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道篇 第一章 覺悟之道▪P3

  ..續本文上一頁牙白象。

  獵人曉得白象是爲了成就佛道在那裏修行,爲了避免打擾白象的修行,故意披上袈裟,以出家人的姿態僞裝,進入深山去接近它;觀察白象的行動似已不懷敵意,然後放出了毒箭。

  身中劇毒的白象知道死期將近,但毫無責備獵人的心意,反而憐憫他的愚癡罪行,用四只腳把獵人圍攏在中間,以守護獵人,生怕象群到來對他采取報複。並且明白獵人冒險到此的來意,是爲了搜求六只象牙,于是舉身撲向大樹,把六顆象牙撞折,獻給獵人,且說:“但願我以布施此物的功德,得能成就佛道,往生佛國。希望不久成佛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拔除你心中的貪、嗔、癡叁只毒箭。”

  (叁)喜馬拉雅山麓,一片竹叢深處,棲息著無數的鳥獸,其中有只鹦鹉。有一天,一陣大風吹襲,竹與竹之間由于摩擦而著火。火藉風勢,一時之間熊熊烈烈地蔓延,鳥與獸紛紛驚叫,苦無逃命之處。鹦鹉爲了報答久居竹叢中棲息之恩並解救同伴,竟自投入附近的池水中,用雙翼浸得水份,然後飛升天空,灑落在燃燒的竹叢中。雖然功效甚微,但一片報恩之心和無量的慈悲心並未稍懈。天神被它這番慈悲和犧牲心所感動,降臨下來,向鹦鹉說:“你的心意非常值得稱讀,但如此烈火,只憑幾滴翼水,怎能救熄得了呢?”鹦鹉答說:“滿懷的報恩心和慈悲心去做這件事,沒有不能成功的,不論如何,我都要做下去;即使到來生!”神靈爲鹦鹉的偉大心志所感動,合力把竹叢的大火撲滅。

  (四)喜馬拉雅山有一種共命鳥,兩顆頭顱共一身體,一個頭看見另外一個頭在吃美味的果實,心生嫉妒,于是就對另一個頭說:“你總是吃好的果實,再這樣下去的話,那我可要吃有毒的果實啰!”說著,當真吃下毒果,它們倆都死于非命。

  (五)有條兩頭蛇,頭和尾一時爲了誰應該在前面走,爭執得非常激烈。蛇尾說:“頭啊!你總是在前面走,那是不應該的,也該分一半讓我在前面走才對!”蛇頭聽後也說:“我總在前面走,這是生來的習慣,怎麼可以由你走在前面?”互相爭執不下,蛇頭依然在前面走,蛇尾生氣,索性卷纏在樹上以示抗議,不讓蛇頭前進。蛇頭畏懼過度,自樹上掙脫,終于掉進火坑,被燒焦致死。

  一切萬物都有其自然順序,也都有它不同的作用。不能順其自然,秩序就亂了,因而就各自失去與生俱來的作用,而同歸于盡。

  (六)有個性急好怒的男人,一天,他家門前有兩個人在議論說:“這戶人家,人倒是滿好的,就是性急,而且好怒。”這個人聽了,馬上從屋裏飛奔而出,不分青紅皂白,向這二人拳打腳踢一陣暴行,終于這兩個人都受了傷。

  賢德的人,對自己的過失,一旦被人忠告,馬上反省而且當下改過;愚癡的人,被人指責自己的過失,不但不知改過,反而過上加過。

  (七)有個富而愚癡的人,看見別人蓋了叁層高樓,既壯觀又豪華,羨慕之余,也要建座高樓當住家,以顯示自己的富有。于是鸠集工匠,吩咐蓋房子。工人們接到設計,先打地基,蓋一樓,接著向二樓施工。主人看著焦急地說:“我要求的不是一攤土堆啊!也不是一樓或二樓,而是叁層高樓,你們趕緊給我做呀!”

  愚癡的人不知腳踏實地,奮勉將事,怎麼可能有好的結果呢?

