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華嚴文選(成一法師)▪P26

  ..續本文上一頁,我國佛教乃從垂亡邊緣,複蘇過來。

  不意日寇發動侵華戰爭,國民政府八年對日抗戰,戰火蔓延全國,五十萬座寺廟,叁百萬的僧尼,遭到兵火無情的摧殘。不久,大陸易幟,幸有少數堅志僧俗大德,追隨政府,避難來臺,結合本省同道,經叁十年之刻苦經營,使我大乘佛教保留了一線生機。于今中共政權開始轉向,落實宗教政策,大陸佛教亟待複興,此一興廢繼絕的大任,無疑地落我們寶島全體佛徒肩上。然而展視今日教中四衆弟子,老成凋謝,新血未生,能以獨當一面,弘宣聖教者,寥寥可數。一旦兩岸和平統一,佛教重整,人材奇缺,屆時誠不知將何以重建大陸佛教?加之今日歐美各國,知識份子,對我大乘佛教,漸增認識,甚盼我國佛教徒,能將大乘佛法輸入彼邦;而目前我佛教界,能用歐美語文,真接向外傳道者,更付缺如。是則揚高僧教育水准,培養專業弘法人材,已成急不容緩之事!每思及此,寢食難安,明知蓮社非辦學之地,而(一)亦非辦學之人,然以懔于僧伽一份子之天賦職責,乃不顧一切,毅然于蓮社重建初成之際,常住債臺高築之秋,摒當場地,草擬簡章,在先師祖南老人慈悲加持之下,華嚴專宗學院,乃于民國六十四年十月一日宣告開學上課。

  我之所以將學院定名爲華嚴專宗者,一爲紀念先曾師祖上智下光太老人,蓋智太老人生前,學、行皆宗于華嚴;又蒙先師祖南老人慈允,于學院開學之後,開講大經以爲主課;更因華嚴大教,主張佛性平等、法界緣起,頗能切合今日世界民主科學之思潮。基此數因,乃決定以華嚴大經爲主修課而專其宗矣。然而有主必須有伴,舉凡有助于華嚴學說之研究者,均應予以講授,以資輔佐。于是請得顯明老法師開華嚴五教儀、教義章兩課。法相唯識學乃治佛學者所必修,且與華嚴同屬有宗,乃請張少齊老居士開講百法論、叁十唯識頌、五重唯識觀等課。因明入正理論,乃佛教之理則學,請由張廷榮老居士擔任講授,張老居士接著還開了攝大乘論一課,蓋亦一基礎佛學也。國父思想函蘊我中華哲學之道統,爲國民者所不可不知,遂請得斯學專家鄭森棨先生負責教授。戒律學乃叁學之基,請戒行高潔的真華大法師開課講授。中國近代史是大專生的必修課,請李可捷先生擔任講授。哲學爲啓發思想之事,李世傑居士乃此道名家,特請其開課講授。佛教史乃佛教發展軌迹,多有可法標准,請明複法師擔任講授。大乘起信論,向被稱爲開啓叁藏之萬靈鑰匙,此由(一)自己學習講演。書法、美術爲傳道者應世技藝,廣元法師、高靜華居士此道之最好老師。梵呗乃僧家不可或缺之常課,吳居徹教授給同學結了大緣。中國語文學爲治學之基本工具,慧哲法師同們付出了無比的心血。英文、日文,分由吳允良、李幸華老師、楊永裕博士、達安伯碩士擔任,此爲同學們他日留學或去外國傳教打基礎也。因爲時間有限,禅學未能開課,但蒙南老人慈悲,于每日早課後開示禅學半小時,複領導靜坐半小時,同學于此亦頗有心得。講演實習爲訓練同學們之臺風、口齒與膽量所必須,此亦由(一)主其事,惜乎時間不許,天臺與真言二宗,未能涉躐,且待諸異日。

  本院同學分正科、預科兩班,凡具高中、高職及初級佛學院畢業學曆來投考錄取者,皆編入正科,其初中以下或普通佛學院未畢業之學曆來就讀者,均編入預科,正科生修滿四年成績及格者准予畢業,預科生前視程度轉入正科續讀至學分修滿,成績及格時方給畢業,旨在使彼諸生學有所成,不作徒具形式之畢業,其正科畢業同學如有志深造,則協助其投考國內各有關研究所、或資助其出國留學,使成傑出弘法人才,以應付今此知識爆炸之時代,並冀其能向國際弘揚聖教,此殆本院最高之理想與目標。

  本院學生之生活方式采自治製,全班設班長、室長及學藝、風紀、衛生等股長,于學期開始時,由同學投票選舉之,當選同學負責盡職,四個年頭相安無事。本院修業年限采四年製,修學課業之成績采學分製,畢業同學要繳自擬專題論文,此乃欲納吾僧教育于一般大學水准之正軌也。我們的生活是叢林化,上殿、過堂、靜坐,列爲恒課,使修之與學,平衡發展。

  本院以課業繁多,故爾課外活動較少,但遇有國家慶典,或佛教會所舉辦之愛國活動,如護國仁王法會、自由日大會、浴佛大典等,無不率隊參加,蓮社共修法會,除了開、散學時之華嚴誦經會,清明及盂蘭盆祭祖法會,年加香佛七法會外,一概不令同學參與,俾免妨礙上課,至于健身,或消閑活動,則有打乒乓球、拔河、太極拳及晨操等項目,任何學們自由選擇練習,屋頂花園裏莳花種菜,澆水施肥,或培植瓜果藥草,則爲同學們最所歡迎的清閑課,每當他們吃到自己種出來的瓜果菜蔬時,總覺得特別親切有味,出壁報是同學們發表文章,展露書畫等才藝的大好機會,他們雖經常有文章送各佛刊發表,但總沒有對自己擁有的這塊園地,來得珍視,尤其一年一度的慶祝佛誕壁報,他們總會把它辦得盡善盡美,這是年輕人發表欲的強烈表現。

  本院第一屆今夏畢業,同學們擬出特刊以留紀念,並要我寫一篇本院創校經過,乃將荜路藍縷的本院概況,提出恭陳于諸方大德長老之前,幸能不吝指教,俾便有所遵循,而作適度的改進,這是我所非常盼望的!

