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當如是所行正事,如今此衆……。”
由此可知,釋迦牟尼佛涅槃之後,未來世中將會有諸佛出現在十方世界度衆生,並且不止“一尊彌勒佛”而已,過去諸佛如是,現在諸佛如是,未來亦將會有無量無邊像恒河沙數不可稱數的諸佛,皆將出世在十方世界中普渡群迷,如《阿含經》所說。
而有研究《阿含》者,否定《增一阿含經》中所記載有“十方世界及他方淨土世界有諸佛出世”的經文,只認定此世界有佛出世,而將佛說“業果緣起”的定義,局限在“此世界緣起”的範圍內,如是豈能正觀“佛說“緣起法相”|佛教宇宙觀”的真實義?難道“叁界諸天”及“六道輪回”的“業緣果報真相”僅適用于與此娑婆世界受生的“人道衆生”而不適用叁千大千世界中在無數類于娑婆世界中受生的“人道”及天道、阿修羅道乃至他方世界中叁惡道的衆生嗎?難道“緣起果報法”僅限于釋迦牟尼佛以千百億化生出世的叁千大千世界中受生的衆生而不適用于“無數叁千大千世界”中受生的衆生嗎?難道“緣起果報法”僅限用于“穢土世界”受生的衆生而不適用于修諸六度萬行,創造淨業因果的“淨土衆生”嗎?我們不禁要問:
宇宙間只有一個緣起法相的地球世界嗎?還是有無數個?
宇宙間只有一尊佛教化的叁千大千世界嗎?還是有無數叁千大千世界?
宇宙間僅有與此叁千大千世界相應的六道輪回嗎?還是十方宇宙間無量的六道輪回皆是相通的?
宇宙間既然有無數個“穢土世界”,難道相對的不會有“淨業因果所形成的十方淨土世界”嗎?
淨土世界中的“化生衆生”是現今科學所不知的領域。然而既然有鬼神衆生爲此世界中許多人類所經曆、所見聞,便證明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六道輪回”的真相存在。既然有“業緣果報法”的存在,自然有因造作善惡業力而形成的“穢土共業世界”,相對的,亦自然有因造作“淨業因行”而開創的“淨土共業世界”的存在,凡此辨證,皆不出“緣起法相”的真谛。故知《阿含經》中所說的“界與界聚”、“業緣果報之法”則絕對不會限製于地球人類的緣起法相範圍,而蒙蔽、無視于無法企及的他方世界中無數化生衆生所造作的“業緣果報之法”。
進一步說,若是否定《雜阿含》及《增一阿含》中所說“十方世界中與他方淨土世界有十方諸佛出世”的經文,形同否定《雜阿含經》中所說多篇“界與界聚”及“業緣果報”的真理!因爲界與界聚等“緣起法相”的範疇,是適用于“十方世界”的緣起果報法的,並不局限于與此世界相應的叁千大千世界的果報法,否則就不能正見佛教的宇宙觀!願好學者善思之!
(八)由業、緣、果、報的真理證明有淨土
1.依據“業力與因果”的道理證明宇宙中無量世界中有無量衆生存在
佛,是由衆生修行而成就的,換句話說,《阿含經》所示就是告訴後世佛弟子,在過去、現在、未來無窮無盡的世界裏,一定還有無數高智慧生命的衆生存在,而且終將因修行而成佛,而關于外太空中,有沒有其他生命的存在問題,是當今太空科學家無法證實的事情。佛教的宇宙觀,不僅述及“物質宇宙”、“物質世界”,尚述及“非物質宇宙”及“非物質世界”,已經超出太空科學所能預測範圍,如“佛經”所記載的“鬼神衆生、天龍、山龍、海龍等衆生、阿修羅衆生、地獄衆生、天人衆生、淨土衆生”,均牽涉到大部分人類知識所不能測知的,屬于非物質世界生存的時空及“化生”性質(在此不談)。
(1)《雜阿含經》中所說界與界聚及衆生界無量的經文
而在佛經上證明宇宙中的無數世界內有無量衆生存在的事實,這是根據“業力與因果”的觀點而來。我們看《雜阿含經》卷十六第四叁八經如何說“界與界聚”的道理。
如經文說:“衆生界無數無量(四叁八)。”意思是說,宇宙中有無數無量千差萬別衆生居住的世界。
又說:“在叁千大千世界中,有的“世界中間闇冥之處,日月遊行(日月運行其間),普照世界,而彼不見(有的世界,沒有日月運行照射。)乃至有的世界的衆生一直淪墮于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大闇冥之中(四二六)。””
又說:“若諸衆生,形可見者,如甲上土(佛手上抓著一把泥土譬喻說),若諸衆生,其形微細,不可見者,如大地土(四四二)……。”
又說:“當知諸界(衆生界的種類,世界的種類),其數無量,當善界學,善種種界(四四四)(按界有種類、範圍、世界、分界等意)。”“衆生常與界俱,與界和合……謂衆生行不善心時,與不善界俱”(俱即是相應、聚會之意),亦即是說,“當衆生造作惡業生不善的心,呈現出不善的行爲,當下就與叁惡道的時間時空相應。善心時與善界俱,當下則與叁善道相應,勝心時與勝界俱,當衆生造作清淨的業力時,當下與淨土世界的時空相應,鄙心時與鄙界俱…。”(四四五),“當衆生與“五欲”的業力相應時,便與汙濁的世界相應,如地球或其他汙染世界。”
《雜阿含經》卷十六(四叁八)又說:“……佛告比丘,如是如是,衆生界無數無量。”由此可知,衆生的種類、衆生的世界無量差異的事實,早在《雜阿含》中便已說明。並不是在“大乘經典中才看到淨土世界及穢土世界乃至十方無量世界有無量衆生存在的經證。”只是一分佛學者將《阿含經》所說“界與界聚”、衆生界無量的事實,局限此“叁千大千世界”所相應的六道輪回中的“衆生界中”,而未免有將佛說的宇宙觀,短化于“坐井觀天”之遺憾!
