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那些天,实际都是菩萨化身,就能够得到应该得到的利益。
尤其我们佛教徒,拜佛也好,拜菩萨也好,拜天也好,最主要的意义在想效法诸天、效法诸佛菩萨,那一种修习佛法、那种所谓“庄严佛土,成就众生”的精神,让我们的菩萨道早日圆满,让我们早一点圆成佛果。这是我们拜佛、菩萨、诸天最主要的用意。因为佛讲过,众生佛性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佛,所以禅宗的临济祖师说,我们每一个人心上都有一尊自性天真佛。可惜一般凡夫人的这尊自性天真佛,都被贪欲覆藏起来,使得他不能出头。因此我们就藉外在的佛像、外在的菩萨庄严、外在的佛菩萨修行精神感召,把我们每个人自心本具的自性天真佛引发出来,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皇皇堂堂地成佛。这才是我们真正地供佛、拜佛最高的意义。
我们无论作什么事情,都应把作这件事情的真正目的与意义弄清楚。所以今天我特别藉这个机会,把华严供会当初设立的目的,以及我们参加了供会得到些什么法益,在此向各位简略地介绍一下,让各位明白它的意义。今天谢谢各位,各位很辛苦了。法会就到这里圆满结束。祝福各位事事如意,年年平安!
万行杂志发刊词
想要办一份杂志来帮助弘扬佛法,这是莲社董事们多年的心愿。但因各种条件的考虑,理想一直未能实现。今年九月间,莲社召开第二届第三次董事会议,大家又旧话重提。经一番商讨之后,结果,一股脑儿向我身上一推,交我负责筹划、进行。
说实在的,在目前台湾这样的环境中,办一份杂志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难事,只要经费、人事及稿源三大问题有了著落,就行。现在莲社既想办杂志,经费问题,董事会自然有所准备,倒是人事问题比较不易解决。经过多方面的连系,总算获得几位青年佛子发心赞助,对于编辑、发行及杂务各项工作,大家量才分担。至于稿源问题,我们有佛学院的师生、佛教青年研修会的会员,还有千百多名接受我们奖学金的大专同学。他们都有研究心得发表,而且内容极为丰富。倘能再给予相当的稿酬,我想,他们一定乐意给我们刊登的。
以上三件大事既已不成问题,我们就要研讨刊物名称和发刊旨趣。由于莲社以修学华严为宗,“华严”二字应该是最好的刊名,但因已被他人用去,我们只好另行考虑。结果,决定用“万行”二字为刊名。修学华严应以普贤万行为准则。古德更以“菩萨修万行因华以庄严一乘佛果”来诠释华严宗趣,而且这普贤万行实含摄无量法门。举凡人伦道德及大、小二乘一切功德,无不包括在内。所以用这“万行”二字来做刊名,不但符合佛法的要求,且更非常切合时宜所需,真是再好也没有了。
现在我们再来探讨一下本刊的发行旨趣。这可分作四点来加以说明:
第一、弘扬大乘佛法,培养正知、正见:菩萨修行,向以“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为纲要。要成就众生,首应晓以佛法真理,使知自利、利他法门。华严经须弥顶上偈赞品云:“譬如暗中宝,无灯不可见;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为了使众生转迷成觉、建立正知、正见,弘扬大乘佛法、端正人心思想,实乃今天我佛教界当务之急。佛法所揭橥的众生佛性平等思想,能使人自我尊重、提升自我的人格。人类思想有了正确的方向,社会自能安宁进步。
第二、阐扬因果真理,净化社会人心:今日世界人类思想混乱、邪说弥漫。邪见魔说,更从而推波助澜,致使社会人心日趋险恶,无视因果,罔顾道德。奸、杀、抢、掠,无日无之。长此以往,人类将难免于毁灭浩劫!挽救之道,实应从人心净化开始。所以我们要以佛法的因果真理来使人心背恶向善、改邪归正。假使人人相信因果、知道善恶报应之可怕,自然就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人心能够转向善良、不受邪恶思想之所蛊惑,社会自然趋向祥和。人们也就能够各安生理了。
第三、激发人性尊严,培养公德心:在目前的复兴基地上,一切都很进步,只是社会风气不太好,国民缺少公德心。我们愿意在这一方面多加倡导。一个国家社会风气的良寙,端视国民能否具备公德心。公德心又是从人性激发出来的。假使人人都能够知道人性的尊严,自爱自重。时时照顾自己的言行,努力改进自己的生活品质,也能尊重他人的生存,促使群体生活的美化。在亲朋邻里之间,提倡道德修养,以敦品励行相劝勉。大家都能发挥公德心的美德,社会风气自能趋于善良,脏乱的环境也就不复重现于此地了。
第四、提倡兴办慈善公益事业:处于今天这个工商业快速成长的社会里,人们还是难逃于现实命运。所以台湾目前尽可到处是“大厦连云起,朱门酒肉臭”,但是一些穷巷蓬户中,啼饥嚎寒者,仍是大有人在。因此,我们要唤起社会有力人士,使他们明了佛教“法界缘起”的真理,激发人类互助爱的精神,以慈悲心广行布施,照顾那些低收入户,或根本无力谋生的人,使能度其最低限度的温饱生活,以达到“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目的。还有地方公益事业──如道路、桥梁的铺修,公共休闲场所、图书馆及公厕等的倡导设置,也都需要有心、有力的人士起来推动,解决社会问题,增进大众福祉。这也是我们要劝导的。
刊名已定,发刊宗旨也已树立,希望我们大家发心,办好这份期待已久的万行杂志!