  美國華嚴蓮社成立餐會致詞

  談到宗教仰問題,因爲各人信教因緣的差異,選擇了不同的信仰。由于信仰的不同,在同一個家庭裏,時常會發生爭執甚至摩擦,致使家庭生活失去和諧。爲這件事,我曾勸解幾位有這樣遭遇的信徒。首先告訴他們的是:宗教信仰只不過是生活的一個環節,而並非全部;大家在這一方面大可不必太過于認真。其次要讓他們知道的是:所有能在世界上長期流傳的宗教,它勸人向善、向上的目標,大致是相同的目標既然相同,那麼又何妨各人隨所喜愛而信?所謂“道並行而不悖,殊途也可以同歸。”佛教自從東漢時代傳入中國之後,由于它的入世精神,有很多地方與儒家的治世之道相近似,而它的出世思想,又有許多地方跟道家相通,並且有許多道理比儒、道兩家更爲深遠,所以佛教一傳入中國,很快地就被中國的士大夫階級所接受。後來更因爲曆代帝王的崇信提倡,很快地就普及到民間。因此,佛教早已成爲中國文化的叁大(儒、釋、道)主流之一。

  今年一月,中國宗教徒聯誼會應美國基督教傳播協會之邀,組團到華盛頓,參加雷根總統及布希副總統的就職典禮。那一次的訪問團是由八個宗教團體所組成的。我是佛教的代表,也是副團長之一。在美國基督教傳播中心,受到該中心主持人安斯先生熱烈的歡迎與招待。在華盛頓,也跟很多不同宗教信仰的朋友一塊兒吃過飯,大家彼此交換了服務的經驗和目標。所以在自由的土地上,發展人類最需要的精神生活,對這一方面的服務,我感覺到非常高興,也充滿了信心。

  我之所以能聖荷西來.也有一段不平凡的因緣。就是在座有一位胡老太太王木空居士,她老人家去年過八十歲大壽。這位王本空居士,本來是在臺北佛教堂-華嚴蓮社-最早歸依、也是最熱心的一位道友。我聽到她過八十大壽的消息,特別趕來爲她祝壽。在這個因緣當中,我遇到了這裏好多位有佛教信仰的朋友。他們提到說:這裏希望成立一個佛教研究中心,也希望我能夠在這一方面給我們一些幫助。這一件事情對我來說,是義不容辭的,所以我就答應了。我要大家共同努力,所以不久就買下這一棟房子。不過因爲工作太忙,未能及時布置。這次利用暑假,始將佛經、佛相及家俱運來。我們不准備做一般寺廟那樣活動,而是以研究佛法,共修佛法爲目的。今後,我希望把國內的工作時間,撥出一部分,到這裏來跟各, 位共, 同地研究。這間佛堂可能在今年的十一用正式舉行一次開光儀式,也就是說,正式地成立。現在正向州政府申請登記中,大概不久就會批准下來,因爲這裏的政府,對宗教活動是非常地贊助與開放的。

  今後,如果我回去臺北,可能留一位師父在這裏。希望有興趣研究佛法的各位,能利用星期六或星期日不上班的時間,到這裏拜佛、看經。我從國內已經請了一部大藏經,也請了幾種普通研究的佛書來了。希望以後能夠陸續地把大家喜歡研究、或者能夠看得懂的佛書,多多地介紹給各位。在所有的宗教當中,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唯有佛教是最重視人性的。這個所謂的人性,在佛教裏稱之爲佛性。佛教不但是重視人性,甚至于愛護人以外的一切衆生,把人以外的一切衆生、把人以外的一切有生命的個體,一律平等地看待。所以佛教講究是慈悲主義。慈是要給衆生幸福快樂,悲是要給衆生解除困難和痛苦。因此,我們會經常聽到說“佛教是普度衆生的”。爲什麼要普度衆生呢?就是基于衆生佛性平等所産生的這種慈悲精神。佛教的這種慈悲精神,非常適合現在這個時代。所以在這個時代來研究佛法,可以說,在精神生活方面,是一種非常需要的幫助。

  因此,我希望各位,不管是已經有信仰或者還沒有信仰的,都能夠對佛法加以探討。即使是已經有了別的宗教信仰的朋友,也歡迎他來研究。我曾經說過,佛教並不排斥任何宗教,而且歡迎任何宗教的信徒,共同地來做研究佛學的工作,共同爲提升人類神生活而努力!

  今天耽擱各位很多寶貴的時間。倘有招待不周的地方,還請各位多多地包涵。今天我們的餐會,就到這裏結束。謝謝各位!祝福各位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中華民國七十四(一九八五)年八月十日于聖荷西市華嚴佛教會

  華嚴蓮社菩薩學會成立大會開示

  各位菩薩,今天我們所成立的是菩薩學會,所以你們大家都是菩薩。我們蓮社成立這個學會,是要集合大家的力量,共同來推行菩薩道,所以稱各位爲菩薩。這個菩薩的稱呼,你們應該當之無愧!因爲大家既然已發了心來學佛,第一步的菩薩資格已經具備了。我們要本著菩薩道的內容,逐步的實施。希望…

《華嚴文選(成一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