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人更愚痴!
佛法广大奥妙,所有的窍诀都蕴含在佛经里,但都特别分散,最少的大藏经也有一百多部,能看完么?能看懂么?即便是看完了也找不到窍诀,所以一定要通过上师的窍决,才能证果。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很有知识、很有智慧似的,实际上什么也不会!你讲的那些道理都是佛经里说的,照着佛经读谁不会?
你也只是会说而已,根本没有得到这些东西。你讲的再明白又有什么用?你也没有做到。就像军事战争,有的人知道应该怎么打仗,但是在战场却不能胜利。只有通过平时的训练,会运用了,才能胜利。
但是人都有傲慢心和嫉妒心,认为自己是最有本事的,发现别人比自己修行好了,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心怀不满。一个真正的修行者,不会有这样的心态。如果你还有看不惯的事,说明了你没有智慧,或者说你的智慧还是没有圆满;如果你还有看不起的人,说明了你没有慈悲,或者说你的慈悲还是没有到位。
有慈悲心的人,没有看不起的人;有智慧的人,没有看不惯的事。
慈悲心是什么?慈悲心也是一种爱情,但是这种爱情是全面的,是对每个众生都一样地爱,一样地有感情。如果你还有分别,对有的人爱,对有的人恨,对有的人热情,对有的人冷漠,这都是分别,都是贪心。世俗上说的情爱就是一种贪心,你有这个情爱的时候肯定会造业,这时候你无论修什么法,做什么事,无论想什么都是恶,造业,造恶业的,会有严重的后果。
爱和感情,都可以是无分别的。两个人同一时间看一个人,一个人觉得他可爱,另一个人觉得他讨厌,但是在他的本体上并没有讨厌也和可爱的分别,都是自心显现的。你把心态调整好了,今天觉得他讨厌,也许明天就觉得他可爱了。
善和恶随心不随相,善恶的大小也是随心不随相。我们学佛修行都是为了这颗心,如果没有看住这颗心,没有伏住这些恶念、烦恼、习气,我们学佛修行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了。我们无论做什么善事,都要发菩提心,这样所做的一切才能成为解脱成佛的因缘。否则做了也是白做,都成为轮回的因了。有的人并不懂得发心的必要性;有的人知道,但是烦恼习气太重,也不记得发心,所以我天天提醒你们,也提醒我自己。
(四)供曼茶罗
1、在生活中积福的方法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曼茶罗的修法。
积累福慧资粮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曼茶罗的修法是最殊胜的。我们以后要安排时间专心修持,每天修一两个小时。
但是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修持曼茶罗,尤其是你们这些居士,没有那么多时间。该吃的时候要吃,该休息的时候要休息,如果身体出了问题,对修行也是障碍。况且你们还要工作、料理家务、照顾孩子,都很忙,跟我们不一样。我们出家了,不必应付那么多俗事,所以有很多时间。有些人认为出家了才能学佛修行,在家就不行,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能不能学佛,有没有修行,要看学佛修行的动力,谁有这个动力,谁就能学会,谁就能修成。
什么是学佛、修行的动力?就是希求正法的心。如果你有希求正法的心,在家一样可以学佛修行;如果没有希求正法的心,出家也不行,一样荒废人身、虚度光阴。现在很多出家人,根本没有希求正法的心,就像在狗的面前放青草一样。在家人起码在世俗上还有点成就,而有些出家人,从佛法的角度来讲没有成就,从世俗的角度来讲也没有成就。世间上的东西没有得到,出世间的东西也没有得到。你为了什么出家?出家以后你有任务,你要把自己的身口意献给众生,为众生学佛修行成佛,然后辗转*轮,救度众生。很多大德高僧说,出家人下地狱的特别多。因为出家了,吃众生的,穿众生的,却没为众生做什么,天天造业,能不下地狱吗?
