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思想與現代生活(叁)▪P2

  ..續本文上一頁上比高下,應該從精神上來分優劣。看誰的家庭最慈悲高雅,誰的家居環境最美好、最清潔,誰的家庭最有道德、情操和文化素質。

  第五、實踐思想見解上的淨土:在見解上有見解上的煩惱、愚癡,思想上有思想上的煩惱、愚癡,要想建立淨土,淨化思想與見解是非常重要的。

  比方說:我們很容易相信別人對我們所講的話,居心太過善良,有時也會吃虧。我們爲什麼要如此做呢?因爲我們把世界想得很美好。

  我們只要能夠實踐思想與見解上的淨土,這個世界的明天一定會更好。但是我們必須做到:

  1.肯回頭:佛教講回頭是岸,回頭就是我們思想、見解上的淨土。

  2.要換心:換心才是我們的淨土。不用換投手,不要換打擊手,不要換裁判,也不要換觀衆。只要自己換一換心,當下就是淨土。在各位聽衆當中,不少是從第一天就來聽佛學講座的,第二天又來聽,今天第叁天還來聽。我們的聽衆不換,因爲我們的聽衆是淨土。

  除了換心以外,其它的不能常常換。有人要離婚,換個丈夫,或要換個太太。有人要換朋友、換環境、換職業,換來換去,不一定更好,而且很傷感情。只需換心,把厭煩心換成歡喜心,動搖心換成信仰心,那麼夫妻就會永遠是夫妻,朋友永遠是朋友。像我做了將近五十年的和尚,我要永遠不換,永遠做下去;不但今生不換,希望來生也不換,永遠做一個和尚。

  3.要轉身:轉身是我們的淨土。做人處事能轉身,肯轉身,多留一點空間,保留一點余地,大家都會感到輕松愉快,彼此都有好處,這就是淨土。

  4.要改性:改性是我們的淨土。改自己的缺點、惡習、性格、方法,以求進步。別人不改我改,社會不變我變,這是大智大勇,也就是我們的淨土。

  只要我們能回頭、換心、改性、轉身,那我們的思想見解,當下就是淨土。

  十九年前我們建設佛光山,明年就是開山二十周年。這十九年來,一切都很順利圓滿,但仔細一想,也有些許遺憾。我開山建寺的心願,只是希望給大家方便、歡喜,給大家信仰,淨化身心,給社會帶來安定,給國家帶來進步。盡管如此,也有一些小遺憾,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比如說:有少數人到佛光山一看,就說:“哼!這些和尚把房子建得那麼大,做什麼呢?”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住的地方更大更好,那才是理想的佛國淨土。本山朝山會館有一幅對聯:“心頭杜甫千間廈,眼底須彌四部洲。”只要無私不貪,大有甚麼不好呢!也有人說佛光山賣紀念品,供應餐飲面食。其實汽水、紀念品都可以不賣,但是沒有這些供應服務,信徒不僅極不方便,也失去到佛光山來參訪的趣味和意義。

  佛光山所有的出家人,每天都在辛勤的作務、弘法,從早到晚忙個不停,而且也沒有報酬。大家穿的鞋子幾乎沒有兩雙,衣服除了換洗的以外,也沒有更多的衣服。他們是在修忍辱、修布施,假如說他們有商業的營利思想,是不會安于這種勞而無獲生活的。

  我退位時,告訴繼任住持心平和尚說:“我有一件事對不起你,人家都以爲佛光山很有錢,但是我交給你的卻是幾千萬的債務,這是別人所不了解的。”心平和尚說:“師父!您不要這樣講,以後有人再講我們很有錢,我們就請問他捐了多少錢給佛光山。”

  凡事要往好處想,愈大愈好,愈多愈好,好就是我們的淨土。

  第六、實踐心田識海的淨土:拔除我們心田裏的雜草,讓功德的禾苗生長茁壯,並把八識的身心放大至廣大無邊。

  怎樣才能莊嚴心田識海的淨土呢?只要去掉我們自私的心,就可以建立起我們心田識海的淨土了。

  有一位女居士,請了一尊白瓷的觀世音聖像,非常美麗莊嚴。有人建議她說:“你這尊觀世音菩薩如不送到寺院去,讓師父們開光,雖然很莊嚴,但卻不靈光。”這位女居士就把這尊觀音像送到佛殿裏開光。

  于是她就燒香拜拜,可是缭繞的香煙隨風飄到別的菩薩面前,她的觀世音卻聞不到,“唉喲!我的菩薩怎麼能沒有香呢!”她就用鐵絲把香綁在菩薩的鼻子上,如此菩薩就可以聞到香了。但是這尊莊嚴的觀音菩薩,一下子就變成了黑鼻觀音了。

  有時我們拿水果、餅幹到寺廟裏去拜拜,佛前已經有供物了,于是就把別人的東西挪到旁邊,而將自己的供品放在中間。我們必須去掉這種只顧自己不顧別人的自私心,所謂化自私而公正,化黑暗而光明,化汙穢而清淨,化狹小之心而予以擴大,這樣的心田識海就是淨土。

  二.如何認識人間的阿彌陀佛 

  我們不要以爲阿彌陀佛是在西方淨土,其實人間就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四個字,雖是佛的名號,同時也是一個真理。阿彌陀佛是梵語,中國話譯爲“無量光、無量壽”。無量光就是光明普遍一切空間,超越空間不受空間的限製;無量壽就是無限的時間,超越時間不受時間的限製。什麼東西能超越時間、空間呢?那就是宇宙的真理,那就是阿彌陀佛。

