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華嚴文選(成一法師)▪P22

  ..續本文上一頁品爲妙覺法。又二會到七會所有內容,清涼大疏稱之爲修因契果生解分。第八會叁臨普光明殿,所爲普賢大行六位頓成圓融法門,有離世間一品七卷經文,清涼大疏稱此爲托法進修成行分。第九次法會在室羅筏國逝多林園舉行,所說爲入法界法門。有入法界一品二十一卷經文。本品又分本末二會,本會自六十卷至六十一卷後分,說果法界法門,名頓入法界。從六十一卷後分至經末爲末會,說因法界法門,名漸入法界,即善財童子五十叁參文。清涼大疏稱此品爲依人證入成德分。以上約能诠說,總此九會而爲四分。

  若約所诠說,則此經一部有五周因果,即一、所信因果周,就是第一會中六品經文,說如來依正莊嚴因果法門。其中前五品顯舍那依正果德,後一品明其本因,令人信樂。二爲差別因果周,從第二會至第七會。所說爲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之差別因果法門,共二十九品。于中前二十六品辨因,後叁品明果,故名差別因果周。又第七會中最後兩品說平等因果法門。即普賢行品說平等因,因赅果海;如來出現品明平等果,果徹因源。因果交徹,平等不二,故第叁名平等因果周。第八會說成行因果離世間法門,前分明五位因,後分顯八相果,以因行成果行,故第四名成行因果周。第九會說入法界法門,前分本會說佛果大用,後分末會顯菩薩起用修因。因果二門俱時證入,故第五名證入因果周。以上所述,屬于華經的宗教部分。

  華嚴經的哲學部分又如何呢?清涼大疏取賢首“法界理實緣起因果不思議爲宗”。那就是說,華嚴經的哲學基礎,是建立在“法界緣起理實因果”上面。所謂法界,“法”之一字,它代表了諸法的總相,包含了一切事、一切理、理事無礙等義理。此一門義理又蘊藏著一切諸事理的運行軌則,及各各保持其獨特的自性。“界”之一字,具有性、分齊及因的叁種意義。性即諸法之自體性,分齊乃諸法之界限分位,因即諸法之因種,一切諸法所由生也。經雲:“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即此之謂。緣起者,亦曰性起,諸法稱性之大用也。理實者,法界之總體也。因果者,法界之事相也。良以華嚴一經,旨在開示衆生,修行六位之圓因,契證十身之極果。而這個法界緣起理實因果,又一一皆同理實,一一皆是緣起。原來所謂理實者,虛曠寂寥,實相無相;而緣起者,萬德紛然,莊嚴法界。經雲:“而于第一實義中,示現種種所行事。”就是此意。這理實與緣起,說無礙顯現的話,那麼真妄交徹,就凡夫心可以見到佛心。如果理實與緣起成的話,麼福慧雙修,依據根本智而求得佛正智。再者用理實來融因果,那麼互相涉入,無盡重重。假如把緣起教法,會歸到法界,那麼交映融通、隱隱難窮。所謂“理隨事變,一多緣起之無邊;事得理融,千差涉入而無礙。”所謂六相圓融、十玄緣起,實乃此一哲理的喻顯。這就是華嚴一經,哲學思想的最高理趣。

  我旅美學人海法師,在加州洛杉矶市,蒙特婁公園創立道場,弘揚正法。對于華嚴大教,尤其用心闡述。最近他以好幾個月的時間,把日本人龜川教信所著的華嚴學一書,翻譯成中文。從他寄來的該書目次,可以看出這部譯作的內容相當充實,于華嚴大經的出現、成立、曆史傳承,乃至研修注疏,都有詳盡的介紹,堪稱爲研治華嚴的最佳參考典籍。至于他那譯筆的信實、文字的典雅,尤其令激賞不已。現在他的書已譯成,准備出版,承他不棄,要我寫一篇序文。我想到,毗盧性海,浩瀚汪洋,義理幽微,難測難知。我雖兩承祖訓,力耕大經,但終覺慧淺學疏,所知實少。現在祗有就我蠡測所得,略陳一二,就教于學海高明,希望能得到寶貴的指教,實在不敢說它是序文啊!

  中華民國七十六年十月十日寫于臺北華嚴蓮社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補義序

  夫華嚴大經,乃我毗盧遮那如來,初成正覺,二七日中,一時頓演,乘性直談之根本*輪。啓六位之圓因,顯一乘之極果,昭示衆生,佛性平等,苟能依法虔修,人人皆可成佛。一旦翻妄歸真,真窮惑盡,法界圓彰,頓登大覺之妙法門也。

  惟以陳意高遠,理趣深邃,人天凡外,難領斯旨。有眼不識遮那身,有耳不聞圓頓教。唯求自了,競趨化城。致令大法,隱匿不顯者,凡七百年。迨龍樹大士興,入龍宮,誦梵筴出,慧日始重曜于人間,大法乃再現于當世。支法領、釋慧嚴兩法將,請得玄文,聖教方東傳來茲土,釋覺賢、釋喜學二尊者,先後移譯,華夏乃獲誦此真诠。經五祖之悉心闡揚,仗明君之大力護持,一真法界之佛光,于焉煥發乎中天;叁時五教之判釋,六相十玄之聖道,普天同遵,十方皈依。如來一代時教之宗旨,遂乃大宏于天下。

