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牙白象。
猎人晓得白象是为了成就佛道在那里修行,为了避免打扰白象的修行,故意披上袈裟,以出家人的姿态伪装,进入深山去接近它;观察白象的行动似已不怀敌意,然后放出了毒箭。
身中剧毒的白象知道死期将近,但毫无责备猎人的心意,反而怜悯他的愚痴罪行,用四只脚把猎人围拢在中间,以守护猎人,生怕象群到来对他采取报复。并且明白猎人冒险到此的来意,是为了搜求六只象牙,于是举身扑向大树,把六颗象牙撞折,献给猎人,且说:“但愿我以布施此物的功德,得能成就佛道,往生佛国。希望不久成佛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拔除你心中的贪、嗔、痴三只毒箭。”
(三)喜马拉雅山麓,一片竹丛深处,栖息著无数的鸟兽,其中有只鹦鹉。有一天,一阵大风吹袭,竹与竹之间由于摩擦而著火。火藉风势,一时之间熊熊烈烈地蔓延,鸟与兽纷纷惊叫,苦无逃命之处。鹦鹉为了报答久居竹丛中栖息之恩并解救同伴,竟自投入附近的池水中,用双翼浸得水份,然后飞升天空,洒落在燃烧的竹丛中。虽然功效甚微,但一片报恩之心和无量的慈悲心并未稍懈。天神被它这番慈悲和牺牲心所感动,降临下来,向鹦鹉说:“你的心意非常值得称读,但如此烈火,只凭几滴翼水,怎能救熄得了呢?”鹦鹉答说:“满怀的报恩心和慈悲心去做这件事,没有不能成功的,不论如何,我都要做下去;即使到来生!”神灵为鹦鹉的伟大心志所感动,合力把竹丛的大火扑灭。
(四)喜马拉雅山有一种共命鸟,两颗头颅共一身体,一个头看见另外一个头在吃美味的果实,心生嫉妒,于是就对另一个头说:“你总是吃好的果实,再这样下去的话,那我可要吃有毒的果实啰!”说著,当真吃下毒果,它们俩都死于非命。
(五)有条两头蛇,头和尾一时为了谁应该在前面走,争执得非常激烈。蛇尾说:“头啊!你总是在前面走,那是不应该的,也该分一半让我在前面走才对!”蛇头听后也说:“我总在前面走,这是生来的习惯,怎么可以由你走在前面?”互相争执不下,蛇头依然在前面走,蛇尾生气,索性卷缠在树上以示抗议,不让蛇头前进。蛇头畏惧过度,自树上挣脱,终于掉进火坑,被烧焦致死。
一切万物都有其自然顺序,也都有它不同的作用。不能顺其自然,秩序就乱了,因而就各自失去与生俱来的作用,而同归于尽。
(六)有个性急好怒的男人,一天,他家门前有两个人在议论说:“这户人家,人倒是满好的,就是性急,而且好怒。”这个人听了,马上从屋里飞奔而出,不分青红皂白,向这二人拳打脚踢一阵暴行,终于这两个人都受了伤。
贤德的人,对自己的过失,一旦被人忠告,马上反省而且当下改过;愚痴的人,被人指责自己的过失,不但不知改过,反而过上加过。
(七)有个富而愚痴的人,看见别人盖了三层高楼,既壮观又豪华,羡慕之余,也要建座高楼当住家,以显示自己的富有。于是鸠集工匠,吩咐盖房子。工人们接到设计,先打地基,盖一楼,接著向二楼施工。主人看著焦急地说:“我要求的不是一摊土堆啊!也不是一楼或二楼,而是三层高楼,你们赶紧给我做呀!”
愚痴的人不知脚踏实地,奋勉将事,怎么可能有好的结果呢?
(八)有个人正在煮蜂蜜的时候,来了位好朋友,心想不如就用蜂蜜去招待客人。炉中之火正燃,却用扇子想把蜂蜜扇凉。同一道理,烦恼之火犹尚未熄,想能得到清凉觉悟之蜜,是终不可得的。
(九)两个鬼为了一只箱子、一根竹杖和一双鞋子互相争执,一整天还是没完没了,犹在继续争执。有个人见了这种情形,走上前去打听究竟:“为甚么这样争执不休啊!这几件东西有甚么稀罕,值得你争我夺?”两个鬼回答说:“你是有所不知的,这只箱子可以从里面随意取出你所需要的食物、宝贝乃至你所喜欢的任何东西;这根竹杖拿在手里可以立即退敌;这双鞋子穿在脚上可以在空中自由飞翔。”那人听后,稍作沉思说:“这倒不难处理,来!你们俩暂时回避一下,让我来给你们平均分配好了!”说完,两个鬼果然走避一边。这人抱起箱子、拿过竹杖,穿上鞋子腾空而去。
这里的鬼,说的是异教之人;箱子指的是布施;他们不明了,由于布施便可生出种种的宝贝。竹杖表示心意集中,以专心一意即可把烦恼之魔击退。
鞋子表示清净戒律;他们不明了,由于清净的戒律可以超越一切争执,因此,如不把箱子、竹杖、鞋子拿掉,争执永远是无止境的。
(十)有个人独自在外旅行,一天晚上独宿在一间空屋子里。到了半夜,有个鬼扛著一具死尸走了进来,把它放在地板上。过了不久,另一个鬼从后面紧紧追上来说:“这是我的东西啊!”说著,双方便起了激烈地争执。
