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光普照·百日共修开示(二)▪P16

  ..续本文上一页们祈求不入涅磐,也能得到与诸佛菩萨同样的功德和福德。

  顶礼、供养、忏悔、随喜、请转*轮、请佛住世,这都是观想,都是心里的念头,没有什么可难的。今天是二〇〇七年的第一天,能不能从内心里发一个真切的愿:今生一定要解脱、成佛!我们都是学佛的人,以后过节、过年的时候都应该这么过。能这样发愿就是最圆满的节日了。

  发心以后不能轻易忘了,如果今天发心了,明天就忘了,跟没发一样,这样的发心发愿不仅没有什么功德,而且还有罪过。你在上师三宝、父母众生面前发了愿,却不去做,这不是欺骗上师三宝、欺骗父母众生吗?多大的罪过啊!今生也好、来世也好,不可能有什么好的结果。

  真正能够从内心里发愿:我今生一定要解脱,一定要成就。那么从现在起,上师三宝每时每刻都会关照你、加持你;一切善神护法一分一秒也不会离开你,时时刻刻都会护持你,你的一切一切都会越来越吉祥、越来越圆满。最后,今生一定会解脱,一定会成佛。

  7、上师瑜伽修法之五

   (9)七支供之七——回向支

  无尽善聚回向成正觉

  我们经常讲三个殊胜,第三个就是后行回向殊胜。无论做什么功德都应该有前行发心殊胜、正行无缘殊胜、后行回向殊胜。如果没有后行回向殊胜,我们所做的任何善事都不会有圆满的功德。对于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来说,这是必不可少的一种修法,如果没有回向,无论种什么善根、无论做什么功德、无论积什么福德都没有多大的意义。

  做完功德后如果不回向,第一,不能增长善根,功德福德的果报享受一次就会消尽;第二,所做的功德不能圆满;第三,所做的功德不稳定,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毁灭。如果不及时回向,只要生起刹那的嗔恨心、后悔心、邪见,或者在他人面前宣说,所做的功德就会消失。还有颠倒回向、不该回向的地方回向、不如法的回向,甚至想借此善根去损害别人,这样功德也会消失。

  所以平时无论做什么功德、做什么善事,不管大小都要立即回向。如果你回向了,尤其是你回向众生、回向给修成菩提果的因,第一,善根时时刻刻都能增长,直到证得菩提果,功德的果报享受一百次、一千次也不会穷尽,每时每刻都会增长,所做功德都能变成证得无上菩提的因缘;第二,无论大小的功德、善根都能够圆满;第三,功德非常的稳定,再微小的功德也能够存住,哪怕生起嗔恨心、邪见等等,功德也不会被摧毁。

  回向的次数越多越好、时间越快越好,最好是立即回向。回向给自己和家人、冤亲债主也行,最好是回向给一切众生。因为众生是无量无边的,这样回向,你的功德也是无量无边,这也是一种善巧方便。也可以回向给菩提:愿此功德成为一切众生获得无上正等觉的因缘。或者回向给自己:愿自己为众生证得无上菩提,愿此功德成为自己修成正果的因缘。

  做功德回向的时候,观想十方世界中充满了诸佛菩萨、上师三宝,每位上师三宝的面前都跪着一个自己,自己的身边跪满了法界所有的众生,双手合十,诚心诚意地在诸佛菩萨、上师三宝面前为自己所做的功德和所积的福德作回向,毫无保留地回向给家亲眷属、冤亲债主等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都能得到现世所需要的安乐,最终所能得到的究竟圆满、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这些暂时和究竟的利益。这时,诸佛菩萨微笑着从周身放出五颜六色的光芒,普照我等一切众生,使我等一切众生得到了不可思议的加持,以及暂时和究竟的安乐。

  做回向的时候最好是有证悟三轮体空的智慧的摄持,这样的回向叫三轮体空的回向。三轮体空,是回向者自己、所回向的善根、回向的对境三轮都观为空,站在性空妙有的角度来做回向,是最殊胜最圆满的回向。

  但是,现在我们没有证悟空性、没有证悟三轮体空的智慧,很难做到这样的回向。但是我们可以这样做: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怎样回向,我也那样回向;上师怎样回向,我也那样回向。《普贤行愿品》里也有“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菩萨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文殊菩萨怎样回向的,我也那样回向;普贤菩萨怎样回向的,我也那样回向。这样的回向也能够代替三轮体空的回向。

  前行发心——发菩提心;正行无缘——明心见性、有证悟三轮体空的大智慧的摄持;后行回向殊胜。对于一个真正的修行者来说,这三个殊胜都是不可少的。如果有三个殊胜的摄持,仅仅念一句“阿弥陀佛”、念一句观音心咒“嗡嘛呢呗呢吽”六个字,都能成为解脱、成佛的因。

  如果没有三个殊胜的摄持,即便所做的善根再大,所积的功德再多,也不能成为解脱成佛的因缘,只能得到人天福报。如果仅仅在形式上、表面上做功德、积福行善,起心动念却是恶的,那就造恶业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可能有丝毫的差错,无论做什么都有因果,都有果报,一定要自己承受。