关键看这个动力。“我有家、有孩子、有工作,也修不成。”不能那么想,这是修行最大的障碍,是自己造成的障碍。对于你们来说,消业也好,积福也好,都要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把修行和生活工作分开了,不可能修成。我们要把修行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当中,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早上醒了不要立即起来,先发心:为了救度一切父母众生要修持成佛。放松一会,然后开始修上师瑜伽。观想上师融入自己的体内,把自己的心和上师的智慧融合在一起,在那个境界中坐一会儿。然后再穿衣服,穿衣服的时候也要想为众生穿。
我们要把穿的衣服、吃的东西,都看成是上师三宝的加持品。穿衣服的时候也可以这样想:这都是上师三宝赐给我的,要为众生穿。不要认为是你自己买来的,因为你生生世世学佛修行,按照上师三宝的要求行善断恶,才能得到人身,才有穿衣服的福报,否则肯定会堕落恶趣。地狱道、饿鬼道的众生哪有穿衣服的福报呢?“我自己能干,能赚钱,我自己花钱买。”生起这样的愚痴心、贪心,穿衣服也是造业。
你要发清净心,要这样想:我无论得到什么好处都是上师三宝赐予的,都是加持品,感恩上师三宝,供养上师三宝。这样做就能祛病、驱魔、消业、积福。
我们的身上和周围环境中一切不洁净的东西,都是自己的烦恼和业障。我们洗脸、洗澡的时候念催破金刚心咒祛病、驱魔、消业障最好。如果不会念,也可以念百字明,或者念金刚萨垛心咒。如果这些都不会,念阿弥陀佛也行。我们所用的东西都有上师三宝的加持,通过上师三宝的力量来清净自己、保护自己。别生起贪心,为了皮肤好一点,为了长得好看一点才洗。自己洗得干净漂亮了,也别贪着,要供养上师三宝。洗菜、洗米的时候也是,你觉得洗干净了,就是烦恼、业障没有了。在诸法的本性当中,没有这些不清净的东西,一切法的本性都是不垢不净的。
吃东西之前,先把吃的东西供养给上师三宝,吃的时候也不要生起贪心,要想是为了众生吃。我们现在吃之前都做简供,这就等于做会供了,那些东西都已经变成上师三宝的加持品了。喝的都是甘露水,是佛的智慧,喝完了,佛的智慧就圆满了;吃的都是甘露丸,是佛的方便,吃饱了,佛的方便就圆满了。福德资粮、智慧资粮全部圆满了,成佛的资粮也就圆满了。
走路的时候,把上师三宝观想在自己的右肩上,走路就是绕佛。绕佛有消业和积福的功德,这样,寻常的走路也变成功德了。工作的时候把上师三宝观想在自己的头顶上,发愿为众生服务,为众生提供方便,上师三宝也能时时刻刻加持你,你的一切都会顺利吉祥,这样做一切都是消业和积福。
做生意也可以,但是要发心。华智仁波切说得清清楚楚:做生意的行为里具足了十种恶业,做生意的人就是做十种恶业的人。那么是不是不能做生意了
不是!你要把所有的起心动念都转换到正知正见上来,把所有的行为都转换到正事上来。为了满足众生的需求,为上师三宝的事业去做生意,把钱赚来,用在正道上,这样赚钱也是积福。如果没有发好心,这些都是消福、都是造业。
末法时期的众生,寿命短、业障重,哪有那么多时间专门修行?把生活的时间用在修行上,那么你所有的时间都是修行。任何时候都是消业、积福的过程,做任何事情都是消业、积福的方法。如果没有这些智慧,在愚痴的状态中无论做什么、无论想什么都是恶业。应当用正知正念来实施一切行为,念念不忘上师三宝,念念不忘父母众生,念念不忘如法修行。
现在我们无论做什么都是贪、嗔、痴。不用特意想,自然而然就有;不用特意做,自然而然就做,因为我们习惯了。我们现在学佛修行就是把这些不好的习惯通通断掉,变成好习惯,把我们所有的思想和行为都转过来。当这种想法、这种行为完全融入我们的生活了,我们就解脱了。我们用智慧来摄持自己的一切思想、行为,才是自在、清净、平等、解脱。
把修行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每时每刻感恩上师三宝、感恩父母众生,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上师三宝,为父母众生。这样我们自己也能活得轻松,活得自在。这样我们所有的思想、所有的行为都变成了修行,都变成了功德。
成佛的资粮有两个,一个是福德资粮,一个是智慧资粮。这两个资粮圆满了,才能证得佛果。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要达到万事如意、吉祥圆满、心想事成。活得越如意、越殊胜,才越有修行。
2、最殊胜的积福方法
一切修法都有消业的功能,也有积福的功能,其中最殊胜的消业方法是金刚萨垛除障法,最殊胜的积福方法是供修曼茶罗。曼茶罗的修法里遍含了积累福慧二种资粮的要点和要义,所以是最殊胜、最圆满、最便捷的。
曼茶罗是梵音,有很多含义,在这里可以翻译成“坛城”。曼茶罗有两种,所修的曼茶罗和所供的曼茶罗。所修的曼茶罗也就是所修的坛城,它是所有坛城中的诸佛菩萨、上师三宝和善神护法,是我们供养的对境。所供的曼茶罗是所供的坛城,是我们所供的供品,是将所有坛城里一切珍贵稀有、清净美好的东西,都供养给一切诸佛菩萨、上师三宝、善神护法。
(1)为什么要供修曼茶罗
因为我们都想解脱,都想成佛,我们有了证悟空性、证悟大圆满的智慧,才能达到目的。我们要有足够的资粮才能证悟一切诸法的本性和真相,才能证得大圆满的境界。我们已经通过其他的修法积累了资粮,但是还不圆满。曼茶罗的修法可以快速圆满我们的资粮,所以我们都需要供修曼茶罗。
与修金刚萨垛除障法一样,修曼茶罗也需要先皈依、发菩提心,这是基础。皈依发心没有做到,仪轨念得再好、供得再多,也不是真正的修行,不能积福,不能证悟。相续中有了愿行菩提心以后,我们行住坐卧都是修行的过程,吃喝玩乐都是修持的方法,都有功德,没有罪过。但是到现在,很多人还是没有发心。是不是不想解脱、不想成佛?
真想学佛修行,一定要发心。不发心就会造恶业,就…
《佛光普照·百日共修开示(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