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超生于彼土
十六觀頌 樝庵法師有嚴
日觀
落日之形似鼓懸 加趺端坐面西邊
身雖未到華池上 先送心歸極樂天
水觀
想水爲冰徹底清 表琉璃地寶幢擎
光明照曜如千日 此號禅心水觀成
地觀
寶地莊嚴華雨時 幢幡樓閣好思惟
地平況是心千法 托境明心不可移
樹觀
寶樹重重相倚高 莊嚴珠網幾層霄
若能了得唯心境 雖在西方路不遙
池觀
八德澄渟號德池 金沙爲底曜光輝
水流又說無生偈 聞是觀心斂念時
總觀
寶嚴國土七珍成 樓閣之中天樂鳴
玉樹華池名總觀 觀明滅罪事非輕
華座觀
蓮華八萬四千葉 衆妙莊嚴無數光
以此蓮華爲寶座 開敷待坐法中王
佛菩薩觀
觀佛真身慧未開 先令想像坐華臺
佛菩薩身滿彼國 須了像從何處來
無量壽觀
彼佛巍巍尊勝身 光明遍照數如塵
衆生蒙照心歸佛 便是西方淨土人
觀世音觀
菩薩名爲觀世音 十方普覆大悲心
紫金光聚威神力 接引衆生誓海深
大勢至觀
無上力名大勢至 淨妙明號無邊光
若人觀念此菩薩 不處胞胎臭穢囊
普往生觀
普觀成時便有功 想身西入妙華叢
蓮華開合分明見 菩薩如來滿碧空
雜想觀
佛現威光大小身 觀音勢至以爲鄰
若令雜觀今成就 此又名爲清淨因
上輩叁觀
上輩分叁品以深 命終諸佛賜光臨
華臺迎接生安養 知是圓宗十信心
中輩叁觀
中輩生爲五品人 外修戒檢內修真
命終五道橫超出 便作西方無漏身
下輩叁觀
凡夫雖造業多端 落日池邊曾想觀
名字即人生淨土 當知非易亦非難
十六觀頌 大智律師元照
靈山衆會 耆阇山沒。王宮中出。事畢還歸。阿難重述
韋提請法 禁閉深宮。發起大事。濁惡衆生。于今受賜
第一日觀 落日懸鼓。出生死路。十二時中。系念一處
第二水觀 大水澄清。凝然水結。表琉璃地。內外映徹
第叁地觀 琉璃地上。莊嚴衆相。了見分別。除疑破障
第四樹觀 行樹七重。珠網華宮。清陰垂布。妙好無窮
第五池觀 八池德水。七寶妙色。蓮開鳥鳴。洗除煩惑
第六總觀 樓中天樂。贊佛法僧。寶樹地池。一念圓成
第七座觀 大蓮華座。百寶嚴飾。微妙難思。法藏願力
第八像觀 托像凝真。見真忘像。叁聖炳然。尚名粗想
第九佛觀 觀佛相好。一經宗要。叁昧現前。始知深妙
十觀音觀 光臨五道。佛立頂冠。聞名獲福。何況谛觀
十一勢至觀 光通諸佛。力救群苦。頂瓶盛光。普現佛土
十二普觀 趺坐蓮中。蓮華開合。依正莊嚴。一切俱攝
十叁雜觀 卓乎池上。一丈六像。變現大小。了無定相
十四 上品上生 叁心圓發。谛理深明。金臺隨往。即證無生
上品中生 達諸法空。了無驚動。有願即生。不必讀誦
上品下生 但發道心。未窮妙理。到彼開明。獲菩提記
十五 中品上生 諸戒久持。往生如願。聞說苦空。得阿羅漢
中品中生 一日一夜。奉戒願求。蓮開見佛。即預聖流
中品下生 孝友仁慈。知識開悟。遇二菩薩。聞法得度
十六 下品上生 生平積惡。死遇良師。一稱佛號。生蓮華池