华严专宗学院简介
本院创立于民国六十四年十月。当初创院的动机有二:一是为了纪念华严社开山第一代主持智光老和尚,因为智太老人生前,学、行皆宗华严,而华严大教,主张法界缘起,颇能切合民主科学时代之思潮。二是为了提高僧伽教育水准,培养现代弘法人才。因为当此国家九年义务教育普遍展开,各种科技专业大专院校相继设立,国际科学之进步,更属一日千里,知识已达爆炸程度,僧伽教育水准,若不及时提升,势难应付今后之时化潮流。为配合以上办学宗旨,乃定学院名称为华严专宗,盖以讲授华严大教,及其他相关经论为主课,并征得先师祖南亭老和尚同意,主讲华严大经。同时将文(中、英、日)史(中外历史及佛教史)哲(中、印)学,列为辅佐课程。至于天台、法相、般若、禅、净、律、密诸宗,亦略加提示,使莘莘学子,能以广所闻熏,而使所学皆臻实用。
本院原定为高中、高职及中等佛学院毕业为入学资格,嗣以寺院人情介绍,或个人志愿恳切,乃接受国中及初级佛学院毕业学生报考,遂分正、预两科分班授课。本院学制是正科修业时间为四年,学生成绩亦以学分计算,以符合学院之名实。凡修业期满、念完必修之学分,成绩及格者准予毕业。但正毕业同学,必须缴交自拟专题五千字以上之论文一篇,经评审合格,方始授予学士学位。预科修业时间为三年,学生成绩按一般中学分数计算法计算,凡修业期满、考试及格者,准予升入正科班就读,至修满应修学分成绩及格方毕业。为使正科异业学生有机会深造,本院除协助其投考国内各佛教研究所,或资助其出国留学外,本院自七十二学年起,亦增设研究所,俾其继续留院深造,使成专业弘法人才;并冀其能向国际弘传圣教。此乃本院办学之最高理想。
本院学生之生活方式,除设有教务、训导助教辅导学生修学外,一般均采自治制。除正、预科各设班长一人外,另设学艺、风纪、卫生、康乐股长以及宿舍室长等职司,以负责维持同学之生活秩序。此等负责干部,均于学期开始时,由同学投票选举之;当选同学均能负责尽职。两届以来,相安无事,秩序井然。学校丛林化,修行与学习平均发展,为本院特色之一。平时除按时上课研读外,早晚上殿课诵,二时临斋过堂,以及静坐禅观,皆列为恒课。本院培养专业弘法人才而兴办,一切以学生学业、道业之平均发展为要求,故不需要学生操持杂务,除遇国家庆典,或佛教会所举办之爱国活动,如仁王护国法会、自由日大会、浴佛节庆典等,必须派队参加外,莲社平时之信徒共修会,从来不让同学参加,以免妨碍课业。然学院亦有体育及音乐、绘画等课程之设置,以调剂生活,例如练太极拳、舞剑、打网球以及练唱佛曲、练字作画等,亦由同学性向之所近,自由选择参与。
弘法活动之实习方面,目前有会议训练、演讲会,利用每周周会行之。除由每人轮流担任主席、纪律、司仪等工作外,还有轮流发表专题演讲,以壮胆识。另有民本广播电台“佛教之声”节目之恢复播音,全由同学们负责策划与播出。中央广播电台教节目之佛教部,亦由本院同学轮流供稿,业已历时两年有余,于届满两年时,曾将广播稿编辑出版,订名“火宅甘霖”,以为纪念。莲社的每月放生会,亦由同学轮流主持,每月印经会之发行工作,亦由同学们发句包寄。莲社成立之青年周日佛学研修会,亦由同学们分别轮流辅导。凡此等裨益弘化之训练工作,院方均鼓励同学们努力以赴,俾使达到学以致用之目的。
华严专示学院的创校经过
中兴国家,需要人材,复兴佛教,也不例外。所谓人能宏道,非道宏人,这是颠扑不破的原理。
我国向有佛教第二祖国之称,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之后,经历化高僧的研究发扬,先后成立大小乘十三个宗派,在学术的发展上,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佛教在我国除了它本身有著特殊的成就外,它对儒、道二家,也直接间接给予壮大的影响。道家在形式与内容上多所模仿,而儒家更是尽量吸收其思想精义,以致产生宋明新儒学。惜自晚清以来,外护失势,内弘乏力;加之洪杨浩劫,南中国佛寺大半受损,变法维新,庙产兴学之狂涛汹涌,使光芒万丈之中国佛教,顿时濒临绝境,全国三百万僧尼,惶惶不可终日。幸有吾泰诸山恭请玉成老和尚出任州僧正司据理力争,摆平其事。后有我国父孙中山先生,倡导国民革命,推翻满清,建立共和,宪法规定,人民有宗教信仰之自由,佛教因而获得了保障。随后有太虚、仁山、智光、杨石埭、欧阳无等高僧、大德,起而创办僧教育,培养住持佛教、宏扬佛法之人材…
《华严文选(成一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