能代表佛的功德的、能代表上师三宝的东西都是我们恭敬、供养的对境。能做到的就要实际去做,不能仅仅靠想。

  供曼茶罗的时候,一定要干干净净的,供品也要整整齐齐的,看起来要很整洁、很庄严。平时在佛堂里也应该是这样。

  在佛的境界里没有什么干净不干净、整齐不整齐的,没有这些分别。但是,如果对你来说,美好的事物和破烂的垃圾没有什么区别,一样能吃,一样能用,你真正达到这个不垢不净的境界,那你就是个大成就者了,你可以随便,可以不讲卫生。如果你还没有修到那个境界,就一定要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做供养。

  关键看你自己的心,自己觉得干净、清净就可以供。自己觉得不干净、不清净的东西不能供,这是对佛的不恭敬、对佛的轻视。要按照自己的境界来做这些,不能按照佛的境界来要求自己,否则这都是过失。现在讲究多,“梨不能供,这个不能供,那个不能供……”这不是有依据的说法。

  有的人会说空,这个也“空”,那个也“空”,一切都是“空”。又说“没有什么可求的,也没有什么可得的,无求无得。”在佛的境界中是这样的,在你的境界中是吗?如果在你的心目中没有什么可求可得的,那在你的境界中也肯定没有因果了。那么,别人打你的时候疼不疼?如果疼,你还要受因果,打你就是因,疼就是果。

  现在汉地很多人都学禅宗里的那些镜界。禅宗的见解特别高,都是佛菩萨的见解。很多人不相信因果,“没有什么因果啊!”“没有什么杀生,谁杀的?杀了什么?怎么杀?这都是空的,我现在都空了。”都空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你还修什么呢?那你跟石头、木头也没有什么区别了。你一天不吃饿不饿?你没吃就饿,吃了就饱,这也是因果。站在佛的境界里说,轻视因果,也是不可能的。见解越高,取舍因果的行为越细,不可能不取舍因果,不可能没有因果。

  一定要观想。现在很多人都是“无想啊,还观什么想啊,观想不是着相嘛。”你真正达到那个无相了?无相也不是没有相,空不离相,相不离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这是什么道理?空不离开色,色不离开空,这两个是一体的。相本身是空,但是空也不离开相。什么叫着相?分别、执着,这是着相。执着是什么意思?相的性是空,你不懂这个道理,认为相的性也是存在、实在、真有的,你就是执着它了。有执着就有分别,这叫着相。

  有些人还说:“佛无处不在,还用在固定的位置上观几尊佛吗?”“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但是你有这么高的见解吗?你的修行有这么高的成就吗?你达到了每时每刻都是修行吗?佛是无处不在的,你看见了吗?如果你真正达到那个境界了,不观想也行。

  真正有了空性的见解,才可以说那些话,否则是会带因果的。这个因果不是一般的因果,跟杀害了几条命不一样,杀害了几条命也是罪过,但是没那么大的罪过。你诽谤佛法了,轻视因果了,等于破坏了法界,破坏了佛性,这个罪过是最大的!这种人将来要堕落地狱——最惨的那个地狱,金刚地狱。

  供佛,自己尽心尽力就行。如果有这个方便,就一定要请佛、供佛,如理如法地修曼茶罗。如果没有这些条件,时间也不允许,也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修曼茶罗:观想把三千大千世界里的所有珍贵稀有、清净美好的东西,都毫无保留地供养给诸佛菩萨、上师三宝、善神护法。每时每刻都看住自己的心,管好自己的心,这就是修行。念念不忘上师三宝的功德,念念不忘父母众生的痛苦和恩德,念念不忘如理如法地修行。

  如果你有这三个念念不忘,解脱、成佛不会有问题。

  7、修福与布施

  我们不能只知道消福,不知道积福。如果我们没有慈悲心、没有菩提心,一直在贪嗔痴慢疑的状态中吃喝玩乐,这一切都是在造业,都是在减福。等到福报穷尽,业力现前,我们只能堕落恶趣,再也没有解脱的机会。

  没有积福,天天奔忙也发不了财。有人说,“钱是我自己做生意、自己工作挣来的。”实际上,这都是你以前种的因、修过的福报都存于你的阿赖耶识中。做生意、工作只是一种缘,因缘具足而且成熟的时候,才会得果。

  我们也可以享受福报,但是不能浪费福报。浪费自…

《佛光普照·百日共修开示(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