下品中生 毀戒業深。獄火俱至。聞法回心。衆聖迎去
下品下生 十惡五逆。臨終苦逼。教稱十念。華開金色
勸化徑路修行頌 京師比丘善導
漸漸雞皮鶴發 看看行步躘[跳-兆+童]
假饒金玉滿堂 誰免衰殘老病
任汝千般快樂 無常終是到來
唯有徑路修行 但念阿彌陀佛
勸念佛頌 慈覺禅師宗赜
叁界炎炎如火聚 道人未是安身處
蓮華勝友待多時 收拾身心好歸去
目想心存望聖儀 直須念念勿生疑
他年淨土華門處 記取娑婆念佛時
極樂不離真法界 彌陀即是自心王
眉間毫相無方所 露柱燈籠亦放光
懇修齋戒莫因循 千聖同開念佛門
一旦功成歸淨土 白毫光裹奉慈尊
西方淨土頌 同前
西方多樂事 浩劫杳難宣
壽量曾無盡 光明豈有邊
道風吹綠蕙 定水發紅蓮
海會朝宗處 天華落座前
海衆鹹清淨 菩提道易成
心心皆正念 物物契真乘
性地琉璃瑩 圓音衆鳥鳴
會須登覺岸 莫遣隨疑城
足蹈無憂地 身居不老鄉
六時朝聖主 清旦詣他方
寶殿隨身去 天華遍刹香
歸來還本住 禅悅味何長
莫謂西方遠 西方在目前
雖然過十萬 曾不離叁千
念佛才開口 華池已種蓮
信心如不退 決定禮金仙
池凝功德水 風動管弦音
羅網幔空界 樓臺映寶林
六根常合道 萬境了唯心
不是人難到 都緣信未深
行業分叁輩 蓮華共一池
既然登極樂 決定獲阿難
障盡舒光日 心開見佛時
個中無限樂 同道者方知
極樂真如理 彌陀智慧光
迷時沈此土 悟即往西方
浩浩輪回息 迢迢壽命長
信根才一念 心地已清涼
信重終須往 疑多未可知
淨心憑一念 功行越僧祇
便列阿惟位 還將補處齊
進修宜勇猛 不必待多時
人問禅家者 宗門萬事忘
既能超極樂 何必往西方
卻聽禅家語 西方是本鄉
馬鳴親訓誨 龍樹亦稱揚
莫話娑婆苦 娑婆苦殺人
貪嗔癡亂意 皮肉血爲身
羅刹怨憎窟 無明陰入村
會須登極樂 歸路莫因循
莫話娑婆苦 娑婆苦最深
邪魔常作伴 疾病每相侵
聲色妖淫地 禅那淡泊心
會須登極樂 歸路莫沈吟
莫話娑婆苦 令人涕淚交
叁災輪內轉 五痛火中燒
鶴樹光長掩 龍華會正遙
會須登極樂 歸路莫辭勞
莫話娑婆苦 韋提白世尊
劫逢煩惱濁 兒號未生冤
調達心何逆 瓶沙恨莫論
會須登極樂 此惡未嘗聞
觀佛叁昧頌 樝庵法師有嚴
若人願得生安養 智者令人修觀想
彌陀真身難以觀 初心且觀雕畫像
想成相起心眼開 黃金色身如指掌
一念橫截五惡道 誰謂無人令易往
勸念佛頌 慈受禅師懷深
萬人同志念彌陀 衆力相成願力多
一朵蓮開親見佛 方知淨土勝娑婆
樹林水鳥各宣揚 寶網金臺盡道場
會得鍾鳴並鼓響 彌陀觸處放毫光
鬓發看看染雪霜 心猿意馬尚顛狂
一朝掩目空歸去 始信泥犁歲月長
業報差殊事不同 勞生無地出樊籠
欲知自性彌陀佛 在汝朝昏一念中
衆生苦海業坑深 不信因緣久溺沈
聞得又聲方念佛 始知妻子老婆心
不是山僧說是非 修行魔事要君知
直須急峭草鞋底 透過娑婆五欲池
示陳行婆頌(並序) 慈辯法從師谏