  (八)有個人正在煮蜂蜜的時候,來了位好朋友,心想不如就用蜂蜜去招待客人。爐中之火正燃,卻用扇子想把蜂蜜扇涼。同一道理,煩惱之火猶尚未熄,想能得到清涼覺悟之蜜,是終不可得的。

  (九)兩個鬼爲了一只箱子、一根竹杖和一雙鞋子互相爭執,一整天還是沒完沒了,猶在繼續爭執。有個人見了這種情形,走上前去打聽究竟:“爲甚麼這樣爭執不休啊!這幾件東西有甚麼稀罕,值得你爭我奪?”兩個鬼回答說:“你是有所不知的,這只箱子可以從裏面隨意取出你所需要的食物、寶貝乃至你所喜歡的任何東西;這根竹杖拿在手裏可以立即退敵;這雙鞋子穿在腳上可以在空中自由飛翔。”那人聽後,稍作沈思說:“這倒不難處理,來!你們倆暫時回避一下,讓我來給你們平均分配好了!”說完,兩個鬼果然走避一邊。這人抱起箱子、拿過竹杖,穿上鞋子騰空而去。

  這裏的鬼,說的是異教之人;箱子指的是布施;他們不明了,由于布施便可生出種種的寶貝。竹杖表示心意集中,以專心一意即可把煩惱之魔擊退。

  鞋子表示清淨戒律;他們不明了,由于清淨的戒律可以超越一切爭執,因此,如不把箱子、竹杖、鞋子拿掉,爭執永遠是無止境的。

  (十)有個人獨自在外旅行,一天晚上獨宿在一間空屋子裏。到了半夜,有個鬼扛著一具死屍走了進來,把它放在地板上。過了不久,另一個鬼從後面緊緊追上來說:“這是我的東西啊!”說著,雙方便起了激烈地爭執。

  于是,前鬼向後鬼說:“我們倆這樣爭奪下去,總是沒得結果,不如找個人來作證,決定它的歸屬好了。”後鬼同意他的提議,于是前鬼就把剛才躲在牆根下渾身發抖的人揪了出來,要他指出到底是誰先扛著屍體進來的?面臨這個左右爲難的問題,他真是無所適從,明知指認的結果不論偏向那一方?都會被另一方恨之入骨而被吃掉,索性決心誠實地說出自己的所見。

  果如所料,後鬼聽了大怒,馬上動手擰下這漢子的胳膊;前鬼見狀,立即揪下死屍的一只胳膊給他補上去。後鬼愈發震怒,瘋狂地拔掉胳膊、擰下腳、搬走胴體,最後連頭顱也被揪掉。前鬼也馬上一件件地從死屍身上取下手、腳、胴體、頭顱等,一一給他補了上去。至此,兩個鬼停止了爭吵,把散落在四周的手腳等物飽餐一頓,然後擦擦嘴巴,各自揚長而去。

  這漢子在小屋中身曆其境這一幕,繼而深思:受之于雙親的手、足、胴體、頭顱等,如今都是陌生人身上之物,到底自己是“我”嗎?抑或不是“我”自己呢?完全不知所以的漢子,天一亮就瘋狂般地跑走,半路上找到一座寺院,高興得鼓足了勇氣進入寺中,把昨晚的恐怖經過敘述一遍,並請教所以。人們都能從這段故事中體悟到“無我”的道理,確實得到了生動而寶貴的體會。

  ——雜寶藏經

  (十一)一個人家,有位裝束華麗的美女來訪,主人問道:“你是甚麼人啊?”美女回答說:“我是賜富與人的福神!”主人一聽非常高興,並把美女延之入內,殷勤款待一番。接著,一名衣衫褴褛而醜陋的女人緊隨其後而來,主人問她是誰,答說是:“窮神!”主人驚聞之下,趕忙想把她攆走。貧女這時開了腔:“剛才那位福神是我姐姐,我們姐妹一向形影不離,你把我攆出去,姐姐也不會獨自留下來的。”說著,貧女果真走了,同時福神的影子也消失了。