  迨乎時臨末季,法運秋晚,玄言妙旨,領悟乏人。毗盧性海,久不揚波。直至民國肇造,國體更張,法運乃得隨國運以同興,大匠繼出,*輪遂跟時輪而大轉。有月霞上人者,再來之大菩薩也。創華嚴大學于滬濱,灌莘莘學子以法乳。一時人才輩出,龍象濟濟,象教露重振之良機;一乘廣播,法音遐宣,華藏著中興之征兆。智光、應慈二大師,演華嚴叁經于國內;常惺、霭亭兩巨臂,揚賢首五教于海外;光孝南公,創華嚴蓮社于臺北,講誦華嚴;座下法孫,樹法幢于美西,亦弘大經。創學院以培育僧才,開法筵而隨方設化。華藏玄門,到處宏開,毗盧性海,波濤壯觀。僧衆修學,固多崇重于本宗,居士弘演,尤碩五教之成就。

  有曾嵩山居士者,大權示現之菩薩也。潛心內典,鑽研佛乘,于性相空有之義境,具智達識解之神會。近來,尤致力于雜華大經,更體悟于一乘宗旨。爲益利自修,並法施多衆,乃就本宗叁祖,賢首國師所著:“修華嚴奧旨妾盡還源觀”,加以補充,命名爲“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補義”,亦名“一乘成佛道理”,又稱“華嚴法界緣起論”一書。付梓流通,並承不棄,囑爲之序。余捧讀一過,深佩其悲心橫溢,智慧超群!良以叁祖之此一著作,旨在提示學佛行人,以修學並重,不可作廢之重要指針。嵩山居士,尊崇祖師爲法爲人之至意,特發大心加以注釋,方便學人閱讀依行。根據四祖,清涼國師華嚴大疏鈔,博引詳注,探幽顯微,行文暢達,述理明徹,誠不易多觏之力作也。余既飽饫法味,未可偏私;理應廣介諸方,共享法樂!是爲序。

  華嚴學人成一序于中華民國八十叁年秋節後十日

  華嚴無盡法界緣起論序

  《大方廣佛華嚴經》,亦名《大不思議解脫經》,乃毗盧遮那如來,提示衆生修行成佛之莊嚴法門也。其境界遼闊,無有涯邊;其義理深廣,淺識難知。然則其究竟理趣,果何在耶?我叁祖賢首國師,嘗謂此經以“因果緣起理實法界爲其宗”,可知此一大之理論基礎,建立于“法界緣起理實因果”之上。所謂“法界”者,“法”乃一切諸法之總相,含攝一切事、一切理、理事無礙等義理。就其法之本身言,則有軌持二義,蓋一切諸法事理之生起運行,皆有其一定之軌則,令人對之取得正確之了解。又彼一切諸法,各各保持其固有之自性,並行于世間而適性存在。所言“界”者,具性、分、因叁義,“性”即諸法之自體性;“分”是分齊義,即一切諸法之界限;“因”是因種義,一切諸法所由生也。蓋世間諸法,各具自性,不相混雜;各有界限,不相紊亂;各具生因,綿延不絕。經雲:“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即此之謂。所言“緣起”者,亦曰“性起”,諸法稱性發展之大用也。言“理實”,即法界之總體也。“因果”者,法界事物之總相也。良以華嚴經旨在開示衆生修六位之圓因,契證十身之極果。而此“法界緣起、理實因果”一一皆同理實,一一皆是緣起。法界理實,虛曠寂寥,實相無相;而緣起因果,萬德紛然,莊嚴法界。經雲:“而于第一實義中,示現種種所行事。”即此意之說明。據此推演,則真妄交徹,就凡心以見佛心;福慧雙修,即本智而成佛智。又若將堙實以融因果,則互相涉入,無重重;使緣起教,會歸法界,則交映融通,隱隱難窮。此即所謂:“理隨事變,一多緣起之無邊;事得理融,千差涉入而無礙。”蓋六相圓融、十玄緣起之哲理,實乃華嚴一經哲學思想之所在。吾人研讀大經,于此等處,若能有所悟入,則學佛大業,不難圓成矣。

  陳英善教授者,具大善根,夙發大心,志欲一探華藏玄門,毗盧性海之究竟,經多年鑽研,喜有所得,乃依其所得,著成《華嚴無盡法界緣起論》專文,要將毗盧遮那體證之甚深境界,以理論方式表達出來,吸引有心學人,將此“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之無上妙理,落實于普賢圓因上,以契入華藏世界海,而證入法界。此之悲心大願,實乃大菩薩人之慈悲願行,非彼排比文字,說食數寶者,可以同日而語也。文成而後,問序于余,余讀其佳文,感其悲願,乃隨喜功德,贊善如上,以爲之序!

  中華民國八十五年端節後十日于臺北華嚴蓮社

  曾師祖智光太師公法彙介紹詞

  夫正法住世,待人而興,洪鍾在架,非扣莫鳴。我佛世尊,釋迦遺教,流傳華夏,兩千年矣。中土代有菩薩禦世,應機發揚,多宗並舉,梵刹處處,法幢遍豎。本國法化遍周,鄰邦間接滋潤。浩浩乎!中華佛教之繁興,超越西竺之盛況也久矣。及至清廷腐敗,列強侵淩。民族革命,河山再造。國人驚彼科技之威力,鹹視國故爲糞土。即我佛聖教,亦痛遭波及。先有廟産興學之非議,再遭拆廟分田之浩劫。乃護法金剛,應運而起,救世菩薩,及時以興。智光大師,及以太虛、仁山諸大法匠,登高一呼,風起雲湧。興教育以儲才,組僧團以降魔,義旗高舉,正法顯揚,終至上格天心,下感有國,狂飒頓息,佛日重光。古語:“人能宏道”,今者,衛道護法,亦唯賴乎龍象人也。

  先曾師祖上智下光太老人者,佛門之龍象人也。他與太虛、仁山二德,共捍衛乎正法之金城,同挽教海狂瀾之元帥,當年業績,教史載冊,道風扇處,海內尊崇!今歲適值先太老人圓寂叁十周年,蓮社除…

《華嚴文選(成一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