行婆見師。師問修行許久。婆稱修行多年。師問曾見阿難。婆稱多見善知識。師問如何指示。答曰。直截根源。也不看經。也不念佛。師雲。錯了也因爲說法。婆既信服。遂示以二頌
直截根源不用修 算來此語少來由
會須把本逃生死 念念彌陀勿外求
念佛看經是本程 須信從來水是冰
但向根源深體究 聲聲提起甚分明
勸修淨業頌 大智律師元照
聞說西方最易求 萬緣從此一時休
輪珠疊足圓蒲上 秖與彌陀作底頭
聽教參禅逐外尋 未嘗回首一沈吟
眼光將落前程暗 始信平生錯用心
化導念佛頌 清照律師慧亨
釋迦如實贊西方 依正超倫意已彰
信願持名無別想 聲聲心住白毫光
塵劫熏成功德身 無邊光壽立嘉名
由茲佛佛皆稱贊 我等如何不舉聲
四字鴻名金口宣 功成唯在我心堅
神方簡易真希有 一捝忻然處寶蓮
念佛心要頌(並序) 草庵法師道因
釋迦如來說。阿彌陀佛是法界身。天臺智者又言。實相爲體。憑茲二說。以爲心要。則十萬億刹。若臨明鏡矣。聊成拙頌。自印其心。或有知音能隨喜否
無邊刹海海涵空 海空全是蓮華宮
蓮宮周遍遍空海 空海獨露彌陀容
阿彌陀佛不生滅 難覓難拈水中月
絕非離句如是身 如是感通如是說
我與彌陀本不二 妄覺潛生忽成異
從今掃盡空有塵 父子天然兩相值
誓修叁福勤六念 身口意業無瑕玷
我今以此念彌陀 不見彌陀終不厭
雕彌陀香像頌(並序) 解空法師可觀
四明湖西。有崇教受業梵勤行人。夙願力故。來入延慶觀堂。行普賢忏。誦法華經。暗中摩頂自不知覺。以此回向西方。增長念佛叁昧。雕紫檀香阿彌陀佛。如水中月了不可得。求老竹庵。爲作證明。別無拈出。只這個是
白玉明毫唯我心 紫金光相即我性
光相一時不可得 直下無非妙勝定
頌淨土次頌辭世 法鏡講主若愚
空裹千華羅網 夢中七寶華池
踏得西歸地穩 更無一點狐疑
本是無家何處歸 雲邊一路正誰知
溪光搖落西山月 正是仙潭夢斷時
稱贊西方 幻住居士任彪
七寶池塘功德水 六時禽鳥法音聲
慈光交絡無魔惱 自在飛行不死生
樓閣莊嚴金界道 蓮華香潔寶光明
華鬘璎珞相逢者 盡說皆因念佛生
勸修淨土 桐江法師擇映
苦哉苦哉實苦哉 底事伶俜不肯回
慈父悲思玉堂上 欲傳家業待君來
白蓮淨社 右街鑒義從正
歸去來兮歸去來 西方淨土白蓮開
陣陣香風吹不散 逍遙快樂紫金臺
淨業佛魔 壽安法師良弼
彌陀禮彌陀 步步絕娑婆
佛尚不得佛 魔從何處魔
勸修淨業 昌國宰王存之
世事等一夢 人生誰百年
念念彌陀佛 池中結寶蓮
勸世念佛頌 失作者名
浮世生身事若何 猶如春燕累巢窠
波波役役營家計 不如隨分念彌陀
文章俊辯應高科 朱紫榮身意氣多
官高誰免無常至 不如方便念彌陀
飛槍走射勢難過 駿馬騎來疾似梭
力敵萬夫輸老病 不如習善念彌陀
富貴資財不厭多 朝昏計算恐差訛
憂煩不覺頭如雪 不如知足念…
《1969A 樂邦文類(宋 宗曉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