(2)天人神足通不能測知十方世界有多少?
如《增一阿含》卷叁十八也說:“……如是諸天所有神足,各各不相知,假使汝今有此神德如彼諸天,從劫至劫乃至百劫,猶不能盡知世界也。所以然者,地界方域不可稱計……。”
由此說明縱然是諸天天人的神通,經過百劫,用神足通測試“十方宇宙中的世界”有多少,亦不能得知“物質世界”及“非物質世界”有多少?何況是人類的有限太空探測,僅限于某一部分“物質宇宙及物質世界”的探測,對于“非物質”的非人境界及天人世界乃至他方淨土世界當然一無所知。而一分佛學者將“佛教的宇宙觀”局限在“物質宇宙”及物質世界的範圍,如何能徹見“佛教宇宙觀所說:物質世界的範圍?”如何能徹見“佛教宇宙觀”所說:物質宇宙與非物質宇宙交融綜錯而存在的真實義!
(3)當此界壞時,此界所有衆生轉生他方刹土
《增一阿含》卷叁十四(一)又說:“……如是比丘,一切行無常不可久保皆歸于盡,爾時人民命終盡生他方刹土,若生天上。設複地獄中衆生宿罪已畢生天上或他方刹土,設彼地獄衆生罪未畢者,複移至他方刹土……。”
由此說明他方世界與此世界的共業,互爲緣起,故此界衆生死後,有福德者轉生他方善性世界或生天上,此界地獄衆生罪未完畢,因此界已壞,而轉生他方刹土內的地獄道中繼續受苦。由是亦證明“十方宇宙中”有無數世界有衆生居住及有無數互爲緣起的六道輪回受生之處,不可稱數,不可思議。相對的,有惡土即有善土,有穢土便有“淨土”,而“淨土世界”亦如穢土世界一樣的無量無邊,只是此界衆生猶不能知“天人受生之域”?何況“淨土”?
(4)人類尚不能知此界衆生“界與界聚”的微細業果感報之理何況他方世界?
《中阿含》卷叁十叁(一叁四)亦說:“……世尊聞已答曰:拘翼,此世(以此叁千大千世界做比喻)有若幹種界,有無量界,彼隨所知界,即彼界隨其方,隨其方便,一向說此爲真谛余者虛妄。拘翼,是故一切沙門、梵志,不同一說、一欲、一受、一樂、一意也。”
由此可知,“衆生界無量”的經文,是《四阿含》所共有,便可證明“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的“經證”是在“聲聞藏經”中本來就是成立的,只是研究《阿含經》的動機不同,而解讀《阿含經》中“衆生界無量”的方向及內涵亦不同。就好比有人將《阿含經》所說的“四大部州”除“南瞻部州”指地球外,其他叁大部州亦是指佛在印度說法時的東、西、北方四個方向(地方)的名稱而已,並不是指他方世界的其他叁個勝于地球世界的他方世界。(或者說是不離不即地球世界的時空而互爲緣起存在與地球時空、交織無礙存在的其他叁個善性世界。)同理,佛在《阿含經》中所指“衆生界無量”的經文,當亦可“自由心證”的指爲“此地球世界叁千大千世界的衆生種類衆生世界”而言?事實上,“此界衆生包括叁惡道衆生的業界種類”,確實是無量無盡的,試問:人類尚不能知此界衆生的“界與界聚”的微細“業果感報”之理,何況他方世界?事實上美國已證實在南極與北極的中心有“異次元”的近似人類世界存在,已有十余架飛機飛進去過,並且有兩次與異次元人類說話記錄,這個話題,在“緯來電視臺”中有報導過。
(5)“業、緣、果、報”的課題是十方宇宙中衆生自作自受的真理不是某個“部派佛教”專有的哲學思想而已
如《中阿含》卷四十四(一七○)亦說:“摩納當知,此業有如是報也。摩納當知,作短壽相應業,必得短壽,作長壽相應業必得長壽。作多疾病相應業,必得多疾病,作少疾病相應業,必得少疾病。作不端正相應業,必得不端正,作端正相應業,必得端正。作無威德相應業,必得無威德,作威德相應業,必得威德。作卑賤族相應業,必得卑賤族。作尊貴族相應業,必得尊貴族。作無財物相應業,必得無財物。作多財物相應,必得多財物。作惡智慧相應業,必得惡智慧,作善智慧相應業,必得善智慧。摩納,此是我前所說,衆生因自行業,因業得報,緣業依業業處,衆生隨其高下處妙不妙。”
此段經文明示:“衆生因自己造作業力,必然因所造業力,感得果報的道理。”而此“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緣業所感,依業受報,業處應緣而現的道理,並不是佛的創見…
《略談大乘佛法是不是佛說 下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