  我们都是学佛修行的人,不能只看眼前,只考虑今生,一定要考虑长远的生生世世。眼前的好与坏,顺境与逆境都是暂时的,不会长久,不是恒常的。这些没有什么可信任、可依靠的,都在变。什么时候看破了,真的从心里放下了,才不受因果。受因果就有烦恼,有烦恼就有痛苦,不管善恶、顺境逆境都是一样。能够不执着于对境,一切能够随缘,你才能脱离痛苦,这也是我们学佛的目的。

  佛法是一种对治烦恼和习气的方法。如果你学佛修行了,烦恼和习气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那么你一定是学偏、修偏了,没有别的原因。什么“消业”、“有过程”,对,学佛、修行、解脱、成就需要过程,但是也得有变化、有进步啊!如果你学佛了、修行了,烦恼依旧、习气依旧,烦恼还是那么多,习气还是那么重,个性还是那么强,生活、工作也没有好转,那没有什么可说的,就是学偏了、修偏了,不要找其他借口。我们这些凡夫特别喜欢欺骗,连自己都欺骗。实际上你没有伤害到别人,是自己伤害了自己。

  很多的学佛人都像水里的石头一样,泡在水里的时候,像变了颜色,变软了似的,拿出来干了,还和以前一模一样,里面也没有变,外面也没有变,还是那么干,还是那么硬。一定要懂得佛理、懂得佛法,如理如法地修学,才有成就,否则无法达到解脱成佛的目的。我说的这些话都是佛和上师的教言,我希望你们都能认真地思考,牢记在心里。

  8、上师瑜伽之观修仪轨之一

  在修上师瑜伽的过程中,在上师三宝面前做完七支供以后,然后念诵莲师祈请文,诚心诚意地祈祷上师。上师是诸佛事业的总集,被称为第四宝,仅仅见到、听到、忆念、接触上师便可播下解脱的种子。对自己而言,上师为自己开示一生一世就能解脱成佛的修持方法,并且以慈悲智慧加持自己,以殊胜的强力方便引导自己,对自己的恩德胜过佛陀。如果衡量上师的功德,可以说密意广大如虚空,智慧无量如大海,悲心猛烈如湍流,自性坚固如山王,视众平等如父母,每份功德不可量。仅以祈祷上师便可以获得一切自己所希望得到的成就,就像如意宝一样。当我们深深忆念:我唯一依靠上师如意宝您,希求您的果位,唯一修持您,然后以满怀的敬信,以感恩的心而修持念诵:

  西方乌金自在无量宫  善逝身语意之化现者

   为利赡部众生而降临 持明空行会众作围绕

   祈请乌金莲师诸圣众 祈请乌金上师莲花生

   祈祷赐予灌顶作加持

  然后从上师处受持四灌顶:

   从于上师三处三字上   发出白红蓝色三种光

  融入自身三处作加持   又复师携眷属化为光

  由自梵穴融入心明点   上师意与自心成无别

  心性本然法身中安住   清净四障获得四灌智

  精熟四道现前四身果   获得一切灌顶及加持

  边念边观想,从上师处受持四灌顶。灌顶特别重要,尤其在密宗里特别强调灌顶,如果没有接受灌顶,就不能获得任何成就。灌顶有基灌顶,道灌顶,果灌顶三种。刚开始要进入密乘的时候,上师领你进入坛城,给你四种灌顶,这是基灌顶;上师领你进入坛城以后,自己在修行的过程中,通过上师瑜伽从上师那里受四种灌顶,这是道灌顶;到十地菩萨的时候,最后要断除微小的习气障,那个时候上师给你灌一种顶,通过这个灌顶你能彻底证悟,彻底证得佛果,那个灌顶叫果灌顶。

  现在我们要受的是道灌顶,观想从上师的三轮里受四种灌顶。上师的三轮——顶轮、喉轮、心轮里有三种智慧。

  从上师的顶轮处有白色的“嗡”字,喉轮有红色的“阿”字,心轮有蓝色的“吽”字中发出白、红、蓝三种光,融入自己的三轮处加持自己。主尊上师和所有的眷属全部化成光,通过自己的梵净穴融入自己的心间,使上师的智慧与自己的心融为一体,使自己的心安住于本来具有的觉性当中,清净了四种业障——烦恼障、所知障、习气障、定障。获得了四种灌顶的智慧。精通、熟悉并成就了四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的修要。获得了四种佛(法身佛、化身佛、报身佛、自性佛)的果位。获得了所有的灌顶和加持。

  最后,边念边观想自己的心和上师的智慧无二无别。把自己的心和上师的智慧融合为一体,在那个境界中静静地坐一会儿。

   上师和莲师是一体的,祈请莲师也是祈请上师。然后念诵莲师心咒:

   嗡阿吽 班匝格热巴玛色德吽

  莲师心咒最好念一百万遍

  最后发愿: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然后念回向文:

  我今速以此善根  成就怙主上师尊  令诸众生无一余  悉皆安置于此地

  这是按照麦彭仁波切所造的上师瑜伽的仪轨讲解的。

  …

《佛光普照·百日共修开示(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