  宇宙間一切的語言加起來,都沒有阿彌陀佛這句話好,也沒有這句話的通行無礙。不管是不是佛教徒,都知道阿彌陀佛這句話;也不管他有沒有信仰,到了生病、災難、痛苦的時候,自然而然的會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像你們各位由四面八方來到這裏,有時候不記得是張先生,還是王小姐,見到面時就說:“阿彌陀佛!”這就表示老朋友。等要離開的時候也不知說什麼好,就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就表示再見了。看到別人不小心摔了一跤,趕緊說:“阿彌陀佛!”這就表示我的同情和關心。這一句阿彌陀佛是從內心裏流露出來,對宇宙世間的一種親切悲憫。

  叁.如何獲得阿彌陀佛的靈應

  慧遠大師曾叁次見過阿彌陀佛。善導大師念阿彌陀佛,至最後每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從口中射出一道光明,所以大家稱他爲“光明和尚”。永明大師每念一句阿彌陀佛,十裏之內都可以聽到。少康大師每念一句阿彌陀佛,口裏就出現一尊阿彌陀佛來,所以念十句就有十尊阿彌陀佛,念百句就有百尊阿彌陀佛,念千句就有千尊阿彌陀佛。這些都是一心稱念阿彌陀佛聖號的感應。

  從西方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再回到人間的人,我也知道不少。過去我在壽山寺的時候,有一位信徒叫散頭阿婆,她也是念佛感應,曾經從西方極樂世界回來。我在宜蘭時有一位信徒叫阿敏姑,她也曾從西方極樂世界再回人間。曆史上很有名的王東陽居士,他也是念佛感應,去了西方極樂世界,又從極樂世界回來,並且寫了很多文章記述此事。

  其實我也體會到阿彌陀佛雖在極樂世界,但實際上阿彌陀佛也化身在此娑婆世界。幾個月前,佛光山嘉義圓福寺的住持,他喜歡養狗、養鳥,我笑他的寺廟好像動物園。他養了好幾只九官鳥,都會念阿彌陀佛,我常到圓福寺去,看到那些鳥很不以爲然,可是那些鳥兒見到我就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就不好說什麼了。

  民國七十四年,他們打佛七的第二天,有一只鳥死了,在第五天做叁時系念時,點了很多的蠟燭,于誦經的中途,每支蠟燭的火焰都大放光明,而且形同鳥的姿態,大家都很驚訝,怎麼每支蠟燭的火光都像鳥的樣子呢?後來,用照像機攝影留念,並把此事記載于佛光出版社出版的《佛光山靈異錄》中。

  如阿彌陀佛不在人間,怎麼會有這麼多奇異的靈異事迹呢?當然,因念阿彌陀佛而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的人那就更多。

  四.如何念佛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一向提倡念佛要發自內心。怎麼念呢?

  第一、用歡歡喜喜的心來念佛:什麼叫歡歡喜喜的心來念佛呢?就是念佛時的心,好像在唱歌在跳舞一般的高興歡喜。

  第二、用悲悲哀哀的心來念佛:就好像內心十分感傷難過,而又無處訴說,只有向阿彌陀佛來訴說一樣。

  第叁、用實實在在的心來念:朝朝共佛起,夜夜抱佛眠,每句阿彌陀佛念的實實在在,耳朵聽的清清楚楚,心裏想的也明明白白。如何念呢?就是念一句就彷佛有一尊佛在眼前。

  第四、用空空虛虛的心來念:念得手也空、腳也空,念得我也空、你也空、天也空、地也空,念得不知身在何處,心田識海無限的擴大,使心和宇宙合而爲一。

  現在把各種念佛的音調說明如下:

  1.實實在在的念佛:有叁種音調,(1)打佛七所念的七音佛,(2)叁時系念一個接一個的二音佛號,(3)慈航法師所提倡的六字、四字的七音佛。

  2.悲悲哀哀的念佛:方法有(1)焰口的音調,(2)四字二十音的念法。

  3.實實在在的念佛:有二法,(1)金山活佛的念佛法,他是念:“誰念阿彌陀佛”,(2)西方接引阿彌陀佛的念法。

  4.歡歡喜喜的念佛:例如“祝您生日快樂”、“高山青”、“天黑黑”及歌仔戲、黃梅調等之音調來念佛,也可以英文、韓文、日文……等各國的歌調來念佛。

  我的意思是說:我們要把一切的音聲都變成念阿彌陀佛的音聲。我個人怎樣的念佛呢?我坐在汽車、火車上時,每一支電杆都是我的念珠,一支一支的念阿彌陀佛。沒有電線杆,每一塊田地就是我的念珠,每一棵樹也是我的念珠,沒有樹時,每一個人就是我的念珠。我的宗旨,是要把我們宇宙間的事事物物,都念成阿彌陀佛,把法界所有一切,都念成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

  希望我們大家一起來,把高雄市念成阿彌陀佛的淨土,每一個人都做清道夫,清潔我們的生活環境,創造更好的明天。感謝大家,因爲你們的發心,我們人間可以成爲淨土。

  阿彌陀佛!

  

  

《淨土思想與現代生活(叁)》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