  有生就有死,有福就有禍,有好事就有壞事,人必須了然于此。愚癡之人只是厭惡災禍,乞求幸福。學道之人超脫于這兩種,而不執著任何一邊。

  ——大般涅槃經

  (十二)往昔有位窮畫家,把妻子留在家鄉,獨自出外謀生。經過叁年期間,備嘗辛苦,賺得很多錢財,眼看即將回歸故鄉,中途碰上供養衆僧的大法會,他欣喜之余,心想:“我還沒種過福呢!如今正遇見種福的田地,怎可白白放過這大好的機會呢?”想著,毫不憐惜,把賺來的許多錢財全部供養,然後回到家中。

  妻子見到丈夫赤手空拳地回來,怒上心頭,責問他的原由。丈夫回答說:“我把錢財都儲存在一個堅固的庫藏裏。”妻子又問他:“庫藏在何處?”答說:“就在那尊貴的僧團中。”怒氣未息的妻子訴求循著線索調查事實真象,畫家坦誠地指出:“我辛辛苦苦所獲得的財物,不能隨便把它浪費,我從前不曉得種植福德的種子,偶爾遇見一塊種福的田地,應該供養的機會到來,激起我的信心,舍棄惜財之心而做布施功德。真正的富不是錢財,而是布施心。”

  畫家的心意受到官府的稱譽,街坊鄰居聞悉,都由衷地贊歎。從此以後,他的聲譽越發高揚,畫家夫婦因而得到了更大的財富。

  (十叁)有個人,家住墳場的附近。一天晚上,一陣頻呼自己名字的聲音來自墳場中,畏懼和膽怯襲上心頭。天亮以後,把這情形告訴他的朋友,友人之中不乏勇氣十足者,聲言如果再有呼叫之聲一定要循聲尋找,決心去追究它的來源所在。

  第二天夜裏,頻頻呼叫之聲一如前夜,被呼的那人膽怯心驚,但另一具足勇氣的男子卻循聲走入墳場,找到了發聲之處,而且追問:“你是甚麼人?”于是地裏面發出聲音說:“我是隱藏在地裏的寶貝,我想把“我”交給我叫的那個人,可是他害怕不敢來,你看來很有勇氣,很適合于取“我”。明天早上,我將帶領七名隨從去到你家。”當時另外那個男子在旁邊,也聽到了這些話。“到我家裏來,屆時我將候駕就是,可是我怎樣款待您們呢?”問那聲音。答說:“我們將以出家的形態出現在你家,你先要清淨身體,打掃房屋,准備清水,用八種器皿盛粥飯候著就是了!吃過飯後,我們會相偕進入房內的小屋中,將變成一壇壇的黃金。”

  翌朝,這男子淨身潔室,以候寶駕。果然有八位出家人托缽而來,進得屋中,供養上清水和粥飯。飯食既畢,一個個果然魚貫進入房角的小屋,一時八個人都變成滿壇的黃金。一個欲望深重的男子聽了事情的經過,自己也想要幾壇黃金,同樣也掃淨房屋,請來八位出家人供養。飯後,關上房角的小屋門,可是八個出家人並未變成黃金。氣惱之下,大鬧一場,甚至告到官府。

  先前被叫名字而心驚膽怯的懦弱男子,知道了叫他的聲音就是黃金,當下起了貪欲,認爲:本來那聲音就是叫我的,因此硬說那黃金壇子該歸我所有。迳自去到他家,想搬走壇子,揭開蓋子一看,壇子裏面全是蛇,每條蛇都昂首吐信向著他。

  國王曉得了這件事,裁定黃金壇子應該歸那有勇氣的男子所有,並谕示國人:“人世間的任何事,每每都是愚癡之人只望求其果報,哪裏知道,得到的並非盡如你所想像;恰如表面上保持戒律,如果信心不夠虔誠,絕對無法得到真的安甯。”

  ——雜寶藏經

  

  

《修道篇 第一章 覺悟之道》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