于是,前鬼向后鬼说:“我们俩这样争夺下去,总是没得结果,不如找个人来作证,决定它的归属好了。”后鬼同意他的提议,于是前鬼就把刚才躲在墙根下浑身发抖的人揪了出来,要他指出到底是谁先扛著尸体进来的?面临这个左右为难的问题,他真是无所适从,明知指认的结果不论偏向那一方?都会被另一方恨之入骨而被吃掉,索性决心诚实地说出自己的所见。
果如所料,后鬼听了大怒,马上动手拧下这汉子的胳膊;前鬼见状,立即揪下死尸的一只胳膊给他补上去。后鬼愈发震怒,疯狂地拔掉胳膊、拧下脚、搬走胴体,最后连头颅也被揪掉。前鬼也马上一件件地从死尸身上取下手、脚、胴体、头颅等,一一给他补了上去。至此,两个鬼停止了争吵,把散落在四周的手脚等物饱餐一顿,然后擦擦嘴巴,各自扬长而去。
这汉子在小屋中身历其境这一幕,继而深思:受之于双亲的手、足、胴体、头颅等,如今都是陌生人身上之物,到底自己是“我”吗?抑或不是“我”自己呢?完全不知所以的汉子,天一亮就疯狂般地跑走,半路上找到一座寺院,高兴得鼓足了勇气进入寺中,把昨晚的恐怖经过叙述一遍,并请教所以。人们都能从这段故事中体悟到“无我”的道理,确实得到了生动而宝贵的体会。
——杂宝藏经
(十一)一个人家,有位装束华丽的美女来访,主人问道:“你是甚么人啊?”美女回答说:“我是赐富与人的福神!”主人一听非常高兴,并把美女延之入内,殷勤款待一番。接著,一名衣衫褴褛而丑陋的女人紧随其后而来,主人问她是谁,答说是:“穷神!”主人惊闻之下,赶忙想把她撵走。贫女这时开了腔:“刚才那位福神是我姐姐,我们姐妹一向形影不离,你把我撵出去,姐姐也不会独自留下来的。”说著,贫女果真走了,同时福神的影子也消失了。
有生就有死,有福就有祸,有好事就有坏事,人必须了然于此。愚痴之人只是厌恶灾祸,乞求幸福。学道之人超脱于这两种,而不执著任何一边。
——大般涅槃经
(十二)往昔有位穷画家,把妻子留在家乡,独自出外谋生。经过三年期间,备尝辛苦,赚得很多钱财,眼看即将回归故乡,中途碰上供养众僧的大法会,他欣喜之余,心想:“我还没种过福呢!如今正遇见种福的田地,怎可白白放过这大好的机会呢?”想著,毫不怜惜,把赚来的许多钱财全部供养,然后回到家中。
妻子见到丈夫赤手空拳地回来,怒上心头,责问他的原由。丈夫回答说:“我把钱财都储存在一个坚固的库藏里。”妻子又问他:“库藏在何处?”答说:“就在那尊贵的僧团中。”怒气未息的妻子诉求循著线索调查事实真象,画家坦诚地指出:“我辛辛苦苦所获得的财物,不能随便把它浪费,我从前不晓得种植福德的种子,偶尔遇见一块种福的田地,应该供养的机会到来,激起我的信心,舍弃惜财之心而做布施功德。真正的富不是钱财,而是布施心。”
画家的心意受到官府的称誉,街坊邻居闻悉,都由衷地赞叹。从此以后,他的声誉越发高扬,画家夫妇因而得到了更大的财富。
(十三)有个人,家住坟场的附近。一天晚上,一阵频呼自己名字的声音来自坟场中,畏惧和胆怯袭上心头。天亮以后,把这情形告诉他的朋友,友人之中不乏勇气十足者,声言如果再有呼叫之声一定要循声寻找,决心去追究它的来源所在。
第二天夜里,频频呼叫之声一如前夜,被呼的那人胆怯心惊,但另一具足勇气的男子却循声走入坟场,找到了发声之处,而且追问:“你是甚么人?”于是地里面发出声音说:“我是隐藏在地里的宝贝,我想把“我”交给我叫的那个人,可是他害怕不敢来,你看来很有勇气,很适合于取“我”。明天早上,我将带领七名随从去到你家。”当时另外那个男子在旁边,也听到了这些话。“到我家里来,届时我将候驾就是,可是我怎样款待您们呢?”问那声音。答说:“我们将以出家的形态出现在你家,你先要清净身体,打扫房屋,准备清水,用八种器皿盛粥饭候著就是了!吃过饭后,我们会相偕进入房内的小屋中,将变成一坛坛的黄金。”
翌朝,这男子净身洁室,以候宝驾。果然有八位出家人托钵而来,进得屋中,供养上清水和粥饭。饭食既毕,一个个果然鱼贯进入房角的小屋,一时八个人都变成满坛的黄金。一个欲望深重的男子听了事情的经过,自己也想要几坛黄金,同样也扫净房屋,请来八位出家人供养。饭后,关上房角的小屋门,可是八个出家人并未变成黄金。气恼之下,大闹一场,甚至告到官府。
先前被叫名字而心惊胆怯的懦弱男子,知道了叫他的声音就是黄金,当下起了贪欲,认为:本来那声音就是叫我的,因此硬说那黄金坛子该归我所有。迳自去到他家,想搬走坛子,揭开盖子一看,坛子里面全是蛇,每条蛇都昂首吐信向著他。
国王晓得了这件事,裁定黄金坛子应该归那有勇气的男子所有,并谕示国人:“人世间的任何事,每每都是愚痴之人只望求其果报,哪里知道,得到的并非尽如你所想像;恰如表面上保持戒律,如果信心不够虔诚,绝对无法得到真的安宁。”
——杂宝藏经
《修道篇 第一章 觉悟之道》全文阅读结束。